目前分類:佛說阿彌陀經講記 (2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0425178eaad04a6a95292e0c23edf098.jpg

 

 

經文。「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是說明甚難希有之事。「能」,就是上面所說「能為」之能。「於」是講「在」的意思。這是說釋迦牟尼佛他能夠在娑婆國土,「娑婆」翻成中國的意思叫堪忍。娑婆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叫堪忍。這個意思就是說,釋迦牟尼佛他所應化的這個地區,眾生幾乎都是業障深重,剛強難化。雖然是在這五種濁惡的境界當中,這一些眾生他能夠忍受得了,這麼苦的環境當中,他還捨不得離開,所以叫做堪忍。下面我們將這個五濁給諸位介紹之後,你才曉得諸佛菩薩在五眼圓明,正覺觀照之下,我們這個世界的真相,你才能夠稍稍體會到幾分。

 

先說明「濁」的意思;「濁」是渾濁的意思。楞嚴經裡頭有幾句話說,這個經裡面有一個比喻說:他說,好比清水;我們這一灘水很清潔,「清潔本然」,清水裡面如果說,有一個人把沙土丟在這個水裡面,這個水就變成渾濁了,這個清潔的相就失掉了。這是從這個比喻來說明濁是什麼意思?然後佛就給我們說,我們這個世界—娑婆世界,有五大類的渾濁。

 

第一就是劫,劫濁。

 

「劫」是說的時間。梵語「劫波」,我們中國的意思,就叫做時分,這個意思就是講時間。諸位想一想時間怎麼會濁呢?我們也聽世俗人講,現在這個年頭不好,就是這個時劫不對,這個也是佛在經典裡面講這個劫濁的意思。這是在這一段時間當中有濁惡的現象。因此,劫濁是以「四濁增劇為體」,它是沒有自體的。劫濁,沒有自體。就是後面所講的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增長劇烈了,這個四種濁相,愈是增劇,我們就叫這一段時劫就不好了。所以,它這個相是「積聚交湊,熾然不停為相。」

 

佛在經典裡面給我們講,如果是在滅劫,人壽減到兩萬歲的時候,於是乎,就有下面這個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就有這種現象發生。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人的壽命最長是八萬大劫,所以說是八萬四千歲。那麼,它有增減。在增減的時候,這個劫的算法是將人壽命最短的是十歲,這是講一般平均年齡十歲,每一百年增長一歲,增到八萬四千歲,這到了頂頭了,然後再從八萬四千歲,過一百年減一歲,再減到十歲,這樣一增一減就叫一劫,叫一個增減劫,叫一劫。經上講在減劫,就是從八萬四千歲,每一百年減一歲,減劫減到人的壽命兩萬歲的時候,這個五濁的現象就發生了。人壽要是在減劫裡頭,減到一百歲,這個時候不但是濁世,就稱做五濁惡世。釋迦牟尼佛降生的時候,這個時候人壽正是在減劫百歲的時候;佛去我們大概是三千年,一百年減一歲,一百年減一歲,到今天來說,大概一般人的壽命是七十歲。因為三千年了,一百年減一歲,又減三十歲了。當然也有八九十歲的人,也有年歲不到七十歲就夭折了,這個就是講各人別業不一樣,就是一般講法是七十歲。由此可知,我們這個世界是濁惡不堪。

 

反過來看,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地方是清淨國土,我們這裡五種惡它都沒有。換句話說,它那邊是五種淨土,沒有濁惡這些事,這些事相都沒有。如果我們曉得這一個事實,就應當捨濁就清,捨五濁惡世,取五種清淨國土,這樣才能夠超越劫濁。劫濁之中,如果要不是帶業往生,那就很難得度,這是我們應當細心去享一想。所以在今天修行,無論是在家、出家都相當不容易。我們現在濁惡的程度,比起釋迦牟尼佛當時要嚴重得太多太多。所以在今天,唯一的希望就是期望是帶業往生。但是帶業往生必須要通達帶業往生的理論。我們心裡面斷除一切疑惑、我們懂得修學的方法,也曉得證入的境界,這樣才能夠轉劫濁為清淨智慧。像這個經裡面所講的西方極樂世界,蓮池海會,蓮池就是比喻清淨的意思。這是劫濁的大意。

 

第二就是講到見濁。

 

「見」是講見解,換一句話說,眾生的見解都不正確了,都失去了正知正見,這個我們就稱之為見濁。見濁是以五利使為體,它是以執著斷、或是以執著常,這是兩邊,斷常兩邊。邪知,錯誤的見解,這是它的相狀,就是見濁的樣子,什麼叫五利使?在此地要跟諸位說明的。就是佛法裡常常談到的見惑、或是迷惑,換一句話說,就是錯誤的見解。這個「使」是比喻,好比這個閻羅王手下的這些小鬼,這些當差的。「利」是說它很猛厲,非常的明顯,有這五種。這個五種錯誤的見解,它能夠叫我們造種種惡業;換一句話說,能使我們趣入生死輪迴,所以叫做「使」,而且它的作用非常之猛厲,我們稱它作五種利使。

 

第一個就是身見。

 

「身」就是我們這個身體,一切眾生,執著這個身體是自己,這個是錯誤的見解,從自己身上起這個見解;貪著其事,就是從貪愛自己的身相。他不知道自己這個身相是四大五蘊,因緣和合而現的幻相。金剛經裡面給我們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他不瞭解,這個身不但是身,連心都是虛妄,不是真實的。不曉得我們這個身心是無常,不知道這個身心是沒有主宰、沒有自在啊!執著身與我,這是第一個錯誤的見解。

 

第二叫邊見。

 

「邊」,就是兩邊,拿我們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相對的;把這個相對當作真實,這是講的邊見。他在兩邊當中執著一邊。這是舉出一個例子來說,斷與常是兩邊,譬如說有跟空是兩邊,情與無情是兩邊,現在所講的相對論,這個兩邊裡頭他執著一邊。一味地偏執,他不能夠覺悟他這個見解,是偏而不圓。他也不曉得他的見解是錯誤的。譬如說,有的人執著人死了就沒有了;死了就了了,不相信有來世,認為一死什麼都了了,這一種叫斷見。還有一種人,他相信有輪迴,人死了來生還是人,死了有什麼關係呢?二十年之後又是一條好漢,這叫常見。其實對不對呢?都不對,為什麼呢?人死了來生未必還是人身,因為它有六道輪迴嘛!絕不是人死了來生還做人,狗死了來生還做狗;那就變成常見了。人死如燈滅那就叫斷見。都不是正確的見解,換句話說,那都不是事實,不是真正的事實。

 

第三種叫見取見

 

這個見取見與戒取見,我們一般都稱之為成見,某人成見很深,都說之為成見。這個裡面的區別,一個是執著在果上,是對於果報的成見;一個是對於修因的成見。對於果報的成見,佛法裡面稱之為見取見。這個地方簡單地解釋叫「非果計果」,果是果報,不是真正的果報,這個計,它是在那裡計度分別,以為是果報,這種見解叫見取見。我們舉一個比喻來說。像許許多多的宗教,他們把天堂當作果報,認為這個是究竟的。他不曉得天不是真正果報,不是究竟的。為什麼呢?那個天人也有生死,也有輪迴,所以他不是真正的果報。以為生了天了,即得永生了,這是非果計果,這個是錯誤的。這個是我們講佛教以外的。

 

在佛門裡面也有這個現象。你譬如說,在小乘法裡面,證到阿羅漢了,阿羅漢是個果報,但是他不是究竟的果報。因為阿羅漢並沒有明心見性,沒有到究竟無上的涅槃。如果把這個當作究竟的果報,那就錯了。這個見取見,特別是在古印度那些宗教裡面。因為涅槃這個名詞是古印度所有宗教的通稱。這個「果」都是稱涅槃。許多宗教都把四禪天跟四空天,誤會認為是究竟的果報,誤會以為是究竟涅槃。那裡曉得,時間到了,他的壽命終了,依舊要墮落、依舊要輪迴。這一些這種見解,就稱之為見取見,果上的成見。

 

學佛的人,這一些見解也免不了,自己沒有證果,自己以為證果了,這就是見取見;自己沒有得定,以為得定了,也是見取見。像壇經裡面,諸位要讀過壇經,一定會記得有一個智隍禪師,他在五祖麾下自以為開悟得禪定了,所以回到他自己常住,在那裡苦修了二十多年,遇到玄策禪師把他點醒,他才真正明瞭二十年錯過了,是錯誤的。親近六祖大師才真正開悟。所以智隍禪師都有這個見取見。所以初學的人是常常會有這種現象,我們自己要能夠警覺得到。

 

第四就是戒取見

 

戒取見是在修因上發生了成見;就是修行方法上「非因計因」不是這個因啊!他自己以為是這個因。這個成見是很大的錯誤。我們拿一般宗教來說,你比如一般宗教所號召的;譬如講信了上帝就能夠生天堂,這一句話說得很籠統,這是錯誤的。一個人他一天到晚在造罪業,他只要能信上帝就能夠生天堂,那麼諸位想一想,上帝的天堂豈不變成了罪犯的包庇所嗎?上帝就變成了黑社會的大頭目了,這個地方有什麼可取之處呢?生天堂有生天堂的因緣,不是說信了就能生,生天,在其他宗教裡面有十誡。十誡的確是生天的標準,如果你能夠把十誡修好,你就取得生天的資格,這才是生天的正因緣,不會再有錯誤的了。

 

在佛法裡面講,你比如說念佛求生淨土,多少人有這個心願;是不是念佛就能夠生淨土呢?如果你認為念佛,每天念阿彌陀佛,將來我就可以生西方極樂世界了。給諸位說這也很危險。怕的是什麼呢?你也墮在這個非因計因。淨土經論裡面給我們講的很清楚,我們在本經裡面,各位所看到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念佛要念得一心不亂,心不顛倒,這不是說得很清楚嗎?不是說念了就能生啊!要念到一心不亂,要念到心不顛倒,這樣才能往生啊!不是我天天做壞事情不要緊,我念佛將來我生西方極樂世界,我不會受惡報。那有這個道理呢?所以說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善惡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希望諸位記住這樣一個定律。我們才不會發生錯誤。要往生西方淨土,必須要依照經典的理論、方法、境界,認真地去修學。

 

我再說一個例子給諸位做一個參考。佛門講的這個戒定慧,這是佛法修學的原理原則。這個戒律,它的目的是在得定,這是諸位要記住的。戒律是自律,而不是律他的。一個真正是持戒的人,唉呀!看到這個人破戒、那個人又作惡了,諸位想想你的戒縱然十分清淨,你能不能得定呢?不能,為什麼不能呢?因為你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你是隨見隨起分別心,定是什麼呢?定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你是外面一接觸境界心就動了,可見得你那個戒律再清淨,你的心定不下來。這個是絕大的錯誤。定,還是手段,不是目的,定要開智慧,只有定沒有慧,不能開悟。所以真正智慧是由禪定,也就是清淨心,本經所講的一心不亂當中所生的。這是千萬不可以誤會的。一發生誤會、一有偏執,就墮在戒取見裡面了。

 

最後一條叫邪見。

 

邪見裡面最重的是撥無因果,不相信因果報應,這是個最大的邪見。這是起一切不正知見,或者是墮於頑空;自己墮落那還罷了,你影響別人墮落,這個罪過就非常非常重了。你要是貽誤眾生那將來必墮阿鼻地獄。

 

這個五種都是錯誤的見解,不是正當的見解,所以我們稱之為見濁。極樂世界的眾生,那一邊諸上善人沒有這五種錯誤的見解,換一句話說,人皆是正知正見。特別是在我們初學這個階段。因為我們總是免不了要受環境的影響,受別人知見的影響。如果這個環境大多數人知見都是不正,我們自己在這一個環境裡面想建立一個正知正見,那是談何容易?因此,我們要想自己知見得正,最好就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在那個地方,你眼所見、耳所聞,所接觸的環境、所接觸的人事,都是正知正見。換一句話說,自己獲得正知正見這一個機緣就太殊勝了。所以我們要是轉見濁成智德,這是無量光的意思。這是後面要緊,我們如何來轉它。將它轉變,轉劫濁,劫濁就是世運,要「轉劫濁(世運)為清淨世」,要轉見濁,這個錯誤的見解,一變為正知正見,這就是智德,這真正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了,這就是佛號裡頭無量光的意思,就是智慧光明無量無邊。

 

煩惱濁是以五鈍使為體。

 

這個利與鈍恰好是相反的。這五使比前面要遲鈍,沒有前面的猛厲。它的相「三災感召即其相」這個三災裡面,有所謂大三與小災。大三災那是嚴重了,就像我們在這個天文望遠鏡裡面,所看到宇宙這個星球,有成住壞空。常常發現有星星,發現那個舊的星爆炸了、消失了,這是屬於大三災。整個星球的變化。小三災,佛給我們講的就是刀兵劫。刀兵就是戰爭;這是第一種。第二種就是瘟疫;瘟疫就是流行病。第三種就是飢餓,經上給我們講的,這個小三災的相,刀兵劫是七天七夜,瘟疫是七個月七天七夜,飢惡是七年七個月七天。「七」,當然也是表法的意思。我們從這個小三災這個意思來看,戰爭的時間不長。所以在以往,我讀佛經讀到這個小三災就想不通。為什麼呢?從我們歷史上來看,古今中外這個戰爭,像西方百年戰爭,那都不算災?七天的戰爭算災?這個東西不可思議。

 

二次大戰,我們跟日本人打了八年,那都不算小災。什麼樣的戰爭才算是小三災呢?前幾年我到日本去訪問,到長崎、廣島去看了一下,我才恍然大悟啊!原來佛經典裡面所講的這個小三災,就是核子戰爭,真的跟佛經講的一樣。廣島、長崎,被原子彈轟炸的時候時間很短,可是原子彈的輻射塵帶來的後遺症,的確是半年多,正是像經典裡面講的七個月零七天,就是七個月零七天之後,他還不死,這個人才算是個活人。被炸的地方草木不生,我去的時候,現在這個長崎、廣島,已經樹木很多,可是他們告訴我,差不多是七八年以後,地上才長草,那不就跟這個佛經講的一樣。所以這個一個大的核子戰爭,如果是整個世界全面核子戰爭,這就是佛經裡面講的小三災,原子病是要到七個月才能夠消失。戰爭期間雖然不長,可是這個後遺症時間是相當之長。凡是原子彈爆炸地點或者是輻射塵落下來的地方,這個樹木、森林、水源,都被染污,地上草木不生,人當然要受飢餓之苦,這個是小三災。所以佛經裡面的小三災,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核子戰爭,這個是小三災來了。

 

我們在此地講,三災召感,就是煩惱濁的相。這個五種妄心,這是講五種錯誤的思想。前面五利使,是五種錯誤的見解,五鈍使是五種錯誤的思想,會給人類帶來嚴重的劫難

 

第一是貪心;貪心、瞋心、癡心,慢是傲慢;疑是對於聖教的懷疑,對於聖賢的言語、聖賢的教導,他產生了懷疑。貪、瞋、癡、慢、疑,這在煩惱裡面講,是屬於五種根本的煩惱,諸位在此地記住,我們一條一條跟大家介紹。貪心都是發生在順境,就是我們心裡面歡喜,心裡一歡喜就希望要得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不肯捨給別人、不肯布施給別人,這叫吝嗇,也是屬於貪煩惱。自己得到的捨不得、自己沒有得到的拚命去追求,貪心,這是說不能看破,於一切順境裡頭起貪心。

 

瞋心是在逆境裡面,就是逆緣裡頭不能夠忍受,起怨天尤人,瞋恚之心。所以說,不平之心,不曉得這個順逆境界,每一個人依報正報都有因緣;他享福,過去生中一定種享福之因;我受罪,我在過去生中,一定造作惡業的因緣,這一生才得這個果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你就不會怨天尤人了。世法如是,佛法也不例外。我學佛,深深得到章嘉大師教誨的利益。就是諸佛菩薩發願弘法利生,諸佛菩薩自己功德圓滿了,福德也圓滿了,那還有什麼問題呢?可是諸位要曉得,你自己智慧福得圓滿了,眾生沒有福,諸佛菩薩還是束手無策,無可奈何。可見得度化眾生,要度那個機緣成熟的眾生。換一句話說,眾生得度因緣成熟,佛菩薩才出現在世間。眾生得度因緣沒有成熟,佛菩薩就不可能出現於世間,這與楞嚴裡面所講的感應道交的道理一樣的,「隨心應量,循業發現。」

 

第三癡心。「癡」是愚癡,對於邪正、真妄、善惡、是非、利害,沒有能力辨別,這個叫愚癡。以學佛的來說,那是真正的佛法?那是假佛法?那是純佛法?那個是裡頭有摻雜不純的佛法?不能夠辨別清楚,也是愚癡。佛在楞嚴會上所說的:「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你有沒有能力辨別邪正?不能辨別邪正,你就不能斷煩惱障,沒有辦法超越煩惱濁。

 

第四是慢心。「慢」就是貢高我慢,於一切眾生興起了驕傲,不能夠謙虛。世間人總以為驕傲是一樁好事情;自己有了一點長處、特長了,那所謂是「值得驕傲」,可見得這個驕傲、驕慢,世間人是不願意把它除掉的。他不曉得,這個是根本煩惱。佛法的修學,無論是大小乘,首先要破除傲慢。華嚴經普賢十大願王,第一願教我們所修學的是禮敬諸佛。諸位想一想,這一條容不容易做得到呢?一般學佛人說,這容易做到啊!我凡是見到佛都禮拜啊!那你是錯解了經意了。你要曉得諸佛是誰,你要把境界搞清楚。圓覺經上佛給我們說得清清楚楚,「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你對於一切眾生有沒有恭敬?你對於泥塑木雕佛菩薩的偶像,你給他瞌頭、頂禮、膜拜。你看到一切活生生的人,在那個地方你不去恭敬他。你那個禮敬諸佛,你怎麼能做得到呢?不但有情的眾生是諸佛啊!無情的眾生也不例外。華嚴所說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所以禮敬諸佛不容易做啊!無情說的是什麼呢?植物、礦物、桌椅、板凳都是諸佛,你禮敬嗎?

 

關於這一點,我們將來要給諸位講解普賢菩薩行願品。我們會在行願品當中細細地來跟諸位探討;如何來修學十大願王?十大願王乃是成佛之道啊!凡是修學大乘佛法的不能不注意。所以十大願王頭一個就是破除驕慢之心。你看華嚴裡面善財童子就是一個榜樣。做學生的人,只有他一個,除自己以外都是善知識;善知識就是老師,除我自己以外,每一個眾生都是我的老師、都是諸佛、都是菩薩,你這個恭敬心才生起來;謙敬之心生起來;貢高我慢的煩惱才能夠斷得盡。如果善財有兩個同伴還去參訪,那就壞了。為什麼?同伴,你跟我差不多嘛!你是我同學,我對你還要什麼尊敬的呢?那就不行了。

 

所以菩薩道上修行,只許一個人,這一個人就是自己。除自己之外全都是諸佛我們禮敬諸佛是這個意思。讚歎如來也是這個意思。廣修供養還是這個意思。你想這個境界多麼廣大啦!所以才能夠把這個根本煩惱連根拔除。

 

第五是疑心。此地之疑就是對於聖教、對於佛菩薩的教誡、佛菩薩的經典起懷疑。懷疑他所講的理論、懷疑他所講的方法、懷疑他所講的種種境界。對於世間聖人所說的你也懷疑。世出世間聖賢所講的你有了疑心,你就不能夠決斷,沒有辦法下定決心,沒有法子立自己的主意。這時一切善法你就無從修習了,這叫煩惱渾濁了我們的自性。

 

回過頭來我們再看看西方極樂世界。那一邊是諸上善人,他們見思煩惱都斷盡了,如果我們能得這一些善知識為同參伴侶,我們的道業、學業、品德,當然天天增進而不會退轉了。所以要「轉煩惱濁成斷德」,「斷」,就是斷煩惱;把前面的這個見惑、思惑,就是五利使、五鈍使,統統斷除,這就是常寂光的意思。諸位曉得怎麼斷?「寂」就斷了。「寂」是不動,「寂」是定的意思,心定了。「常寂」就是一心不亂,「常寂」就是禪定,心常常是寂靜的.靜極就放光,楞嚴裡面講:「靜極光通達」靜極了,就放光;轉煩惱濁成為常寂光。

 

眾生濁。

 

眾生濁是怎麼回事情?「攬五陰見慢為體。惡名穢稱即其相。」色、受、想、行、識,這是五陰。見慢呢?見我、慢我,這是在第七識裡頭四大煩惱常隨相,這個地方四大煩惱是講這兩種。在眾生濁這個裡面,色陰,五陰裡面就是色法受想行識是屬於心法五陰展開就是百法。這個地方所說的眾生,他是集聚五陰為身。我們這個物質的身體就是色法,是地、水、火、風、四大所成;這是我們物質的身體,叫色身。除這個色身之外,我們還有個精神,這個精神就屬於心法,受想行識。受陰、想陰,在百法裡面是屬於五遍行裡面的兩種。這個五遍行是觸、作意,受、想、思,八個識統統都有,就遍行心處,兩個心處。行陰,包括的範圍就很廣了,五十一個心所,除了色、想、還有四十九個心所,都是屬於行陰;除相應的四十九個心所之外,還有二十四個不相應的心所,也在行陰裡面所包括了。最後這個識陰就是八識。

 

由此可知說五陰,就是說的百法。經典裡面有些地方稱五陰;有些地方稱五蘊。你們念心經,心經裡面叫五蘊。你看這個經文裡面講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個五蘊,就是我們此地所講的五陰。我們一個人具足了五陰,整個大宇宙也是這個五陰。可見得我們一個人與這個大宇宙,實在說是一不是二。為什麼呢?大宇宙是大的五陰,我們一個人身是小的五陰。而小的五陰跟大的五陰是一模一樣,根本就沒有兩樣。你要是真正徹底覺悟了,才曉得就像老子所說,「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一點都不錯。

 

見慢的果報,這個見就是第七識裡頭的四大煩惱常相隨;第一個就是有錯誤的見解;這一個見解是什麼?就是我執。執著五陰是我,以為我有主宰的能力,我有自在的意識,其實主宰與自在全都沒有,這是一種錯誤的見解,錯誤的執著。

 

「慢」就是傲慢,只要有我,我總會比別人要高一點,這個貢高我慢的心自然它就生起來。縱然是那些做乞丐的。你們諸位想一想,貧賤到乞丐了,他還有什麼可傲慢的呢?可是那個乞丐雖然在馬路旁邊要錢,看到那個富人走過去,他還瞧不起人,還在旁邊說風涼話:「那有什麼了不起呢?不過是有幾個臭銅錢而已。」換一句話說,好像他還比他還要高一點。由此可知,這個我慢的煩惱,是一切眾生俱生的煩惱,只要有我,他就會傲慢。這個是叫眾生濁。

 

我們再看看西方極樂世界,清淨莊嚴,微妙相好,我們要是把兩個世界一比較,你自然就會發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超越眾生濁。眾生濁裡面必須要有信願之心,對於西方極樂世界要有信仰之心,對娑婆世界,要有厭棄之心,你才能夠超越「轉眾生濁為蓮華化生,清淨勝妙。」

 

命濁

 

這個命的意思是講色法、心法,這就是五陰,五陰裡頭的色,受想行識是心,必需要連持,這就叫「命」,就是要連續保持,這是命之體。它的現象呢?「催年減壽,即其相。」這一點我們確實要覺悟。人,說個老實話,他從出生的那天起,就很精進,一點都不懈怠,往哪裡去呢?往死亡裡面去。你看壽命過一天少一天,它不會老停在那裡,催年減壽命啊!這是我們要覺悟的。一般凡夫,你細細的想一想,豈不是生下來就往墳墓裡面走;一剎那他都不肯停留。我們如果覺悟到這個相,你就曉得可怕。

 

那麼,色法 — 地水火風四大。所謂「地」,就是它是一個物體,我們今天講的物質。「水」是講的濕度;「火」是講的溫度;「風」是講它是個動的,它不是靜態的,它是動態的。這個四大就是四大性質。我們今天講的基本物質,或者是原子、或者講電子、它一定是個物質,這就是電。它帶來的有陰陽電。這個濕度,濕度就是水大;它有溫度,就是火大;它是動的,不是靜的。這個四大就是講基本的物質,用這四個字來作代表。就是基本物質,它裡面一定有四個要素。

 

心法裡面,在眼就是見,在耳就是聞,「見聞覺知臭嗅嘗」;在舌叫嘗;在鼻叫嗅;在身叫覺;在意叫知。這個是心法是第八識,阿賴耶的見分。色法,是第八識,阿賴耶的相分。經裡面告訴我們:「元依一精明,」這個一精明則是第八識的見分;「分作六和合」這六和合就是見聞知嗅嘗。所以這六樣東西,實際上是一樣東西。它在六根裡面,起六種不同的作用。

 

譬如像我們現在用的電。電好比我們把它比作見分。它在燈就放光,如果放在電熱器裡面它就生暖氣;在這個冷氣機裡面它就變成了冷氣、冷風。其實電是一個東西,它在不同的機器就產生不同的作用,像這樣產生不同的作用。所以這個六根的根性是一個阿賴耶識的見分,它起作用就是六種不同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個六種不同的器官,它就產生六種不同的作用。但是要曉得六種不同的作用,它是一個見分,阿賴耶識的見分。

 

命根,我們今天講命,它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它有息,「息」就是呼吸;人要沒有呼吸就死了,它有呼吸。它有暖,就是他有溫度,有體溫;體溫沒有了,人全身冷了,這是死了啊!活的人他有溫度。它有識,識就是有感覺,就是有這見聞覺知嗅嘗。這個命濁,簡單的說呢?就是世間人常常感嘆的;人生苦短,就是命濁的意思。縱然,這一生榮華富貴;一生都在順境裡面;可是你這個一年比一年衰老,你的青春沒有辦法永遠保存住,這是命濁的相。你在世間再大的福報,你有再多的金錢、你有再高的地位、你有再大的權威,你沒有辦法叫你不老、沒有辦法叫你不害病、沒有辦法叫你不死。換句話說,老、病、死,是命濁之相!這個是沒有法子離開的。

 

那麼,我們再看看極樂世界的人,他們沒有這個現象,為什麼呢?他是蓮花化生,他是長生不老,他是無量壽;換句話說,我們這個世界有生老病死之苦,西方極樂世沒有。生不苦,蓮華化生;沒有老苦、沒有病苦,也沒有死苦。到那裡,真正叫得永生了。所以我們如果真正發心求永生,諸位要記住,唯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才是真正可靠。我們要轉命濁為無量壽啊!人生在五濁惡世,根基,實實在在是淺薄得很。外面,有許多邪惡的境界,在那裡誘惑我們,日夜地在誘惑。裡面,又有許多錯誤的見解、錯誤的思想,內外交感;在這樣境界裡面,諸位想一想,修行談何容易?

 

所以諸佛菩薩教導我們,首先教我們自己要看破、要放下,要立定腳跟,不被外境所轉,不為境緣迷惑。「境」是講境界。「緣」是講人事。換句話說,不被物質境界所迷惑了,你才能超越五濁惡世,覺悟人生幻化啦!曉得這個世間,不是堅牢地。我們在天文望遠鏡裡面,看到太空當中,許多星球確實有成、住、壞、空,這個現象。星球既然有成住壞空,我們地球在太空當中也是一個星球,它也不例外。所以你要曉得,太陽系,我們這個地球,也是有成住壞空的,有什麼值得留戀的呢?真正覺悟了,應當發大心,捨去幻化,要證得真實。五濁惡世裡頭,得道真正是不容易啊!

 

 

thJ4AI1NUZ.jpg

 

 

節錄自: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二十一講) 淨空法師講述

原文連結:http://book.bfnn.org/books/0682.htm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9691038.jpg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

 

那麼,這是佛給我們解釋:得蒙諸佛護念,正是由於具足三慧。「聞」,就是聞慧;「受」就是思慧;「持」就是修慧,這個就是淨土的三資糧。前面說了三種必修具備的條件統統都具足了。那麼我們要詳細跟諸位說一說。聞慧是聽了以後就深深的相信。念佛這個法門,在八萬四千行門裡面是真真實實最妥當的一個法門啊!最妥當、最可靠。我們真正能夠信得過,這個就是聞慧。思慧是講領納、接受在自己的心中,對娑婆世界確實生起了厭離之心,想擺脫這一個世界;而對於西方極樂世界也是真正地生起了欣求之願啊!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就叫做思慧,真動了這個念頭。換一句話說,這個地方的身心世界真正把它放下了,一心一意求取西方極樂世界,這才是本經所講的思慧。持名,這就是修慧;修慧就是執持名號,淨念相繼,一心不亂。這一些話,在前面已經講得很多,希望大家要特別地留意,這樣具足三資糧才能夠直取西方淨土。

 

經上講,及聞諸佛名者,諸佛名字就是念阿彌陀佛,這一點大家要特別留意到,就是念阿彌陀佛,「諸佛名字,就是念彌陀名號;以彌陀乃法界藏身。」諸位在念這個早晚課誦,念八十八佛,你會念到法界藏身,阿彌陀佛。所以「念彌陀一佛,就是念一切諸佛」,「故曰,諸佛名字。」所以,此地這個經裡面講,「及聞諸佛名者」,這個諸佛名,就是阿彌陀佛。「此處不可錯會,」你要是錯會了意思,你以為這個諸佛名號,你到藏經裡把萬佛名經找來,你去念這個萬佛名,那你就喪失了大利,最大、最殊勝的利益。為什麼呢?你念萬佛名不容易得一心。你不曉得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就是一切諸佛的名,等於說是總名號、共同的名號,念這個名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統統都念了。一尊佛都沒有漏掉,這是千萬不能夠錯會,不能錯會這個意思。

 

在大本經裡面說,這是讚歎的話,就是無量壽經,有這麼一首偈子:「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往昔,就是過去生中,無量劫以來,你要沒有修福、修慧,正如同前面經文所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你總是在往昔修了多善根、多福德。善根是慧,多善根、多福德,你才在這一生當中聞到了正法。

 

「已曾欽奉諸如來」,不但是無量劫當中修福修慧,你在無量劫當中,你是欽仰、事奉,許許多多的佛菩薩;「故有因緣聞此義」,你現在才得到這樣殊勝的因緣,能夠聽到淨土法門這樣的教義。這個是實實在在的難得

 

在華嚴經裡頭,也有一首偈子讚歎說:「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我寧願去受地獄那一些苦楚,只要我能夠聞到諸佛的名號;這個諸佛的名就是阿彌陀佛,希望能夠聞到這個佛號。「不願生天中,」天上享福,福報非常之大,那麼享福怎麼樣?享福「而不聞佛名」在此地要曉得,聞佛名就有解脫的機緣;換句話說,他有了生死,出三界,也就是超越六道輪迴的機會。不聞佛名,雖然在天上享福,不能夠超越六道;所以才不願生天中,只希望得聞佛名;只希望得聞諸佛名。

 

那麼這個都是說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因為這一部經的功德利益,實實在在像經名所說,不可思議。諸佛名的功德,也就是一句阿彌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議。聽到這一句佛名,必定有大因緣,必定能夠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所護念。常途的修行,就是普通修行,完全要靠自己,必須破無名、見法身,才能夠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換一句話說,得明心見性以後,佛菩薩才護念。這個法門特別,只要一聞佛名,就蒙諸佛菩薩來護念,真正是不可思議!

 

經上說,如果能夠歸依三寶,受持一尊佛的名號,現世當獲十種利益。現世就是現在世,現在世,他就能夠獲得十種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那麼在此地我們先要說說這個歸依;前面跟大家詳細的講過,所以經典裡面講的話,我們不能不信,我們也不能夠誤信它。如果你看到歸依三寶,受持一佛名號,就能夠得這樣殊勝的利益,我現在要歸依三寶,我天天也念阿彌陀佛了,那麼我有沒有得這個殊勝的功德利益呢?不能說沒有,雖有,但是不顯著,原因在那裡呢?許多人是誤信了這一句話,就是對於這一句話的真實意思沒能了解。就是歸依這兩個字,他沒做到,只是在形式上做了一個歸依的手續。請一個法師在佛菩薩形象面前,將三歸依念個三遍,受持乃是有口無心,那麼這個十種利益他怎麼能得到呢?

 

歸依必定要像六祖壇經傳香懺悔第五章所說的,真正歸依。「歸」是回來。從前我們的心都在五欲六塵,都在五欲六塵上,都是隨著境界遷流,現在把我們這個心從五欲六塵,從一切虛妄境界上給他拉回來,回過頭,回過頭來依什麼呢?依三寶。三寶:佛寶是「覺」的意思,覺而不迷。我們依覺而不迷;法寶是「正」的意思,我們依正而不邪;僧寶是「淨」的意思,我們要依淨而不染,這才是歸依三寶。那麼想一想,我們二六時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是不是覺而不迷?果然覺而不迷了,那我們是從「迷」回過頭來了,依靠「覺」了,這叫歸依。果然是正而不邪了,我們從前在邪知邪見裡頭回過頭來,現在依正知正見。以往我們是染污,現在我們從染污也回過頭來,依清淨,淨而不染,這才叫真正的三歸依,所以才有下面十種殊勝的利益。

 

第一種「晝夜常得諸天神將隱形守護」那麼這一句話決定不是迷信,而是千真萬確的事實,確實有天神。這個諸天,有天神,我們肉眼看不見,我們叫他作隱形,他守護我們,換一句話說,這一些諸天善神日夜都在我們身邊保護我們。他為什麼來保護呢?因為你有德,這個歸依三寶的人,這是有真正的德行,這是要記住的。你看世人都迷,你覺悟了,世人都邪知邪見,你是正知正見,世間人都是染而不淨,你是清淨無染,所以這一些諸天神將,他們是敬佩你的道德,才來保護你。像唐朝時候,李通玄長者,在家居士,終南山的道宣律師,這是出家人,都蒙諸天神將守護。這是確實有証據的

 

第二「常得觀音」就是觀世音菩薩,「等二十五位大菩薩保佑」。我們求佛菩薩保佑,不見得能求得到,為什麼呢?佛菩薩畢竟不是感情用事,必須自己有真正的德行,佛菩薩自然來保佑你。

 

第三「諸佛護念」,就跟此地經文所講的一樣了,「阿彌陀佛,光明攝受此人」這是在一切經論裡面,佛常常給我們開示的。

 

第四說,「一切惡鬼夜叉,不能害,」他不但不敢害你,他也來保護你。「毒蛇毒藥不能中。」如果有人想謀害你的話,用這個毒藥你吃了也沒有關係,也不至於中毒。

 

第五,這是講不受一些災害,像這個大水、大火、怨賊、刀兵、橫死,不會受這些。

 

第六「先作罪業,悉皆消滅。」這個都是不太容易理解的,為什麼過去造的這個罪業都能夠消滅呢?這一歸依三寶,念阿彌陀佛的人,為什麼它能夠消滅呢?能夠滅罪呢?諸位必須要曉得,前面曾經跟大家講過因、緣、果。罪業的業因,雖然存在,但是緣斷掉了,因為從今以後,你是歸依覺、正、淨,不是罪業的增上緣,那麼換一句話說,縱然有罪業的種子在阿賴耶識裡面,它因為沒有緣,它不會結果,所以這個地方講消滅呢?是講罪業的果報,它不會再有罪業果報出現,這個是滅罪的意思在此地。

 

那麼罪業的業因有沒有方法消滅呢?給諸位說,有。因為業因的種子含藏在阿賴耶識之中,到你的功夫成就了,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的時候,轉八識成四智,這個罪業的種子就沒有了。這個沒有也不是完全消滅了。諸位要曉得,為什麼?它變了。這個罪業種子變成了什麼呢?變成智慧了。所以你在經上有的時候看到了所謂「煩惱即菩提」煩惱是罪業種子,轉八識成四智,也就是轉八識裡面的罪業種子都變成了四智菩提。所以這個罪業種子,我們可以說它消滅了,因為它以後所起的作用是菩提,是這個後得智,是無量的智慧,不會再作業因,也不會再造業緣,當然更不會有罪業的果報。這個是講轉業,它的確有它理論的依據,不是隨便說的。

 

第七「夜夢吉祥,或見彌陀金身。」這是講作的吉祥之夢,決定不會作惡夢。夢雖然是虛妄的,如果天天作惡夢,那決定不是一個好的預兆,天天有吉祥之夢,這夢好!

 

第八這是講的法喜充滿,「心常喜悅」,「常」是常常地不間斷,心裡面非常地歡喜,「色澤力充,」這個色澤是你的顏色,俗語講,紅光滿面,氣色非常之好;力充,是講精神飽滿。「所作吉祥。」起心動念,一切作為,無不吉祥。那麼諸位想一想,一個真正歸依三寶念佛的人佛,他起心動念,所作所為,自然都是吉祥的;假如起心動念,所作所為,不是吉祥的,他就沒有歸依三寶了;他又歸依迷而不覺了,又歸依邪而不正了,又歸依那個染而不淨了,那顛倒了,那是生死凡夫。

 

第九「常為一切人民禮敬,猶如諸佛。」不但是為一切人所禮敬,一切眾生都禮敬你。鬼神禮敬你,你自己看不到,鬼神的確有許多地方比我們人要來得敏感一些,一個善人,他的光彩跟普通人不一樣,鬼神能夠看出他的放光,就是身光,前面也跟諸位講過,他見到這個光明殊勝的時候,他必定禮敬,猶如諸佛,像禮敬諸佛一樣的禮敬你。

 

第十「臨終正念,」這個正念諸位要記住,正念就是阿彌陀佛。你臨命終時,這一句阿彌陀佛沒忘掉,念念在懷,求願往生;「金台接引,往生淨土。」這是經裡面給我們講,一個真正歸依三寶,念阿彌陀佛的人,他得這十種殊勝的利益。

 

末後這一句,我提醒諸位同修,「學貴圓解,行貴專一。」我們才不至於迷信。「解」,要解得圓滿,不能夠解偏了,要解得圓。「行」是講修行,修行呢?一定要貴專一,這樣我們才能夠在很短的期限裡面,收到最殊勝的效果。

 

節錄自: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二十講) 淨空法師講述

原文連結:http://book.bfnn.org/books/0681.htm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amsara1.jpg

 

 

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一般人死了之後他到那一道去受身?他有個跡象,大致上可以能夠判斷得到的。那麼請看這是古德有幾句話說,這個裡面有一首偈,古德云:說「佛頂」這個佛,我們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人如果真正往生了,他在臨命終的時候,神識我們俗話講靈魂,從頭頂上出去,怎麼曉得呢?諸位要知道,人死了之後他這個身體都冰涼,你就看他那一個地方最後涼,就是全身都冷了,他頭頂是熱的,頭頂最後涼,那麼就證明他的神識從頭頂出去。從頭頂出去一定是往生佛國。如果是從眼睛,眼睛最後涼的,這是生天。如果是心,這個心是心臟,就是心臟的部份;心藏部份是最後涼的,那麼他到人道。要是在肚子這個地方,腹部、肚臍的地方,腹部最後涼的,這個是餓鬼道,他墮到餓鬼道去了。如果是膝蓋,兩個膝蓋最後涼,全身都涼了,膝蓋還有一點熱的;最後這個膝蓋冷了之後,全身涼透了;那麼這是生畜生道。如果他在腳板心,這個腳心最後涼,這個是最不好的,這是地獄道。這是佛在經裡頭,給我們勘驗,一個人臨命終時,你去摸摸他那一個地方最後涼透,這是證明神識從那一個地方走,這個幾句可以多記記,這是一般常識,確確實實可以能夠勘驗得出來的。那麼這個神識它有暖相,就是他有溫度;最後的那個溫度在什麼地方?這是決定他往那裡去。

 

這個淨業行人,就是講念佛的人,修淨土的人,我們在這一部經,在這一次講座當中,特別跟諸位觀照的就是一心不亂,你要念到一心不亂,那麼在你臨命終的時候,那個相「如入禪定」這個相太好了。「正念分明」,正念是什麼呢?就是阿彌陀佛,就是最後一念還是阿彌陀佛,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心不顛倒。什麼叫顛倒呢?如果最後這一念,他想到別的事情去,這叫顛倒。把一句阿彌陀佛忘掉了,那個就麻煩了,那就又到六道去輪迴了。所以說,頂要緊的是臨命終時沒有雜念,真正是一心不亂,有阿彌陀佛這叫心不顛倒。但是這一種功夫,要平時來修;如果說我到臨命終的時候,我到害病的時候,再修來不及了。這是一樁相當不簡單的事情,希望大家趁著我們現在身體健康的時候,要認真的去努力。

 

經文裡面講,即得往生。「即」是立刻,此地捨報,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講的感應道交。所以他不經中陰,什麼叫中陰呢?中陰,我們一般講靈魂,就是人死了之後他這個靈魂離開這個身體,但是他沒有去投胎,做遊魂,我們孔老夫子在易經裡頭,易繫辭大傳裡頭說:「遊魂為變」,那就是中陰,佛法裡面叫中陰,孔老夫子稱之為遊魂。這遊魂是很有道理,形容它形容到的確恰到好處。那麼中陰身投胎,經典裡面一般講四十九天,地藏經講得很清楚,所以我們一般世間人死了以後做七,做七的道理就是超度中陰。因為中陰每七天他有一個變易生死;這個變易生死對他來講是相當痛苦的。那麼你給他念經超度,可以能夠減少他的痛苦。所以這個做七就是這麼來的。

 

那麼只有兩種情形,沒有中陰。一個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中陰。另外一種就是罪太重了,墮在這個阿鼻地獄裡面,沒有中陰,所以這個不經過中陰。那麼在其餘的幾道裡面,大多數都要經過中陰,而不是立刻去投胎的。那麼這樣的情形我們也要了解。那麼不經中陰,西方佛國土,我們在經典裡面,看起來好像有十萬億個佛國土,這個距離相當遠,實際上它是一彈指間,就到達了。所以說是,於一念頃,就是一個念頭起來,這麼極短的時間,他就已經到達西方國土了。於一念間,往生彼國。彼國就是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如果你要不相信的話,那你這一生又空過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地方,說個實在話,也相當複雜,它那個複雜不是人事上的複雜,沒有煩惱,就是說它有四土。前面跟諸位講過,有凡聖同居土、有方便有餘土、有實報莊嚴土,有常寂光土,而且每一土裡面都有三輩九品。這種這麼多的階層,是怎麼來的呢?

 

這是隨著念佛人功夫高下而有差別。在此地簡單跟諸位介紹這個三輩,就是上、中、下,三輩,這是給諸位有一個概念。就是往生的人,隨著他的功夫、他的修行的淺深,分輩品之高下。那麼上輩,這就是上品生的,上輩就是上三品;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叫做上輩。中輩就是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輩是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今天只跟諸位簡單地介紹這三輩。在此地諸位看一看:

 

上輩—發菩提心,修諸功德,雙明事理二念,方得生也。

 

中輩—發菩提心,功德智慧,次於前上輩,事念有餘,理念不足。

 

下輩—發菩提心,未作功德,僅得事念,未諳理念者,生此。

 

你看,發菩提心(上輩),發菩提心(中輩),發菩提心(下輩)。這是要記住啊!前面跟諸位講的五種菩提心的發心菩提,非常非常重要。你看看,下品也沒有離開發菩提心啊!我們再看這一邊。上品「發菩提心修諸功德,雙明事理二念,方得生也。」那麼中輩的呢?發菩提心,功德智慧,次於前上輩;這個功德智慧啊!比上輩要差,比不上它。「事念有餘,理念不足。」你看前面是雙明事理,此地是事有餘,理不足;事是講的定,就是念佛三昧;理是講的慧。下品呢?「未做功德,僅得事念,未諳理念者,生此。」就是這個下三品裡頭,只有事,沒有理;中品的,則是雖有理,但是理不足;事理具足那是上品上生。所以這個地方,要請大家多多地留意。那麼我們自己當然念佛功夫必定是從這個地方起。那麼由此可知,功德要修,不能不修功德,不能不求智慧。

 

後面這一段是我在此地特地勸勉大家啊!勸勉諸位同修,說「人」,「人生在世,若能夠減省一分,便即超脫一分。」就能夠超脫一分。故曰:老子所說的「為道日損也。」那麼這是什麼意思呢?譬如說:我們的交友很廣、很廣泛,如果我們能夠把交友減省一點,那麼我們這個心就會比較清淨一些了;我們的言語省一點,我們就會免了很多過失;我們這個思慮省一點,我們的精神就能夠飽滿,妄想就能夠少了。所以說:為道日損啊!一個人真正要修道來講,是事情愈少愈好。那麼我們今天即使做弘法利生的這個事業,也要曉得一個大原則,做而無做、無做而做。這才省精神啊!如果一定是有意去做、有求去做、有目的去做,那與道就相違背了。所以必須要學諸佛菩薩應世,我們才能夠得大自在。

 

在我們今天這個社會裡,生死事大啦!為什麼呢?大家曉得一般凡夫,我們講死了、斷氣了,斷氣之後這身上冷了,你要是去細細地去檢查,他還有一部份沒涼,沒有涼透啊!那就講他神識還沒有完全離開,經典上說,人斷氣之後要八個小時之後神識才離開。那麼在這個八個小時當中,你要是移動他,很容易生瞋恨。那一生瞋恨,麻煩可就大了。但是現在一般人,這個病重了,都在醫院裡,醫院一斷氣了,十分鐘之內,把你送到太平間,再給你急救,翻來覆去,給你揉一下,你那時一生氣,一發火的時候,那不就糟了,跑到餓鬼道去了。這是最可怕的現象。唯一的辦法就是自己是預知時至,念到一心不亂,一口氣斷了馬上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剩下這個是隨他怎麼糟塌去,沒有關係,你已經到佛國了。這才叫真正可靠。無論是在什麼境界裡頭,都沒有畏懼了,沒有恐怖了。這一種功夫要在我們平素養成,這是真正在這一生當中,求念佛往生的,不可以不注意。

 

 

節錄自: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十九講) 淨空法師講述

原文連結:http://book.bfnn.org/books/0680.htm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59552875_m.jpg

 

本經的宗旨綱要,確實就在一心不亂這四個字,那麼一心不亂,當然這個裡面還是有淺深的差別;不但有差別,而且這個差別很大。我們在此地要跟諸位詳細地來介紹一下。

 

什麼叫做「一」?「一」是純一;就是「專注一境」,這個心啊,專注在一個境界上;這個境界是什麼呢?就是佛的名號。本經在前面跟諸位講了: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這個名號,就是一個境界;你這個用心要專注,住在這一個名號上。不亂呢?不起妄念,不起其餘的念頭。由此可知,一心就是不亂;不亂就是一心。那麼,要是亂了,就雜念現前了;你雜念現前,這個心就亂了。不亂就沒有雜念,純一其心,這個樣子,專念阿彌陀佛;心裡面,決定沒有世間想法;世間的一切想法都沒有,出世間的想法也沒有。換一句話說,世出世間的妄念,統統沒有;這個才叫做純一!

 

由此可知,念佛絕不是口裡面有佛,心裡面無念,那就錯了。反過來說,心裡面有念,口裡頭沒有念,這個可以。為什麼呢?這個事情著重在心法上;口念累了,可以心念,默念,或者講心裡面憶想;我心裡頭,想佛,憶佛,想著這個名號,憶念著這個名號,口裡不念,我功夫沒有間斷。口念,心裡面忘掉了心裡頭沒有,口在那裡念那還叫失念,還是把佛忘掉了。所以,這個地方著重是心法。既然,你念到一心了,自然不亂;果然能夠不亂了,這個時候,就是一心。

 

那麼,這個工夫淺一點的,就是工夫成片。必須有成一片,才能夠伏斷煩惱;這個時候是伏。由煩惱,進入到斷煩惱。這個斷了就叫一心不亂。所以,嚴格的來講,這個一心不亂是要從斷煩惱講起。也就是最低限度,你要把見思煩惱斷掉。諸位要曉得,見思煩惱是三界六道輪迴的根本,我們如果講這四種緣的話來說呢?這是六道輪迴的親因緣,你要把它斷掉;更進一步,這就斷塵沙煩惱,斷無明煩惱,那就理一心不亂了。

 

 

hqdefault.jpg

 

 

我們先來講事一心,這由淺而深。什麼叫事一心?事一心不亂,屬於定門所攝的,常言說:「因戒生定」,這個生這個定;「由定才開慧」。那麼,這個地方我提出五條綱領。

 

第一條,這個心定了,深信不疑;這是指你聽到了這個念佛法門。聽了之後,你就能相信,不但信,信得很深;真正到深信,決定沒有懷疑,這是第一層。

 

第二念念相續,正如同前面所講的,這是一心常念;常念就是念念相續。平常,二六時中,這一句佛號能夠自然現前,能夠自然現前,這個才叫做真正的念念相續。至於講,打個佛七,七天,那前面說過,那是剋期取證,證什麼呢?證一心,證念佛三昧。

 

第三,不為內惑;內惑就是疑,懷疑;因為你深信不疑了;內惑沒有了。

 

外境是外面的境界之所雜亂;你這個功夫純,純一了;內惑外境都不會亂你,不會擾亂你了。換一句話說,內惑外境你都擺脫掉了,你都不取它了;就像佛在金剛經上所說的「不取於相」,外面一切境界相,你不取了;內裡面,貪瞋癡慢,這個五見思,這個五種見惑、五種思惑,你也不取它了;這樣才把內外一切境界統統不取了;真正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不動,就是一心。雖然是這樣的一個境界,這境界不錯了。

 

但是,理上未徹;就是說,你還沒有開悟,這個理是明心見性,你還沒到這功夫。這在理上,沒有能夠大徹大悟,功夫在此地,「但伏妄,未破妄」,妄是講的煩惱;你伏住了,並沒有能夠把它破除。蕅益大師所講的「伏除煩惱」這個就是功夫成片;「乃至見思先盡」,見思煩惱先把它斷盡了,這是事一心。伏除煩惱,功夫成片;見思盡了,就是事一心。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法,功夫成片,真正伏住煩惱了,前面所講的這個四條,這是事一心功夫淺的;到了見思煩惱盡,這是事一心功夫深的。如果,我們就事一心裡面,功夫淺深來說,可以這樣說法。到見思煩惱盡,實際上這個境界等於小乘的阿羅漢。但是,這個功德,絕不是小乘阿羅漢所能夠跟你比的。為什麼呢?因為,小乘的見解很劣,念佛人這個見解殊勝,那是小乘人望塵莫及的。這個境界固然是很不錯了。可是我們還要把境界往上提升,不要住在這個境界裡;以為,這樣我就很不錯了,那未免志氣太卑劣了;我們應當不斷的把功夫向上提升。再往上提升就是理一心不亂;那麼,諸位再看看,理一心不亂是什麼樣的境界。

 

理一心的人,這是由定開慧,這是屬於慧門所攝的。你看看,事一心是定門所攝的;理一心是慧門所攝的。可是,理一心是由定開慧的;那麼換一句話說,他一定是先得事一心,而後才得理一心。所以這個地方千萬不能夠誤會;事一心沒有得到,以為,我已經證到理一心了;那是自己錯誤了,決定沒有這個道理的。這個地方,也有一個簡單的說明。

 

第一呢?「諦觀審察,一心體究,心佛一如,能所不二」這一個境界,實際上是,他是完完全全明白,像我在前面跟諸位所講的「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就是「能念心之外,沒有所念之佛;所念佛之外,無有能念之心。」這在前面跟諸位講過,這是屬於慧解。確實明瞭,佛即是心,心即是佛,心佛佛心,無有二相。也不可以,以有無求。用有無的這個心念去求,錯了!前面也跟諸位說過,如果說他有能念之心,當體皆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如果,你要說它沒有呢?那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因此,不能以有無心來求。所以,有無這種見解也把它斷淨了,也把它去盡了。有無的見解,「泯」,就是去盡了。能所情亡,這個時候,才真正叫一心。

 

有能有所則二心。有個有,有個無,也是二心,那裡叫一心?一心裡頭,沒有有無,沒有能所,這才叫真正一心。這時候寂然不動。諸位要曉得,「一」是不動的;「二」就是動的。你要不相信,不要來看佛法,你看我們中國的學說,中國人講八卦,講陰陽,這是大家所熟知的;太極是不動的,為什麼呢?因為它是一心,寂然不動;可是,一變成兩儀就動了;兩儀就是陰陽。可見得,「二」就動了;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你看看,這動不動?動了嘛!太極呢?太極永遠不動。這個,不動當中有動,動中有不動,所以,你這個心不動,你這個地位在太極;你心一動就落到二、三;落到二,就是二儀;落到三,就是八卦;那不曉得落到那裡去了?所以,我們要求的一心就是不動,就是寂然不動。

 

第三,不為二邊所亂。那麼這個二邊,拿今天的話來說就是相對;凡是,思維、言說,無不是相對的;這是大成佛法最不容易體會之處。那就是一切眾生起心動念都是相對的。你比如,起一念,一念是動;動跟靜就是一對,就是相對的。色空是相對的;性相是相對的;有無是相對的;大小是相對的;凡聖是相對的;那一個法不相對呢?凡是相對的,決定不是一心。所以,我們幾時能夠把相對的離開了,這才能夠真正體會到大成佛法。所謂大成佛法,就是一心不亂。這一點,也是非常地重要。我們讀壇經,六祖大師在第九章裡面所講,三十六對天然佛法,就是教我們不為二邊所亂。我們可以說,拿這一句來解釋壇經裡面的第九章;壇經的第九章,可以做這一句的註解。你才曉得這個重要,也才能夠體會到這一句話真正意味。

 

第四,持名念佛,要念到心開見本性佛;就是禪家所講的明心見性;見本性;本性就是佛,心開就是明心;明心、見性。那麼,由此可知,念佛,你看前面祖師講到,空谷禪師講到念佛也能念到開悟,也能念到明心見性,可見這個事情不假啦!念到心開見本性佛,這叫理一心不亂。到這個地方才叫做理一心不亂,那麼,前面跟你所講的,都是理一心不亂的修學方法。這個方法非常非常重要。這裡有幾句話,也希望大家要注意到。

 

「理一心,要須先假事持以為基本;」這是事一心;必須要以事一心為基礎、為根本;然後「理中不過用解力而融通,使無滯事相,」就是不要執著在事相上;事相有沒有?有,有不執著,「以為殊勝之因。」這是講理一心修學的過程。所以,由此可知,我們念佛的過程一定是先功夫成片,然後事一心,再最後是理一心,一定是這樣的過程。這個過程決定不會錯誤。這是,希望大家要留意的,然後才不至於錯會了境界。

 

再講到本經所說的這個就是此中一心不亂;那麼,一心不亂,實實在在是「實該觀經三心」。這個該,就包括,實實在在它把這個觀無量壽經的這個三心都包括在其中。觀經的三心,第一個是至誠心,第二個是深心,第三個是回向發願心;回向發願心裡面,又有三個意思,第一個:回向真如,第二個:回向佛道,第三個:回向眾生。這個,我跟諸位在此地略略地,加以解釋。因為這個菩提心是大乘修學的基礎。講的遍數不怕多;也不怕多聽,的確說呢?我們是應當要多聽。為什麼呢?我們這個三心,沒能發得起來。

 

至誠心就是決定沒有虛偽,決定不是虛假,而一心不亂,為精為一。決定沒有一個妄念,這才叫至誠心。如果,心裡面有一個妄念,就不誠了。所以,過去曾國籓解釋這個「誠」字的意思,就是說:「一念不生,這叫誠。」那麼,在此地,就是你心裡面,只有一個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別無一念,這叫做至誠;我們現在修的就是修的這個;阿彌陀佛之外,還有一念,自己立刻就覺察到,我這個心誠就失掉了。當然在初學的時候,保持至誠心的時間,一定是很少;失去至誠心的時間一定是很多。但是,我們要把這個時間漸漸地給它增多;漸漸地,把保持的時間給它加長;能夠加到二十四小時都不中斷,都不會有一剎那失去,那你這個一心就成功了,就圓滿了。

 

第二是深心。深心的意思是說,具足一切善法;而這個一心不亂當中,諸位想一想,一切惡念都沒有,可見得,這是純善之心。所以,一心不亂就是深心。

 

回向發願心裡面,包括有三個意思:

 

第一個,回向真如。這個一心不亂,念到了明心見性,心開意解,一切虛妄的根源,全都滅除掉了。諸法實相,完全顯露,這就是回向真如;

 

第二個意思講回向佛道。一心不亂,念念相應。古人所謂是「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這就是回向佛道。

 

第三個意思是回向眾生。那麼這個一心不亂,一切妄念都不起,自性眾生,悉皆得度,這普度眾生,度自性眾生;既然能自度了,必定輾轉度他。自己得到這樣殊勝的受用,一定非常的歡喜,把這個方法介紹給別人,把這個法門盡心盡力的推廣;使社會大眾都知道這個法門,都能依照這個道理,依照這個方法,來修學,人人都能達到圓滿究竟的境界。這就是回向眾生,確實,我們自己得到這個受用。我們感謝老師,我們感謝佛陀,感謝一切眾生無量無邊的增上緣來幫助我們。我們自己成就了,也必定盡心盡力幫助別人。願一切眾生,人人得度;願一切眾生,個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見佛聞法,成就無上菩提。那麼,由此可知,就這一心不亂。你看看,三心具足了。佛在無量壽經裡面勸勉我們,三心圓法;「法」就是法器,「圓」就是圓滿,沒有一絲毫的欠缺。你看,就在一心不亂當中,統統具足。

 

不但它具足三心,同樣,它也具足起信論當中的三心。菩提心;起信論所講的,就是大乘起信論。第一個是講直心;第二個講深心;第三個講大悲心。實際上,起信論講的三心與觀經裡面講的三心,名稱上不同。觀經是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直心、深心、大悲心,名字上不同,意思上並沒有兩樣。那麼,在此地我們也要跟諸位介紹一下,這個一心不亂,為什麼就是起信論的三心?

 

起信論裡面講的直心是正念真如。那麼,我們想一想,一心不亂,它不著有念,也不著無念;換一句話說,它不是有念,也不是無念。所謂是「兩邊不立,中道不存,直入正念。」那這個不是直心是什麼?這個就是正念真如啊!所以,你要修起信論的直心,你要修觀經的至誠心,一心不亂就是的。

 

起信講的深心,意思是講,愛好、積集一切善法;喜歡善法,喜歡自己修集善法;不但,要修學,還要累積。我們講積善之家,易經裡面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個積善是深心。那麼,我們現在講一心不亂,前面說過,六度齊修,萬行具足,這是標準的積善;這是圓滿的積善。正如同那心經裡面所說:「諸善之中,獨有一心,最為第一;一其心者(這個心只要能轉移了),諸善隨之」何況你這個心裡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如果,我們就西方教主這一方面來說,這是一尊現在住世的佛,與這個佛相應,佛在無量劫中,他所發的善願,他所修的善行,積功累德;以及成佛之後,度化一切眾生的功德;你這一念佛名,這一切善全部具足了。這個是在事上講。理上講呢?阿彌陀佛是無量覺;念這一句佛號,無論在逆境順境,無論在什麼場合當中,你是念念覺而不迷,這個是善法當中,第一善法,還有那一種善,能夠跟它相比呢?所以,一句阿彌陀佛,一心受持,就是起信論裡面的深心。

 

那麼,說到大悲心,起信論裡面講,廣度眾生。一心不亂,念三昧成就了;必定是常修淨土,教化眾生,這就是大悲心的意思。我在這個內典修學要領裡面,第一條,我就把這個意思說出來了。阿難問事佛吉凶經,那麼,可以給諸位看一看,這是早期我在教學的時候,給學生所寫的;那麼,希望大家能夠做阿彌陀佛的使者;這個在最後一條:理明,道理明白了,我們迷惑破除了,這叫看破;看破之後要歸放下,看破放不下,沒有用處;看破之後,能夠放得下,這叫真實功夫,這是真正的功夫;必能放下,必須要能夠放下,而後才得自在隨緣,自行化他,作彌陀使者;這一句很重要,做阿彌陀佛的使者;矢志宣化,宣揚這個法門,教化一切眾生普令群蒙,「群蒙」就是一切眾生,同歸淨域—西方極樂世界,此引經之果用也。這個是你自己的淨業上成就,必定會發這個願,絲毫不會勉強。這是這一段的意思。這個就是起信論裡面所講的大悲心。

 

由此可知,這一句阿彌陀佛,只要念到一心;這個一心啊我們從最淺的地方講,就是功夫最淺的這一層來說,這個心裡頭,不起念則已,起念就是阿彌陀佛,菩提心就具足了。可是,諸位要記住,我在上一次講的這個五種菩提心要記住,菩提心哪有五種?菩提心只有一種怎麼會有五種?這個五種,從發心菩提到無上菩提,是說菩提心淺深層次有五種不同。所以,我們先求的是發心菩提,真正曉得生死事大;真正明瞭,一句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就能夠了生死出三界,能夠成佛作祖;這就是發心菩提。這個一念的心,就具足了起信三心,就具足了觀經三心;千萬不要等閒視之啊!所以,這個是持名法門最妙的一個修行方法,這是淨土真正之因。

 

 

節錄自: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十八講) 淨空法師講述

原文連結:http://book.bfnn.org/books/0679.htm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8l.jpg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比國。」

 

這一段是簡別其他的行門。在因、緣、果這一段,我們前面給諸位作了一個簡單的介紹。特別要著重的前面這可以說是理。理體上本性具足的十法界。所緣緣、無間緣這一邊呢?是講事造淨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理」是事之理;「事」,是理之事。那麼在此地,性具與事造是一不二。那麼,這是說明西方極樂世界的理論與事實。重要的地方,就是教我們要生起敬信心,欽敬的心情。至於往生的方法,那就在增上了,在這個地方。一心持名、持戒修福,這就是本經前面所講的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

 

後面,我們還要跟諸位講到,這是自力法門,自己的力量。必須有自己這一份力量,而後才能夠得到佛力來幫助我們,就是接引往生。佛的力量是永遠存在的,如果我們自己沒有力量,雖有佛力,佛力不能夠加持給我們。這個道理,希望我們特別要留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好處在這裡。圓證三種不退轉,一生圓滿成就。成就最圓滿、最殊勝、最究竟的智慧福德。世間每一個人都在那裡求,有幾個人能夠證得?唯有到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生當中可以圓滿的證得,也就是證得事造理具不二。自力、他力溶成,集合成一個力量。那麼,這是承前面,我們想親近諸上善人。所以,佛跟我們講,必須要具備多善根福德因緣;換一句話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那麼,由此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就是,這一樁大事情,必需要因緣具足才能成就。所謂因緣具足,拿今天的話來說,它所需要的種種條件,我們都能夠符合。這樣才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才能夠得到圓滿的成就。那麼,這個裡面,不但是本經,所有大乘法門的修學,都是以智慧為基礎。也就是說,大乘的修學是建立在理智的基礎上。本經是大乘法門裡面的特別法門,當然,它也不例外。它也是建立在理智的基礎上。所以,智為先導。它在前面,領導著行人,好比我們走路一樣,前面這個帶隊的,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發菩提心,精進念佛,這就叫多善根。在此地這個幾句,希望大家要注意到,智為先導。要記住發菩提心,這一句話很重要。精進念佛,這個就叫多善根。這個因緣裡面,是屬於親因緣。那麼,我們現在講念佛,講到這個法門的修學,所以大家要特別注意,我們有沒有發菩提心?是不是精進在念佛?假如說,我們已經信了佛法了,我們已經發心修淨土了,天天也在念阿彌陀佛。可是,我們沒發菩提心,雖念佛,沒有精進;那麼,換句話說,你有沒有善根呢?你有善根,不多,善根不多。那麼,換句話說,你這個善根就是少善根,那經上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你的善根少了。所以,這個地方,希望大家特別要注意的,要發菩提心、要精進。

 

那麼,除此之外還要力修五度。「力」就是努力去修學。六度,為什麼說五度?前面,般若波羅密,已經在「智為先導」這個「智」就是般若波羅密,六度裡頭的般若波羅蜜。所以,除了那裡已經講過之外,那麼,這個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努力地修這個五度。求極樂世界依正的果報。萬善莊嚴,這個叫多福德。那麼,這個就是助緣。「因」,前面智為先導是因。這力修五度,講緣;因緣都具足了,必生彼國,那你是必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所以,這個兩條,希望大家要好好的記住。今天,念佛人雖然是多,看起來他好像也很勤快,但是,到了臨命終時,往往不能往生。你要是仔細去追究他的原因;的確,他是善根福德不多啊!換一句話說,不是以般若波羅密為基礎發的菩提心;從感情裡面發的菩提心,那是不管用的。雖念佛不能精進,雖修五度沒有力量,力不足。所以,他求極樂依正的果報,這一生就不能成就了。所以,這一點希望我們真正念佛發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同修們,尤其是希望在這一生當中成就的,那你就要特別把這幾句話記住。

 

現在對這個善:善根、福德。我們怎麼樣具體的來修學,這當然是我們真正發心想,了脫生死輪迴超越三界,往生佛國的人,對於善根福德具體的修學,這是我們目前最重要的課程。在此地我也要將這個問題,提出來給諸位同修作一個簡單的說明。善中之善,這是多善根;經論裡頭常常講,具足五種菩提心,我們來修這個善根。

 

第一:發心菩提每一條,我這個地方寫得很簡單、很扼要,希望大家要牢牢地記住,決定不能夠忘掉。什麼叫發心菩提?菩提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是「覺」。「於生死中起大覺悟」這是發心菩提。這個在菩提心裡面,這是第一。諸位記著,這是第一。真正有這個覺悟,這才叫正覺,這個是大覺的開始。那麼這個就是古德常講「生死大事」啊!今天有幾個人能夠把三界、六道輪迴,這個生死,看之為第一樁大事?所以,所有的疏忽,都是在這個地方。我學佛這麼多年,也親近、遇到不少的善知識,真正於生死大事覺悟,有這一個發心菩提的人就不多。一般人學佛,為什麼?求這個世間的名聞利養、榮華富貴;諸位想一想,他沒離生死。所謂是,不修今生修來生,唉!今生沒有辦法了,修修來生,希望來生做個大富大貴之人,來生還要生死輪迴。這種人雖修行,沒發心啦!沒有菩提心啊!那麼,換句話說,他沒有善根。

 

菩提心發了之後,要繼續不斷的增長,不能夠老停在這個地方。為什麼呢?停在那個地方,解決不了問題。你譬如說,你已經覺悟了生死大事,已經真正覺悟到生死的痛苦。生死是我們一切禍患的根源,你能夠覺悟到這一層,那麼,你想要斷了生死,要想修學大乘佛法,要想超越三界,那麼,你必須將菩提心再提升一級,就是到第二個:伏心菩提。這是把菩提心提升了一步了。伏是什麼呢?伏是斷,這個心是妄心,「斷諸煩惱,正念現前」,這是伏心菩提。這一句話實在講,就是金剛經,須菩提尊者請教釋迦牟尼佛,有一個問題,說:「云何降伏其心?」這個云何降伏其心,就是伏心菩提;就是問的伏心菩提。斷煩惱,這個煩惱裡面包含的範圍很多,我們一般講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煩惱斷一分,正念就現前一分。這個樣子,才能夠把煩惱斷掉。

 

那麼,在我們這個法門裡面,妙極了,都是用的念佛法門。一句阿彌陀佛,諸位想一想,我們從前面這個因緣果裡頭想,這個阿彌陀佛,你們想一想,在六道裡頭,有那一道相應呢?人道,是五戒;天道,是十善;餓鬼道是慳貪;畜生道,是愚痴;地獄道,是瞋恚;所以,六道裡頭找不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那一道呢?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世界。你要真正明白這個道理,我們要出生死,念阿彌陀佛就行啦!真正恍然大悟,這一句阿彌陀佛,能夠幫助我們了生死出三界;你發這個心;所以,你發心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就是具足了發心菩提。用一句阿彌陀佛,斷一切煩惱;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正念;那麼,換一句話說,你有其他的念叫邪念。你這個心裡頭有阿彌陀佛,有觀世音菩薩,這叫正念。有正念,當然邪念就沒有了,所以,這個叫伏心菩提。

 

煩惱能夠控制得住了,漸漸平息了,我們的菩提心還要提升,提升到明心菩提。這個明心菩提就是我們一般講,開悟了。伏心是得定,得念佛三昧;明心是開悟了;「明了一心即諸法實相」所以,你念佛一定念到一心不亂。一心就是諸法實相啊!所以,這個位次上,是從事一心而到理一心不亂。我們禪宗裡面常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到這個時候,自己因為煩惱伏住之後,心地清淨;清淨心中起觀照智慧,照了一切諸法,我外一心,一心所現。而持名正是就這一句佛號,與一心完全相應;所以,他能夠明暸諸法實相。

 

那麼,這是剛剛開悟,我們也不能在這個地方中止住,繼續不斷地要往上提升。再升一級就是出到菩提,「出」是出離,「到」是到達;這是出到。出離什麼呢?出離三界了,到彼岸了,「得無生忍,到一切種智」一切種智是如來的智慧;如來果地上的智慧,大菩薩果位,這個時候,你得無生忍了,出離三界,那麼持名就能夠幫助你證得無生法忍;幫助你直截了當的超越六道生死輪迴,成就一切種智,那麼,這是大菩薩的果位。從圓教初住,一直到等覺菩薩,他們在這五種菩提裡面,就是第三種(明心菩提),與第四種(出到菩提)。

 

最後叫無上菩提;無上菩提是成佛;前面,可以說,都是以自己為重為主。到成佛了,這個是以利他為主了,而不是以自利為主了;是以利他為主。成佛「成最正覺,直至佛果」這個真正是善,善到無以復加了。那麼,持名念佛前面講,得三種不退轉地!所以,這個叫真正是善中之善,這真正是多善根!所以,你要問自己善根有多少?你問問,你有沒有具足菩提心?你的菩提心,到什麼樣的程度?在這五個層次當中,你是那一個層次?有第一個,這就是真正發菩提心,這個就是善根,也能算得上,你這是多善根;當然,愈往上面去,這個善根是愈厚,也就是善根愈多;最低限度,要具足發心菩提,才能夠往生。到後面講這個發菩提心,最低限度,要具足發心菩提。有伏心菩提,你的品位就增高了;有明心菩提,你就得一心不亂了。

 

那麼,再講到福德;福德跟諸位說,福中之福,你修真正的福報。真正的福報是什麼呢?這是持名念佛,具足六度。我們曉得,修福這就修六度!就念佛這個方法,六度統統具足了,這是真正不可思議。這個話,決定不是假話;但是,你要記住這一點,你念佛就是執持名號,一定要念到一心不亂。要以這個為我們念佛的目標;我們為一心不亂而念矣!一定要念到一心不亂,為什麼?念到一心不亂裡面,你們想一想看,你,沒有慳貪心了,「自無慳貪心起」,這個就是布施度啊!就是布施波羅密。如果,你還有貪心、還有慳吝心,你的布施度沒有圓滿,你沒有得一心。我們要問問我們自己有沒有得到一心不亂,拿這個來檢點自己,就是檢查檢查自己。在世間法裡、在出世間法裡面,都是一樣的。我們在世間法裡面,五欲六塵,我不慳貪了;如果,你在佛法裡面還有慳貪,那不行,你還是沒有得一心。必須世出世間法裡面,慳吝貪求的這個心統統斷掉了;這個心不會再起了;這布施波羅密圓滿了。

 

你念到一心不亂了,自然沒有一切諸惡。你的心,不動念則已,一動念都是純善。不動念的時候,你的心是清淨的,深心,是在大定當中;一動念呢?則大慈大悲,大悲心;不動是深心,動就是大悲心,這是持戒波羅密圓滿。念到一心不亂,當然再也沒有瞋恚之心了。無論什麼樣逆境裡面,決定不起煩惱,不會有一點點,有一絲毫不高興,不會有這種現象,這個就是忍辱度圓滿。

 

「一心」真精進,為什麼呢?裡面決定沒有懈怠之念。「無有懈怠之念」,這個就是精進度。那麼,懈怠這個煩惱也是很重,不容易斷除,假如,我們修學都不懈怠了,諸位想一想,還要什麼三大阿僧衹劫呢?一生當中,當然成就。在一生當中,之所以不能成就,虧吃在懈怠。換一句話就是說,不能精進。不懈怠就是精進,所以這一點,我們自己如果發現有這個毛病,你就要想方法來對治,這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持名念佛,念到一心不亂,自自然然心裡面就不會再起一個妄念了。妄念不起這就是禪定。所以,諸位要明暸,正如同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開導我們,我們六根識境,對境心不起,這是真正的禪定。六根識境,心裡面一句阿彌陀佛,別無二念,這就是真正的禪定。禪定波羅密,「自無心念妄動」。

 

念到一心不亂,「自無愚痴昏昧」這是般若波羅密。你們想一想,前面慳貪、諸惡、瞋恚、懈怠、妄念,全都沒有了,你的這個心,自然就生智慧啊!就像六祖見五祖的時候所說:「惠能心中常生智慧」,我們聽了很羨慕,而我們的心生什麼東西呢?生慳貪、生諸惡、生瞋恚、生懈怠、生妄念,這總而名之,就叫愚痴。沒有這些東西,他怎麼不生智慧?那麼,由此可知,大乘菩薩修福,就是修六度;而持名念佛,這個一心不亂是六度具足;所以叫福中福,這才是名符其實的多福德

 

底下這個經文呢?是教給我們正式修行的方法。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這一段經文很重要,教給我們念佛的方法。「聞」,這個聞字很重要,大家要記住;聞、執、持,這一段裡頭,這三個字是關鍵。「聞」說阿彌陀佛,你就能夠「執」「持」佛的名號。一日到七日,是剋期取證,證什麼呢?證一心不亂。那麼,在這個地方,我要跟諸位說明一點。古時候襄陽石經,六朝人,書於一心不亂的底下有這樣的二十一個字,有

 

「專持名號,以稱名故,諸罪銷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它有這麼二十一個字;這二十一個字文義很明顯。但是,現在我們這個經本子裡頭,沒有這二十一個字。它這二十一個字接著一心不亂的。襄陽石經,就是在那個石刻,刻在石頭上的阿彌陀經,它這個經文,比我們現在這個經本多這個二十一個字;不知道這二十一個字是不是原來經文,後來流通的人,把它抄寫漏掉了。如果有這二十一個自在這裡頭,這個意思就太明顯了。那直截了當告訴我們這個稱名,諸罪銷滅,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緣。這是寫在這個地方供給諸位做參考。就是六朝人寫經,那時候手寫的彌陀經,它裡頭有多出這二十一個字。

 

那麼,再給諸位說明;持名,這是正解。行就是修行,正的修行。持名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具足淨業成就。這個幾句話,要以這個襄陽石經,這二十一個字來說,那就完全相應。那麼,當然往生西方佛國度,是絕沒有問題,決定沒有問題。

 

這個男子女人,稱為善;這一個字很重要。怎樣才叫作善男子、善女人?那麼,這個在佛經裡面,這樣的字樣,我們常常看到。在此地,必須跟諸位說明。男子、女人都稱善者,悉稱善者;皆昔植善根,若無善根,不聞佛名。那麼,你們現在想想,你們是不是善男子、善女人啊?當然是。為什麼呢?你們聽到阿彌陀佛了。不但聽到阿彌陀佛了,而且你還能聽到這一部阿彌陀經。這是過去世中,你是多生多世所種的善根、福德、因緣;才有這個福報,能夠聞得佛名號,讀到佛的經典。如果說是沒有善根,決定沒有這個機會、沒有這個因緣,聞得佛名、聽到佛經。如果,善根要少,他縱然聽到,他也不相信,他也不會發心去受持。

 

譬如,經典裡面所說的,釋迦牟尼佛,當時在世的時候,就是在舍衛大城;本經,就是在舍衛國衹樹給孤獨園講的。佛在這個地方住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在這個衹園精舍講了不少的大乘經典。那麼,當時舍衛大城是憍薩羅國的首都,是一個相當繁華,文化水準很高的地方。這一個都市裡面的人,有三分之一跟釋迦牟尼佛見過面,曾經聽佛說過法,有三分之一的人。另外有三分之一的人跟釋迦牟尼佛沒有見過面,只是聞名而已。曉得舍衛城裡面,有這麼一位了不起的人,在這個地方講經說法;但是,他就是沒有去聽一次,沒有去見見佛。另外,還有三分之一的人,根本就不曉得,這一個城市裡頭還有一個釋迦牟尼佛,不知道!諸位想想,所以說是,沒有善根的人,佛住在那裡那麼多年,住在一個城裡頭,一個都市裡面,幾十年都不曉得有個釋迦牟尼佛。真正沒有善根,沒有福德啊!

 

大本無量壽經裡頭也說得很好,它說:世間之人,前世修得有善行,也就是前面講的善根,在這一生當中,他才有這個因緣,聞得阿彌陀佛名號;一聞佛名,他就能生歡喜心,他就能生慈悲心;這個就證明了,他的善根深厚。善根要不深厚的話,不會有這種情形。我們也曾見到有人聞到佛名之後,心裡生歡喜,甚至於流眼淚。也有人聽到這個佛名的時候,這個心裡感受到毛髮悚然,敬畏之至。這都是有深厚善根的證明。這一個法門攝受的範圍非常之廣大,無論是在家,是出家,都可以修學,都有同樣殊勝的成就。所謂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輩之人,就是上等人,也就是善根福德特別深厚的人,發心捨俗出家。不但是一切人道得這個法門的利益無量無邊;就是畜生道,聞說阿彌陀佛,念佛往生者也很多。你看,佛門裡頭,有個小冊子叫物猶如是,那個裡面全是記載著畜生念佛往生的,真正是不可思議!

 

「聞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功德,確實是說不盡的。十方諸佛都讚歎不盡,我們那有能力,能說得出來?不但沒有能力,就是我們思維想像,也沒有法子,也想不出來。華嚴經裡面有說:「佛法無人說,雖慧不能了。」這是華嚴經上兩句話,那麼,這是我們解釋這一句「聞說阿彌陀佛」。這個「慧」,是說世間的聰明智慧。「了」是明瞭,或者是瞭解;佛法則是指一切大乘經典。人是什麼人呢?有修有證的人。換一句話說,他一定要以這個三學、三慧;要依這個方法來修學,證得了三學三慧。這種人,他才能夠把佛法真正的意思才能說得出來。所以,不是世間聰明才智的人,拿到佛經一看,他就懂了,沒有這個道理,這是我們要記住一個先決的條件。

 

三學,這裡講得很多,因戒生定,因定開慧。這個是一定的層次,決定不會亂的。所以,佛法的修學就是學的戒定慧。戒定慧有許多層次,換句話說,它要依照這個修學人程度淺深,而來說明他的境界;程度高的人,這個戒定慧的境界也高,內涵也深,也廣大。初學的人,這個戒定慧都說得很淺,便於入門。三學次第與圓融,我們要並進,換一句話說,我們要同時來修學。

 

譬如說,在實際生活環境裡面,我們要次第地來修學。戒律的大意是防非止惡,它的精神也就在此地。戒學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得定,不是說,我是持戒了,這個世間我做個善人、做個好人。那個目的是次目的,不是真正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得一心不亂,就是得定。這個定還是手段,還不是目的。定的目的在開慧,在開智慧。

 

所以,前面給諸位說過,到後面這個一心不亂裡頭,我們還要跟諸位來細講。事一心,就是,這三學裡頭到這個定的這一個階段,但是,沒有開慧,這個就叫事一心。如果,這個定開了智慧了,這就屬於理一心不亂了,那個境界要大大地不相同。戒學的修法,當然不是幾句話能夠說得了的。可是,初學的人,必需要依五戒十善來修學。而出家的人,必需從沙彌律儀,就是十條戒律,二十四能威儀去做起,這個在修學裡頭講,這個叫根本法。

 

我們念佛的時候,心裡面有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你心裡頭不會想壞的事情,總不能說,一面念阿彌陀佛,一面還想壞事,沒有這個道理。所以,當你念佛的時候,就是諸惡莫作。這一句佛的名號,前面跟諸位說過了,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那麼,換一句話,這一句阿彌陀佛,又是眾善奉行。這戒律統統俱足了。小乘的戒律,是諸惡莫作;大乘的戒律,是眾善奉行。你看看,一句阿彌陀佛,是不是把這個戒包括在其中?持名,目的在求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禪定;這個定學也俱足了。戒定都有了,這一句佛號,無論是四個字,無論是六個字,字字分明,憶持在心,慧俱足了。所以,你看看,一句佛號,戒定慧三學俱足了。

 

 

thL2YJPMLD.jpg

 

 

節錄自: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十七講) 淨空法師講述

原文連結:http://book.bfnn.org/books/0678.htm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708161317585679.jpg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那麼,我們把這個阿鞞跋致,給諸位作一個簡單的解釋。這是梵語,中國文的意思叫「不退轉地」;裡面包含著有三個意思,就是三不退:位、行、念。前面的經文給我們說過,極樂世界的環境、極樂世界的人事,種種莊嚴。實在講,這個經上講得太簡單了。認真的講,說不盡!這些話的目的,是教我們生起信心,應當有信心發弘願,求生淨土。在一切行門裡面,帶業往生,橫超三界,這一種殊勝超絕,不可思議的法門,在八萬四千法門當中,是最為稀有,也最為難聞。如果不是多生多劫修福慧,你怎麼能夠聞到這個法門?因為這個法門,你果然相信了,發願往生西方淨土,就能夠圓證三種不退轉。那麼,這個就是阿鞞跋致的意思。

 

這個第一種叫位不退:意思是說,只要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在那邊,最低限度也相等於聲聞,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就是阿羅漢了。換一句話說,到那邊去之後,最低限度,這個三界八十八品見惑就斷掉了,不會再生起。所以,我們說地位不會退轉。不像我們這個世界,修行人總是進進退退。一般進得少,退得多。所以,這個修行很難有成就。這個,不退墮到凡夫地的太少太少了。我們每一個同修,你們在過去生中,生生世世在修行,今天還是在凡夫地,原因在那裡呢?就是退得太厲害了。

 

第二種叫行不退:行是講他在度化眾生。就度化眾生這一點來說,他不會退到二乘的地位上去。這個度眾生是很難的事情。你很熱心的把佛法送給他,勸他來修學。有的時候,不但他不接受,他還要毀謗、還要侮辱。那麼,你難不難過?你想,唉呀!眾生難度,算了!我還是當小乘去吧!不找這個麻煩了。這個就是容易退墮的原因。那麼,到西方極樂世界,你是天天在十方世界,幫助佛度化眾生,遇到種種障難,你也不會退墮。

 

第三講念不退:這個「念」意思是說,自自然然你這個功夫增長,精進不懈,一直趨向如來地,這是最難最難,在西方極樂世界都得到了。不退到凡夫,不退到小乘。在大乘裡面,不退轉。這種三不退,唯有在西方極樂世界,才能夠圓滿的證得。

 

那麼,還有三個意思。這個也是佛經裡面常講的,這三種不退:第一種叫大乘不退;第二種叫已得不退;第三種叫未得不退。這個要跟諸位來談一談。那麼,什麼叫大乘不退呢?這個大乘不退與前面三不退裡面的行不退、念不退很接近。他不會退到小乘,換句話說,他決定不會退到自了漢,這個叫大乘不退;已得不退,這一點,在我們這個世界很難保持。譬如說,我們已經得到的「定」退掉;我們已經得到的這個開悟,有時候會退轉,又迷失了;我們證得的果位,也會退掉,也會退轉,很不容易保持住。但是,在西方極樂世界,他所證得的,決定不退轉。譬如說,在菩薩位子上,五十二個地位,一步一步的,只有往上升,沒有退轉的道理。

 

而在我們這個世界修行,諸如華嚴經的這個例子。我們在華嚴經裡面已經看,初住以上的,才有地位,為什麼呢?位才不退 初住以上的位才不退。十信位的菩薩,經上為什麼不說?原因就是,進進退退。十信位是進進退退啊!這一種情形在西方極樂世界就沒有了。所以,你所證得的,決定不退。那麼,這是講已得不退,實在是難得。你比如說,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要能夠有這樣殊勝的功德,那我們很喜歡,凡是我們所學過的東西都不會忘掉,忘掉就退轉了嘛!那麼,諸位想一想,我們能不能保持住?保持不住,會忘掉,會退失掉。這是我們學東西很難成就的一個障礙啊!你要是願意博學多聞,願意一聞永遠不忘,那唯一的一個辦法,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但你聽一遍永遠不會忘掉。的確,在那邊是一聞千悟啊!

 

最不可思議的,就是後面這個未得不退。你沒有得到也不退。這個意思是說,只要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所沒有得到的,為什麼講不退呢?因為它沒有任何障礙會阻礙你精進。像前面所講的不退,非獨指西方極樂世界的那些老參、那些老學生,就是剛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也得到這樣殊勝的功德利益。正如同經裡面所說「五逆十惡」,如果在臨命終的時候,他能夠猛然回頭,十念就可以往生。這個是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的下下品。雖然是下下品往生,也能夠得三不退。這是阿彌陀佛大慈悲願力,加持這一些業障深重的眾生。也是持名念佛不可思議的功德,才有這樣殊勝的好相。那麼,這一段經文,確實是難信當中的難信之法。

 

那麼,我們曉得有這種不退轉的好處。也許有人要問,是什麼原因,教出生到西方世界的人,都能夠圓證三不退?古大德引用經論裡面,給我們簡單的解答這一個疑問。第一個是三種不思議的因緣。第一個是講心性極致,這是講三要 — 「心要」,意思是說,心性平等一相。名字、相狀、皆位,皆稱性緣起。完全從理上來說的,他那裡不退。第二就是講境,境界持名奇功,非常之奇特,這個功用。講到這個境要,他是以一句佛號為他的境界,所緣的境界;這一句佛號是所緣的境界。執持名號,這個「持」,就是智慧照了;在般若經裡面講的,觀照般若。因此,它的果報不可思議。那麼,我們想想,我們念佛,這個口裡唸的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不是觀照般若?如果是觀照般若,那你這個念佛,就相應了,那就真正有相當的功夫。第三是講這一個法門彌陀大願,顯示出這是法門要。導師—阿彌陀佛,他在因地當中所發的四十八願。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莊嚴,生皆不退;只要往生,個個人都能夠證到不退轉。那麼,這是古德從理論上,給我們說明心要、境要、法門要。所以,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是人人都證三種不退。這是他方世界所沒有的殊勝。我們在西方極樂世界都見到了。

 

蓮池大師在彌陀經疏鈔裡面,引這個十疑論,給我們講,有五種因緣。這個五種因緣,我在此先唸一唸,然後,我們再來給諸位作一個簡單地介紹。

 

第一個是:彌陀大悲願力攝持。

 

第二個是:佛光常照故。

 

第三個是: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皆演法音。

 

第四個是:純諸菩薩,以為勝友。

 

第五個是:壽命永劫與佛齊等故。

 

因為有這五個殊勝條件,所以,他們證這個三種不退轉。那麼,這個五段,我給諸位略略的說說。這個名目,希望大家要好好地把它記住。所謂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持,就像大本四十八願裡面所說。阿彌陀佛講,我要作佛的時候,凡是聞到我的名號,歸依精進,就能夠得第一忍、第二忍、第三忍,這個第三忍就是無生法忍、寂滅忍,與諸佛法永不退轉;那麼,他有這麼一個願力在。所以,我們曉得這是阿彌陀佛願力攝持的。他今天成佛了,凡是生到他那個地方,必證三不退。那麼,這是講它的因。

 

緣呢?它也特別殊勝。第二佛光常照:佛,前面說過,有智慧光、有身光。佛的智光、身光常照你,於是,你自己的菩提心念念增進,所以,絕不會退轉。如同大本經裡面所講,見佛光明的人,必定生清淨、平等、慈悲心。那麼,凡是念佛之人,只要這個念與佛相應,凡是相應這個念,佛放光明,攝受這一個人。縱然,這一個人在險難之處,他也可以避免,他也不會墮落。這個是佛光常照。換一句話說,他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面,他念念覺而不迷。諸位要曉得,念念覺而不迷,這個就是佛光常照的殊勝功德利益。若不是佛光常照,我們六根攝六塵境界,是很容易被外境所迷惑的。所以,佛菩薩真的保佑我們,我們自己要能夠覺察得到。

 

那麼,第三就像前面經文,我們所讀的,西方極樂世界是六塵說法,這個是不退轉,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我們這個世間,修行人容易退轉,那就是,我們聞法的機會太少了。學佛的人,自己都有這種經驗,一聽佛法,唉啊!頭腦就清醒了,心地就清涼了。許多的煩惱自然就煙消雲散了。如果三天不聞佛法,煩惱完全恢復。因此,我們這邊聞法的機緣,真正是所謂「一日曝之,十日寒之。」這就是我們退轉的原因。那麼,回過頭來看,西方極樂世界六塵說法,而且是二六時中,簡直是沒有間斷的。換一句話說,西方極樂世界再也不會有煩惱的薰習。一天到晚,念念當中,無有間斷,殊勝佛法的薰習;他怎麼會退轉呢?所以說,退轉的緣沒有了。

 

第四講那一邊的善友,就是你的同伴,你所接觸的人,都是純諸菩薩。換一句話說,連個聲聞緣覺都沒有。前面所講的聲聞實在都是菩薩,純與菩薩盛會。這個裡頭,沒有惡人啊!我們這個社會,你容易退轉,就是有很多惡友。所謂惡友就是,有很多好朋友,他不信佛的,他常常要拉你去玩。你在這個地方聽經,他說,那個地方好玩,今天很難得嘛!我們一道去玩玩,把你拉回去了。你要往佛法上精進,這一些人把你拉到五欲六塵。有的時候,自己做不了主了;有的時候,為了情面,唉呀!找多少次不能不應付,他一應付,又退轉了。這個西方極樂世界沒有這種情形,所以,那邊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沒有魔、沒有外道、沒有邪知邪見的人,外緣殊勝;內裡面沒有煩惱,念念生長智慧,這是不退轉的原因。

 

最後這一條說,到那一邊去,壽命長久。壽命永劫,與阿彌陀佛一樣。生到那個地方果報就是無量壽。壽命長,佛法雖然無量無邊,你有足夠的時間去修學。這個也是你不退轉的原因之一。你一生當中,決定成就。

 

那麼,又如起信論上所講的,起信論上說:「生彼國者,常見佛故,終得不退。」這一點,我們也要記住。起信論是馬鳴菩薩造的。馬鳴菩薩,在大乘佛法裡面,他有很崇高的地位。那麼,這一位菩薩也是求生淨土的。起信論裡面說得清清楚楚;往生皆登不退。

 

 

MB-05-0005_b.jpg

 

節錄自: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十六講) 淨空法師講述

原文連結:http://book.bfnn.org/books/0677.htm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0933217_x.jpg

 

 

阿彌陀佛成佛之因,是講的成佛的因緣。那麼,這一段是從諸經所說彌陀因地;這是舉出,這一些大乘經典裡面,佛所講的這個阿彌陀佛因地。

 

第一:大本, 無量壽經:淨土三經之一。無量壽經裡面說:法藏比丘,捨王位出家,對佛發四十八大願,即今佛是。那麼,經上講,在定光佛之前,有五十三尊佛;定光佛前面,第五十三尊佛,這一尊佛的名號叫世自在王佛。世自在王佛住世度化眾生的時候,他有一個護法,是一個國王,護持他的。那麼這個國王非常地發心,聞法歡喜。於是乎,他捨棄了王位,把這個國王的位子,讓給他的兒子了,他自己出家了。這就是法藏比丘。他對世自在王佛前,就發了弘誓,很大的誓願,一共是有四十八條,我們稱之四十八願。這個無量壽經有好幾種的翻譯本;一般我們現在流通讀誦的都是四十八願這個本子。也有講二十四願的,二十四願跟四十八願是開合不同;它有的時候,把這個願、幾個願歸納為一願;有這種情形。那麼,一般啊,我們都講四十八願。法藏比丘,就是現在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前身;前身,這是久遠劫之前的事情;我們從無量壽經裡面看到的。

 

第二法華經,法華經裡頭也有一段說這個事情。法華經裡面講,大通智勝如來的時候,有十六個王子出家;其中第九王子,就是現在的阿彌陀佛。那麼,這是法華經裡面的一段公案,說這個十六王子跟大通智勝如來出家學佛,求無上菩提;佛滅度之後,這一些人都非常歡喜法華經。就是常常持誦妙法蓮華經,後來這十六王子都成佛了。那麼,其中這第九王子就是在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就是阿彌陀佛。

 

第三悲華經裡面有說,講在無量劫以前,有一位轉輪聖王,他的名字叫無諍念。他供養寶藏如來,供佛。他發願成佛。他說,我成佛的時候,我的國中種種清淨莊嚴。實在講,跟大本彌陀經四十八願大概是差不多的。那麼,由此可知,佛在因地修行,的確是生生世世不忘他的本願。就是,他所發的這個願,絕不是說,一轉世就給忘掉,他不忘他的願,生生世世依他這個願來修行。那麼,當時寶藏如來給他授記,跟他講,再過恆河沙劫,西方極樂世界,就作佛;你那個國名叫作安樂,就是極樂世界,你的國名叫作極樂。那麼,這一位轉輪聖王無諍念轉輪聖王,也是阿彌陀佛的前身。

 

第四大乘四等總持經裡面說,在無垢焰乘其如來的時候,有一位出家人,他的名字叫淨命;就是此地講的淨命比丘。這一位比丘非常的了不起,博學多聞,他能夠總持諸經,有十四億部之多,隨眾生的願望,就是一切眾生,你想聽什麼經,他就給你說什麼經。多人聽,他給你說;一個人聽,他也給你說。真正是大慈大悲啊!那麼,這一位淨命比丘也是阿彌陀佛的前身。

 

第五賢劫經裡面講,在雲雷吼如來的時候,有一位王子,他的名字叫作淨福報眾音;這都是從梵文裡頭翻出來的意思,淨福報眾音;這是這一位,雲雷吼如來時候,有王子名淨福報眾音,就是這一個人。那麼,他供佛。這一個王子也是阿彌陀佛的前身。

 

第六也是賢劫經上講的;又云,也是跟前面一樣,賢劫經上講的;說在金龍決光佛的時候,無限寶音行法師,力弘經法,即今佛是,那麼,這是說的以法師的身份,在這個金龍決光佛的時代。那麼,法師名字叫無限寶音行。這個名號非常之好。法師,盡心盡力弘揚佛法,利益眾生。這一位法師就是現在的阿彌陀佛。

 

第七觀佛三昧經第九卷,這個第九經,就是觀佛三昧經的第九卷。空王佛的時候,有四位比丘;他們煩惱很重,去求佛,教給他們斷煩惱、證菩提的方法。空王佛非常慈悲,就教他們觀佛。觀佛是念佛法門的一種。這個大家曉得念佛法門,可以分為四大類,像我們本經著重在持名,就是二六時中,阿彌陀佛名號不能夠間斷。像十六觀經它的方法就是觀想;除此之外,還有觀像,就是塑佛的形像,一天到晚將佛像擺在面前,看佛像,這也是一種念佛的方法;另外一種就是實相念佛,念佛法門可以分為這個四大類。這個就是教他觀佛像,用這個方法來念佛。那麼,沒有多久,他們用這個方法就成功了。那麼,這個也是,教我們看到,念佛,就是度眾生,一定要契機;佛對於這四位比丘,過去世的宿因,知道得很清楚;所以教給他們這個法門,沒有多久,這四個人都成就了,都得到念佛三昧,也就是一心不亂。這四位比丘當中的第三位,就是現在的阿彌陀佛。

 

第八在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上,也有這麼一段。這個經名字長一點,叫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這個經上說,在獅子遊戲金光如來的時候,有一位國王,他的名字叫勝威尊重。這位國王也是獅子遊戲金光如來的護法,他常常供佛,修禪定。這一尊的國王也是阿彌陀佛的前身。

 

我們在此地,只簡單舉出大乘經裡面,所講的這個八條。其實阿彌陀佛因地的修行,實實在在不是我們能夠想像的,修行多劫,實具無量因緣,不可思議。但是,在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的這個幾段經文裡面,我們就可以能夠看到,佛在過去,因地修行當中,他也做過出家人,也做過在家人。出家人裡面,他做過比丘,他也做過法師;在家人裡面,他也做過王子、也做過國王、也做過轉輪聖王。實在上說,我們在華嚴經,看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幾乎是無論什麼樣的境界,順境也好,逆境也好,都是他參學的處所。

 

由此可知,諸佛菩薩教化眾生,無論是在因地,或者是在果地,悲心愈是深重,六道當中,沒有一道不現身,沒有一道不化眾。佛在經上所講的,我們剛才所看到這個八段,都是在人間。其餘的幾道沒有說。雖不說,我們可以想像而知。這一點,確實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值得我們認真地去效法。我們要有佛一樣的弘願。生生世世,不忘自己的弘願,這一點非常非常地重要。

 

如果,你的願力薄弱,你的煩惱很重,這一投胎、一轉世,必定有隔陰之迷。把你前一生,或者是多生多劫之前所發的弘願,忘得一乾二淨,那就可惜了。你的本願要是忘掉之後,又造無量無邊的罪業,這個時候,業報力量強大,現前了,免不了又要三塗受苦。什麼時候,你從三塗出來,再遇到佛法,才會想起你過去的本願。

 

其實,每一位學佛的同修,多數我們都是這種情形。你學佛,是這一生的嗎?決定不是。你一定是與佛一樣,多生多劫的因緣。這個話,不是我說的。佛在大乘經經裡面講的太多太多了。你像佛在金剛經裡面所說的:  末法時期的眾生,如果聽了金剛經,不畏不怖,你還能生歡喜心。佛講,你的善根不是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種的,你過去已經親近無量諸佛,這不就是說得很明白嘛!我們那一個人不是在過去生中,親近無量諸佛?為什麼,我們今天還是做博地凡夫?還在這裡生死輪迴呢?就是一轉世、一投胎,把前世本願,忘得一乾二淨,不能再繼續修學,原因在此地。

 

當然,那些諸大菩薩們,是時時刻刻,關心這些初發心的人;也就是關心這些小菩薩。當他一轉世,有隔陰之迷,在適當的時候,他來給他作增上緣,要把他喚醒,從迷妄當中喚回頭來,這個是大菩薩護念小菩薩,為這些小菩薩作增上緣的時候。那麼,我們想想,我們就是這些小菩薩,初發心的小菩薩。這一些諸大菩薩,常常提示我們,常常再喚醒我們。問題是,我們自己一下要猛然地警覺過來,繼續以往的願行,再精進、再努力;我們這個一生,就有決定性的成就了。但是,這個決定性的成就,諸位一定要知道,只有往生西方淨土,才是一個決定性的成就。我在此地可以這樣說法。

 

我們過去生中,自信心太強了。認為什麼呢?嘿!不往生極樂世界,我一樣可以斷煩惱,可以了生死、證菩提。這個一念是錯誤的念頭,無論你修學那一個法門,你看,都沒有辦法超越生死輪迴。假如,我們要是過去發願,我們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今天也不在此地了。所以,我們今天必須要覺悟,要曉得我們過去這個錯誤的想法、錯誤的作法。從今天起,統統把它改正過來,一心一意專修淨土、專念彌陀。希望在這一生當中,決定不再錯過了,不會再誤失了,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才是真正的成就。

 

節錄自: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十五講) 淨空法師講述

原文連結:http://book.bfnn.org/books/0676.htm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71024083018_689925.jpg

 

 

「三寶」是講的「佛法僧」。稱之為三寶,這個「寶」的意思,它是有用處的;像世間的寶物,我們可以得到它的財用,得到寶物了,我們在物質上的生活,就無需要憂愁了。實在講,世間的七寶,像前面所說金銀、琉璃、瑪瑙之類的,只能夠解決我們生活上所需。但是我們有很大的痛苦,不是七寶能夠給我們解決的,這個大苦是什呢?就是生死大苦。這一種大苦,前面也曾經跟諸位說過,世間的學術、科學、哲學、宗教,都無法解決。所以佛菩薩出現在世間,告訴我們解決的方法,解決方法裡面的根本法,就是教我們念三寶。三寶最重要的是自性三寶,也叫做一體三寶,這是頂重要。

 

那麼佛法僧簡單地解釋,「佛」是覺悟的意思,所謂是「覺而不迷」,這是佛。

 

「法」呢?「正而不邪」,「正」就是指正知正見,不是邪知邪見。正知正見現前,邪知見自然就斷滅了,自然就消滅了。

 

「僧」是清淨的意思,所謂六根清淨,一塵不染,就是「淨而不染」

 

這個在佛法修學是屬於根本法。學佛的人,可以說從初發心一直到無上道,也就是成佛,決定不能夠離開這三條。所以這三條稱之為寶,它有大利益,有大的用處,能夠幫助我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能夠幫助我們斷一切煩惱,出離生死苦海,而證得大菩提、大涅槃,絕不是世間任何寶物所可以比擬的,這是稱之為三寶。

 

那麼學佛最初,大家曉得要皈依三寶,怎麼個皈依法呢?前面也曾經說過,但是這一句話是多說幾遍也不妨,為什麼呢?要常常提醒我們自己。

 

「歸」,我們從這個地方就很顯然地能夠看得出來,在以前,我們是迷,現在從迷裡頭回過頭來,不迷了,歸向覺;以前我們的知見是邪惡的,現在我們不邪了,我們從邪惡的知見返過頭來,歸依正知見;從前我們的心是染污的,染著五欲六塵,現在我們從染著五欲六塵裡面回過頭來,歸依清淨。你們想一想這個道理,是不是從初發心到無上道,不管你修那一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十大宗派,你能夠離開這一個原則嗎?離開這一個原理原則,就不是佛法,就不是佛法的修學。只要講到佛法的修學,決定離不開這個原理原則。諸位如果明白這個道理,掌握到這個原則,你就不會迷失方向了。

 

你曉得我們念念覺而不迷、念念正而不邪、念念淨而不染,這叫做真正的修行,這叫做真正的學佛。所以這一個大前提大原則,我們要牢牢地記住。那麼能夠發心念佛了,這個念佛的目的在那裡呢?其目的是要把我們的菩提心給念出來。所以聽了這些鳥說法,念三寶,發菩提心,滅伏煩惱。菩提心,諸位在字幕上看得很清楚。我們常常聽到學佛的人講,或者你在古人著述裡頭看到,有三心圓發。三心是指什麼呢?就是指此地「直心、深心、大悲心」。菩提是覺的意思,這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是「覺」。那麼換一句話說,菩提心就是覺心。覺心,你們在前面這個三寶裡面看到,那就是佛心,因為佛的意思就是覺,佛的心就是覺心,覺而不迷。所以菩提心就是覺心。像大乘起論經裡面所講的,第一個是直心,第二是深心,第三個是大悲心。

 

佛在無量壽經裡面所講的這個菩提心,名詞稍稍有點不一樣,他講至誠心,這個至誠心就是直心,這個深心是一樣的,那麼他說發願迴向心,這個就是大悲心。那麼這個兩者對照起來一看,意思就更清楚了,更明白了。覺悟的心是以直心為基礎,也就是說以「至誠」為根本。人心要「誠」,就是覺;「不誠」,就是迷。可見得這個「誠」字太重要了。那麼以這個心為基礎,深心是好德,好善,這個是對自己的大悲心是對別人的,所以講是他受用心。從這個地方看,直心是理,是理體,真如本性的理體;心是智慧,是自受用;悲心是至善,是他受用。我們儒家講:「止於至善」,所以菩提心是至善心。那麼這個善心,是從智慧裡面生的,而這個智慧,是從真如理體上所生的。所以它是根本,它是枝幹,那麼它好像是花果,是這麼一層的關係。

 

那麼由此可知,菩提心就是自己的真心,而這個心是我們每一個人本來具足的,因為它是真的,它不是虛妄的。為什麼我們會變成了生死凡夫呢?實在講,將我們自己的菩提心迷了。菩提是覺,迷了之後,就變成迷而不覺,從迷而不覺裡面,這才生邪知邪見,邪而不正;於是乎你的心當然是染而不淨,這就變成了生死凡夫。

 

但是我們要曉得,不覺、邪見、染污,都不是真實的。真如本性裡面,原本沒有這些東西。本性裡面本有的,就是覺、是正、是淨,這個是本有的。因此,我們必須要建立信心。既然覺、正、淨,是本有的,我們當然可以證得;不覺、邪惡、染污,是本無的,既是本無,我們當然可以斷得乾乾淨淨。唯有念三寶,才能真正發菩提心。菩提心發了,功德利益就是斷惑除障,這個後面所說的,斷惡除障,這是講他的功德。

 

煩惱裡面包括的範圍很大。我們一般將煩惱分為三大類,有見思煩惱、塵沙煩惱、有無明煩惱。

 

這個見思煩惱,「見」就是見解上的錯誤。實際上就是剛才這個三寶裡頭,我們講的法的時候,邪知邪見,見解上的錯誤,這就是見惑。我們見解裡頭迷了,迷惑了,喪失了正見。所謂思惑,錯誤的思想,貪瞋癡慢這一些思想全是虛妄而不實在的,是錯誤而不正確的,是迷惑而不是覺悟的,那麼這個叫見思煩惱。見思煩惱,它是三界六道輪迴的根本。只要見思煩惱不斷,六道輪迴這個業相就永遠存在。那麼換一句話,幾時要是斷了,輪迴的業相就沒有了。所以這個見思是屬於煩惱障。

 

第二類叫塵沙煩惱。塵沙是形容詞,形容其多,這是從所知障上說的。宇宙人生,萬事萬理,無量無邊,像恆河沙一樣。我們本來都是明了的,現在我們變成不明了了,這個是煩惱。這一類的煩惱,就叫做所知障。

 

第三類,根本無明,這個是非常微細的煩惱,所以叫細惑。

 

那麼這個三類的煩惱,如果你有能力伏住,並沒有把它的根斷掉,你有能力伏煩惱,在我們這一個法門的修學,就叫做功夫成片,你這「功夫達成一片了」,這是有能力「伏煩惱」。煩惱這個業習種子存在,但是怎麼樣呢?它不起現行,也就是說它不起作用。為什麼不起作用呢?因為你念佛這個功夫很深。譬如說,你這個貪心起來了,貪心還沒起來,你已經一句阿彌陀佛把這個貪心壓住了、伏住了;瞋恚心還沒起來,一句阿彌陀佛把瞋恚心伏住了。這樣二六時中,你的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

 

「一片」,二六時中除了阿彌陀佛之外,沒有其他的雜念。那麼這種境界是不是叫一心呢?不是,為什麼呢?煩惱沒有滅,所以不叫做一心。你這個功夫,只是煩惱伏住而已,所以這個叫功夫成片,這是諸位必須要記住的。能夠做到功夫一片,就是帶業往生的條件,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所必須具備的條件。這個「伏」裡頭也有功夫深淺不相同。如果這個伏的力量有相當的深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很自在。而且往生西方極樂的時候,可能預知時至,就是預先曉得我要什麼時候走,什麼時候佛來接我,什麼時候我這一生業報已經了了,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自己知道。所以說,到功夫成一片,這個境界我們也不能夠輕視了它,它也相當了不起。

 

那麼講到一心呢?這個「一心不亂」必須要「滅煩惱」。滅見思煩惱得的這個一心叫「事一心不亂」,到後面我們會講到。滅塵沙煩惱,這個滅見思又滅塵沙,同時還能夠伏根本無明煩惱,那麼這個叫得「理一心不亂」,當然那個功夫更殊勝了,那不必說了,那更殊勝了。

 

蕅益大師在這一段經文,他的註解裡頭有幾句話說,他講「灼見慈威,不可思議,故念佛。法喜入心,法味充足,故念法。同聞共稟,一心修證,故念僧。」這是說明聞眾鳥說法之後,為什麼會念三寶?這是蕅益大師給我們這麼一個解釋,這個解釋也很有道理。這是說明念三寶的因緣,因為凡是學持名念佛的人,他的目的當然是求生淨土。在極樂世界聞眾鳥說法,這是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見到阿彌陀佛有攝受一切眾生的大慈悲,又有攝服一切眾生的大威德。這樣的長者、導師,實在是最難能可貴,也真正是世間所謂,可遇而不可求者,這個心裡面自然就起念佛的心。

 

實在說,這種情形在我們世間人裡面,甚至於可以說每一個人有類似這樣的情形。譬如我們在年輕的時代,我們遇到一個對我們非常關心的人、愛護的人、教導我們的人,他離開我們了,而且離開的年代很久遠了,我們會常常想念著他。一提到他的名字,或者是一看到他的照片,立刻就會想到,這個情形是一樣的。如果我們是真正體會到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慈悲、對我們的愛護、對我們的教導,實在說十方三世再找不到第二個像阿彌陀佛一樣的人。如果在這一點,我們真正明白了、真正地體認了,你這個念佛之心自自然然就生起,自自然然念念於心,永遠不會把他忘掉。

 

那麼講到念法,這是講的法喜充滿,法喜入心,法味充足。聞法為什麼會歡喜?那就是聞法開悟了。沒有聞法之前,在一切法裡面迷惑顛倒,六根接觸六境的時候,六塵境界的時候,常生煩惱,那時苦不堪言。這一聞佛法了,開悟了;悟了以後,六根再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他不生煩惱了,常生智慧,他怎麼不歡喜?這叫做法喜入心。

 

念僧,這個地方講的僧,是大眾,就是僧團。前面跟諸位說過僧的本意是清淨,淨而不染。因此凡是心地清淨的人聚在一起,就叫做僧團。這個僧團不一定是出家人,在家人是一樣的。譬如說你的家庭,你的父母、兄弟、妻子、兒女,一家人心地都清淨,都不染污五欲六塵,你這個家庭就是僧團。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地方是諸上善之人,前面講了,至善,止於至善的人,聚會在一處;同聞阿彌陀佛說法,同聞眾鳥說法,大家都一心來修證,所以他念僧,這是他懷念他的同參道友。

 

大師告訴我們「能念就是三觀」,所念就是三寶。而「三寶」有「別相」三寶,有「一體」三寶,以及四教的意思不同。四教在前面介紹了。所以,你用的是什麼心。你這個境界確實有高下深淺的不同。那麼在此地,我們把能念所念簡單地跟諸位作一個介紹。能念就是三觀,注意到這個三觀;你看這個觀呢?可見得不是用的第六意識在打妄想。所念的三寶,注意這個三寶;三寶裡面,三寶的本意,前面解釋過了,在此地給諸位講別相跟一體,重點在這個地方。

 

我們先講能念的這個心,能念的心,你看看「空假中」。空觀:「體本空寂」;假觀:「用則圓照」;中觀:「寂照同時」。這是寂,這是照,空假是一不是二,這個叫做中觀。那麼這是說明能念所念,以及三寶不同之相。就能念方面來說,是講能念的心,這是自己一定要明白。我們雖然在初學,見思煩惱沒有斷,現前依然用的是第六意識的妄想心。可是我們曾經讀誦了不少的大乘經論,對宇宙人生的真相,多少也能夠體會到一些,所以曉得真心與妄心。體是空寂的,像佛在楞嚴會上,叫阿難覓心,這是著名的七處真心。憍洸大師將這一段經文判作七番破處。阿難尊者代表我們,七處覓心,了不可得,無論是真心或者是妄心,均不可得,那就是說明了,心之體本來是空寂的。我們如果明白這一樁事情,這就是空觀。

 

那麼講到四教的教義呢,我們用第六意識修這個三觀,就是藏教的三觀。由此可知,用第六意識不是不能修,藏通別圓裡面,不過是藏教的三觀而已。我們可以從這個地方下手,慢慢地再把我們的境界往上面提昇,這是很穩當的修學,不會走錯路的。

 

體雖然是空寂的,但是它能起作用。起作用,這是圓照法界,所以六根攝六境,於一切法無不明了,這就是圓照的意思。就這個地方來看,假觀正當空寂的時候,寂而常照啊!正當圓照的時候,照而常寂,這叫做中觀。那麼這是講能念的心如果你要是與三觀相應,這個心非常地殊勝。因為三觀相應的心,它與三寶自然相應。

 

我們回頭想一想,我們自己念佛用的是什麼心?這一點很重要。如果我們自己要問,我們念佛何以不得力?我們念了這麼多年,何以沒有感應?何以不能夠斷煩惱?何以不能夠證一心?這個原因在那裡,原因都在能念之心不一樣啊!

 

我們所念的三寶,看這邊,別相、一體。別相裡面三寶,「佛寶」是講的法身、報身、化身,是說佛的三身。「法寶」裡面,「教法、理法、智法」這個智就是行,在此地不講行,講用智,這很有道理。佛弟子的行,是智慧之行,就是覺行,覺而不迷。「斷法」,斷是講的果報,是果;教、理、行、果。果用斷,斷煩惱啊!斷見思、斷塵沙、斷無明,所以這個在法寶裡面是屬於果法。「僧,三乘聖賢。」三乘是講聲聞、緣覺、菩薩。賢人在小乘裡面講,這個三果四相是賢人,證阿羅漢果,這是聖人。在大乘裡面講,三賢菩薩是賢人,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十個位次叫賢位;地上菩薩稱為聖人,從初地到十地,三賢十聖,這個是聖。

 

這個都是給你講的別相三寶,可是諸位要曉得,別相三寶裡面,有藏通別圓四教之分,這是我們應當要明了的。所以不要看到,哦!藏教的佛跟通教的佛不一樣,藏教的法跟通教的法當然也不一樣,藏教的僧寶與通教的僧寶,這個裡頭也有高下差別不等。除這個之外,還有別教,還有圓教。這是大家要細細去研究,去辨別,此地就不多說了。

 

那麼別相裡面,還得要跟諸位說明一下,以我們現前這個例子來說。四教是在用心不一樣,如果就住持三寶上說,那四教沒有什麼不一樣的。佛寶,佛今天不在世間了,我們的本師早就入滅了;我們今天所崇拜的佛寶,只有佛的形像,或者是泥塑木雕,金屬鑄造,乃至於彩繪,我們只能夠把這個當作佛寶。我們見到佛像,就要像見到佛、真佛一樣;這個心,這個恭敬的心、覺心、清淨心,才能夠生起。法寶,這是指的經典,經典裡面有大乘經典、有小乘經典;有了義經典、有不了義經典。僧寶,這是指一切出家人,凡是出家受具足戒者,這就是僧寶的代表。僧寶裡面當然也分很多的類別,所謂有聖賢僧、有菩薩僧。聖賢僧與菩薩僧不容易遇得到;平常所謂榮列之輩,當然占的數字也不少,乃至於有許多破戒的僧,這些我們都不必去理會;不要起分別執著,我們只要見到這個形象,由這一個形象,引發我們自己的清淨心,那就是無量功德了。

 

我們一看到出家人,立刻就會想到六根清淨,一塵不染。不是想到他六根清淨,一塵不染,而是想到我自己要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那麼由此可知,藉住持三寶,或者我們講藉別相三寶,修自家的一體三寶,就是自性三寶,這個才叫會修行,這個才叫做無量功德。所以你的心清淨,見到外面的境界,沒有一個境界不清淨,你才能夠法喜入心,才能夠真正得到法味充滿。如果一昧只是分別計較外境,你的煩惱只有增長,不會斷盡的,吃虧的是你自己,不是別人。

 

我們再看此地所講的一體三寶。這個一體三寶非常重要,也是講的佛、法、僧。一體三寶就是自性三寶,所以從別相要能夠契入自性。

 

佛」寶是什麼呢?「湛然智照,靈明覺了」就是我們的清淨心,就是我們的本性,我們的本性原本就是湛然。這兩個字是形容詞,「湛」,它的意思就像水,水非常清淨,不但清而且淨,「淨」就是不動,「清」就是不濁。我們從水上面,一下就看到水池子的底下,看得清清楚楚,這個叫湛然。湛然,它產生的作用,就是智照。我們曉得湛然之水,它有照的作用,它沒有智;湛然之心,它有照的作用,它有智慧,無量的智慧,這個智是根本智、後得智,這是智慧。這個地方就是形容智照。靈明覺了,了是明瞭,「覺而不迷」,「覺」是不迷,樣樣明瞭,心極其靈明,靈明覺了的心,就是自性天真佛,自己是佛啊!

 

法寶,實相理體,清淨圓妙。」那麼由此可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之法,他是根據什麼來說的,就是根據實相理體。實是真實,決定不是虛妄的。根據宇宙人生的真實相,真實的理,真實的體,來說的,給我們說明。而這個真實的相,真實的理,真實的體,我們都迷了,所以我們今天對於實相,不曉得,所以我們見到的是妄相。對於真理,實理就是真理,我們不曉得;我們心裡面所想像的是個歪理,不是個正理。我們對於一切的本體,也是莫明其妙啊!在那裡虛妄地猜測,所以不曉得。「法」起作用,清淨圓妙,它的作用能夠將我們邪知見除得乾乾淨淨,叫我們得清淨,能夠把我們一切虛妄的染著,也給我們除得乾乾淨淨,使我們得到清淨。「圓」是叫我們智慧圓滿,「妙」是叫我們作用得到妙。智慧圓,作用妙,完全要靠法寶,法寶也是自家的。

 

「僧寶」,這是講「理智不二」,因為僧是和合的意思,「僧」是清淨的意思。「理」,如如之理呀!「智」是如如之智。「理」,與如如理與如如智,是一不是二,可見得這是真的和合,決定不相違背,所以說萬法皆如啊!天台大師講:「百界千如,無有一法不如。」這個是僧寶的意思。

 

那麼由此可知,此地所講的一體三寶,是我們自性的三寶。我們現在是把自性三寶迷失了,所以才搞出這個六道輪迴,生死疲勞,搞得是苦不堪言。如果你要問,我們為什麼會這個樣子?那麼我們依據大乘佛法來回答你,你迷失了自性三寶。換一句話說,你迷失了你自己;自性三寶、一體三寶,就是你自己的本來面目。禪家參話頭裡面有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就是一體三寶,就是自性三寶,那麼這是諸位要曉得的。

 

別相呢?這是相;相呢?就是一體之相。一體是性,就是自性。而性呢?就是相中之性,性相一如,二而不二,這個意思,諸位一定要了解。這個是相,這個是體。或者體,我們叫它做本性也可以。性跟相是一不是二。體是相之體,相是體之相,是二而不二

 

因此,在我們現在已經迷失的人,我們要借重別相三寶,去悟去證得一體三寶。所以學佛的人,不可以把心住在別相三寶,而把一體三寶給忘掉了。那麼諸位想想,大多數學佛的人,著相了,著相就是著在這一點;對於這個,還是迷,所以他不能得一心,所以他不能夠明心見性,他不能夠證得一心不亂,甚至於他功夫成片都沒有辦法做到。原因在那裡呢?他只曉得這個三寶(別相);這個三寶(自信)忘掉了。所以要懂得真正的三寶,則用三觀之心,這是比什麼都重要。

 

 

節錄自: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十四講) 淨空法師講述

原文連結:http://book.bfnn.org/books/0675.htm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B-04-0113_b.jpg

 

 

四攝六度,這是講的菩薩法。「四攝」法裡面,這個「攝」就是攝受眾生,要拿現在這個話來講呢?方便的講,接引的意思,四種接引眾生的方法,底下這個四種。諸佛如來,不但是我們這個世界,十方三世的諸佛如來,他要想接引一切眾生,離不開這四種方法。

 

第一,要「布施」。

 

這布施列在第一條,那麼諸位想想,這個佛菩薩要想弘法利生,要度一切眾生,不是要接受眾生的供養,不是啊!是要布施給眾生。那麼諸位想想,如果佛菩薩要沒有福報,沒有東西布施給眾生,眾生誰聽你的?這一點我們要多想一想。

 

記得在往年,我們見到基督教傳教,勸人去做禮拜。他勸人的方法,就是布施。他送奶粉、送衣服。那麼有許多人,他是不是真的去信了他的教呢?不然。他打聽,今天教堂裡面有奶粉可以發,於是一家老小都去了,所以那個時候有人說他們叫奶粉教。其實他這種方法,與我們佛法這個四攝法是相應的。

 

佛門,這個大乘佛法常講:「,先以利欲鉤,後令入佛智。」就是先以名利,因為世間人貪圖名利、貪圖利養。佛菩薩了解,你貪圖利養,好!我就用利養來接引你。接引入門之後,教給你啟發最高的智慧,教你了生脫死得大利益,目的在此地。由此可知,佛菩薩度化眾生,就像父母教小孩一樣,苦口婆心啊!

 

現在的佛法,這個攝受眾生,難!難在什麼地方呢?難在佛門裡面沒有大福報,沒有大福報,不能布施啊!眾生講你這裡是無利可取,他不來了。不但這個法師沒有財物布施給眾生,反而要求眾生多多供養,於是乎眾生一看到法師就害怕了,為什麼呢?他要我供養他,要我拿錢給他,於是乎遠遠地就離開了,這也是今天佛法不能夠普遍宏揚光大的原因之一。我們在四攝法裡頭,講布施,最重要最根本的這一條疏忽了。

 

所以我們如果要想能夠恢復菩薩法門,弘法利生的人,最好是不接受任何供養。當然,本身的生活要清苦,因為清苦的生活,我們的生活很容易過;生活容易過,需求就少了,只要有幾個真正護法的人,維護著我們道場最低的物質生活,那就足夠了。全心全力,弘法利生。這樣地,眾生對佛法,他才能夠生敬仰之心。曉得什麼?不欺騙他,對他無所求嘛!對他無所求,跟他所講的法門,當然是真實的,有求就不見得是真實的。所以說過,帶著有欺騙,有這個諂媚巴結這些意思;如果是無求的話,那麼這個都可以離開了,眾生不會這樣子想,這樣他才能夠真正地得到佛法殊勝的功德利益,生起清淨的信心。那麼由此可知,布施是非常非常重要,這個事實完全是為接引眾生而修的布施,所以目的是在此地。

 

那麼第二個「愛語」。

 

這個愛語是以柔軟之語。換一句話說,這一種言語是眾生歡喜聽的、樂意聽的。他聽了,能夠生歡喜心,這樣子才容易接受佛法的修學。

 

第三是「利行」

 

「行」就是行業,菩薩要度眾生,種種的行業一定要叫眾生感覺的,哦!這個與他有利益。所以眾生的心,無不是以「利」擺在第一位。你說「名」,「名」還在擺在第二位,先擺在利。

 

自古以來,真是古今中外啊!譬如我們讀孟子,孟子見梁惠王,梁惠王問孟子,第一句就是,如何對我們國家有利?他把這個利就擺在第一位。那麼由此可知,那一個人不重利呢?古今中外的人都重利,因此菩薩深深了解眾生心,接引眾生,把這個利擺在第一位。

 

佛門裡面所講的、所修的、所得到的,都是給你最大的利益。也就是我們一般講,真正幸福美滿的人生。這是佛門裡面才有,只要你依照這個理論去修學,你的生活一定非常地幸福、非常地快樂、非常地美滿、非常地充實。哦!大家聽了這個話,這才肯真正地向學。

 

譬如我自己入佛門,當年我的老師,就是以愛語、利行,來攝受我。他告訴我,佛經的哲學,因為那個時候,我正是在學哲學,老師告訴我,佛經的哲學是世界上哲學的最高峰,你看這個話很動聽。又說,大乘佛法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你看,這都是標準的愛語、利行,對一個初學的人來說,立刻就動了心,就動了學佛這個念頭,就動了對大乘佛法來探討、來研究、來修學。可見得愛語與利行非常之重要。

 

那麼第四條講「同事」。

 

這個是在接引眾生裡面,也是最有效的一條。但是這一條在初學的人來講,學了要度眾生,初學的人來講,要看什麼樣的境界,為什麼呢?如果是在逆境裡面,那需要有相當地智慧與定力,要不然會要墮落的。譬如這個利行裡面,你看到那一些眾生,他喜歡跳舞的,那你天天跟他在一起跳舞,你自己要沒有智慧,沒有定力,漸漸是,漸漸你墮落了,被他度去了。所以這一點很重要,就是自己有智慧,有定力,可以陪你去到那個地方,將來能夠叫你回頭,真正把那些沉迷於五欲六塵境界裡面的眾生,把他救出來,這叫同事,所以同事是合光同塵!

 

譬如像從前,在中國大家都曉得濟公長老是很出名,世間人稱他為濟公活佛。濟公長老在四攝法裡頭多行同事,他與一些達官貴人,與一些豪富人家,每一天在一起飲酒作樂,因為那是富貴人家的習氣嘛!他都能夠陪他在一起。諸位想想,如果一個嚴守戒律的人,一個吃長齋的人,要去度那些人,度不了。為什麼呢?他看到你這樣子,他就怕了,遠遠地就躲開了,你那個生活太苦了,我受不了。濟公所示現的是,酒肉都沒妨啊!那他們非常喜歡,那這種學佛,我可以學了。這個行為,這是用「同事」攝受眾生,而是度化那一類這個五欲、執著特別強烈的一類眾生,採取這種手段來把他度過來。假如你自己這個定力,智慧要不夠,那往往就被人家度去了。

 

我們看到有許多年輕的法師,智慧、辯才、人品,都是可造之材;結果很年輕上來講台弘法利生,那些信徒是愈來愈多,有的些女信徒,常常親近法師,結果最後法師還俗跟她結婚,被他的徒弟度走了。那就是同事,他的定力不夠,被人家度跑了。所以像這一點,這個四攝法裡,前面三種一般可以修學,後面這一種自己必須要衡量自己,不可以貿然輕易地嘗試。換一句話說,自己在智慧沒有成,定力還不夠,不可以輕易嘗試;特別是在逆境裡頭。但是順、逆兩種境界,都會淘汰人,這個是四攝法裡頭,特別要注意到的一點。

 

沒有四攝,絕不能夠接引眾生,所以諸位一定要記住,佛法是犧牲自己,成就別人。而不是佛法會有很多便宜可以占,有很多人來供養,那話就錯了。別人供養法師,法師除了自己簡單樸實的生活之外,所得的供養要拿來修四攝法裡面的布施,諸位要曉得這一點。

 

在家同修,修這個布施,是六度裡面的布施,後面會講到。法師修這個布施,是四攝法裡面的布施。這個意思是不相同的。因為法師是代佛說法,是代佛接引大眾,必須要用這種方法來誘導一些迷惑顛倒的眾生。正如法華經裡面的長者,以三車誘導他的兒子一樣,那麼那個是比喻,這個四攝法就是這個意思。

 

那麼底下,講六度。「六度」是諸位同修常常聽到的,也是大乘佛法裡面講得最多的,這是菩薩所修的無量的法門,歸納為六大綱領。

 

第一個也是「布施

 

在布施形象上是相同的,與這個四攝法的布施是相同的,但是他的用心跟出發點不一樣,不相同。四攝法出發點是利他,是誘導他人入佛門,意思在此地;而六度裡面的布施,是要度自己慳貪煩惱。換一句話說,是度自己的根本煩惱

 

布施裡面可以分為三大類,「財」布施,是指一切的財物。第二類是講「法」布施,包括的有出世間法與世間法,凡是我們自己會的,我們自己所熟悉的,別人不會,我們要盡心盡力地傳授給他,教導給他。譬如說,我會燒菜,我這個菜燒得很好,他不會,那麼我教他怎麼燒,這也是法布施。所以由此類推,法布施並不限於講經說法,講經說法當然是法布施裡面的一種,在佛法來講,也是最重要的一種。因為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最利,因此諸佛菩薩教化眾生,無不以音聲作佛事,這個做佛事就是作為教學的工具,而是以這個音聲為教學的工具。那麼孔老夫子當年在世,他的教學也是每一天的講演,也是以音聲,當時並沒有教科書,每一天是講演。夫子過世之後,學生才把他平數所講的,做人做事的原理原則記錄下來,編成一本書,這個就是論語。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學,也是天天講經說法,並無教科書,那麼這個是以演講為法布施。

 

法布施裡面包括的範圍非常地廣大。那麼像我們今天用電視這個方法,用錄影帶這個方法;這個方法不但是有財布施,有法布施,連無畏布施都包括在其中。你看這個一個錄影帶,這個錄影帶是財物,它有價值,它要值幾百塊錢。而錄影帶的內容,那是佛法,所以它變成法布施,有財布施又有法布施。你聞佛法開悟之後,離苦得樂了,離開一切恐怖顛倒,這就變成無畏布施,所以這一個布施是三種布施統統具足。

 

布施的目的,如果是為了接引眾生,為了弘法利生,那就變成前面四攝法的布施如果是為了斷自己慳貪煩惱,那就是菩薩六度裡面的布施。譬如我們有一個道友,他給我說,他說我現在努力在修這個布施,我什麼都不求。我說你為什麼布施呢?他說我因為賺錢太容易,賺得很多,怕的是將來這個錢愈多,貪心愈增長,我這個布施是為了不讓我這個貪心增長。那麼這一種布施,就是菩薩六度裡面的布施,完全符合布施波羅密,波羅密就是度慳貪的意思。

 

如果我們這個布施,不是達到這個目的,那雖然是布施,不能叫波羅密。譬如說在佛門裡面,我所見到的,大半的布施,他不是為斷慳貪煩惱,實在講,為斷慳貪煩惱而布施的太少太少了,大多數為什麼布施呢?為了佛門都有一句話說:「捨一得萬報」,為這個來布施。因為佛門裡面所講的,佛三寶是福田,我們在那裡種了福田,將來就有收穫,而且利息很厚,一本萬利。那麼諸位想想,這種布施能度慳貪嗎?不但不能度慳貪,這個布施是增長慳貪,他是為了貪財,所以他才布施,因為聽說經上講,財布施將來得財富,我趕快布施,我將來會發大財。

 

我修法布施,因為法布施將來果報得聰明智慧,我現在這個笨頭笨腦,我要法布施,將來我就聰明智慧了。我現在修無畏布施,為什麼修無畏布施呢?聽說無畏布施的果報是健康長壽,我現在身體多病,多災多難,我來修無畏布施。諸位想想,這樣的布施只是修世間有漏的福報,是修福,是修善事,不是布施波羅密,為什麼呢?因為對自己慳貪煩惱的時候,一絲毫都沒有斷,不但不斷,它還要增長。假如他布施要沒有得這個果報,他怨恨心就起來了,就要責怪佛菩薩,佛菩薩你看,我給你供養那麼多,布施那麼多,怎麼現在不但利息沒有,連老本都沒回來?凡事責備佛菩薩,好像,佛菩薩我對你這麼好,我送你這麼多錢供養你,你都沒有保佑我,你也沒有保佑我發財,還叫我現在受苦。這個是把意思全部都搞錯了,因為他貪心,到最後貪不到,他就瞋恨。

 

那麼由此可知,世間人一般修布施,不是清淨心,不是度自己的慳貪煩惱,而是希望在這個裡面得這個利益,所謂是「一本萬利」,把佛門當作生意來作,當作生意買賣來作,這個是錯誤的。像這種情形我也常常遇到,這是對於佛法不通達。我們學佛的人要曉得,無始劫以來,我們在六道理面受生死輪迴之苦,正如佛在經論上所講「生死疲勞」啊!如果這個生死是一生一世的,那我們也就不在乎了,那生死這個事情也沒什麼了不起了。所謂「生死事大」,「大」在那裡呢?是生生世世永遠不斷,這個事情麻煩了。過去無量劫一直到今天,如果我們今天在這一生當中,不能把這個問題徹底究竟的解決,我們往後無量世,生生世世,苦不堪言啦!生死是苦海呀!這是我們應當要覺悟的。

 

那麼這個生死苦海誰製造的呢?就是三毒煩惱,三毒煩惱是業因,前面講的四諦,生滅四諦裡面講的,「集」就是業因,就是煩惱,苦諦就是果報,由此可知這個事情麻煩。世間科學、哲學、宗教,也都想到這個問題,但是沒有辦法解決,所以釋迦牟尼佛才出世,幫助我門解決這個問題。如果世間人自己能夠解決的了,佛又何必多事呢?何必再出現於世間?實在是世間人想解決而沒有法子解決的了,佛菩薩才大慈大悲呀!降臨在這個世間,幫助我門解決這個問題。

 

八萬四千法門以布施波羅密為根本,所以我門要曉得,對自己,布施是要度慳貪,斷自己的慳吝心,斷自己的貪心。慳吝心,自己已經有的捨不得給人,就是所謂是放不下,這個是慳吝心;貪心是自己沒有的,心理面有慾望想得到,。這兩種心是無量無邊生死煩惱的根源,你要不把它斷掉,你這個生死疲勞就沒有辦法斷得了,如來果地上的大菩提涅槃,你也無法證得。

 

六度裡面第二,是講「持戒」

 

「持」就是守的意思,守持,或者我們叫「保持」。「戒」,這是講戒律,戒律是我們的生活規範。我們能夠守戒律,才能夠得定,才能夠開智慧,這是對自己來說。對社會、對眾生來說,唯有守戒律,一切大眾相處,才和睦,才能真正做到親愛精誠。人人都守戒,人人都能夠做到親愛精誠,這個世界就是大同的世界,這個世界就是天堂。因為這個世界裡面沒有惡人,這個世界裡面沒有一個是想妨害別人的人。諸位想想,這個世界多和睦!多麼可愛!所以我捫要希望這個世界永久和平,眾生永遠能夠相親相愛,那就得提倡佛門的持戒波羅密,發揚光大佛門的持戒波羅密。

 

戒律有分為大乘戒與小乘戒。小乘戒是私生活的規範,不與別人在一起,也是儒家所講的慎獨,君子慎獨的功夫,這是小乘戒,完全是自己,與別人不相干,就是自律的規範。而大乘戒呢?這是入眾的生活規範,就是我們在團體當中,與許許多多的人在一起,那麼這個是這一種生活規範。這種生活規範要記住,雖然是與很多人在一起,是團體生活,是團體生活裡面的自律,也不是律他的。那麼由此可知,佛法是真正自由,佛法這個修學只約束自己,不妨害別人,這個是佛法真正精神之所在。我們要認真地去研究,認真地去學習,去把它發揚光大,利益一切眾生。

 

持戒的目的是度諸惡,也就是度我們一切惡念,度我們一切惡行;一個是對自己的惡業惡行,一個是妨害他人的惡業惡行,持戒的目的在此地。所以它的功德才能夠產生禪定。像這個希望大家要留意,這個布施,布施講過了。持戒「度惡業」,惡業裡面就是有兩種,一種是對自己的,那麼對自己的惡業呢?簡單的說,就是你心裡頭,這個心接觸外面境界起貪瞋癡了,這個是心裡頭的惡業。你在造貪瞋癡這些相,那就是世上的惡業,這是講自己。那麼對別人,別人得到功德利益,你起了嫉妒心了,那你是心裡頭起了惡業,表現在行為上,想方法破壞別人,障礙別人,那是行為上的惡業。

 

所以我們持戒,不障礙自己心地清淨,不障礙自己的道業,也不妨害一切眾生。不妨害一切眾生,這是大乘菩薩戒不妨礙自己這個道業,這是小乘的戒律的精神。由此可知,戒行真正是可貴,值得讚嘆。持戒決定不是約束人,決定不是自己拿繩子把自己捆住,不是的。你要是作如是觀,那你對於佛法是不通之至,你完全誤會了,完全錯解了佛法的教義。

 

第三是講「忍辱」波羅密

 

忍辱這個裡面有事、有理。事相上,譬如說:我們在生活的需求上,要能夠不被社會誘惑,我們才能夠安貧樂道,你的道業才能成就。現代的社會,誘惑的力量非常之強大,一切物欲的享受,日新月異,天天有新的發明,天天有新的花樣,如果你要是追求物欲上的享受,那個心太苦了。如果你是福報不太大,力量又不濟,那真是苦不堪言啦!縱然是有這個財力,有這個福報,你這個精神耗費在這方面,真正是太可惜,也是不值得的,得不償失啊!因為你沒有把你有限、寶貴的光陰用在了生死,出三界,一了百了的大事業上,你疏忽了這一點。因此忍辱在修學裡面,占的分量相當之重。

 

我們第一個要能夠忍受飢寒之苦,剛才講了,安貧樂道,我們遠離名聞利養。第二,我們要忍受人為的加害,這是必然的道理。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佛的功德大,還有提婆達多在外面找麻煩,惡意的毀謗,千方百計的陷害,釋迦牟尼佛能夠忍受。內裡面,就是僧團裡面,有六群比丘,那是他的學生,他學生裡面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個裡頭也是良莠不齊啊!有好學生,也有頑皮搗蛋的學生,天天出事情,在外面幹壞事情,人家報告給佛了,佛也來處理。所以佛的僧團,不是像西方極樂世界,個個都是諸上善人。阿彌陀佛沒煩惱啊!釋迦牟尼佛有煩惱,你不相信,你去看看那個戒律,戒律怎麼製的呀?不殺生的戒從什麼製的?就是他裡頭徒弟學生,在外面幹殺生的事情。有人來報告,佛才製定這些戒,以後不准殺生。為什麼有邪淫呢?因為他這個徒弟裡頭外頭跟別人婦女所謂奸淫,人家來報告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製定這個戒律。所以那是六群比丘,壞比丘,天天在外面頑皮,不守規矩,在外面出事情。

 

但是諸位細細想來,這些人都是大菩薩,故意幹壞事情,叫釋迦牟尼佛製定戒律。如果他們不幹那個事情,佛法就沒有戒律了,所以這是菩薩示現,大慈大悲為後人作榜樣。真是佛在世,就好像舞台上唱戲一樣,有唱正派的,有唱反派的。正派反派都叫我們得很多的利益,都給我們很多的啟示。

 

所以這個忍辱就是,內對於本身的僧團裡面種種障礙要能夠忍受。像六祖大師,他得道之後,不能馬上弘法利生。當時他的師兄弟們對他不服氣,各個人想奪回衣缽,甚至於想把他害死,置他於死地,都有這種人。他在獵人隊裡面,受苦受難一十五年,那不能忍,怎麼能成就?金剛經、涅槃經裡面,釋迦牟尼佛敘說他在行菩薩道的時候,作忍辱仙人,那就是專門修忍辱波羅密,為戈利王割截身體。戈利是梵語,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是暴君,無道之君,無道的君王,暴君;為戈利王割截身體,他都能忍啊!

 

所以一個修菩薩道的人,一個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心裡常常想著,我到娑婆世界來,是作客的;我是來接引大眾的。這個地方人愚癡、無理,不管他用什麼態度對待我,我都一笑置之,不予理會,專接引有緣眾生,同往西方極樂世界。這是菩薩,行菩薩道。那麼再不然呢?就要想到,我無始劫生死疲勞,不能像諸佛菩薩早超三界,這才是真正的奇恥大辱。這樣的奇恥大辱,我從無始劫來一直忍受到今天,現在這小小的什麼苦難,我還能說不忍嗎?咬緊牙根,忍受過去,希望在這一生,成就大功大業,超出三界,再不與這一些惡劣眾生為伍了,這也好嘛!也就非常之難得了。所以一定要修忍辱波羅密,那麼這些全都是從事相上說。

 

理上是怎麼講法呢?諸位要曉得,佛法的教學,它有甚深的理論,有精闢的方法,有殊勝的境界。如果我們沒有相當的耐性,堅定的意志,那是無法修學的。因為這一門學問絕不是幾天,幾個月就能夠畢得了業的,也不是三年五載就可以學成功的。大經裡面給我們說,從凡夫地修到圓滿菩提,在時間上講,要三大阿僧祇劫。而佛在大乘經論裡面常講,這個時間要長達無量劫,我們能不能忍受?如果一聽說三大阿僧祇劫,時間太長了,算了,我不修了;無量劫,那我更不能修了。可見得如果你要是不能忍受,你的學業道業不能成就。我們世間,念一個小學,你也得忍六年,才能畢得了業啊!念個中學,也要忍受六年;念個大學,也得要忍受四年。諸位想想,從小學到大學,你要忍受十六年,你才能完成。佛法的教學比大學,那要深得太多了,所以你自己想想,你能夠完成大學畢業,你已經忍受十六年了;而你在佛法裡頭要求,希望說幾個月、兩三年,就能成就,那有這麼便宜的事?所以說一定要有耐心深求大法。

 

那麼忍辱,它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度瞋恚」,是度瞋恚。瞋恚是三毒煩惱裡面,很重的一種煩惱。我們如果有忍耐的心,每一天心平氣和,什麼都能夠忍。人為的災害,天然的災害,修學的困難,都不怨天、不尤人,無有一絲毫瞋恚之意,這叫忍辱波羅密。

 

第四叫「精進」波羅密。

 

所謂「精」是純而不雜,就叫做「精」,精純。「進」是有進無退,就是永無退轉。我們的學業、我們的道業,天天都在進步,不但進步,而且是純精的進步,並不參雜一些別的東西。什麼叫參雜呢?譬如說我們講學道,如果我學道的目的,我是希望我趕快成佛、趕快證果。成佛證果幹什麼呢?我將來要度廣大的眾生,有很多人尊敬我,有很多人供養我,我走到那裡都很了不起,這就叫參雜。雖然精進,你的目的不清淨,為什麼呢?你是為了名聞利養而精進,那就錯了。所以世間為「名」精進的人很多,為「利」精進的人很多,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通通放下了,這個精進才叫真精進。精進的功德,是「度懈怠」啊!

 

第五,「禪定」波羅密。

 

禪定「度散亂」。「般若度愚癡」,般若是智慧,度愚癡。下面這個六種,都是煩惱。這邊在此地,慳貪、惡業、瞋恨、懈怠、散亂、愚癡,這都是病啊!佛給我們上面這個六度是藥,以這個六種藥,斷我們六種病。因為我們的心散亂,也就是說精神不能集中,意志不能集中,因此無論什麼事情都沒有成就。所以這個心是散亂,散亂心,他一生必定一事無成。

 

所以佛教我們攝心,攝心就是禪定。大乘的禪定,是講不動心。像金剛經裡面所說:「不取于相,如如不動。」因此禪定就無量無邊。

 

譬如說,我們眼見色不動心,我們的眼根在色塵上入定了。耳聞聲也能夠不取于相,如如不動,我們耳根在聲塵上入定了。由此可知,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能夠保持著樣樣明了。這個境界裡頭,樣樣明了,如如不動,不起心,不動念,無分別,無執著,這叫禪定。我們的心,我們的精神、意志,才能夠集中而不散亂。

 

第六,「般若」波羅密。

 

這是智慧,有根本智,有後得智,有這個兩種。在般若經理面給我們講的,有文字般若、有觀照般若、有實相般若,這三種。唯有智慧開了,才能夠破無明煩惱,也能夠破我們一切的疑惑,使我們對於一切法的真實相,能夠得到究竟的明瞭。那麼這個叫做般若智慧,他度愚癡啊!不但我們六道凡夫愚癡,小乘的聖者,像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也都是愚癡之人;都是愚癡之人,當然這個裡頭程度有差別不同。

 

那麼剛才講下面所說的慳貪、諸惡、瞋恚、懈怠、散亂、愚癡,這是一切眾生的病根,這個病是心病啊!這不是身病,身病好醫。心病。「慳貪等六蔽」,「蔽」是障礙,「是眾生心病」,「六度是如來法藥」,是佛法的大藥,「以法藥對治心病,自可藥到病除。」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所以把這個佛法當作良藥。

 

那麼你曉得這個道理,你才知道佛法是必須要修學的,不能不修學。因為這個六種,不但是心病的病根;經論裡面常講:「境隨心轉」,那麼由此可知,心要是病了,外面的境界那能好得了呢?因為外面境界是隨心轉。所以我們心病,外面的境界就惡劣就不好;如果我們心病沒有了,除了,心得清淨了,外面的境界也清淨了。正是所謂心淨則身清淨,身心清淨則外面境界清淨,那就無有不淨,這才是真正生淨土的原理,我們生淨土的原理原則。六度就為諸位講到此地。

 

thL2YJPMLD.jpg

 

 

 

節錄自: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十三講) 淨空法師講述

原文連結:http://book.bfnn.org/books/0674.htm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F2VpQfrGAaiBbMaIf91.jpg

 

 

前面講到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個三十七品,前面的四科—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已經給諸位介紹過了。五根指的是信、進、念、定、慧,這個五條。在佛法修學上,無論是大小乘佛法,都以這五條作為根本。正如同佛在大經裡面所講,「信為道源功德母」,也就是說明,信心是入道的根源,是一切功德所生長的處所。在一切經我們都可以將它分作信、解、行、證這四個段落來看。清涼判華嚴經的大段落,就判這個四分—信、解、行、證,四分,那麼像法華、像楞嚴、像彌陀經,乃至於金剛經,都是眾所周知的大乘經典。自古以來,這些弘經的大德有許多人,都是用這個四分來判攝。那麼由此可知,這個信根的重要,前面已經跟諸位略說過了。

 

在這個地方,我要特別向諸位強調,信佛難,信淨土法門更難,這就是佛所謂的難信之法。可是信自己,難上之難。前面跟諸位講過,如大經裡面所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當作佛,我們能不能相信自己在一生當中圓滿成就無上菩提?信佛不一定能成佛,信淨土不一定能往生,唯有自信心堅固的人,他能夠成佛、能夠往生淨土。由此可知,佛門裡面講信心,最主要的是叫你要相信自己,因為佛法所講求的是不依賴別人。雖然這個法門,這個淨土法門,所謂是二力法門,二力那就是以自己的力量,也藉助佛的力量。可是我們講二力法門,是以自己為主;自己對自己要喪失信心,完全仰賴佛菩薩,諸位想想,那與其他的宗教又有什麼差別呢?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把它記得清清楚楚。這個信有了根了,在修學裡面,這是第一個基礎奠定,有了信根之外,還得要有精進根。

 

這個五根五力,第二是精進根。精進就是修學正助道法勤求不息;無有疲厭,不疲倦、不厭倦,這個是精進有了根了。當然你要了解,什麼是正修,什麼是助修。首先講你信得過。信得過以後,你理解,然後認真地去修行,所以這個精進,已經到了行的階段了。信與解,理解,都在這個階段,都在前面這個階段。那麼由此可知,這個五根,它是有次第的。後面這三種都是成就,但是這種成就是初步的成就,雖然是初步成就,那是無上道的根基,所以這稱之為根。根上成就了,當然將來會從這個根上發芽、茁壯、開花、結果。

 

我們以這個法門來說,這個法門是以持名念佛為正修,前面已經跟諸位說過很多。而是以斷惡修善為助修。我們明白正助雙修的這一個道理,這一樁事實。我們應當下定決心,認真地來修學。

 

那麼說到這個地方,我們要問為什麼我們要下定決心,要認真地修學?我在講習裡面,有一個同學提出一個問題,佛門裡面常講「生死事大」,這一句話是什麼意思?諸位想想,如果不是生死事大,我們何必去認真來修學這個法門?所以生死事大,世間有許多俠義之士,為了正義之所趨,視死如歸。那麼換句話說,生死事大好像在他們眼睛當中,生死不算什麼!不錯,他是不了解生死,真正了解生死事大的人不多。生死不是一世的事情,一世的生死那算得了什麼?麻煩的是生死輪迴,這個事大啦!

 

六道當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它沒有休息。像佛在經上給我們說的,譬如說我們人現在活在世界,報盡的時候,捨命,死了。四十九天之後他就投胎了,一般不會超過四十九天,又投胎!想不投胎,休息休息,都辦不到,佛在經論裡面講的生死疲勞啊!這一樁事情我們想想,太可怕了!這個事情太大,所以它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是生生世世,永遠沒完沒了。這一個問題,世間的學術、哲學、科學、宗教都沒有辦法解決。有一些一流的宗教家,他可以修到色界天,無色界天,可以修到非想非非想天,壽命八萬大劫,那只是壽長而已。八萬大劫到了,他的定功失掉了,失掉了定功還是要墮落,可見得這個事情解決不了。佛出現在世間,就是為了這樁大事,所以佛在法華經裡面講,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什麼大事呢?就是生死大事。

 

世間其他一切的問題,世間人聰明智慧都能夠解決,只有這一樁事情沒有辦法解決。所以佛出現於世間,幫助我們有志要解決這一個大事的,他來幫忙。那麼佛說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是解決這一樁大事。首先,我們要能信得過。那你要是問,這八萬四千法門,最簡單最容易最妥當最穩妥的是那個法門呢?世尊告訴我們,歷代的祖師菩薩告訴我們,求其直接穩當,無過於念佛法門。而念佛法門當中,又無過於持名念佛。因此,佛說阿彌陀經才被佛門歷代祖師列為日課之一,每一天要讀誦的,可見得這一個法門的殊勝。不但淨土宗早晚功課念彌陀經,宗門教下又何嘗例外呢?諸位可以看看禪門日誦,那是中國傳統禪宗的早晚課,禪宗早晚課誦。早晨早課以楞嚴神咒為主,晚課就是以阿彌陀經為主,那還有什麼話好說。所以信了以後,念佛,這是我門正修;斷惡修善,這是為助修。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斷惡成就自己的善根,修善成就自己的福德,這才是多善根多福德,當然你因緣也就殊勝了。所以一定要精進不懈怠,那麼這個就是,這有了根了,這個精進有了根。

 

第三,這是講,念是講我們存在心裡,二六時中,心裡面都有。你看我門中國人造的這個字,中國的文字,它有表法的意思,這個在世界文字裡面是很特殊的,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創舉。這一字上面是個「今」;下面是個「心」,念就是今心,就是現在的心,心裡面「有」,這叫「念」。念什麼呢?念正助道法,念阿彌陀佛,念著無量覺。「覺」,當然斷惡修善,福慧雙修,這叫做念根,你這個念有了根。二六時中,念念都是覺而不迷;念念都想著,我要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二六時中確實有這個念頭,這個念頭不會失去,這就說你這個「念」有了根了。

 

「定」,說這個心「定」在正助道法上,定在這一樁事情上,與正助道法決定相應,不會散失,那麼你「定」就有「根」了。

 

慧根,慧視覺照,於正助道法它的理論依據,修學方法,以及它的境界—正道的境界、助道的境界,都能夠了了分明,這叫做慧根。

 

這五根簡單跟諸位介紹到此地。我們回過頭來自己想一想,這五根我們自己有沒有具備?我們對於念佛法門這個「理」,這一樁「事」,經裡面所講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境界,我們能真的理解了嗎?我們能肯定接受嗎?我們能夠全誠肯定地相信嗎?如其不然,我們並沒有信根,那哪裡會有成就?好,我們縱然有,這些都具足了,有信根了,我們是不是精進不懈怠呢?如果沒有,五根有一條,不行,不能生長,必須這五條都有根才能夠生長啊!這個五條裡頭缺少一條都是障礙。特別是這個信根,信根等於種子一樣。沒有這個,那怎麼能成就?這個五根,信根是最主要的一條,精進是它的活力。沒有精進,雖然有這個,始終也不會有成就。

 

那麼說到精進,二六時中,我們心裡頭有沒有呢?很不容易啊!一天到晚心裡頭念念有佛,念念有覺,念念斷一切惡,修一切善,這是你精進的根啊!我們二十四小時當中,偶而想到,我念佛,我要斷惡修善,大部分的時間,把這個事情忘掉了,迷在世間五欲六塵之上,迷而不覺啊!廣造諸惡,不修眾善,那我們這個道業怎麼會成就呢?我們的生死大事沒法子了啊!所以讀經,每一天叫你早晚功課讀經,讀到這些地方自期,早課要提醒自己;晚課,反省,認真的反省。這個五根裡頭,我今天有沒有具足?我今天做到了幾成?這樣的早晚課才有無量功德;起了作用,「念」。我今天一天到晚,心裡面是不是念著這個問題?我的心是不是定在這個境界裡面?我對於這些事、這些理,以及自己修學的境界是不是很清楚、很分明?

 

諸位想想,這一部經這麼長,這個裡頭只舉出兩個字來講—五根。我們全都具足了,好!不斷地努力精進,希望它能夠增長,這個五根增長就變成五力了。這個五力,名詞是一樣的,這是第四段五根,這是第五段五力。信根再增長,它有了力量。精進根有了力量了,叫精進力。念根有力了,叫念力。定根有力了,叫定力。慧根有力了,叫慧力。所以五根跟五力,名詞是相同的,這五個名詞是相同的。

 

單單講根,根沒有力量的時候,不能起大作用;根要有了力量了,它就發生作用了。所以這個五力,前面五根的意思了解,這個地方就比較上容易懂。那麼信根有了力量,它最顯著的作用,就是破迷、破邪、建立信心,它有這一種功用。不但能建立正信,同時也破煩惱,煩惱裡面有疑,「疑」是根本煩惱之一,貪、瞋、癡、慢、疑,它能夠破疑生信,能夠破除一切邪知邪見,這是講信根有了力量。

 

精進根如果產生力量了,他在修學,或者在世間從事於種種工作,也就是說,他的生活是勤奮、振作,決定沒有懈怠的現象,這是他精進根有了力量。拿我們今天一般話來講,就是這一個人富於進取的精神。那麼世間進取,為什麼不叫它做精進力呢?他進取的如果是為自己名利,為自身的享受,這個不叫做精進根力。他如果是為了修道,成就自己的道業,為了利益一切眾生,這才叫精進根力。這個時候唯有精進有了力量,才可以承當自行化他的大事業。

 

念根要增長了,你這個心裡面不生邪念,這是念根有了力量。念沒有力量的時候,我們現在也有念,但是什麼呢?常常會有個邪念起來,貪、瞋、癡、慢,這個念頭常常會現行,這就雖有念根,還沒有力量。有了力量之後,二六時中,不會生一個邪念。或者我們講得更簡單,更容易明白,一天到晚不會有一個自私自利的念頭起來。諸位要曉得,自私自利是邪念,不是正念。不起念頭則已,起念頭就是利益一切眾生;不起念則已,起念就是造福社會。不為自己想,這個是你念根有了力量。

 

定根要有了力量了,它能夠斷除散亂,心不散亂。換句話說,他的精神意志是集中的,這個集中,他才會產生力量。這個基礎就是禪定的前方便,換句話說,他是禪定之前一定有的境界,得到這個境界,心不散亂了,漸漸漸漸的就可以得到禪定,那麼這個叫定有了力了。

 

慧根要是增長,能夠辨別一切事理真妄、邪正、是非,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漸漸隨著定根定力,發展成為無漏的智慧,無漏智慧的現前,這叫做慧力,你這個智慧有了力量。

 

那麼這個五種是修行人的大根大本,他有很大的力用,具足了根力,道業必然天天進展。不但你不會退步,你絕不會被外面的力量動搖了你,也不會被任何邪法障礙你或者破壞你。為什麼呢?因為你自己已經具備了力量。

 

下面一段講的「七菩提分」。看這個表解。七菩提分也叫做「七覺支」。我們在此地把這個名詞念一念。第一個叫「擇法覺分」,第二叫「精進覺分」,這個精進是屬於七菩提分裡面的精進,第三「喜覺分」,第四是「除覺分」,第五是「捨覺分」,第六是「定覺分」,第七是「念覺分」。你看全是「覺」,覺而不迷啊!那麼這七個名詞,我們把它記清楚,然後我們一條一條解釋裡面的意思。

 

菩提是梵語,也就是古印度話,翻成中國是「覺」的意思,也就是不迷,不迷就是覺。這個七條,要以中國意思來說,這個七覺分。它是由前面五根裡面的慧根增長,發生了真正無漏的智慧,所以才能夠覺了一切法,在一切境界裡不迷啊!

 

那麼這個七條第一個是擇法,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樁事情,這是屬於智慧的選擇。也就是說,當我們以智慧觀察一切法的時候,將一切諸法看得清清楚楚;那是真的?那是妄的?那是正的?那是邪的?那是善的?那是惡的?一樁一樁了了分明,不會有差錯。那麼這個擇法覺分,我們是講一般的。

 

在行門裡面講,最重要的,這就是選擇法門。我們曉得,佛為我們所講的有八萬四千法門,有無量的法門。在這些法門裡面,我們樣樣都看得很清楚,那一種法門適合於我們自己修行?那一種法門能夠幫助我們很快地成就?這個成就,初而言之,得一心不亂,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或者是說,決定能夠斷煩惱,證菩提,也就是明心見性。我們選擇那一個法門?這個是擇法裡面特別重要的。

 

對於大經大論有相當理解的人,在修學上有相當經驗的人,他一定選擇淨土法門。像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給我們的啟示,這是很重要的啟示。這一個法門選擇了之後,就要認真地去修學。在修學過程當中,由於我們煩惱習氣並沒有斷除,那麼其中的障礙是必定有的,障礙如何去排除?下面六覺支就用得上了。至於用什麼方法來對治我們的習氣毛病,這是要有智慧的選擇。

 

這個精進覺分,是說精進修學道法的時候;修道,修學方法,不夾雜其他的理論、其他的法門,這個叫「精」。譬如講我們修淨土,裡面不夾雜教理,也不夾雜禪觀,也不夾雜神咒,這叫「精」。如果你修淨,裡面還有禪觀,還有三密相應,那就不精了。雖然精進,雖然在進步,但是不精,你裡頭有參雜。不退轉就叫做「進」,不夾雜、不退轉修學這一個法門,以這一個法門最高的境界,為我們修學的趣向。像這個法門所示的是理一心不亂,這是持名念佛的最高的境界,我們持名念佛就趣向於裡一心不亂。這個叫做精進覺分。

 

而七菩提分在西方極樂世界的諸上善人,他還是要用。為什麼呢?這個原則在沒有成佛之前;我們曉得,等覺菩薩,他還有一分身相無明未斷,他要把這一分身相無明除掉,於是就不能不運用這個七菩提分的辦法,還是要用這個辦法來除他這個最後的一分身相無明。所以這個七種是原則,一定要透徹地理解,善於運用。你要真正能善於運用,不但在佛法裡面修學會給你很大很大的幫助,解決你所有的疑難;世間有許多疑難雜症,那當然更容易解決了,真正是一副專治疑難雜症的特效藥,世間人不知道這個好處啊!不會運用啊!我們讀經千萬不可以疏忽了。

 

喜覺分,這是講法喜。諸位想到,法門選擇的很正確,又能夠精進不歇,你這個時候,你怎麼不歡喜。實在講選擇法門的時候,我在那裡說得少,為了幫助諸位,可以多講幾句;我們看自古以來的這些有大成就的人,當然最重要的,就是你選擇一個好老師去跟他學。像啊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開章明義,第一句話,佛就教給我們,要選擇名師,要從明師受戒。這個是我們成敗的關鍵的所在。

 

那麼其次呢,就是要選擇法門。經典要選擇一部經。行門,修行的方法,也要選擇一各行門,不能夠三心二意,不能夠貪嘴嚼不爛,不能夠好高鶩遠,我們在六組壇經理面所看到的那些諸善知識,像這個懺悔機緣這些章裡面所舉的例子,無盡藏比丘尼一生專攻大涅槃經,所以人家選擇的是一部。法達禪師讀法華經三千部,就是念三千遍。三千遍至少需要十年的時間,功夫用在一部經上。近代的倓虛大師,這是前幾年圓寂不久的,他在沒有出家之前做居士,八載寒窗讀楞嚴。他敘說他自己,一部楞嚴經,他念了八年,在他傳記裡頭有這麼一章「八載寒窗讀楞嚴」。

 

他出家之後成為天台宗的祖師。所以諸位如果要修學,先要找一個好老師,依靠他,選定一個法門,一生專攻一部經。專攻一部經不是說,其他的經你都不必看了,都不去聽了;不是的,你可以看,可以聽,那叫助修。前面不是講過嗎,五根五力給你講過,正道助道。譬如說,無盡藏比丘尼,他的正道,正修的這個道,他是大涅槃經,助修的,那就是其他的一切法門,那是幫助他的。法達禪師正修的是法華經,以其餘的經論作為助修,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

 

我們念佛人,選擇彌陀經為正修,這一部經,我們要不間斷地去讀誦它。法達禪師念法華經三千遍,法華經長,比彌陀經長得多了。我們如果能下定決心,將彌陀經念上三萬遍,或者是念上十萬遍,有這樣的基礎,不怕不開悟啊!換一句話說,一心不亂,不求自得。為什麼呢?功夫到了,水道渠成,功夫到了。所以「解」要依靠一個人,依靠這個一部經論;「行」要依靠一個法門,這個在擇法裡頭,是非常非常地重要。

 

那麼話說到這個地方,有不少的同修來問我:「好老師到那裡去找呢?」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好老師,常言說得好:「可遇不可求!」我們到那去找?真的難找。如果找到一個知見不正的人,我們跟他學,那就耽誤了一生,這一生沒指望了。諸位還要曉得一個事實,你是一個學佛的人,你今天有耐心來看這個錄影帶,就證明你的善根深厚,你過去生生世世都是一個學佛的人,你為什麼沒有成就?落到今天還是一個生死凡夫,那就是你沒有遇到真正善知識,沒有人真正地來指點你;或者你遇到善知識指點,你不相信,你自己空過了,到今天還是這個樣子。

 

如果你要是真學,今日之下比過去方便多了。你不認識善知識,可以私淑過去的善知識。所以私淑弟子,那就是我們找前人作榜樣,我們跟他學。譬如孟子,孟子在世的時候,孔老夫子已經死了,已經過去了;他對於孔老夫子的為人、對孔老夫子的學問,非常地景仰。孔夫子的著作還留在人間,他就依孔夫子的著作,以孔子為老師,一心一意地學孔子,他學成了。所以孟子是孔子的私淑弟子,這是個好辦法。

 

佛門裡面像這種情形很多,蕅益大師就是私淑蓮池大師。蕅益大師發心學道的時候,蓮池大師已經過去了,不在世間了。蓮池大師這些著作留在世間,像我們現在所讀到的蓮池大師全集,他就把這個全集,一生專功蓮池大師的全集,這是蓮池大師的私淑弟子,他成就了。我們要曉得這一個例子,那就不怕了。

 

今天古大德這些著作都留在世間,而且廣泛地流通,這一些著述很容易得到。你要喜歡蓮池大師,你可以以蓮池大師為老師。他留下來的著作有三十幾種,你以他這些著作為修學的功課,但是這麼多種裡面,你一定要選一種作為你的主修。蕅益大師的著作,差不多將近五十種,有全集流通於世。你要是以蕅益大師為師,你就讀他的全集,當然也要在全集裡面選一種,作為你自己主修的課程。你要是選多了,還是貪多嚼不爛,你要把其餘的作為你助修,其中之一作為你主修的,這是我在此地貢獻諸位,你如何去求一個真正善知識,拜一個真正地好老師。

 

我們不拜今人,我們去拜古人去,我們依照他的教訓來做,依教奉行,成就自己,這是古人有例,我們可以效法。所以這個擇法,這個就是,這個選擇的確是我們一生成敗的關鍵之所在,這一個決策要是錯誤了,這一生必定空過;這一個決定要是正確了,你這一生必定成就。如果是效法印光大師,印光大師有全集流通在世間,學印光法師,老實念佛,莫換題目,也必定能夠達到往生見佛的願望。那麼這是我舉幾個例子,作為諸位求老師、選擇法門的參考。

 

那麼我們再講到喜覺分。就是精修道法,功夫到一個境界之後,與法相應;這個與法相應就是與真如本性逐漸逐漸地接近。愈接近,你這個心裡頭愈歡喜,我們世間人講「心得」你這個心真正與法性相應,會照分明,善能覺了,法喜充滿,這個叫做喜覺分。

 

第四,除覺分。「除」是什麼呢?「除」是把煩惱給除掉了,斷除了。譬如說,見思煩惱;你覺悟了,這個東西是虛妄了,這些是障道的,那麼你真正明白之後,一定會下決心,很快地把它離開。為什麼呢?因為見思煩惱是六道輪迴的根本原因,如果不把這個因素消除掉,六道輪迴沒有法子超越,生死大事就沒有辦法解決。那麼你一下覺悟了,下定決心以無漏真正的智慧來觀照,因為智能夠斷惑啊!把這些煩惱斷掉,這就是斷除的意思,這叫除覺分,可見得除覺分是專對治煩惱而言的。

 

第五,捨覺分。「捨」這個意思是說不執著。再好的境界不可以貪執,多半是對於佛法境界上來說的。你要能捨,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放下,看得破,放得下。對於修學過程當中,你所見到的那些境界,菩薩的境界也好,佛的境界也好,淨土的境界也好,種種莊嚴的境界;一定要記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對於境界則了了分明,而不去執著它。沒有留念之心,不會去追憶,知道這是就像夢中的境界一樣,這個呢?叫捨覺分。可見得這個「捨」,對於修學上的種種境界,定境也好,慧境也好,一概都不執著,那麼這是捨。我們的道業才能夠精進,我們的一心,就是清淨心,才能夠保持而不喪失,這一點也非常地重要。

 

第六,定覺分。這個定裡面有很多的層次,種類不相同。「定」,一般是講禪定,經論裡面說,世間的禪定,佛把它歸納為四禪八定,實際上是四禪四定。四禪定是色界的禪定,四空定是無色界的禪定,合起來叫做八定。所以我們講四禪,單指色界天四種禪定而說的。如果講八定,那就包括了無色界。色界的四定,無色界的四定,合起來稱為八定。並不是四禪以外有一個八定,常說的四禪八定,諸位要曉得這個意思,不是四禪之外另有一個八定。總共這個定可以分為八種,這是世間禪定。那種世間禪定不究竟,縱然達到最高的定了,所謂講四空定裡頭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定,這個定的力量,可以支持八萬大劫,所以我們稱他的壽命,就稱為八萬大劫。那麼到這麼長的時間,他這個定會失掉的,一失掉之後,那麼他在這個非想非非想天,「定」要是失掉了,那只有墮落,為什麼呢?他上頭沒有境界了,所以他不會往上升;他自己本有的這個境界保不住,一定往下墮落。俗話常說:「爬得高,跌得重。」所以四禪天以上的這些天人,他們定功失掉之後,那墮落下來是很慘,一般大多數都墮地獄。

 

你要問為什麼墮地獄呢?你去讀楞嚴經你就曉得了,因為這些人都是修道人,不修道的人到不了這麼高地境界。而修道的人,都把這個境界誤會以為是菩提涅槃究竟的境界。那麼到定功喪失的時候,墮落的時候,他一定就謗佛、謗法;佛講的我已經成佛,證得大涅槃,怎麼還會退轉?怎麼還會墮落?諸佛所說的話不可靠,於是乎謗佛、謗法。謗佛、謗法的罪,就是阿鼻地獄。所以像這些事情,經論裡面所講的太多太多了,我們應當要留意留意、要曉得。

 

這個佛法所講出世禪定,是從第九定開始。譬如這個四禪八定,八定是到非想非非想天,這是三界之內的。如果這個定力再要增上,比這個境界還要高一級,這就出了三界了,突破三界了,我們稱它為第九定。第九定是誰的定呢?小乘阿羅漢、辟支佛所證得的,這第九定。那麼從這以上,這叫出世間禪定。出世間禪定種類很多,境界個個不相同,我們稱如來果地上這個禪定叫上上禪定,那麼楞嚴經裡面稱之為楞嚴大定,華嚴經裡面稱之為獅子奮馴三昧。這個都是講如來果地上所證得的大定,這才是究竟圓滿之定。因此在未得楞嚴大定之前,所有的定境都要明了它不是究竟的。

 

因此對於定的境界不可以貪著。禪定的境界,那是非常舒服,經上常講,禪悅為食,世間一切快樂,沒有禪定之樂,禪定是真樂。所以最怕的是什麼?你得到禪定之後,你貪圖禪定裡面的樂,那你就不能夠再往上進步了。所以這個定覺分,都著重在覺。你有定,定裡面有覺,覺則不住在這個禪定,於定境裡頭不生曖昧,你這個功夫才能夠提昇,才能夠增進,這樣你這個境界,當然一天一天地進步了,才有進展。否則的話,於這個定境一起了貪著,你就中止在這個境界,不會再往前面進步了,那麼這個叫定覺分。

 

最後一條是念覺分,這是專門對修出世間法來說的。修出世間法,也就是修了生死,出三界的法門。在修學的時候,必須要注意到,這就是要覺悟,決定不能有一點迷惑,那就是要保持定、慧均等,就是保持那個平衡;不能讓定多,多過慧;也不能讓慧多過定,要恰到好處,這個是好境界。如果有偏重,就要出麻煩了。為什麼呢?定要多了,就有昏沈;慧要是多了,心就靜不下來,特別是在初學時候,這種現象很顯著。

 

譬如我們講念佛人,在我們這一個地區,許多寺院經常有修佛七的道場,我也參加過幾次。我在佛七裡面所見到的現象,念佛靜止的時候;這是念了一個時間了,念了一個時間之後,那麼大家是靜坐下來,這一靜坐不久,就有一些人打瞌睡,真的睡著了,他還打呼,呼呼大睡了,坐在那裡,垂了個頭,呼呼大睡。這是什麼呢?這就是昏沉,他是不是願意睡呢?他不是的,他自然而然他就昏沉。這種情形我們要以念覺分來說,他就是定多慧少,就有這個現象。

 

還有一種人,他這個一靜坐下去,似乎平時沒有什麼妄念,這一坐下來,不知道那邊來的妄念那麼多,七上八下,他定不下來,他坐不住,這個我們講,他是慧多定少。這個定與慧,諸位要記住,不是戒定慧的慧,這個定慧。如果有這樣的毛病,你自己要念覺,這個念覺,覺悟,我曉得我自己現在是什麼毛病,如果我這個心昏沉,要打瞌睡,昏沉了,精神提不起來了,那麼我們就用這個方法,擇法、精進、法喜、用這個三條來救自己。譬如說,這個昏沉的時候,精神提不起來,坐在那裡就想打瞌睡,我們選擇一個方法,不坐;或者去拜佛,去拜佛,因為身體動,他就不至於打瞌睡;或者是經行,別人在裡面靜坐,你退出來,在外面散著步,念佛,經行。所以你要選擇另外一個對治的辦法,要精進,要念到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在佛法當中產生法喜,那麼這是一個方法。

 

如果你這個心裡面妄念太多,七上八下的時候,心定不下來,那麼你選擇後面這個三種,除覺支、捨覺支、定覺支,用這個方法來攝心,把你這個妄念收攝住,對治你的妄念。叫你這個心得到平靜,唯有平靜的心,才能用得上力,才是真正的功夫。那麼這是舉這個例子來給諸位說。所以這個七覺支,一定要很清楚地理解它,一定要活用,要善於運用。運用得當,真的,不但就是修學法門上說,那是幫了大忙;就是平時日用平常,無論從事於那一種行業,你都能夠保持精進不懈,這個方法全都用得上,實在是太好太好了。你在學校念書,你會真正地用功,不會懈怠,也不會心裡面亂,他有方法對治的。所以在佛門修道上用得上,我們日常生活通通可以用得上。

 

下面一段,講八聖道分,八聖道也叫做「八正道」。諸位將來在經論上看到八聖道跟八正道是一個意思。第一個是「正見」。第二個是「正思惟」。第三是「正語」。第四是「正業」。第五是「正命」。第六是「正精進」。第七是「正念」。第八是「正定」。那麼這個一條一條,也跟諸位作一個簡單地介紹。

 

八正道,跟前面道品是一樣的,都是說的原理原則。換句話說,八萬四千法門,各有各的正道。我們念佛法門,這是以持名念佛為正道,但是也有以觀想為正道。譬如說十六觀經,它的正道就是十六種觀想,那麼這是各各不相同。我們先介紹一個原則,所謂原則,這是通途的,無論大小乘,那一個法門都離不開這個原則。那麼換句話說,如果是修無漏法;這個世間法,我們叫有漏,出世間法叫無漏。「漏」是煩惱的等詞,說有漏法,就是這個裡面具有貪、瞋、癡、慢、疑、邪見,等等,就是帶著這些東西,那麼這個,我們叫它做有漏法。如果不帶這些東西,我們就叫它做無漏法。無漏是清淨,沒有煩惱,能夠照見苦、集、滅、道,這個四諦,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個才叫做正見。「見」是講見解,「正」是講正確而沒有錯誤。只要知見正了,就不會墮落在煩惱裡。煩惱是業因,輪迴是果報,那麼諸位想想,沒有因,那會結果呢?當然就不會結果,有因才會結果。不落在煩惱裡面就沒有生死輪迴的果報。那麼由此可知,這個正見是我們必須要修學的。

 

如果在淨土法門裡面來說,我們相信本師釋迦牟尼佛給我們所講的,娑婆世界的西方,十萬億佛國度的那邊,有一個世界,叫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導師叫阿彌陀佛。千真萬確的事實,這個見解是正見。相信自己發願求生,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一定來接引你,這個見解是正見因為阿彌陀佛決定沒有虛願,他的願是真實不虛的。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言語是真誠,靠得住的,這在這個法門,這是正確的見解。

 

第二個,講正思惟。這個正思惟,要記住不是落在第六意識。落在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是有漏的心,就是煩惱心,它雖然有思惟,不能講正。你看,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當我們沒有證得阿羅漢果以前,佛說不要相信自己的意識。為什麼呢?自己的意識不見得是正確的,會是錯誤的。換一句話說,我們沒有正思惟。阿羅漢以上了,可以相信自己了,這個時候的知見是正知正見,這個時候的思惟,是正覺,不會有錯誤了。所以正思惟ㄧ般說是以無漏的心,也就是四諦的智慧。那麼我們一般在小乘裡講,一切智;菩薩裡面講,道種智;如來果地上稱為一切種智。這種智慧,與這個智慧相應的思惟,這才叫做正思惟。那麼換一句話說,不與一切智相應,不與道種智相應,不與一切種智相應,那個思惟都不是正思惟。

 

那麼在本經裡面講,我們不要把境界講得太高,為什麼呢?講得太高,我們做不到。我們講最低的境界,我們心裡面念念有佛,常常思惟阿彌陀佛,常常思惟佛在經典裡面所講的這些道理,所講的這些方法,所講的這些境界,念念不忘。縱然是第六意識在思惟,但是,這一個思惟的境界與佛的境界相應,那麼也就算是正思惟了。這個思惟,雖然不能得一心不亂,可以得到功夫成片,可以能夠得到帶業往生。它不是一心不亂,但是是一心不亂的基礎,這是就本法門來說的,這個持名念佛法門上來講的。

 

第三,講正語。「語」是言語,言語,我們千萬不要小看它。孔老夫子的教學,他分成四科,第一科是德行,這是做人的根本。換一句話說,道德的教學,這是最重要的。第二個科目,就是言語。古人常講:「舌為禍福之門。」可見得言語多麼重要。善的言語成就無量無邊的福德,不善的言語往往會帶來殺身之禍。所以言語非常之重要。這個世間的閒雜言語,當然不是正語。研討經論,說法利生,這個言語是正語。在我們這一個法門裡面,第一個正語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因為這個法門是以持名念佛為主。勸人念佛是正語,講解念佛法門是正語。不言語則已,凡是言語,總要與持名念佛相應,不落在邪語裡面。

 

第四,正業,「業」是講事業。事業在世間,你有世間的事業,你學佛了,那麼你有出世間的事業。世間的事業,我們現在在世間,得這個人身,有身體、有家庭,我們必須要養身,要養活這個家庭,沒有事業如何能夠養身、養家呢?事業要取正當的事業。這個「正」的標準,於社會大眾有利益的這個事業,這是正當的,這個叫正業。如果這個事業固然很賺錢,能夠發財,可是這個事業是不正當的,於社會大眾有害而沒有利益的,這個事業就是不正當的事業。所以佛給我們說,要用智慧除去身上一切的邪業。凡是不正當的行為都叫做邪業,應當使自己的身心常住在清淨之中。特別是修學念佛法門,念佛法門稱之為淨業,要使我們自己身心境界永遠清淨,要把清淨的程度不斷地向上提升,遠離五欲六塵這些事,這是念佛人的正因。

 

第五是正命,這一條是指我們在社會上,養活我們的生命。前面是講事業,這個兩條是有關聯的。如何來維持我們的生活,佛在經上講,我們應當除開五種邪命,這個五種邪命,多數都是講出家人的。出家人不從事於社會的生產,這個世間生產,乞食來度日,就是要依靠大眾的供養,維持他的生命,便利於專心修道,這個意思在此地。那麼佛怕有一些人,這個世間懶惰之人,好吃懶做,這也示現出家,其實他目的不是在求道,而是什麼?而是好吃懶做,貪圖信徒的供養,他就想出種種花樣,我們世俗常說:「和尚不作怪,居士就不來拜。」這個作怪,無非是貪圖供養,這個就叫邪命,不是正命。

 

佛給我們舉出五樁,第一個,是以奸詐為懷,故意裝出與別人不一樣的樣子;與人不同,裝模作樣,欺騙大眾。其目的,是叫大眾對他起恭敬心,對他多多地供養,這個是邪命,不是正命。那麼諸位想想,如果是存這個心,做這種事情,縱然一天念十萬聲佛,一天磕十萬個大頭,心術不正,不能成就道業。

 

第二種,自說功德,誘惑別人。說他自己修行境界怎麼好,定功怎麼深,目的在那裡?目的是求得大家對他恭敬供養,那麼這個也是邪命。愈是有道德的人,他所表現愈是謙虛,絕不會貢高我慢,這是諸位要明了的,也要把他記住。

 

第三種就是占相吉凶,為人說法。他不說正法,他見到信徒了,給他看相,給他算命,說你那一年走好運了,你要發財了。用這種方法來求取供養,不以正法教人,專門說吉凶禍福去威脅人、去嚇唬人。別人對他恭敬供養了,他要來給他災,給他消災,其實都是騙人的把戲。別人有災難,他有什麼能力替人消除啊?如果他有能力替人消除,給諸位說,諸佛菩薩對一切眾生大慈大悲,我們有災難,菩薩大慈大悲早給我們消掉了,佛菩薩都不能代替我們消災免難,他有什麼能力?可是世間上有那些愚癡的人,他就相信這一套,就接受他的欺騙。這個佛給我們講,這個是邪命。

 

第四種,高聲顯威。說話故意很大聲,故意裝得很威風的樣子,叫人一看到他,對他畏懼,對他恭敬。裝模作樣。

 

第五種,專門說供養。哎呀!某人對我供養好多好多,意思就說,你趕快供養,你的供養太少了,你看你都比不上別人,別人對我供養多少,哦!他還有大福。所以這個五種,目的都是叫人家對他恭敬,都是叫人家對他供養,無非都是貪圖名聞利養,這個都叫邪命。所以修道之人,要遠離這五種邪命。

 

佛陀在世時,乞食,三衣一缽,乞食來維持這個生命。上乞佛法維持自己的法身慧命,下向一切眾生乞求飲食,維持這個生命,這個才叫做正命。那麼在現在佛教裡面,無論是在中國、在外國,已經沒有乞食的了。雖沒有乞食,這個信徒供養,我捫一定要曉得,絕不能夠墮在這五種邪命之中。信徒供養有多少,不管供養得多或者供養的少,自己生活所需之外,不能多求。多求會增長貪心,障礙了道業;這一障道,麻煩就大了,後來必定墮落,到那個時候,後悔來不及了。這是我捫要特別注意到的。

 

實在講,最容易墮落地獄的,無過於出家人。所以出家的佛弟子要特別注意,對於世出世間法,決定不能有一絲毫的貪、瞋、癡、慢,一點都帶不得。這個十方供養來,除自己衣食所需之外,要供養眾生。別人有缺乏的,我捫要布施,要供養他,特別是要照顧初學;初學初出家的人,沒有人供養他,別人供養都是供養大法師,大法師要照顧初學的法師們,要幫助他,使他在生活上沒有憂慮,沒有缺乏,安心辦道,這叫做正命。

 

下面第六條,叫正精進,著重在這個「正」字,這是以無漏的智慧,修菩提涅槃的大道,勇猛精進,不疲不厭,行解相應,這叫正精進。以念佛人來說,我們二六時中,淨念相繼,與一心不亂逐漸逐漸地相應了,這是正精進。

 

第七,正念,也是以無漏的智慧,斷除一切妄想雜念,一心專向真如實際,這是正念。或者是正助道法,也是正念。我們念佛人,六字洪名,晝夜不間斷,斷惡修善,念念在懷,這就是正念

 

正定,那以我們這個法門來講,理一心,事一心,功夫成片,都是念佛三昧,都是念佛人的正定。初學的人,把我們這個「心」定在佛號上。有事情來的時候,我們應付事,把一切事做得圓圓滿滿。事一放下了,心就定在佛號上。二六時中,「心」安住在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因為這一句佛號與念佛三昧相應,這叫正定。

 

 

節錄自: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十二講) 淨空法師講述

原文連結:http://book.bfnn.org/books/0673.htm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jpg

 

 

本經裡面只略說了一個綱領,那麼這個綱領,通大小乘的,就是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是說的什麼呢?說的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通大小乘。換句話說,一切佛法都可以用這個三十七道品統攝。所以這個三十七道品並不僅限於小乘法,這一點諸位要特別留意。那就是說大乘法裡面也不外乎三十七道品。世尊不說四攝六度這些大乘法門,而說這個三十七道品,這個裡面的用意也很深。那就是告訴我們,學道要從根本法修起。雖然修的是大乘—上上乘,但是千萬不可以疏忽根本法,就是基礎的佛法,他有這麼深的意思在。

 

那麼經裡面是從五根五力講起,那麼既然講到三十七道品了,前面它還有三科,就是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經上雖然沒有,但是後面他有一個等字。我們在此地,先將這個三科給諸位做一個簡單扼要的介紹。

 

先看這個四念處。念處是智慧的觀照,它有四條,所以叫四念處。「念」就是能觀的智慧,「處」就是所觀的境界,所以這個四種「觀」就是念,那麼這個底下的就是境界。這個就是念,這就是處。觀這一個字是念,身不淨,這就是處。所以在這個底下,你就看到念是觀照啊!是智慧的觀察。這個在佛法修學,這是屬於根本法。你譬如有許多的同學們,講到這個佛法了,大家都很關心,唉呀!我們這個智慧不開怎麼辦?如何去開智慧呢?這個四種觀法是教我們開智慧的。第一個「觀身不淨」,第二「觀受是苦」,受是享受。第三「觀心無常」第四「觀法無我」。我們先跟諸位解釋這個四句。

 

那麼首先說我們的身,誰不以為自己的身很乾淨,自己這個身很可愛。天天給他洗得很乾淨,再塗上香水香料,總感覺到這個身很美。其實你要用智慧去一觀察,這個身不可愛。為什麼呢?要說真話了,這是個臭皮袋。你想想看你外面這像個皮袋一樣,裡面裝的什麼?裡面所裝的,佛在經上講,三十六種骯髒不乾淨的東西,裝在這裡面。皮袋又不是很好的皮袋,為什麼呢?裡頭那個髒的東西還往外頭漏。毛細孔裡面漏出的汗,七竅所流出來的,不淨啊!不淨之物啊!所以你要一個星期不洗澡,你的身上就臭了,裡面那個東西都往外頭漏了。天天洗,天天漏。可見得這個不淨之物,這是你要曉得事實的真相。

 

如果你一旦發現了這個真相了,的確是骯髒不淨之物,你對這個身就不會愛惜了,不會再珍惜他了。然後你才能夠發心,藉這個身體,這個有漏、不淨之身去修無漏清淨身,這個才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啊!如果你要是吝惜—過分地愛惜你這個身體,諸位想想看,這個身體能保存多久呢?這是業報之身,無法長久存在啊!沒辦法保持啊!你怎麼樣珍惜他,到後來還是一場空。那好了,我們現在懂得了一點佛法,我們藉這個有漏不淨之身,怎麼樣去修無漏清淨身呢?

 

那麼談到修行,最好的方法就是修淨土。我們仔細去研究研究、觀察觀察西方世界的諸上善人,他們的身是究竟清淨,不像我們這個世界有漏不淨,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這個身是染業、不清淨的業所感的,業報之身哪!西方極樂世界,人家修的是淨業,不是染業。縱然是同居土下品下生,他也伏斷煩惱而往生的,這是我們講帶業往生,伏斷煩惱就能夠往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佛在經上跟我們講得很清楚,圓證三種不退,他絕不退轉,他的境界一天比一天殊勝,他的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長,他的業障一天比一天要消除得很多,這個是西方極樂世界殊勝之處。所以我們如果要想得無漏清淨自在之身,在一切修行行門當中,的確無過於求生淨土。

 

這個念處裡面,第二條是講的享受—觀受是苦。我們想想,我們的享受;不要自己以為,我現在很自在,一切都很順利,我很樂啊!實際上,樂是假的,苦是真的。真假的標準在佛法裡面定義,凡是會變質的,這就不是真的。它不變的,那我們就說它是真的。譬如說,你肚子餓了,餓的時候很苦,而你得到很好吃的東西,你吃的時候很樂,這很樂,飲食很樂,飲食是人之大欲。你最喜歡吃的這個,吃了一碗,哎呀!很樂。再吃一碗,啊!很好吃。連續叫你吃個二十碗、三十碗,你叫苦了。你看樂變成苦,樂極生悲;樂變成苦,樂是假的。打你一鞭,痛,苦啊!打十鞭,更痛。打一百鞭,更痛,不會說打到後來變成樂了,不會變的。苦不會變成樂,只有苦上更加苦,苦是真的。樂會變成苦,樂是假的。你喜歡跳舞,很樂,叫你連上跳上個七天七夜,你受不了,叫苦連天了,苦啊!

 

所以諸位想想,世間事是不是這樣的?何況生老病死,人之大苦,那一個能夠避免得了?前面在三苦八苦裡頭給諸位說過,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古今中外那一個人能夠逃出這個範圍?那是你迷信,為什麼呢?因為你那個苦暫時離開了,你把苦忘掉了,你以為是樂了。其實,你那個苦只是暫時離開而已呀!譬如說飲食,你雖然飲食很自在,你要曉得,飲食是治苦的,你不吃飯,餓得很苦,那飯是什麼?飯就是救你苦的,就好比病人吃藥一樣。他到時候病就發作了,不吃藥,病就會發作,苦不堪言。那麼這個藥下去了,只能夠有效的時間,只能夠幾個小時。幾個小時以後又要吃藥,咱們吃飯就是吃藥啊!所以佛門裡叫這個飯叫藥石,道理在此地。把這個飯當藥吃,這個就是有智慧,曉得什麼呢?這飲食是療我們飢餓之苦,飢餓之苦是真的,你不吃飯,這苦馬上就來;如果這是假的話,那你就可以不吃,他也不餓。穿衣服,這是禦寒冷之苦啊!我們的享受,樂在那裡呀!?沒有樂啊!你以為你有樂受,那是迷信,你把事實的真相看錯了。

 

講到真正的大苦,是沒有聞法的機緣。沒有聞法的機緣就沒有開悟的機緣,沒有開悟那裡會能證果呢?我們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在六道輪迴捨身受身,真是佛說的生死疲勞啊!這是眾生的大苦。那一個人覺悟了?那一個人看出這個事實的真相?唯有佛與大菩薩,這些真正有智慧的人,他看出來了。他教給我們脫離苦海,先要覺悟,知道生死輪迴是苦海。

 

脫離這個苦海,當然這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最好的辦法。因為淨土裡面,不說別的,同居國度裡頭的享受,我們在經論裡面看到本師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的,的確不可思議之樂。那個世界沒有生老病死,沒有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乃至於壞苦、行苦,通通沒有。沒有這些眾苦逼迫我們,所以那個地方叫極樂世界啊!

 

第三,觀心無常,這個心就是念頭。我們自己稍微省察省察就發覺了,我們現在這個念頭,一個念頭起,一個念頭滅,一天當中不曉得有多少萬千的念頭在那裡起滅?這是苦因。這些念頭裡面,你想一想,那一個是自己的念頭?那一個念頭是真實的呢?如果是真的,那就永遠不消失,這是真的。是生滅,會消失的,那叫妄念啊!給你講的一切念頭都是妄念,就是從這個地方來說的。因為你的念頭,不能保持住,會失掉,而且很快地就失掉了,念頭在那裡起滅,所以這個叫妄心。妄心是無常的,這是苦本,是一切苦的根源。

 

我們前面講觀身不淨,這個身不淨、受是苦,從那來的?就是從妄想當中來的。那我們再想想西方極樂世界,人家那個心是真心,不用妄心。所以他的心是清淨心,心淨則土淨啊!心淨則身清淨。四念處觀裡面,講到修行,這一條是最重要的。我們把一切這些妄心、妄念,統統把它斷掉,你的真心就現前了。

 

這個話說來容易,做起來不容易。為什麼呢?你一天到晚還是要打妄想,你知道妄想不好,很想把妄想止住,止不住,只有妄想更多。這怎麼辦?念佛法門裡面教給我們,用一個妄念來對治所有的妄念,這一個妄念什麼呢?阿彌陀佛。換句話說,叫你一天到晚,二六時中,你這個心裡頭不起念則已,這一起念,馬上就轉到阿彌陀佛上去,這是用一念來對治一切妄念的辦法。

 

因為你要想所有念頭都沒有,這不可能,做不到的。所以就要用一念來對治一切的妄念,何況這一念與清淨心相應。因為這一念叫無量覺,覺心就是清淨心,覺的境界就是清淨的境界,所以叫提起一念,這一念也可以稱之為正念,也可以稱之為無念,怎麼呢?無一切妄念。但是你畢竟還有這一念在,我們帶著這一念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到那邊去我們的功夫再精進,連這一念也斷除了,那就成了無上正等正覺了。但是諸位要曉得,在沒有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之前,這一念千萬不要失掉,為什麼呢?你要失掉這一念,你必定就退轉了,又有妄念現前了。所以這一念是無論如何要把它保持住,絕不能讓它有一剎那的時間失掉了。因為失念的時候,妄念必定趁這個機會又起現行了。那麼極樂世界的人,都是用的常住真心,遠離生滅無常。

 

第四條講法念處,這一條是破法執的。所以諸位能夠修這個觀,法執縱然不破,也漸漸淡下來了。它教我們觀五陰之法,色、受、想、行、識。因為五陰前面跟諸位講過,四土都離不開五陰。也就是說,四土都是屬於因緣所生法。這是前面我們引用蕅益大師這個天台家的講法,跟諸位介紹過。般若心經裡面教這些大菩薩們,修行作觀的原理,也是講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果然照見五蘊皆空了,四土都清淨了;不但人無我,就是人我執破除了,法我執也能夠斷得掉,這才真正地度一切苦厄啊!

 

所以我們看西方極樂世界,人家都能夠觀五陰之法,自在為我,不同於我們這個地方有堅固的人我執、法我執。所以就四念處觀來說,我們這一邊這個四種病都有,而西方極樂世界的眾生,這四種觀慧都成就了。正因為這個觀慧成就了,所以佛在經裡面講三十七道品,把四念處略掉了。就是這個方法在我們這邊必修的功課,在他們那邊已經畢業了,用不著了。

 

再看第二段講「四正勤」,四正勤容易懂。「勤」是勤奮、勤勞,也是精進的意思。「正」是正而不邪。那麼這個有四條,這是正勤,這兩個字也是勉勵我們,我們要勤學,因為它是正法,這個四種正法,我們要好好地勤修。在修學入道,它非常重要,如果不修四正勤,給諸位說,世出世間的善法都有障礙。想往生,那只是心裡嚮往而已,決定做不到。

 

那麼這個四條可以分為兩類,前面兩條是一類,講的惡法,後面兩條講的善法,就是善惡兩種法。第一,「已生惡法令斷」,這是你自己曉得了,知道自己的毛病,那些地方自己造的是惡,是錯誤的;既然知道了就要下決心把它斷掉,這是真正的懺悔法。「未生的惡法」,曉得那些是惡,但是我還沒有,我並沒做,可是你要認清楚,自己決定不能做。已經做了的立刻當機立斷,要把它斷掉。沒有做的這個惡法,要下定決心,從今之後,我們決定不做,「令不生」。

 

曉得這是善法,未生,還沒有發心去做,善法要發心,不要吝嗇的。你知道是善法,現在已經在做了,已經在修善法了,要叫它增長,要將這個善修得更圓滿,更為廣大。有些積小善為大善,積大善為究竟圓滿的善法,這是正勤。這個在佛法裡是根本法,斷惡修善的最基本的原則無論是大小乘的菩薩,必修的課程。我們千萬不要疏忽,不要把這個文念念就算了,念念而做不到,我們這一生什麼都不能成就。如果要想有所成就的話,就要認真地去修學。諸位果然能夠認真地來修四正勤,你縱然這一生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來生是大福德之人,來生的人天果報不可思議呀!

 

那麼諸位想想,他這個三十七道品的排列,你看第一個四念處是講智慧,是講修學。這個四正勤是戒學。戒定慧,先把智慧擺在前面,然後再講戒,為什麼呢?沒有智慧的人不會持戒的。真正肯發心持戒,持戒就是斷惡修善,是要有智慧啊!是要有福報啊!沒有福慧的人怎麼會修真正的善業?怎麼能夠真正地斷惡修善?由此可知修行不簡單、不容易,的確要有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緣。

 

第三段呢,這是講「四如意足」四如意足是屬於定學,就是它偏重在定學上。四如意足也叫四神足,為什麼呢?因為修這四種定能夠發神通。我們這個世間有很多人想得神通,想修神通,這四種是修神通的。那麼由此可知神通與定是有關係的。那麼這個地方不講神通,講如意足,「足」是滿足的意思,如意,如你的心願。這個意思就是說,你能夠修這四種法門,在一切法裡面,你都可以心滿意足。我們佛門裡常說知足常樂,能夠知足,沒有一樣事情不如意。

 

那麼這個四條呢?就是「欲如意足」、「精進如意足」、「心如意足」、「思惟如意足」。我們一條一條來介紹。這個「欲」就是說的慾望,那麼諸位曉得,一般凡夫的慾望沒有止境的,什麼時候他這個慾望滿足了呢?沒有滿足的時候,於是乎他這個苦就沒有辦法停止了。苦從那裡來?苦從慾望來的。

 

我有一次晚上講經完了之後,我僱一個計程車回家。計程車的司機就很埋怨跟我說,日子太難過了,太苦了。我就告訴他,我說我們台灣的日子很好過啊!不苦啊!尤其這些年來,我們的社會、經濟,一天一天地繁榮成長,人人富足,那裡會苦呢?我說譬如說,我們出家人的生活,一個月生活費用有一千塊錢就足夠了,吃的都很好了,苦在什麼地方呢?如果你要是跟一些人在比賽,那你就太苦了。

 

譬如說,我們做一件衣服,這一件衣服至少可以穿個五、六年沒有問題。五、六年添一件衣服,你不苦,你很自在呀!如果你要學時髦,今天這個衣服才做好了,穿了兩天了,又新花樣出來了;哎呀!這個樣子落伍了,趕快又要去做一件,那你當然苦;你要講求時髦,你要跟那些人比賽,那你太苦了。你買一個電冰箱,至少可以用十年。用了半年了,又新的樣子出來了,唉呀!我這個樣子不好看了,落伍了,我要去換一個新的了。你苦呀!外面那些花樣,日新月異。那些天天在動腦筋在設計新花樣的人,那是什麼人呢?在佛法裡講,魔王。天天在設計,想新花樣,他就來控制你的欲望,永遠在那裡追求,永遠沒有辦法滿足,你就太苦了。所以我就問他,你如果要是不追求這些新的產品,使你自己已經有的,盡量發揮它的效果,我說你苦不苦?他說這樣那我真的就不苦了,那我現在這個收入就很自在了。

 

對嘛!你苦從那裡來?就是你欲望太多了,你不知足,你才苦,知足常樂啊!我說你開計程車,如果你知足了,你出來做一天生意,你可以休息三天。為什麼呢?你做一天生意,足夠你三天開銷了。對的啊!那你就可以去玩三天了,幹一天活就玩三天,你的生活不跟神仙一樣嗎?何必天天這麼苦呢?他聽了我一說,也很有道理啊!確實有道理。

 

欲如意足就是對於精神生活、物質生活,知道就知足,知足就如意了,你就得的是樣樣都如意。你的煩惱縱然不能斷盡,可以說已經能夠斷掉十之七八,一切眾生十之七八的煩惱都是從不知足上得來的。諸位想想,什麼都知足,欲望沒有了,心就得定了。你今天修行禪定不能成就,一心不能成就,你的欲望太多了。欲望沒有止境,你的心永遠定不下來,所以念佛不能得一心。要知道那些欲望都是虛妄的,不是真的,唯有清淨心是真實的。所以佛法常常教給我們,知足常樂。

 

從前出家人、修行人,三衣一缽,他沒有其他的欲望,所以他得大自在,他得到的是真富貴。那說富足,他什麼都沒有,他富在那裡呢?他不需要了,他富了。你那個富人家財萬貫,他還苦得不得了,還嫌少了。那一個人雖然沒有,他滿足了;那一個還不滿足,這個滿足了,你們比較比較,那個富足?滿足的人富足啊!不滿足的人,他還有欠缺啊!他談得上什麼富足呢?真正的富貴就是知足。

 

我們再講到實際的問題上,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物質的生活、精神的生活,他圓滿了,他有什麼欲望?一切所求所需的,應念而至,不需要營求,那個地方真正如意足了。所以它這個四如意足,西方極樂世界也用不著了,不必修了,為什麼呢?沒有一樣不如意,沒有一樣不滿足。

 

第二是精進如意足。精進必需有前面觀慧的基礎,正勤的基礎,所以它這個精進裡面有無量的法喜。精進裡面得自在、得滿足,自在就是如意。沒有前面的基礎,你想想為什麼世間的修行人,進的少退的多?說老實話,沒有前頭的基礎,那怎麼行?不精進,怎麼能成就定慧?成就定慧一定要精進。那麼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個人都是圓滿證得三種不退,可見得在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精進如意足,他們都圓滿了,都成就了,也用不著再說這個問題了。

 

第三講心如意足。「心」也叫做念,這個心如意足有的地方講念如意足。「念」是什麼呢?這裡講的是正念,正念不會失掉,這叫念如意足。如果正念失掉了,這不如意,這有欠缺。正念就是禪定,那麼在本經持名念佛的法門上來說,這個「念」就是念佛之心,二六時中,心裡面有佛,這就是念如意足。心裡面有佛,你的心清淨,你的心是佛心;心裡有佛嘛!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前面我講這個念佛,這個念法告訴諸位,念佛之人在念佛的時候,必需是全心是佛,全佛是心,諸位要記住這個兩句話。如果能夠在二六時中,一天二四小時,念念都不忘,你就得念如意足。能做到這一點,像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面所說,淨念相繼啊!這個念佛之念是淨念。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為什麼呢?你心是佛心,這一點非常重要。一句阿彌陀佛圓攝八萬四千法門,可見得,那麼你是所有的法門,無量的功德,一念當中圓滿的都包括了,他怎麼不如意?怎麼不滿足呢?

 

第四條講思如意足,這個「思」也叫慧,有的地方叫慧如意足,或者叫思如意足,都是一個意思。這一條在小乘裡面講;到後來我們要跟諸位說明,這個三十七道品有藏通別圓,可見得它通大小乘。那麼在小乘法裡面講,這個慧是第六意識所修的,如果講思,是用第六意識修的。如果在圓教裡面講,這個思就不是心意識,那是菩薩三慧裡面的思慧,他的境界就非常非常之高。本經是大乘經,不但是大乘經,而且是大乘圓頓的經典。所以在前面,我們看古來祖師大德註疏,無不是用圓教的教義來註解。這個修行成就,正所謂一生成就的佛法,由此可知他確確實實是法門當中的圓頓大法,我們千萬不要輕視了他,更不可以當面錯過。那麼我們再看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人家是深入諸佛如來,究竟圓滿的智慧,所謂是念念度入娑婆若海,這個是思如意足。

 

在我們這初學,我們如何去修思慧呢?這是講四如意足裡面的思慧,怎麼個修法?當我們執持名號,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以名號起觀照,觀照就是修慧。如何觀照?「南無」,歸依的意思。從前我們在一切境界裡面是迷而不覺,現在我們從「迷」回過頭來,這就是歸啊!從迷的那個境界歸來,歸到那裡呢?「依」是依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意思是無量覺,「依」,樣樣都要覺而不迷。所以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不但與阿彌陀佛因地所發的四十八願相應,念佛人臨命終時,佛必定接引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經裡面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緣,要一心不亂,心不顛倒。

 

那麼我們念佛人,要成就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成就一心不亂,成就心不顛倒,必須要返迷歸悟才行。也就是念念覺而不迷啊!六根對六塵境界,樣樣都明瞭是覺,樣樣都不迷是覺,什麼叫迷?什麼叫覺?在一切境界裡面,曉得一切境界相的真實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就不迷了。既然知道一切相皆是虛妄,你在這個一切境界相裡面會不會起貪瞋癡?會不會起分別執著?不會了。為什麼呢?曉得這個相是虛妄的,所以你在這個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無量覺呀!這就是阿彌陀佛。功夫用久了,自然就成一片,自然就得一心。

 

 

節錄自: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十一講) 淨空法師講述

原文連結:http://book.bfnn.org/books/0672.htm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57dd420be5fc6.jpg

 

 

經裡面有一句很有名的話,「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我們在菩薩行門裡面常常看見。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這是一種方便法,雖然是方便,但是他並不脫離真實,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注意到。千萬不要以為佛的方便法是哄騙兒童的,那就錯了。佛的方便法也不離開真實。沒有證得無漏的眾生,就是煩惱沒有斷盡的眾生,他的心必定有趨吉避凶,必有捨苦求樂的願望。所以佛在教初學的弟子們,他的教學重點是在擇善固執。

 

這個意思就是說,你這個心還是染污,既然是染污,如其染污一些惡法不如多染善法,人天這個兩乘就是從這一個基礎上建立的。教我們斷惡修善,不墮惡道啊!因為惡因所感的這個果報是三惡道,善因所感的果報是三善道,這是人天佛法,以這個為基礎,再要把你修學的境界提昇,那就要破執著了,不能叫擇善固執了。善惡兩邊都不執著,兩邊都超越,達到真正的清淨。小乘人的清淨是相似的,不是真正的,大乘菩薩的清淨才是真正的清淨。

 

那麼西方極樂世界裡頭就有這個意思了,對於一般眾生來說,的確他有相當誘惑的力量。那個地方一切享受那麼樣地殊勝,那麼樣地自在,很能叫人生起嚮往之心,發心求生彼國,這個就是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到西方極樂世界再破執著,這一種接引,多半是接引根性比較上劣一點的眾生。如果根利的眾生那就不一樣了,他在我們現前這個世界必定要求得一個一心不亂,尤其是要求理一心不亂,然後往生才是上上品生,那多自在啊!這才是佛開啟這個法門真正的目的。

 

那麼下面要跟諸位介紹的,那就是這個蓮花,其中蓮花大如車輪。我們講這個花輪,花輪作用就大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就生在這個花裡面,蓮花化生。那麼生到那個花裡頭,並不是像我們這個世界,出生的時候像個嬰兒,慢慢地再長成,他那裡不是的,他那個地方是一到西方極樂世界,他就是個成年人。因為他是化生,他不是胎生的。那麼這個花,就是他自己居住的所在。這個花前面講過了,相當之大,因為它大小並不一定,所以它隨著個人功夫淺深而顯現的不一樣;功夫深的人花大,色彩也好,功夫淺的人花就小,色澤上那就比較上要差一點。

 

我簡單在這裡給諸位介紹一點。花輪,我們先說這個世間輪王有七寶。學佛的人曉得佛在經上講的,這個世界,眾生有福報的時候,輪王出現在世界,最有福報的人。那麼他在七寶裡頭,第一個,他有金輪寶。多大呢?四十里,這是講它的直徑,有四十里這麼大。這個就是輪王的交通工具,實際上呢,很像我們現在所說的飛碟。你們想像那個金輪王,這個金輪寶像不像個飛碟,交通工具。佛在經上講,輪王乘他的金輪寶,在一日之中,從早到晚,他就可以遊歷一世天下了。所以實際上講,這是太空船一類的呀!速度非常之大,等於說是在十幾個小時,他就可以把整個太陽系都到達了,都遊覽遍了。那麼我們想想,這個交通工具,這是講世間輪王的。

 

西方極樂世界的花輪,就是蓮花,它的作用就像輪王的金輪寶一樣。經裡頭講「極樂世界的花輪,大小不可限量,由同居淨土身相不等故。」那麼這就剛才說了,雖然是同居土,每個人的福報不相同,每個人的功德也不相同,所以它大小不一樣。經典裡面講,小者有十由旬。由旬是印度度量衡裡頭一個單位。這個由旬它有小、中、大三種。「小的合我們中國過去華里四十里,中的六十里,大的八十里。」那麼一般當然都是指大由旬來說。如果照目前,我們這個里程單位來算,中國這個華里八十里大概相當於四十公里。你們想想這個蓮花多大?四十公里的數要乘上十倍,這一由旬。十由旬,那就四百公里。所以我剛才講最小的蓮花,把我們台灣省放在裡面都綽綽有餘,可見得那個世界的眾生福報之大,不可思議呀!

 

在觀無量壽經、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品裡面所講的,他說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中,因為這個世界有凡有聖,那麼福德因緣懸殊就相當之大。地上菩薩身相高大,那個一般凡夫那是不能跟他相比的。而觀經裡面講,這個一一池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花。諸位想想這個數字太可觀了,六十億的七寶蓮花,每一朵蓮花有多大呢?他說有十二由旬。這個都是小的。大本經裡面說這個蓮花,從一由旬乃至於百由旬、千由旬,真正是不可思議。

 

那麼此地我們要注意的一樁事情,剛才也透露了一點消息,蓮花何以有大小?蓮花究竟是怎麼生的?底下這個「微妙香潔」裡面就把這個意思都說出來了。它的妙,妙在十方世界,這一些念佛的眾生,只要你發心念佛,七寶池裡面就生一朵蓮花。更奇妙的是,這個蓮花裡面就有你的名字在,實在不可思議啊!這一朵蓮花,蓮花上面就有你的名字,一點都錯不了。你念佛的功夫深,蓮花愈長愈大,光是愈來愈殊勝。如果你念佛退了心了,或者改修別的法門了,不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那麼你這一朵蓮花漸漸就枯掉了,消失了,沒有了。由此可知,七寶池中蓮花有那麼多,就說明了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數不可思議,太多太多了。

 

那麼如果我們要曉得這麼一個道理,要相信這個事實,我們已經發心念佛求生,七寶池中必定也有我們自己一朵花。只要我們功夫勤,像我在前面跟諸位所講的,念佛的時候必須要念到全心是佛,全佛是心。這個時候,你七寶池中你那朵花必定是非常非常地殊勝,別人比不了你啊!所以諸位要跟世間人比一比,不比別的呀!決定不要跟人家比名聞利養,如果要比的話,比極樂世界七寶池中蓮花的大小。為什麼呢?這是真的呀!永遠不會失掉的。名聞利養是假的,是會失掉的。假的,會喪失的,有什麼比頭?真的,永遠不會喪失的,這個值得一比。這也是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的意思。

 

那麼蓮花比作於「輪」,「輪」有運載的意思,所以此地說的「輪」,實際上講不是車輪。車輪,當然車沒有輪就不能行動,這個地方這個輪的確像飛碟一樣,像太空船。現在科學家也證明了,這個飛行器最理想的,就是一個碟形,就是最適合於太空飛行。那麼由此可知,它在飛行當中,這個蓮就變成像飛碟一樣,所以它有運載的功能。阿彌陀佛當念佛人在感應道交的時候,譬如說此方這個業報身,捨報的時候,因緣成熟了,阿彌陀佛就拿到這一朵花來接引你往生。所以對於往生,西方在那裡?我們怎麼個去法?你總算是放了心啦!你是乘座你自己花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麼在太空飛行的時候,遙控你這個花輪的,那個人就是阿彌陀佛。所以這個花輪也叫做阿彌陀佛的大願船,太空船啦!接引十方世界念佛眾生同赴蓮池海會。我們千萬不能把這個當作神話來看,我們要相信佛語千真萬確,這樣殊勝的機會不可以當面錯過。如果你要是把它當神話看,把它當作釋迦牟尼佛理想來看,那你就是當面錯過了。所以一定要有堅定清淨的信心。

 

淨土法門在我們中國,差不多有將近兩千年的歷史,從東晉慧遠大師建立第一個蓮社,在江西廬山建立第一個蓮社。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學,當時在家、出家都是社會知名的學者,他們在一起修學這個法門,一百三十多人,個個成就。所以這個法門歷久彌新,代代相傳,成就的人不可思議,太多太多了,難道那些人都是冤?那些人都是被釋迦牟尼佛欺騙了?我們跟那些人比一比,如何呢?我們在道德上、在學問上、在那一方面,我們也比不上人家。遠者我們不說了,我們拿近代的印光大師來比比,圓瑛法師來比比,我們能比得上人家嗎?這一些人都是死心塌地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學,他們成就了,他們沒有欺騙我們啊!下獄的,業障深重者;前面跟諸位講到,唐朝的張善和—業障深重者;恆州的王打鐵—愚癡者,也都能往生,可見得這個事情不假啦!

 

古人常說,在求學這一方面,修道這一方面來講,真正是:「唯上智與下愚,不移。」這兩種人最容易成就。有第一流智慧的人,一說他就通達了,他一生必定成就。另外一種,下愚之人,他什麼都不懂,但是他有信心,你告訴他怎麼做他就怎麼做,這一種人也好教,也能有成就。唯有一種,自以為聰明,俗語是半吊子。說他不懂吧!他懂很多;說他真懂吧!他一樣也不通,這樣的人最難度呀!但是當中這一級的人是占最大多數。那麼換句話說,我們也就是占當中大多數人當中之一,智不可及,愚也不可及呀!我們既然不能學上智,就應當要學下愚,求一生有真實的成就。

 

經裡面講的四色光明,蓮有光,身當然有光,所以蓮苞也有光。同樣地,我們要曉得,光色無量無邊,絕不止四種,四種都是略說而已。而微妙香潔,這是談蓮的四種德行。「微」這是講它是「質而無形」所以叫做「微」。「微」也就是精微的意思,同時也有幽微的意思。因為蓮花的根是纏生在金沙裡面,花浮在八功德水上。剛才說過了,形量不定,各隨念力,這是幽微的意思。那麼講精微,這是講它是七寶所成,光色相襯啊!這是精微之易。

 

蕅益大師跟我們講,「質」是七寶之體質,跟我們此地這個花的體質,完全不相同。為什麼說質而非形呢?就是它的形狀、大小、光色,並不一樣,是隨眾生願力、念力而顯示的,這個是「微」的意思。那麼說到「妙」,「無礙」這才叫妙;自在無礙,不可思議。同時我們講到三輩九品,真真實實地各隨自家功行,乘座自己這個花輪,絕對不會搞錯。不要以為極樂世界花那麼多,也許會搞錯了,不會的,一點差誤都沒有,這是妙啊!太奇妙了。那麼香與潔不必說了,我們這邊蓮花有清香,西方極樂世界的花,當然這個「香」比我們要殊勝,比我們更要清潔。我們這邊的蓮,所謂是出污泥而不染,西方極樂世界是出自於金沙啦!可見得比我們這邊要潔淨得不知道多少倍。

 

thO4O6B24D.jpg

(所以說別再相信那些轉什麼蓮臺可以把誰給送上西方的說法了呀!)

 

 

節錄自: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十講) 淨空法師講述

原文連結:http://book.bfnn.org/books/0671.htm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l 06 Sat 2019 03:44
  • 三觀

A03-051.jpg

 

 

天台的三觀是天台宗第一代祖師智者大師所建立的。「觀」就是照了的意思,所謂是觀達,「達」是達到,觀照要夠達到,這個意思也就是你要能夠證得。「一念之心即具三諦(真、俗、中)之法也」一念之心就通通具足,具足這個真假中三法。下面這是解釋,如果你要是觀心空,那麼你要曉得一切萬法都是唯心所變,心是能變,萬法是所變,心空則一切法皆空,無有一法不空,這個你所見的這個境界是真諦。像前面給你講的這個三土,方便有餘土他見的真諦,他的觀慧就是偏重在空觀。那麼此地所講的全是講的圓教教義。

 

如果你要是觀假,心是假的,能變是假,所變一切萬法無有一法不假,一切法皆假,這是講的俗諦,「諦」就是真理。那麼我們凡夫有沒有呢?給諸位說凡夫這三個個統統沒有。二乘人有這個意思,有這個境界,沒有這個境界,這兩個也沒有,菩薩才有這個境界,所以菩薩可以在世間遊戲神通,為什麼呢?他曉得一切萬法都是假的,像金剛經裡面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那就是觀心假,一切法皆假,他所證到的說的。

 

那麼如果是觀中,這個就是三觀裡面的中觀,這個心是中。什麼是中呢?非空非假,亦空亦假,這個叫中。那麼一切法無不皆中,這個就是中諦。中諦那是大菩薩的觀慧,能破根本無明。後面這個幾句話要特別記住,這個地方的三觀,「全由性發」注意呀!絕不是第六意識發的,如果落在第六意識裏面,那不叫三觀,那叫三種妄想。你要把打妄想就認為你在那邊修觀了,那你就錯了,大錯特錯了。真正修觀的人就是修禪定,他會大徹大悟;你要是誤會了,把這個妄想當作是修觀,你就別想開悟了,你路完全走錯了。所以這個三觀全由性發,「實非修成」實非修成果,不是修成的。這三種都是般若經裡面所講的觀照般若。空觀是觀照般若,假觀也是的,中觀也是的。這個觀照般若他用的方法不一樣,功夫有淺深不相同。「故於一心,宛有三用」實際上都是一心,都是一個心,一心裡頭有三種觀法,有三種境界,宛然好像有三種作用。三種作用不出一心,一心就是三用,三用就是一心,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所謂一心三觀也」那麼這是跟諸位說的大意。

 

這個第一個在講「空觀」,所謂「空者,離性離相。」先我們把它這個定義標示出來,離性離相,也就是說性相兩邊都不執著。「觀一念之心,」現前這個一念之心,「不在內,不在外,也不在中間,名之為空。」正如同佛在楞嚴經裡面給我們講的七處真心。學佛的人頂重要的是用心。那麼佛叫阿難去找找看,你心在那裡?阿難在七處都找不到。七處當然最重要的就是這個三處,因為其餘的四處都離不開這個三處,這個三處叫根本的三處。的確,內外中間俱不在呀!這叫空!找不到啊!金剛經裡面所說三心不可得啊!

 

「由觀一念空故,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而不空。」你看看假與中皆是空,這是圓教大乘的空觀。「以三觀皆能蕩相故也。」這個「蕩」就是離開,也就是把它斷掉。蓋空觀能夠蕩除,就是斷掉見思煩惱之相。

 

小乘人不曉得這種修行方法,以禪定的功夫來斷見思煩惱,這好苦啊!破了見惑以後,還要天上人間七次往來才能把思惑斷掉。所以阿羅漢這叫笨阿羅漢啊!

 

大乘圓教這個方法實在太巧妙了,你只要以這個方法去修,很容易就把你見思煩惱斷掉了。假觀這個辦法,可以能夠蕩塵沙之相,就是破塵沙煩惱。像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那真的是一心三觀啊!五十三參,種種境界,塵沙之相啊!無量無邊。知道一假一切假,不但假,你看看無假無中而不空,假就是空,的確像經上所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塵沙之相。中觀能夠破無明煩惱,能破根本無明。三相蕩除就是見思、塵沙、無明,全都斷掉了。這個境界就叫畢竟空,這是圓教的空觀。所以圓教空觀他所達到的境界是畢竟空,世出世間無有一法可得。就像六祖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是畢竟空啊!換句話說,本來畢竟空,這是大乘圓教空觀。所以他沒有這些煩惱,見思、塵沙、無明他都沒有,顯出他的根性那麼利。

 

第二我們講假觀。「假觀— 假者,無法不備。」「備」就是具備,一心當中,沒有一法不具備。華嚴經說得好,「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唯識裡面講「萬法唯識」;「識」是能變,萬法是所變,所以無法不備。這種修法教我們「觀一念之心,具足一切諸法,名之為假。」世出世間,十法界依正莊嚴,就叫做一切諸法,這一切諸法是我們自己一念之心圓圓滿滿具足了。要是「觀一念假故,一假一切假。」連那個空、中都是假,「無空無中而不假。」空、中都是假。為什麼呢?因為這個三觀都有建立諸法的這個意思在,「三觀皆能立法故」「立」是建立,他能夠建立諸法,何以見得呢?底下就說「蓋空立真諦之法,假立俗諦之法,中立中諦之法。三法皆立,即為妙假。」「假」是什麼呢?假有,「妙」是妙有,為什麼叫做妙有?無中生有叫妙有;「有」即是空,這是妙,空有不二,這個叫妙。這就是「是名假觀」。

 

那麼諸位從這個地方你就了解了,空觀是教你一切不執著,假觀是教你一切都不必離開,真是不即不離啊!而「中觀— 中即中正」什麼叫中正呢?「絕二邊對待之謂也。」二邊是空有二邊,或者拿我們此地來講,空假二邊。「空」是真空,「假」是假有,就是妙有,這兩邊都離開,這兩邊是相對的,絕二邊對待就是把這個兩邊通通離掉,這就是「中」。「觀一念之心,非空非假,」不能說他是空,為什麼呢?他能現一切相;又不能說他假,因為他畢竟空。他雖現這個相,這個相是虛妄相,不是真實的「即空即假,名之為中。」這是「中」的定義。「由觀一念中故」觀一念之心是中故,「一中一切中」連那個前面講的空,講的假,無不中,皆是中道。因為「以三觀當處,皆能絕待故也。」這一句很重要。「蓋言空則空外無法,言假則假外無法,言中則中外無法。三皆絕待,即為圓中」圓融中道啊!「是名中觀」。

 

這些意思,諸位必定要好好地記住,這個在佛教,教義上來講,叫根本教義。你不研究佛學則罷,你要是研究佛學,這些基本的道理必須要懂得,一定要記住,因為將來你在經論裡頭常常會遇到。那麼我們這個地方寫得很清楚,諸位仔細去看,最好能夠用個筆記本把它抄下去,常常溫習。那麼下面呢,這是給諸位說明這三種三觀,這就是講這三觀的修法,所謂有次第的三觀,有一心的三觀,要跟諸位講這個方法。那麼「三種三觀」這個「觀心」這是講你用這個三觀來觀心,「不出次第、圓融之義。」從次第圓融這個裡面就「有三種不同」,這三種不同的方法,我們要修學得要看自己的根性,要看自己的環境,你看用那一種方便就採取那一種方法。

 

那麼這個方法可以用一樣,也可以用兩樣,也可以同時都用,這是沒有一定的。希望諸位在這個地方細心地去體會。到熟透了,在生活上、日常生活當中,你自然會得心應手,知道如何地修行。這個三種方法:第一種是別相三觀,第二種,通相三觀,第三種是一心三觀。當然是以一心三觀為究竟。要是在念佛法門裡面來講,一心三觀能夠幫助我們得一心不亂。我們在前面看過,方便土以上都是用的一心三觀,那麼他只是功夫有淺深不相同,全是圓教一心三觀。那麼在此地我們要把三種三觀簡略地介紹給諸位。

 

先看「別相三觀」,別相三觀的意思就是「歷別觀於三諦也。」「歷」是講經歷。大乘行門裡頭常講歷事練心,我們要經歷許許多多的事物來練心,練什麼心呢?就是觀照之心,來練這個。「別」是講一切差別的境界,從這個地方觀於三諦。那麼你要會用了,都可以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那麼這是講方法,提示給我們。「謂若從假入空」從假觀再進入到空觀,「但得觀真」這是真諦;從假入空,空是真諦「尚不得觀俗,豈得觀中道。」那麼這就是前面講,這個次第三觀裡頭有隔別之苦,他不能圓融啊!你看你只能觀得了空,真空。這個妙有不曉得。阿羅漢這就是用的這個境界。這個但得觀真,偏真涅槃。曉得萬法皆空,他住在這個空裡頭,他不知道「有」,不知道「中」,這是二乘人的境界,這是從這個假入空的,他這個成就就是如此。

 

如果他的方法是「從空入假」,是用這種修行的方法,那麼他也只得到「觀俗諦」,曉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他沒有能夠得中道,「未得觀中道」啊!如果他是從「中道正觀」這像別相三觀,他用這個方法「方得雙照二諦」所以這個別相三觀裡面是以中道正觀最為殊勝。因為真俗二諦,他能夠雙遮雙照;說雙照當然雙遮的意思都在裡面,遮照是同時的。「遮」是不著相,兩邊不著,「照」是兩邊明瞭,樣樣明瞭,樣樣都不執著,這個叫別相三觀。這都是講的這個修法。

 

那麼再講到這個「通相三觀— 即於一觀中圓解三諦也。」「圓」是圓滿,「解」是了解、理解,曉得這個真、俗、中三諦。「謂若從假入空,」這個境界比前面要高,「非但知俗假是空,」「俗」就是假,妙有是空,「真諦中道亦通是空。」所以他這個觀慧比前面要深,功夫要深。如果他「從空入假」走的是這個路子,「非但知俗假是假,」這個「有」是妙有,不是真的,是幻有,是假有。他知道「真諦中道亦通是假」,絕不以為不會去執著分別真諦中道是真的,他不會的,他曉得一假一切假。如果是「入中道正觀,非但知中道是中,」他曉得「俗假真空亦通是中。但以一觀,」不管是空觀也好、假觀也好、中觀也好,以一觀當名,通相三觀,「當名,解心皆通。」無所不通,這個叫「通相三觀」。那麼從這個地方,諸位顯然地能夠看得出來,通相三觀比別相三觀,功夫是要深一層。

 

最後要跟諸位介紹的是「一心三觀」,那麼這一條,也就是我們在這個經論上常常講到的。所謂上三土業因都與一心三觀有密切的關係。那麼什麼叫一心三觀?請大家要留意。一心三觀「即於一念心,而能圓觀三諦也。」這是一心三觀的定義。「謂觀一念心,為從何處來,」這一念心就是一個念頭,心裡面起了一個念頭,這是一種觀心的方法。他不管這個念頭是善是惡,也不管這個念頭是真是假,也不管這一念是淨是染,通通不管,就看這個一念心從那裡來的?你這一觀,這個一念沒有了,沒有之後,你再去觀,它到那裡去了?「去至何所。」

 

禪宗最初到中國來,達摩祖師所傳的,就是用觀心的方法。可是這個地方是跟你講要用觀慧;不能夠打妄想,不能夠在那裡想它從那裡來的?你這一想,不就又引起了念頭了嗎。念頭沒有了,唉呀!它到那裡去了?那好了,到那裡去了又是一個念頭。這個地方不許你有前後念,一念何來何去。這樣一觀「畢竟無有淨。」「淨」都沒有了,「染」當然更沒有了。「若虛空名空觀,能觀之觀,所觀之境,歷歷分明,」那麼這個,這叫「假觀」「雖然是歷歷分明,而性常自空,空不定空,假不定假,名中觀。即三而一,即一而三,是名一心三觀。」

 

那麼此地要給諸位說一說,這一個觀法,前面講大前題告訴我們,那就是要用觀慧,而不可以落在第六意識當中。如果要用第六意識,那不叫做作觀,那叫做妄想。妄想畢竟不能夠斷煩惱、不能夠破虛妄,這個境界是虛妄的,煩惱也是虛妄的,起心動念、無明都是虛妄的。我們可以講,見思、塵沙、無明、十法界依正莊嚴,沒有一樣不是虛妄的。虛妄的妄想不能得到事實真相,換句話說,妄不能破妄啊!唯有真才能夠破妄。那麼這個三觀是要用真正智慧來觀照,像心經所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那個深般若就是觀照般若。他的功能,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三觀全是般若的觀照,這是我們應當要明了的,都是屬於般若的觀照。

 

那麼這個三觀的觀法,我們可以舉一個比喻來說,這個裡頭有圓有不圓。一心三觀是最妙,比如說一個人他有這個鑑別真妄的能力;他認識這個珠寶,他是一個行家。這個金剛鑽拿在手上,到底是真的是假的,他一看就明了了,他有這種能力,他能夠曉得它是真的是假的。而且他又有藝術的眼光,能夠曉得琢磨的功夫,他是真正的行家是通家,他才能夠估得出這一個物品真正的價值,他能夠估得出。那麼另外一個人呢?他也能夠辨別真妄,是真的是假的,他識貨;但是他不懂得藝術,他對藝術外行,沒有評鑑的能力,可是他能夠辨別真假。那麼還有一個人,他有藝術的眼光能評斷藝術,但是他對於這個鑽,這個本質到底是真的是假的,他搞不清楚。這三種人譬如這個三觀,一心三觀是大通家,既懂識貨又懂藝術。知真不知假就好比那個識貨,他知道這個真假,他不懂藝術。知假不知真的,知有不知空的,就好比他懂得藝術,他能夠欣賞藝術,但是他不曉得這個是真是假。這個三觀彷彿這樣的比喻。

 

那麼上面跟諸位,把這個天台這個三觀大意給諸位介紹出來了。蕅益大師在講解,他的目的是為了我們容易理解。就是對於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四土,依正莊嚴的因果。理解當然是幫助我們斷疑生信。

 

節錄自: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九講) 淨空法師講述

原文連結:http://book.bfnn.org/books/0670.htm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58780e7a9bae6b395e5b8881.jpg

 

 

那麼在經文裡面,我們首先要了解「眾生」是什麼意思?眾苦、諸樂,這是相當緊要的,一定要詳細地說明白。眾生是能受用的人,等覺以下皆可以名,等覺以下都可以用這個名。換一句話說,佛與眾生,這是對等而稱的;這個眾生的本意,在這個地方,眾緣和合而生起之假相,曰眾生,這個希望大家要注意到。因為在佛法裡這一個名詞用得太多了,非常地廣泛,我們要曉得它本來的意思,以及它引申的意思;它的本意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假相。

 

那麼由此可知,情與無情都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假相。它引伸的意思,就是眾多的意思。我們現在常常講的眾生。這個概念裡面,都是以為芸芸眾生,很多很多的人,稱之為眾生,這是引伸的意思;在經論裡頭用得也相當的普遍。可是如果我們要不明瞭它的本意,只知道引申的意思,那是決定不夠的。為什麼呢?沒有辦法破煩惱、執著,沒有方法破迷開悟。諸位曉得佛法的修學,無論是那一宗那一派,無論是那一個法門,都是以破迷開悟為目標,所謂是殊途同歸。

 

經上常說的,「方便有多門」,八萬四千法門,無量無邊法門,「歸元無二路」,總是斷煩惱、見真性,也是本經裡面所說的「一心不亂」,總是以這個為歸宿。佛門常常稱呼人稱眾,譬如一個寺院裡,我們要去請教人家,你這個寺院住了多少人?那麼這是一種說法,在我們聽起來沒錯啊!可是在佛法上則不然,佛門裡面一聽就曉得你是個外行人。如果你要問他,你這個寺院裡住了多少眾?他一聽,你是很內行的。這樣地稱說,其用意,破我執。這一句話的意思是,你這個寺院裡面,住了幾個眾緣和合的假相?如果說是問你住了多少人,你就會著事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你會著相,所以這種稱呼是破執著的稱呼。一個人也稱眾,一個人他是四大五蘊,眾緣合和的假相。所以我們曉得眾生的本意,才能夠依文字,起關照,證實相。那麼由此可知,佛門就在術語上,都是誘導我們破迷開悟;這一個名詞術語用意如是,所有的名相無不如是,都是提起我們關照功夫而施設的。

 

那麼再看經裡面所講的眾苦,眾苦是什麼意思?這是佛門常稱集眾,意思都是破迷破執著。那麼經上講,無有眾苦,這個「眾」在此地是講眾多的意思,苦太多太多了。經上常講的八萬四千塵勞,就是八萬四千苦。苦就是病,所以八萬四千法門來對治八萬四千苦;說得太多了,說也煩,聽也麻煩,因此經論裡頭常常講眾苦、一切苦,把它歸納為三苦,就是這個三種;八苦,就是這個八種。那麼諸位要曉得,三苦裡面包括八苦,所以三苦的範圍大;八苦不包含三苦,八苦的範圍小,只是三苦裡面的一種,一種裡面再分為八種,那麼在這個表解裡頭,諸位能夠看得很清楚。

 

那麼這個三苦、八苦,是一切眾生可以說是人人具足,所以是一切有情眾生個個具足。三界之內也統統具足,在欲界裡面,這個三類的苦統統都有。欲界裡面包含著有六層天: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這個三苦、八苦全都具足。到色界天,因為他「欲」斷了,所以「苦苦」沒有;「苦苦」是中斷了,他有「壞苦」,他有「行苦」,因為他有色相。那麼到無色界天,他連色相也沒有了,沒有色相,當然就沒有「壞苦」,沒有成壞之苦,可是他有行苦;行苦是念念遷流不息,他有這個苦處。

 

我們現在簡單給諸位介紹這個「八苦」,八苦裡面第一個是「生苦」,那麼生就是講的出生,這一樁事情我們每一個人都曾經經歷過,雖然經歷過,這個事情現在都忘掉了。佛在經典裡面,給我們形容這個事情,說我們在投胎的時候,諸位曉得,一個人,這是假設,他到世間,也就是我們講的人道;到世間來投胎,得到這個報身,是他自己前生五劫的善業所感而來受生的。當然他與父母是有緣分,沒有緣分不會到他家來投胎。

 

那麼佛在經典裡面跟我們說,父母與子女有四種緣:

 

第一種,過去父母對他有恩,他是來報恩的,那麼既是來報恩,當然就是我們世俗裡面常說的孝子賢孫,這是報恩而來。

 

第二種類,那是報怨,過去父母是他的仇家,這一世遇到了,他是報仇報怨而來,他生在你家做你的兒女,到他長大之後,他作奸犯科,會搞得你家破人亡,我們世俗間常講的敗家子,這是報怨而來的。

 

第三類,討債而來的,討債鬼,那麼這些小孩多半非常可愛。如果父母欠他少,他或者三、四歲就夭折了;如果欠他多,到一、二十歲,他走了;費了多少心血,多少金錢來培養他,到他剛剛要成立了,他走了,這是屬於討債的。

 

第四類是還債的,那是他欠父母的。這個小孩他將來對父母衣食、物質上的供養不會缺乏;當然也要看他欠父母欠的多少,欠得多,供養得很豐厚,欠得少,供養就比較要薄一點。他對父母沒有孝敬之心,沒有孝順心,只是照顧他生活而已,這是屬於還債的類型。

 

佛給我們說如果沒有這四種緣,不會到你家來的,所以我們要了解這個情形。人與人之間,父子這個關係最密切,是基於這四種緣。除父子之外,朋友之間的交往,乃至於一生當中與某個人只有一面之緣,也有這四種關係,只是在關係裡頭有厚薄輕重不等同而已,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的。真正懂得其中的關係,業力就可以轉變,命運可以改造;如果不懂得,不能夠轉業,那麼一定是隨業流轉,這個就苦不堪言了。

 

那麼說到苦苦,這個八種啊!苦苦上面是動詞,下面這個苦是名詞。第一種是生苦,投胎來的時候,入胎了,他在母親肚子裡頭十個月的懷胎,這十個月相當之痛苦,佛把這種苦比做地獄,叫胎獄之苦。母親要是吃涼的東西,他在肚子裡面感受就好比寒冰地獄,母親吃熱的東西,他感受就像火燒身體一樣,所以叫十個月胎獄之苦啊!正因為這個胎獄太苦了,所以他把前生的事情都忘掉了,如果在胎獄,胎胞裡面,要是很自在很安樂,他前世的事情那有不記得的道理?我們試問問,今天那一個人還能夠記得前生的事情?他為什麼不記得前生?就是經過一次大苦難,把前面的事情給忘掉了。

 

如果你說我不信,那麼可以舉個例子來說,這個世間有很多聰明伶俐的這些兒童,往往在害一次大病之後,這個人整個就變樣子了。我有一個朋友,他有一個兒子,非常地聰明伶俐,他說在八、九歲的時候,得了一場大病,發高燒,時間相當之長,等到病好了之後,這個小孩漸漸就很痴、很呆,變成這種情形;他說與小的時候,活潑、伶俐、聰明,完全不相同,變成呆頭呆腦。那麼由此可知一場大病都能夠使人痴呆,像喪失了記憶,何況生死?生死之苦比這個病苦,要嚴重得太多太多。

 

佛在經裡頭有一個比喻說形容死之苦,有如生龜脫殼。那麼諸位想想,活的烏龜,把它的殼拔下來,他說人投胎出生之苦,就像生龜脫殼一樣,這這個生死之苦,死是個大苦,生又是一個大苦,所以把前世的事情忘得一乾二淨,道理在此地。也有極少數的人,能夠記得前生的事情,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有兩種原因:

 

一種是大修行人,他不昧因果,像釋迦牟尼佛,他也是在他母親肚子裡頭懷胎十個月啊!可是他的福報大、神通大,他在母親的胎胞裡面,依然在講經說法,沒有這些苦的感受,這是福報大,所以他生生世世的事情都不會忘掉,那麼這個是大修行人。

 

那麼第二個類型的,是屬於奪胎的,什麼叫奪胎?就是住在母親胎胞的這個人,他在一出生下來的時候就死了,另外一個人的靈魂,他剛剛好去投胎,就借著他這個身體;實際上他是兩個,一個身體是兩個人,前面那個人,他坐了十個月的胎,坐滿之後,一出生,他就死了,第二個人,奪了他的身體作為自己的身體,這叫奪胎,因為他沒有受十個月胎獄之苦,所以奪胎的人,記得前生的事情。這個在我們中國歷史筆記小說裡頭都有記載,這當然不是很多的事情,不是一個正常的,也不是多見的,那麼這屬於奪胎,才能夠記得前生的事情,所以死、生就是苦。

 

那麼還有一種情形我們也能夠看得出來,這個生究竟是苦還是樂?特別是小孩,小孩不懂事,天真瀾漫,他這個苦樂,馬上表現在面孔上;不像成年人,城府很深,喜怒不形於色,這個是小孩做不到的。那麼你看看小孩出世的時候,一出生,你看他是不是滿臉笑容,啊!很喜歡,哈哈大笑出生了,那個生就是樂啊!我們看見小孩出生下來,那個面孔都是愁眉苦臉,一生下來就哭,那哭,苦才哭嘛!樂他就會笑了,他就不哭了,所以一生下來,你就看到他哭得痛苦,可見得他很苦啊!這是我們能看到的,也能夠證明生不是樂,是苦。一出生就哭,一出生口裡頭就叫苦,如何能夠脫離三苦、八苦呢?

 

第二是「老苦」,老之苦,我們不要多說,年歲大了,像我這種年齡,就已經感覺到老之苦了。年輕的人尚且不能體會,但是觀察那些老人,老態龍鐘,耳也聾了,眼睛也昏了,也花了,動作也不靈了,處處需要人照顧,這是老之苦啊!在中國,如果兒孫孝順,這個晚年還算是幸福;假如兒孫不孝順,老年的確是相當可憐。在西方,這一種情形更為普遍,所以有一些老年人,到台灣來觀光,對於中國的社會非常地羨慕,道理就是在此地。中國的家庭,三代同堂的還相當之多,這在外國是見不到的,換句話說,對老人的照顧,在今天全世界而言,依舊是在中國。

 

第三種是「病苦」,病苦的經驗,我想每個人都有,縱然你沒有大病,有的時候也要生一點小病,病的滋味你嘗試過。如果是得過大病的人,他對於病苦感受的,那就更深了。

 

第四種「死苦」,死之苦就是神識離開自己的身體,像前面所講的,佛所說的,如同「生龜脫殼」,投胎跟捨報,這個是最大的苦難;投胎的時候迷迷糊糊來投胎,投胎雖然不苦,可是坐胎就苦啦!這十個月在胎胞裡面,這個苦啦!死的時候,四大分離,你的神識離開你的軀殼,這個時候非常非常地痛苦,那麼生、老、病、死誰沒有呢?古人說:上自天子,下至庶民,這個四種苦人人都具足,那一個人也沒有辦法避免。

 

除這個之外,在我們依報環境當中,還有三類苦,那就是:第一個是「愛別離」,無論是你所愛的人或者你所愛的物,總是不能夠長久得到的,他會跟你離開,聚的時候你很歡喜,離開的時候你就悲傷。其次一類,「怨憎會」怨家對頭,不希望遇到偏偏朝夕共室,所以是:不是怨家不聚頭,怨憎會的苦啊!第三種是「求不得」,在這個世間,自己有欲望,始終沒有辦法滿足自己的欲望,求名求利,縱然得到了,又怕失掉,有患得患失之苦。這個三種也是每一個人所不能夠避免。

 

末後一條,叫「五陰熾盛苦」,前面七條是指的果報,我們現前的感受,不外這七大類,後面這個一條是業因,也就是苦因,前面是苦果,這一條是苦因。五陰熾盛,五陰煩惱在裡面就像火燒得很猛烈,很旺盛。所以前面這個七種苦果延蔓不斷,苦苦相牽,如果沒有辦法超脫,沒有辦法解決,這一種苦果必定是一生比一生深,一生比一生更苦,這種道理,這個事實,我們很冷靜地去想一想,可以能夠想到幾分,而且在常理的推測上,必然如是啊!

 

眾苦我們簡單就給諸位介紹到此地這些名詞希望大家要注意到,要記住,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前面七種是果,後面這一種是因。

 

那麼再給諸位講這個「壞苦」,什麼叫「壞」呢?「壞」是到變壞的時候,你就感覺到苦了,譬如我們三界之內的色界天,色界天裡面,色界天人,都有相當禪定的功夫,他有色身,他也有物質上的享受,但是他因為沒有欲,就是財、色、名、食、睡,這個五欲他斷了,斷了五欲,所以這些苦他沒有,他是離開了。色界天的壽命相當之長,他這個壽命怎麼說呢?完全是禪定的功夫,他的定功要一失掉,他就要墮落了。所以定功失掉,當墮落的時候,他感覺到苦,壞苦,他的色身、他的宮殿都壞了,他又要到六道裡頭去輪迴、去投胎。

 

無色界天,連色身都不要了,他沒有色身,他就沒有壞苦,可是無色界天人,這個壽命也是依定力而說的。譬如說他最高的是非想非非想天。非想非非想天的壽命是八萬大劫,八萬大劫到了,他的定失掉了,失掉之後必定往下面墮落,為什麼呢?他沒有往上面去的,他要往下面墮落,這個時候感覺到苦。那麼這種苦給諸位說,為什麼不叫壞苦?因為他沒有色身,他有色身這叫壞苦,沒有色身叫「行苦」,他這個定功不能夠常住。

 

實際上說來,欲界眾生這三種全部都有,譬如到老的時候、死的時候,壞苦現前。我們的青春不能夠永駐,這是行苦,一天一天地衰老,這是屬於行苦。所以佛告訴我們,教我們要覺悟,人生所享受的無非是苦而已呀!實在沒有樂,所謂樂,不過是這些苦暫時地停止,那麼你感覺得好像很樂,實際上那有樂呢?何況樂極生悲呀!由此可知的確沒有樂,苦是真實的,樂是假的。

 

 

節錄自: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八講) 淨空法師講述

原文連結: http://book.bfnn.org/books/0669.htm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p-1501127133063.jpg

 

 

淨土經上告訴我們,有四種淨土,這是不可不知的。那麼說到四種淨土,各分淨穢,這也是我們要明了的。那麼「四土」名稱,第一個叫「凡聖」同居土。第二個叫方便有餘土。第三個叫實報莊嚴土。第四叫常寂光土。我們在這個表裡面,給諸位作一個簡介,這個「四土淨穢」,看這個地方就行了,四土各有淨有穢,乃至於到常寂光土,也有淨,也有穢。

 

凡聖同居土裡面,「五濁重者穢」,「五濁清者」,這就是「淨」。什麼叫五濁?我們到經文後面會讀到,就是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濁」這個意思,好比是水,水裡面帶的泥沙很多,就不清淨,所以它是代表的煩惱、不淨,「濁」就是不淨,就是汙穢、骯髒,就是有這個意思。

 

那這個「劫」呢?是說的時間,我們常說年頭不好啊!那麼諸位想想,時間那有好與不好。而是在這一個這一段期間裡面,如果是社會很安定,大家的生活非常好,所謂是安和樂利,這個年頭好啊!國泰民安,沒有戰爭、沒有災害,五穀豐登,這是好年頭。由此可知,劫濁不是它本身濁,而是指社會的動亂,所以才稱之為濁。

 

我們看看古今中外的歷史,像我們台灣這個地區,三十多年來繁榮、安定,這個是很難得的、很稀有的,沒有動亂,大家能夠過太平日子。能夠聞到如來的正法,尤其是難得。可是世界上有幾個超級的強國,不斷地在發展科學武器,給全世界的人帶來了戰爭的恐怖,尤其是核子大戰,整個世界毀滅性的這種戰爭,每一個人心裡面都不能夠平靜,這是真正的劫濁啊!

 

所謂見濁呢?「見」是見解,失去了正知正見,完全為邪知邪見所蒙蔽了,把邪當作正,把正見當作邪見,顛倒真妄,這就叫做見濁。簡單的講,見濁就是舉世之人,沒有一個正確的見解,這個是第一可悲之事啊!佛常常說眾生為「可憐憫者」。諸位要曉得,煩惱、生死,不足為可憐也;最可憐憫的,就是知見顛倒,不能夠辨別邪正是非。

 

煩惱濁,這是大家容易懂的,生活在煩惱之中。大乘佛法裡面,把煩惱歸為六大類,貪、瞋、痴、慢、對於聖教的懷疑;再說,誤見,就是錯誤的見解。試問問,我們是不是生活在六大煩惱之中?這個六大煩惱,有那一條我們能夠離開了?佛門裡面常說,苦海無邊,苦海指什麼?就是指這個六大類的煩惱。

 

眾生濁,這是指一切眾生,無有正知正見,生活在煩惱之中,所以眾生的相—濁相,不是一個清淨之相。

 

命濁,簡單地說,就是壽命不很長,壽命短促。壽命短促,你要想修學法門,功夫還沒有成就,壽命到了,這個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來生來世再繼續來修,那麼諸位想想,這個一轉世,就算你的福報很大,你的善根很深厚,你這一轉世,至少要耽誤二十年,你的修行那是中斷二十年了,這個就沒有辦法繼續精進,它當中有中斷。那裡能夠比得上西方極樂世界,人家壽命長,無量壽命。「無量」到最後再跟諸位介紹。

 

佛在經論裡頭常常告訴我們,一個人修行成佛,從初發心到成佛,需要多長的時間呢?三大阿僧衹劫。在我們這個世間,命濁,壽命短,誰能夠活三大阿僧衹劫呢?所以我們的修學相當困難,到西方極樂世界是無量壽。無量是個數目字,多大的數目字是一個無量呢?華嚴經裡面給我們說,阿僧衹個阿僧衹,就是阿僧衹乘阿僧衹,叫一個無量。那好了,我們不要多了,只要一個無量就可以了,成佛時間足夠了。因為成個佛,三個阿僧衹劫;你的壽命是阿僧衹個阿僧衹,豈不是太容易了。所以釋迦牟尼佛要送他的學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留學,道理就在此地。送到那邊去,保証成佛。

 

那麼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四土裡面,諸位要記住,凡聖同居土裡面,有淨有穢,這就是帶業往生,這個都是講帶業往生。帶業往生到那邊去的人,一定還帶著娑婆世界,這個五濁的習氣,習氣不太好斷,總得要相當長的時間,慢慢的才能夠斷得掉。所以你到那邊去之後,你帶的這個習氣重,這是凡聖同居土裡面的穢土。那麼你這個五濁習氣輕,你這個凡聖同居土,現的是淨土。那麼這是比較它這個穢土比我們的三禪天、四禪天,那還要清淨,這就是他們本身做個比較,這是我們要曉得的。

 

如果証得了事一心不亂,那麼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生「方便」有餘土。所謂「方便」,是講你修學的法門;所謂「有餘」,就是你的無明煩惱還沒有斷盡,你只斷見思煩惱,塵沙、無明還在,所以叫「有餘」。它這個裡頭的穢、淨怎麼說呢?我們就小乘境界來講,「析空拙度証入者」,這個叫「穢」;「析」是什麼?分析空。像我們講一切物質,把它來分,一分為二,二分為四,這樣的分析,分析到最後,恍然大悟,萬法皆空。這個樣地把煩惱斷盡了,見思煩惱斷盡了,從這個地方証入一心的,那麼這個是事一心的,這是很笨的辦法,這叫「穢」。「體空巧度証入者淨」,這個來得快,悟性高,一聞他就開悟了,當體即空;用不著分析,這麼麻煩啊!當體即空,這個比這個要巧得太多了。這個就是說方便土裡面,智慧高的,智慧低的,方法善巧,方法笨拙,我們來說這個淨、穢。

 

如果你是修到理一心不亂,那你生「實報」莊嚴土,「實」是真實,不是方便;可見得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都不是真實的,跟我們這個世界一樣,幻化的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這麼一個境界啊!到這裡是真實的。所以這才是真實的果報,「理一心」才是真實果報。

 

那麼下面這個註解是蕅益大師用天台教義來說的。天台講的是三止三觀、次第三觀。三觀是空、假、中—空觀、假觀、中觀。「次第三觀証入者」,這個智慧淺一點。「一心三觀」,三觀同時,這個「証入者」叫做「淨」,這個高。實報土裡面,它也有高下之分。那麼我們在大乘教義裡頭看,大乘圓教,像剛才跟諸位提到的華嚴經裡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個四十一位,那就是四十一個等級,四十一個次第,從圓教的初住,到圓教等覺;愈是往上面去,愈清淨。在比較上來講,下面是「穢」,上面是「淨」,譬如說十住菩薩是穢,十行菩薩是淨;十行菩薩是穢,十迴向菩薩是淨;十迴向菩薩是穢,十地菩薩是淨;十地菩薩是穢,等覺菩薩是淨。這個淨穢是比較說的,統統都是理一心不亂。那麼由此可知,理一心不亂的功夫,有淺深差別不同,因此它這個實報土的受用也不一樣。証得了實報,也就分証寂光,為什麼呢?「寂光」土是法性土,這個是理體,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講的宇宙萬有的本體。這個實報是宇宙萬有的實相—真實相。凡聖、方便,這個是虛妄相,這是真實相。但是理體是一個,實報土是寂光土變現出來的;凡聖土、方便土,也是寂光土變現出來的境界,所以真妄不二啊!

 

「寂光」土,「分証者穢」。那些是分証呢?從圓教初住到等覺菩薩,都是分証。「究竟滿証者淨」,究竟滿証,唯佛一人,成了佛了,這才是究竟滿証。你看看等覺菩薩,還算分証;那我們現在經上講的這個淨土,在四土裡面,它指什麼?彌陀經裡面所講的,無量壽經所講的,觀無量壽經所講的,全是講的凡聖同居土。

 

「今正指同居,亦兼上三」,方便、實報、寂光、它也包括在裡頭,為什麼呢?經上有這麼一句話說,「上善聚會」,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那個上善是什麼?這是上善、上善、上上善;所以你雖然帶業往生去的,方便土的菩薩、實報土的菩薩、寂光土的菩薩,你都能夠跟他們在一起,諸上善人聚集在一會啊!這一種殊勝的因緣,到那裡去找去?

 

這個「此論修德」,這是諸位要注意到的,「不論性德」;跟大家所講的這些,全是講的修德。為什麼不講性德呢?「性德則『本來無一物』」,六祖大師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性德是什麼呢?就是講寂光土,是從「理」上講的,修德是從「事」上講的。那麼理上呢?「法爾俱足四土」,法爾就是自自然然,本來就是這樣的,這個叫法爾。「法」是一切萬法,「爾」是如的意思,「百界千如也」,本來就是這樣的啊!十法界跟一真法界是「一」不是「二」,為什麼呢?因為十法界是性德法爾俱足的,俱足四土,就是俱足百界千如。

 

 

節錄自: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七講) 淨空法師講述

原文連結:http://book.bfnn.org/books/0668.htm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師父菩薩行墨寶~.jpg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略稱,翻成中國的意思,古譯作「大道心眾生」,新譯為「覺有情」,就是覺悟的有情眾生。那麼這個古譯與新譯是從玄奘大師這個地方來分的,那就是玄奘大師以前,我們稱為舊譯,或者稱為古譯;玄奘大師所翻的這些經論,我們稱之為新譯。玄奘大師所譯的是覺悟的有情眾生,在玄奘大師以前都翻成大道心眾生,那麼這個譯法都譯得非常之好。那麼什麼叫「大道心」?什麼叫「覺」?它的標準又是什麼?這個在經論裡面講得很清楚,必須要發菩提心,才能稱之為大道心眾生,才能稱之為覺有情。

 

在這個地方我們要把什麼叫做菩提心,要跟諸位說明一下。那麼這是大道心眾生,覺有情,這是有智慧,有慈悲。「智」慧,「上求」佛法;慈「悲」,「下化」眾生。最重要的,則是菩提心。菩提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覺」的意思;菩提心就是覺心。菩提心裡面包括了三個意思,第一個是「直心」,第二個是「深心」,第三個是「大悲心」。這是一切經裡頭差不多都是這樣說的。

 

佛在無量壽經裡,講這個三心,它的名詞稍微變了一點。他講的是「至誠心、深心」與「發願迴向心」,那麼這個是菩提心。那麼兩者我們一比較,這個意思就更明顯了。所謂「直」,就是沒有一絲毫的委屈,也就是我們講的真心;真心真到什麼程度,才算是真?那我們看「至誠」這個意思,就能夠體會到一些。可是「誠」究竟是什麼境界?過去曾國藩曾經說過,他解釋學容說這個誠這個定義,「一念不生叫做誠」。這種解釋相當地正確,正如六祖大師所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心就是至誠心,這個心就是直心。

 

菩提心裡面雖然講這個三條,是以這一條為體,另外兩條,那是受用。深心是自受用;大悲心是他受用,是對待一切眾生的心,深心是對待自己的心。「深」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般的解釋,好德好善,真正地喜歡道德,喜歡善行,所以這個是屬於自己,自己受用的,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謂是精神生活。這個大悲心就是慈悲心,憐憫一切眾生的心,同情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這是大悲心,所以這個是對待別人的心。

 

那麼我們曉得,就是以人道來說吧!知道自愛的人,不少,知道幫助別人的人,也不少,他能不能叫菩薩呢?不能。為什麼不能?因為他這種這個好德好善,與這個慈悲,不是建立在直心的基礎上,那不是真正的覺心。必須是要有至誠心的基礎,你這個深心,大悲心,是從至誠心裡面發出來的,這個叫做菩提心。菩提心是真心,所以那個大慈大悲是真的,那一種自愛、好德好善,也是真的,決定不妄。所謂不妄就是它永遠不變,他永遠能夠保持住;他沒有分別,他沒有執著,他沒有偏愛。這是我們學佛,尤其是修學大乘佛法,一定要把它搞得清清楚楚。一定要發菩提心,才能夠修菩薩道啊!

 

在淨土法門裡來說,淨土法門屬於大乘法,沒有菩提心,怎麼能夠成就大乘法裡面的往生呢!所以我們看看世間人,念佛的人多,真正得生淨土的人少,原因在那裡呢?心不相應,這個是特別要注意到的。前面雖然講的小乘阿羅漢,但是諸位曉得,人家稱為大阿羅漢,稱為大比丘,那就不是真正的小乘,是裝成小乘的樣子,實際上都是菩薩,沒有一個不是大乘。乃至後面所講的人天,也都是發了菩提心的人。所以學佛要從那裡學起呢?從「至誠」學起啊!可是講到「至誠」,「至」是什麼?到了極處,所以說到這個地方,儒佛之道,相去不遠。

 

我們在儒書裡,平常我們念四書,在四書裡面我們讀到,「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雖然儒家所講的,沒有佛法講得這麼清楚,講得這麼明白,可是意思都到了。誠意就是至心,就是至誠心。正心就是深心、大悲心。你們想想對不對呢?儒家把深心、大悲心,合成一個,叫正心;佛法把它分開兩個,一個是自利之心,一個是利他之心,分作兩個來說。那麼如果你要想真正修這個菩提心,在我們儒家誠意、正心,就是佛門的菩提心,的確沒有兩樣。在這個之前面,要格物致知啊!格物,「物」是什麼?「物」是說的物欲,就是慾望,七情五欲啊!「格」是什麼呢?「格」是格殺,就像前面的阿羅漢,殺賊的意思一樣。由此可知,格物就是斷煩惱,就是阿羅漢裡面所講的,「殺賊」的意思,把這個煩惱賊給它殺盡,這就是格物的意思,格除一切物欲。致知,就是破所知障。你看看,格物破煩惱障,致知破所知障,二障破盡了,直心才現前,至誠心才現前。至誠心現前了,也就是根本智現前了,根本智就是直心,就是至誠心。

 

世俗間也常說,誠則靈啊!心,靈了!誠到了極處,心就靈了,所以這個心靈,就是講的智慧現前。這一種智慧是你本性本來具有的智慧,不是從外面學得來的,所以是一切智,無始智,這個時候豁然獲得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就是在什麼?這個三心之用啊!菩提心的德用,沒有一樁事情做得不圓滿,沒有一樁事情不究竟。所以真正美滿幸福的人生,確實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礎上。也就是建立在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基礎上,這個是學問的大根大本,也是大乘佛法的根本,具足這樣的根本,這才稱之為菩薩,真正發菩提心。

 

我在講習當中,因為常常講到這個問題,許多初學的同修,對於這個名相,就是名詞、術語,往往感到困惑。所以我把這個名詞改變改變,但是意思是一樣的,那麼這樣說法,大家就更容易明白了。那麼我把它稱作「平等心」,直心是平等心,誠到極處了,一念不生了,像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物,這是真平等,有了「一物」就有比較,就不會平等了,所以直心、至誠心,那是平等心。深心,則是「清淨心」,無論在什麼境界,心得到清淨,不為一切境界所染污。在順境,不為順境所染;在逆境,不為逆境所染,總得清淨。「慈悲心」這是代它,這是大悲心。

 

所以我們學佛學什麼?學平等、學清淨、學慈悲,這就是修學大乘佛法,這個是大乘佛法的根基。在圓覺經裡面講,「淨圓覺心」,那個經上講,圓覺性,實際上講,心性是一個意思,清淨圓滿覺悟之心。一切境界決定不迷,不迷就是覺悟,迷則不覺了,不迷就是覺,所以這個三種心,這是清淨圓滿覺悟之心,是我們人人本來具足的,但是現在被煩惱所障礙住了,那麼我們必須要好好地來修學,恢復我們自己原有的淨圓覺心。那麼這是「菩薩」兩個字的意思。

 

 

節錄自: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六講) 淨空法師講述

原文連結:http://book.bfnn.org/books/0667.htm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61198_3748388367343_1048868058_n.jpg

衹樹給孤獨園-阿難菩提樹

 

482591_3748368846855_727746147_n.jpg

485155_3748374126987_1584646379_n.jpg

66627_3748374647000_772872722_n.jpg

佛陀的房間

480173_3748379847130_1255763966_n.jpg

宣說阿彌陀經的說法台

 

600093_3748380967158_2080777718_n.jpg

602253_3748376767053_757067523_n.jpg

 

 

這個「衹樹給孤獨園」,這個裡面有一段故事,我們在此地簡單地給諸位介紹。這個「衹」是「衹陀太子」,衹樹給孤獨園。這個衹陀太子就是波斯匿王的兒子。衹陀,中國的意思是戰勝的意思。那麼大概是波斯匿王打勝仗的時候,正好他生了一個兒子,所以取了個名字,就取為衹陀。那麼這就是舍衛的王太子,舍衛城的王太子。這個給孤獨,這是翻成中國的意思,這個梵語稱為「須達多」,須達多就是「給孤獨」,須達多是波斯匿王的大臣。波斯匿王大臣,這兩個人,我們總把他搞清楚。那麼須達多這個號,是別人送給他的,就是這個人非常慈悲,他常常喜歡布施孤苦伶仃的老人,他常常照顧他,所以大家就送給這個美稱,一個很好的號,叫他「給孤獨」,他常常能夠救濟這些孤獨的人。那麼在他的鄰國,就是「王舍城」,有一個國王叫「瓶沙王」,那麼這個地方還有一個人要注意到的,就是刪檀那長者,那麼我們現在跟諸位簡單介紹這個故事。

 

那麼這是有一個時期,須達多長者為他的兒子娶媳婦,去下聘。那麼他這個媳婦,親家是誰呢?就是王舍城的刪檀那長者,這是他的親家公。正好須達多到王舍城去拜訪這個親家下聘,聘媳婦的時候,這個時候,刪檀那長者正在迎接釋迦牟尼佛,而把他這位親家冷落在旁邊了。那麼他就想了,你看兩個人都是大臣,刪檀那是王舍城的大臣,須達多是舍衛國的大臣,都不是一個普通人物。而且這時候,須達多到刪檀那那裡去做客,這是貴賓,同時又是親家,這樣重要的人在一般常理來講,應當親自要來接待,要來招待他。那麼他把他放在旁邊,去迎接釋迦牟尼佛,而且看到他對釋迦牟尼佛那樣隆重,那麼樣的尊重,他感覺到很奇怪。就向他打聽,那是什麼人,你對待他那麼樣地尊重,甚至於超過了對於國王的尊重,他到底是個什麼人?那麼,於是刪檀那長者就給他介紹,說明佛的這些功德,度化眾生這些事跡。

 

那麼這個須達多聽了之後,非常地感動,於是乎就要求刪檀那長者給他介紹,引見,他去禮拜釋迦牟尼佛。那麼這個拜了佛之後,當面就邀請,請佛到舍衛大城去弘法;就請佛,當然他現在在王舍城說法,就請佛您明年到我們國家去弘法利生。那麼佛就告訴他說了,他說我明年還是瓶沙王請了我,我沒有時間。那麼給孤獨長者說,那麼就後年好不好?佛就答應了,好,後年我一定去,於是須達多長者非常地高興。那麼這一細看看呢,佛的這些弟子們,常隨弟子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是一個相當大的團體,那麼這些人都是跟到佛的,佛到那裡,他們就跟到那裡,不想捨去。所以要請佛一個人簡單,這一請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那麼必須要有相當一個寬大的場所來招待這些人。

 

於是乎回來之後,他就想那個地方能找到這麼好的一個所在,看了好多處的地方都不太滿意,到最後在城外看到衹陀太子的別墅,是個花園,地方也很寬敞,裡面的建築非常的典雅,距離城又不太遠,今天來講交通也相當方便,又離開都市在郊區,非常理想的這個地方。於是乎想,這個地方可以容納世尊的這一個團體,就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的時候,沒有問題,可以容納得下。但是這個地方是太子的地方;一般人的地方,他出面來買很容易;這個太子的花園,要跟他買不太容易。於是乎他又找衹陀太子來商量,衹陀太子就跟他開玩笑;長者,聽說你很有錢,你家的黃金很多,你想要我的花園,行!你用黃金鋪地,你把我這個園子鋪滿了,我就賣給你。須達多長者真的有錢,在舍衛國那是第一有錢的人家。他回去就真的打開他家的倉庫,把黃金搬出來鋪地。

 

有人就跟衹陀太子說,我在開玩笑的,真的啊!結果跑進去一看,果然在黃金鋪地。衹陀太子這一下子才被感動,啊!釋迦牟尼佛到底是什麼樣的人?你能夠這樣為他犧牲。於是乎他就說明,釋迦牟尼佛智慧、功德。那衹陀太子說,這樣的,哦!原來是這樣的人;這個功德,這個好事,我們兩個人做,不能讓你一個人做。那個給孤獨長者不答應,他說這個功德是我的,我不讓給你。他說那不行啊!他說如果要是真的你不答應的話,好,你黃金可以鋪我的地,我地賣給你,那我房子要拆掉,我這裡有很多花草樹木,你不能鋪啊!那花草樹木,我統統把它砍得乾乾淨淨,給一塊荒地給你,那這個地方沒有意思了。這個是無可奈何的了,所以長者就說好吧!那好,我們兩個人做好了。這個花園算是給孤獨長者的,裡面所有這些樹木、建築物是衹陀太子的,所以這個地方就是兩個人的功德主;衹陀太子的樹木、庭院,給孤獨長者的花園;所以這個地方,因為衹陀是太子的身份,那麼須達多畢竟是大臣,所以把太子的名字放在前面,他自己的名字列在後面,衹樹給孤獨園。這是黃金鋪地,來供養釋迦牟尼佛,也就是供養三寶。這個典故就是從這兒來的。

 

節錄自: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五講) 淨空法師講述

原文連結:http://book.bfnn.org/books/0666.htm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Z01-06-01_b.png

 

「佛」為了度一切「眾生」,「隨機施化」,「機」是眾生的機感,施捨教化的方法,善巧方便。「歸元無二,方便多門。」八萬四千法門,方便法門,指歸的一條路。在方便多門裡面,講到最「直捷」、最「圓融」、最「頓入」的,無過於「念佛往生」。這是我們在大方廣佛華嚴經裡面所看到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是大方廣佛的結論,提倡的念佛往生。善財童子表演的就是念佛往生,這個方法「簡」單、容「易」、「穩當」,八萬四千法門算是第一;第一簡單、第一容易、第一穩當,「穩當」是可靠啊!決定不落空。要領是「信願持名」,這是本經的三大綱領。

 

蓮池大師講:「但見彌陀,何慮不悟?」這個「悟」是明心見性,是證得理一心不亂,是入一真法界。「法門尊重」,不管是那一宗那一派,對於阿彌陀經,對於持名念佛,無不尊重。「獨以此經」法門尊重,獨以此經。因為無論那一宗那一派,早晚課誦裡面,晚課都是以彌陀經,念彌陀經,念阿彌陀佛。就連達摩祖師傳來的禪宗,都不例外。你要是不信,你去看看禪門日誦,那就是禪宗裡面的課誦本。禪門日誦就是早晚功課裡面,它是以兩種東西為主要的功課,早課裡面是以楞嚴神咒為主,晚課裡面就是以彌陀經為主。那麼諸位由此可知,連禪宗都這麼重視,何況其餘呢?這一點意思,我們一定要了解。

 

除了這個理論方法,概略的我們曉得了一點之外,在此地我們跟諸位舉出幾個往生的人,可以作為我們的榜樣。「文殊、普賢」,這是每一位學佛的同修都知道,華嚴三聖之二。文殊菩薩代表的是大智慧,普賢菩薩代表的是大修行,這兩個人都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華嚴經裡面,文殊菩薩有一首偈子說:「願我臨終時,盡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利。」那普賢不必說了,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那還用得著講嗎?這是講的補處菩薩、等覺菩薩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的智慧,我們的功夫,能比得上文殊、普賢嗎?文殊、普賢尚且求生,我們自己想想是什麼樣的人,怎麼敢不求生淨土呢?這是往上看,上面的榜樣。

 

往下看,如說我們自己業障深重,恐怕阿彌陀佛不要我們,念也枉然,你這個想法錯了。唐朝時候,有一個「張善和」,是一個殺牛的人,屠夫,殺了一生的牛,殺業太重啊!真正是罪業深重啊!到臨命終的時候,許多牛頭人來問他要命,這個是地獄相現前。他這一叫救命,不得了!牛頭人統統來問我討命來的了,這個不得了!他叫他太太趕快給我請法師來幫助我,給我解決問題。他太太請了法師來,法師就告訴他,這個時候,你這是地獄相現前,沒有別的辦法,趕快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他太太給他點了一把香,他拿著香,大聲念阿彌陀佛,念了幾聲之後,他告訴法師、告訴他太太,牛頭人不見了,阿彌陀佛現前來接引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走了。那麼諸位想想,我們說,你一生造深重罪業,你造的罪業有張善和那麼重嗎?他一生殺牛,不知道殺多少牛?他能往生。我們想我們雖然造罪業,還不至於像張善和;張善和能往生,我們為什麼不能夠往生?

 

還有一個榜樣,清朝末年,恆州「王打鐵」,那麼我們講愚癡或者家境困難。王打鐵一家四口,靠打鐵維持清苦的生活,一天不幹活,一天就沒飯吃,他才嘗到人生之苦。有一天,有一個法師,化緣的法師,從他門口經過,他請法師到家裡來坐坐。請教法師,我太苦了,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救救我?法師就教他學佛啊!唯有佛,佛法,才能真正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但是他想想,我那有時間?第一要不耽誤工作,第二要不花錢,因為什麼呢?他沒有錢。你要能夠救我。法師就告訴他,你念佛號就行,不耽誤你工作;你打鐵,鐵錘下去,阿彌陀佛,提起來,阿彌陀佛。從前拉風箱,風箱推進去阿彌陀佛,拉出來阿彌陀佛,你看既不耽誤你工作,又不要花錢。他聽了,這個辦法好,於是乎天天就念佛。他太太就說了,這個打鐵已經很苦了,再念佛不更苦嗎?王打鐵就說,不,從前我拉風箱拉得手酸,現在我念阿彌陀佛,手不酸了。以前打鐵很辛苦,現在一面打一面念阿彌陀佛,也不覺得辛苦了。

 

那麼這樣念了幾年,果然他真成功了。有一天他跟太太說,他說我要回家了。她說這個地方不是你的家,哪裡是你的家?他笑笑,說這不是我的家。換了一身乾淨衣服,洗洗澡換了衣服,照樣還打鐵。打的時候,他不認識字,他念了一首偈子說:「叮叮噹噹,久煉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方。」他一錘下去,他是站著往生,他沒有害病。恆州就是現在湖南衡陽,那個地方我在那裡住過一段時期,衡陽衡山這一個地帶,念佛的風氣很盛,都是受王打鐵的影響,他是清朝末年時候的人,站著往生的,沒有害病。這個示現被大家看在眼裡,這個是真的,一點不假。

 

憑這麼一個人,愚癡的人,沒有聞過佛法,不懂得佛法的道理,一個法師教給他這個方法,他就誠心誠意地去修。所以叮叮噹噹不是形容打鐵,形容他念佛,功夫不間斷,久煉成鋼,他功夫成片了,他念佛功夫成熟了。那麼是不是得一心呢?這個我們不敢講,最低限度,他功夫成片,所以他才有這樣的瑞相,預知時至,曉得自己什麼時候走,而且站著走,沒有病苦。這些人都是我們的榜樣。

 

我們今天學佛,我們的環境比王打鐵要殊勝,我們的業障沒有張善和那麼重,他們都能往生,何況我們?所以諸位同修不要錯過了大好因緣,不要辜負了百千萬劫難遭遇的機會啊!一切經可以不學,彌陀經不能不學,但是要想真正通達彌陀經的教義,那你得要探討相當份量的大乘經論;你對於彌陀經的經義,才能夠真正了解,才能夠真正的相信,死心塌地依著這個方法來修行,一生當中決定成就。

 

張善和的成就品位不高,是我們能夠想像得到的。王打鐵的品位不可思議!我們不敢下斷語。舉出這四個人的例子,正是古德所說的,「上智與下愚不移」,文殊、普賢,這是上智;張善和、王打鐵。這是下愚。你看看,上智之人,他成就沒有話說;下愚之人,他也成就,也沒有問題。難辦的就是像我們這樣,上不上,下不下,所謂是半吊子;這個上不上,下不下,虧就吃大了。上智,難,當然不容易;下愚,愚不可及啊!也不容易。

 

 

節錄自: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四講) 淨空法師講述

原文連結:http://book.bfnn.org/books/0665.htm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Z01-06-01_b.png

 

 

在經典裡面講,佛經有五種人說,所謂是「五人說經」。這個五種人裡面,第一位就是「佛」,這個地方我們是指釋迦牟尼佛。那麼第二呢?這是佛的「弟子」,由佛當時在世的時候,那些弟子們,這裡面有菩薩弟子、有聲聞弟子,乃至於還有在家的弟子,都有說經的。第三,「天」人,我們世俗所稱之為天神。第四是「仙」人。第五種是變「化人」。

 

由此可知,佛經比起一般宗教裡面那些經典,實在是有很大的不同。一般宗教經典總是以為這個教主,上帝、神,之降臨,有先知來傳達神的意旨,才稱之為經。佛法不如是,這五種人都可以說。但是除佛之外,其餘這四種人說經,必須要得到佛的同意,也就是佛的認可。佛認可了,弟子、天人、神仙、化人所說,都可以說是佛說的。

 

譬如我們在前面所講的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在這一部經裡面,前面這個長行的經文是釋迦牟尼佛所講的。而後面有廿八首偈頌乃是阿難所說的,阿難是佛弟子,阿難所講,那麼佛也承認,佛並不否認,雖是阿難講的,也就等於是佛說的,所以我們都可以尊稱之為經。

 

那麼在一般講來,佛不住在世了,佛在世的時候,經佛同意的那沒有問題;佛不住在世,後來的弟子們,乃至於天人、神仙所說的,能不能稱之為經呢?給諸位說,在原則上當然還是可以,只要不違背佛的意旨。但是事實上卻有困難,我們如何能夠辨別他沒有違背佛的意旨呢?因為有這一個疑問在,於是乎經典裡面才有法印之說。

 

在小乘所謂有三法印,就是他有三個原則。第一個是講的無我,佛法講無我。第二,講無常。第三個講涅槃。那麼換句話說,縱然這個不是佛所講的,如果能夠合乎這三個原則,雖不是佛說,也不是佛在世他的弟子們所說的,我們也可以承認他等於佛說,因為與佛的知見很接近。

 

在大乘佛法裡面,所謂有一法印,這個一法印就是實相,一切大乘法為一實相印所印定,那麼這個就是大乘法的標準。

 

那麼有這樣一個原則,後世的再傳弟子,乃至於天人、神仙,只要他不違背這一個原則,我們都可以承認他。一般說,最複雜的是鸞壇,我們本省稱之為神壇降乩扶鸞,那麼所降臨的也有很多,佛菩薩,天人、神仙之類的,可是這一些事情可靠性有多少呢?而這一個事情普遍地存在於民間;不但現在有,古時候已經就有;不但中國有,外國也有,方式跟我們中國不太相同。像早些年,學生所玩的碟仙,那就是外國式的扶鸞,跟我們中國沙盤上寫字的很類似。

 

在民國初年,大陸上扶鸞的風氣非常之盛行,好像在學術界裡也曾經研究討論過這個問題。我在初學佛的時候,曾經就這個問題請教過我的老師,章嘉大師。大師告訴我,扶鸞有這個鬼神降壇,這個是確有其事,不是假的。這一些鬼神,大多數,絕對的大多數,冒充佛菩薩、古聖先賢名義來降壇。其目的也不算壞,因為這些靈鬼,他們也想修善,積德。如果用他本人的名義,那真是世間所謂的人微言輕,縱然降壇了,大家不相信,所以他就冒充佛菩薩的名義來降壇,其實決定不是佛菩薩。那麼他呢?這個大主意,也是規過勸善,勸勉大眾相信因果報應,斷惡修善,勸人做好事,這是他自己在修善業。至於靈驗上來說呢,小事情很靈驗,為什麼呢?這些靈鬼有神通,他這個神通能力很小,所以你要問最近幾天的事情,他跟你講得很清楚,你問兩三個月之內的事情,他有時候也很正確。但是你要問到幾年以後的事情,一年、兩年以後的事情,他往往就不負責任,胡說八道了,這個就靠不住。因為他的智慧有限,他的能力也有限,他的缺點乃是強不知以為知,這個是他的毛病。

 

章嘉大師告訴我的,滿清亡國就亡在扶鸞上,這個是最愚痴不過的事情,因為當年慈禧太后相信這個事情,所以滿清這些王公大臣遇到國家重大的事情,無法決策了,就來扶鸞,請神仙來指點,請這個佛、神仙來指點,於是乎指點得把他的國家給滅亡了。所以章嘉大師告訴我,這個事情是有,但是不能相信,不可以相信。那麼我也確實參與其事,去仔細地看過很多次,有些是真的,有些靠不住。而這些東西曾經有一度被這些野心分子所利用,就是白蓮教之流的,利用這個來號召愚痴的老百姓來作亂,那這個是罪業就深重了。

 

那麼還有,也有極少數極少數是真實的。譬如也許有很多同修讀到西方確指,那麼我印的這個本子,這個經本子末後一篇就是西方確指。這一篇文章也是扶鸞扶出來的,但是我們自始至終,看看裡面所講的,確實是佛法的正理。不但是正理,而且是相當地純。「正」它做到了,與淨土法門這些道理方法,完全沒有違背,這一篇東西確實是菩薩降臨的,它裡面也講得很清楚,這是勸修淨土的法門。所以我們對於鸞壇這些東西,最好像孔老夫所說,「敬鬼神而遠之」,為什麼?靈鬼,他也是眾生,既是眾生,當然他也有佛性,所以我們要尊重他,我們要禮敬他,我們不需要親近他,更不需要去信他,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態度。那麼如果你要喜歡接近呢,那你一定要記住正法的原則。換一句話說,他所講的是不是正法?如果為正法法印所印定者,就是與正法的精神、意趣、宗旨、修學方法不違背而相同的,我們可以信得過,可以依照這個辦法來修學。

 

譬如西方確指,他給我們講的修淨土這個方法,值得採取。他這個念佛的方法,是以一天分為十二時,這是按照我們中國過去這個時辰來計算,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那麼一個時辰等於現在的兩個小時。是以一個時辰為一堂功課;這一堂功課的作法,它的辦法是一卷彌陀經,七遍往生咒,一千聲佛號,一百拜佛,這個辦法確實是好。個人修,直接了當;團體在一塊共修,又不麻煩。我覺得比現在有許多地方打佛七那個方法還要好。為什麼呢?他有靜,他有動。譬如人坐久了,這個坐久了,他要不昏沈,就掉舉,掉舉是心裡頭妄念七上八下,會有這個毛病。那麼他念誦的時候不多,一卷彌陀經,七遍往生咒,一千聲佛號,占的時間不多,你這個心確實可以定下來。到定下來之後了,譬如說坐在那個地方的時候,感覺到腿子有點麻木了,坐了有一個小時了,可以起來活動活動。活動活動,怎麼活動呢,拜佛,拜阿彌陀佛,起來拜一百拜。那麼這樣一堂功課下來,差不多是一個半小時到一個小時四十分,當中可以休息二十分鐘,然後再接著第二堂功課,每一堂功課都是這樣。所以你一天,做一堂也可以,你早晚功課照這樣做,一天做兩堂也可以。如果你沒有事情,年歲大了退休了,沒有事情,你一天修個四堂、五堂、六堂都可以。在精進佛七的時候,二十四小時裡面不間斷,我們做十二堂功課,那也很圓滿。所以他這個辦法,我們值得採取。

 

我成立了圖書館之後,我們圖書館一個共修會,就採取這一個辦法,用這種方法來進修。所以我們念佛會的課程很簡單,就是一遍彌陀經,七遍往生咒,一千聲佛號,一百拜佛。我們的修學方法就是依據西方確指來制定的。那麼這個就是講他可信不可信,一定看他的內容,於佛法有沒有違背,有沒有抵觸,要從這裡來看。所以佛法這個心量是廣大的,不是很窄小的;對於一切問題並不武斷,任何人說都可以,只要你說的這個方法原則跟我們一樣,我們都承認,都接受。譬如人家問什麼是佛法?佛法講戒定慧;如果他那個地方不是佛教,是其他宗教,他也講戒定慧,我們就可以承認他是佛法,他所講的,那就是佛經。因為經有五種人說,不一定是佛說,這比一般的宗教,這個心量大得太多太多了,這個是佛法值得我們敬佩之處。我們學佛的人也要有這種雅量,要能夠包含一切。

 

像幾年前,我從香港回來以後,在中國佛教會大專講座裡面,啟講了凡四訓。那麼諸位曉得,了凡四訓不是佛經,是袁了凡先生對他小孩的四篇訓詞,家庭四訓,他的家訓,我給學生們講這門課。接著又講感應篇,那麼大家更明白,感應篇是道教的,不是佛教的。

 

在更早些年,在民國五十一年,我在大溪關帝廟講過文昌帝君陰騭文,道教。曾經有法師來質問我,說:「法師你在佛教道場裡面,講佛經不好嗎?為什麼要講外道的經典?」諸位要曉得,什麼叫外道?什麼叫不是外道?這一點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佛法裡面所講的外道,心外求法就叫外道。縱然不是佛門,他們那個道不是心外求法,那不能算外道啊!如果說它不是佛教的經典,我們就不能看,我們看了就犯法,這是偏見,這是狹義的意識,這一種知見不能成佛。為什麼呢?這是迷惑顛倒。所以我就回答那位法師,我說:「法師我請教你,佛門裡面常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個四句話你承不承認?」他說我承認,當然大小乘經典裡面都有。我說這四句話是不是佛教的法印?是,可以算得上是法印。那好了,文昌帝君陰騭文,感應篇,了凡四訓,裡面所講的是不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這一個法師很聰明,聽我這麼一說,他臉就紅了,一句話不說。

 

所以我們看世間一切的典籍,只要他內容所講的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就可以把它看作佛經一樣,可以讀,可以講,可以研究,可以依照這個方法來修行,那有什麼不可以呢?別的宗教或許不可,為什麼?他有種種限制,他有他的獨尊,佛法裡沒有,佛法裡頭沒有唯我獨尊,沒有。佛法講理,只要這個事情合乎正理,都是佛法。因此佛經有五種人說,像這個感應篇,陰騭文,那是沒有經過佛允許的,沒有經過佛印證的,當然不算佛經。但是他裡面所講的內容,的確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合乎佛的戒學。裡面所講的是遠離五欲六塵,修養清淨心,合乎佛的經論。因此像這些書籍,我們可以把它看作等同佛經。

 

由此可知,學佛人的胸襟與一般宗教信徒是不相同的。宗教信徒,他是排斥異教的;佛弟子不排斥異教。排斥什麼呢?排斥那些做惡的,就是違背心性,違背戒定慧那種心行,他排斥。所以佛弟子裡面,心中他有正義、有邪正、有善惡、有是非,這一些辨別;決定沒有唯我獨尊。只有我這個才是的,除了我之外,你們都不對,這個不是佛弟子的態度。那麼這是我們從五人說經這一點意思,希望諸位能夠體會到經典的正義。

 

 

節錄自: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三講) 淨空法師講述

原文連結: http://book.bfnn.org/books/0664.htm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Z01-06-01_b.png

 

佛是「覺」的意思,它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是「覺」。

 

覺裡面又有三個意思—本覺、始覺、究竟覺。

我們現在一段一段地來看。

 

什麼叫「本覺」?所謂本覺是說「自己本有覺性」,覺性不是外來的。

 

我們舉一個比喻來說。譬如「眼」能見,能見是你本有的覺性,「耳」能聽、「鼻」能嗅、「舌」能嚐、「意」能知,見聞覺嚐嗅知,這就是覺性講「六根門頭,放光動地。」這就是指自己本有的覺性,這是本覺。

 

所以佛在大乘經常講,「眾生本來是佛」,佛是什麼?佛就是覺性。你有覺性,那你怎麼不是佛呢?金剛經所謂「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法,就是覺性,本覺之法,是平等的,是「不二」的,眾生與佛是一樣的,一點差別都沒有。那麼現在佛跟眾生有了差別了,差在那裡呢?差在眾生一向迷失了本覺,對於自己本有的覺性迷失了,這個就是凡夫。不迷就是佛,迷了就是凡夫。

 

所以說不管迷不迷,如果從本體上說,從本覺上說,那是佛。從現象上講,有覺有不覺;現象上講,覺是佛,不覺是凡夫。凡夫這是一念迷,迷了之後,現在他覺悟了,這個覺悟了,就叫做始覺。

 

「始覺」一定是依本覺,他怎麼會覺悟呢?這個地方舉了兩個因緣:

 

第一個因緣他有「知識開導」。

 

「知」,知道這樁事情;「識」,認識這樁事情。

就是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他知道了,他認識了。

那麼這個在佛門裡稱之為善知識,也就是我們一般所講,「老師」。

他善知善識一切眾生本有覺性,善知善識「是法等,無有差別。」

那麼這是一個因緣,使我們能夠覺悟。

 

其次一個因緣,「讀經」。

 

譬如像楊仁山居士,他就是因為偶然的一個期間,讀了一部大乘起信論,他覺悟了。他是一個讀書人,讀書人當然都喜歡書。有一天,他逛舊書攤,在舊書攤發現有一本大乘起信論,他就把它買了回家去看看。這一看發現到佛門裡面所說的道理,太完美了,太美妙了。於是乎從此以後就收集佛經來研究,後來成為一個大佛學家,對於中國近代的佛學,有深遠的影響。他是偶然讀一本佛書而開始覺悟,這個都叫做始覺。

 

始覺裡面有淺深、次第之差別,所以它有「究竟」有「非究竟」。譬如說我們凡夫,我們現在在凡夫地,我們遇到好老師,我們讀經,現在覺悟了,但是這個不是究竟的覺悟,也就是不是究竟的始覺。

 

什麼是究竟始覺呢?成佛叫究竟始覺。

 

由此可知,這個始覺就是你開始覺悟,天天都是始覺,為什麼呢?天天都開悟到一點,昨天開悟了一點,今天又悟到一點,天天都是始覺。因此在佛法這個位次上,菩薩五十二個位次,位位都是始覺,到成佛了,成佛了叫究竟始覺。究竟始覺就是此地講的「究竟覺」,所以究竟覺是講究竟始覺,成佛了,「菩薩地盡」。十地以上,等覺菩薩,等覺菩薩叫十一地,十一地再上去,菩薩地沒有了,因為什麼呢?再上去成佛了。菩薩地盡了,盡了頭了,到成佛了。「惑盡智圓」,這個「惑」就是根本無明,所謂是根本身相無明斷盡了,智慧圓滿了。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統統圓滿了。(補充於後)

 

「究竟大覺」,這是佛,究竟大覺是我們對佛的稱呼,這叫究竟覺。那麼這是解釋佛的意思。

 

還有經上常講的三種覺,自覺、覺他、覺滿。

 

「自覺—異凡夫。」自覺就是始覺。自覺因為什麼呢?凡夫不覺啊!不自覺啊!佛自覺,不同於凡夫。

 

「覺他—異二乘。」二乘—聲聞、緣覺,我們講阿羅漢與辟支佛,這兩種人自覺,但是怎麼樣呢?他不覺他。覺他是教化眾生,他只有自覺,不教化眾生。佛教化眾生,佛自覺又覺他,所以不同於二乘人。

 

第三個意思,佛的覺是圓滿,究竟覺,所以不同於菩薩。菩薩雖然覺,自覺、覺他,不圓滿,就是前面所講,非究竟,佛是究竟。因此我們講佛是三覺都圓滿,那麼這個成佛。

 

那麼還在一切經裡常常見到的,佛有「三身」。

 

第一個「法身」,法身是理具之身,是說的「理」,理具身。

 

什麼理呢?「真如」本性,「圓」滿,清「淨」,「周遍」法界。盡虛空遍法界,這是一法身。法身也是我們今天哲學裡面所講的,宇宙萬有之本體,這一點不太好懂,我們在此地舉個比喻來說。這個一般人功夫不到家的,都會作夢,那麼諸位曉得,這個作夢的時候,時間短,醒得快,到你一醒過來了,哦!你就覺悟了。哎呀,我剛才做了個夢,想一想,夢裡頭有些什麼事,還很清楚,夢裡頭什麼境界,還蠻清楚的,還能想得起來,像是真事一樣。可是,你有沒有曾經想到,你那個夢從那裡來的?你夢中的自己,夢中所有的人物,山河大地,乃至於夢中的天空,是不是你自己心裡變現之物?不錯啊!是我心裡變現之物。換句話說,在這個時候,你整個的心變成夢境,整個的夢境,就是你的心相。你要說你這個心像什麼樣子?心變成整個夢境,整個夢境那個樣子就是你心的樣子。所以你要覺悟了,你這個夢中那一法不是你自己?這才恍然大悟!哎呀!夢中整個境界都是我自己心變現,夢中整個的境界原來就是自己一法身,所以說法身圓滿就是這個意思。

 

夢境時間短,容易覺悟;我們今天真如本性迷失了,變現出這個樣子是什麼呢?就是盡虛空遍法界,十法界的依正莊嚴,是我們自性清淨心變現的妄相啊!經上常給我們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道理就是在此地。所以這是一切萬法的理體,我們稱之為理具之身。

 

那麼什麼叫「報身」呢?報身是說智慧之身,是講的「智」身。

 

「惑盡」,迷惑斷盡了,「智」慧圓「滿」了,這個叫報身。

 

那麼諸位要記住,因為這是常常見到的,將來在一切經裡頭常常會看得到的。就是煩惱障、所知障、無明障、根本無明,全都盡了,斷盡了;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都圓滿了,所現的相叫報身。報身也是自受用身。法身是理體,自他是共有的,這是情與無情所共有的。報身這是自己的受用身。

 

「應身」呢?是「功德」之身,我們常講是修得的。

 

法身不是修得的,是理具的。佛在經上常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意思在此地,從法身上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報身跟應身,那都要靠修得。報身是自受用所現,應身他受用所現的。

 

譬如佛,智身圓滿之後,還要修相好光明,他為什麼要去修相好光明呢?為了要度化眾生。眾生貪戀相好光明,佛滿眾生的欲望。換一句話說,為眾生而修相好光明,修這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叫眾生一見到佛就生歡喜心,就願意親近佛,不捨離佛,佛才有辦法來教導他,才有方法來度他。換一句話說,教他的時候,他肯接受,那麼這個叫應身。

 

佛皆有三身,這個三身,禪宗六祖大師在壇經第五章裡面,跟我們說得非常之親切,諸位可以參考。

 

 

10100522365429.png

 

 

節錄自: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第二講) 淨空法師講述

原文連結: http://book.bfnn.org/books/0663.htm

 

補充: 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

 

一切智 : 聲聞之智 , 知一切法之總相者, 總相即空相 
              道種智 : 菩薩之智, 知一切種種差別之法 (別相) 
              一切種智 : 佛智, 通達總相與別相 

 

     一切智,一切智是萬法皆空,這個我們現在知道了,讀了《還源觀》、讀了《華嚴經》曉得了,不但物質現象是假的,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心經》上講得很清楚,「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就是物質,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沒兩樣,也是空的。你知道這一樁事情,而且你肯定它,你也證得它,這人什麼人?阿羅漢、辟支佛,所以他們超越六道輪回了。可是宇宙之間,這些十法界依正莊嚴,究竟是怎麼回事情,他知道統統是空的,但是為什麼有這個現象?為什麼有這些東西存在?這個阿羅漢就不知道了。菩薩知道,所以菩薩的智慧比阿羅漢高。菩薩曉得這一切法,這種種是形容多,道種智,道是道理,這種種法的生起是個什麼道理,菩薩知道,為什麼會有這一切法,它到底是怎麼回事情,菩薩知道。阿羅漢只有一種智,一切智,沒有道種智。菩薩有一切智、有道種智。成佛呢?給諸位說,圓教初住就成佛。這個地方講的菩薩是誰?十法界的菩薩,阿羅漢也在十法界,四聖法界。成佛了,成佛不是十法界的佛,十法界的佛還不行,一切種智沒證得,證得一切種智就超越十法界,那他又提升了,就到初住,他到實報土去了,這真的成佛,不是假的。所以佛有一切種智,一切智總相,就是一切智跟道種智圓滿了,是一不是二,所以叫一切種智,這佛所證得的。起作用,這個地方起作用是自覺覺他與覺滿。自己證得的是自覺,自覺之後一定教化眾生,於十法界,這個十法界是包括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十法界,眾生有感,佛有應,實報土裡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有應。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一六二集)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