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圓瑛大師自序
夫圓覺一法,冠以大方廣三義。大者,當體得名,橫絕邊涯,豎無底止。方者,正也,以正智照了,恒沙功德之相。廣者,多也,有自在無礙,任運隨緣之用。聖凡同秉,生佛一如,為諸佛之本源,實眾生之心地。自從元明失照,枉受輪迴,眾生日用不知,迨至復本心源,證入涅槃,諸佛究竟無得。不變隨緣,隨緣不變。譬如水隨冷氣之緣,結之成冰;冰隨暖氣之緣,溶之為水。然冰水雖殊,而濕性如故。本覺湛然,眾生終日罔覺。法身流轉,如來所以興嗟,知萬法不出自心,悟一真本居實際。今圓覺經者,玄妙難思,蓋稱性之極軌也。寂光無土,依受用而現身;妙德啟請,說因地之法行。
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圓覺之性,實無可修,但以自性之光明,圓照清淨之覺相,離念頓入,當處了知。此知即是大智慧光明,照破無明,無體可得,則無明頓斷,佛道方成。
次告普賢:一切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不了如幻,是名不覺;若知幻化,即已離幻,是名為覺。乃結答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如人夢身生瘡,求醫施藥,既知是夢,即已離夢,不須更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如夢瘡之人,即已離夢,即為醒覺,覓瘡了不可得,亦無須用藥,漸次求愈也。
次告普眼: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即是修行,漸次深入。
次告金剛藏:聞前章說,圓覺普照,寂滅無二,始知眾生,本成佛道,遂起深疑,即伸三難:一、以真難妄:若諸眾生,本來成佛,唯是一真,何故復有一切無明之妄?二、以妄難真:若諸無明妄法,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三、真能生妄:若諸異生,本來成佛,後起無明,此乃真能生妄,一切如來,已經返妄歸真,何時復生一切煩惱?此皆根心之疑,能障大乘正信。佛即答云:虛空本不生華,真金理無重礦。
次告彌勒:一切眾生,由無始際,種種恩愛貪欲,是故能令生死相續。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
次告清淨慧:圓覺自性,本非差別之性,因眾生迷倒,未能滅除,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不能同佛受用。一切煩惱,畢竟解脫,以示漸次差別。復為一類大根眾生,以示圓頓隨順,平等安心之法。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謂以眾生日用,不起絲毫妄念,同佛作用,本地風光。於諸妄想之心,了知全妄即真,亦不息滅,雖住妄想之境,以境從心起,原是自心,本是一真,何用了知?於無了知處,但能知既寂,即是真知,故不辨真實也。因而信受,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次告威德自在:無上大覺,本無二相,隨諸方便,便有三類;所謂奢摩他,如鏡照像,三摩提,如苗漸長,禪那寂滅,如器中鍠。此三法門,十方如來,及諸菩薩,三事圓證:名究竟涅槃。
次告辯音:一切菩薩,無礙清淨慧,皆從禪定生。依頓漸修習,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單複無非圓修,別遍意在互習。若能隨順修習,不久便證涅槃。
次告淨諸業障:眾生由執我故,認四顛倒,為實我體,因此便生憎愛。不了迷識與迷智,二種四相,無始妄流轉,不得成菩提。若能除滅貪瞋癡,法愛不存心,自可漸次成就。
次告普覺:求善知識,當求正知見人,心遠二乘,除作止任滅四病,親近無憍慢,遠離無瞋恨;依正智慧而修,便能證於涅槃。
次告圓覺:眾生欲求無上道,先要結三期,懺悔無始業,經於三七日,然後正思惟,勤修三淨觀。若能勤修習,是名佛出世。
次告賢善首:是經為如來守護,菩薩歸依,十二部經,清淨眼目。佛自定五名,今特取其二。末世眾生,依此修持,漸至佛地。雖為頓教大乘,亦攝漸修群品。是經力用廣大,無機不被,從可知矣。
余也,頻年鑽紙,心心惟仰大乘;一覺傳燈,處處咸依自性。既詮楞嚴奧旨,妙妙心聞;復注圓覺契經,塵塵智入。布舟航於覺海,敢詡為鼓棹之人,數名於義天,自笑乃擔板之漢。忘言默契,願為執鞭;入海算沙,從茲擱筆!是為序。
時 壬辰仲冬 阿彌陀佛聖誕良辰 七五老衲圓瑛宏悟 序於上海圓明講堂
淨空法師講解:
序【夫圓覺一法,冠以大方廣三義。大者,當體得名,橫絕邊涯,豎無底止。方者,正也,以正智照了,恆沙功德之相。廣者,多也,有自在無礙,任運隨緣之用。】
這是一段,這是講『大方廣』。佛經裡面以「大方廣」冠經題的經也不少,最早的一部經就是《華嚴經》,《華嚴經》是佛在菩提樹下示現成道第一部所講的經,經題一開端「大方廣」,與此地所講的大方廣是一個意思。大方廣就是講的體相用,什麼體?是我們自性理體、真如自性,也就是現在哲學家所探討的宇宙萬有的本體,就是整個宇宙從什麼地方來的,為什麼會現這些境界。能現境界的本體,在佛法裡面講就是佛性、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通常我們講真如本性。『大』就是所說的體,體是說不出的,不得已而用一個「大」字來形容、來讚歎,所以這個大不是大小之大。這個地方有個簡單的註解,這些註解與《華嚴經》都有關係。
『當體得名』,就是本體,從本體上建立這個名稱,大這個字是本體的代名詞。大到什麼程度?一個從空間上說,一個從時間上講。第一句說『橫絕邊涯』,這是從空間上講的,沒有邊際,大而無外。底下一句從時間上說,『豎無底止』,就是我們講的「豎窮三際」,過去、現在、未來。它包括了整個的時空,時空裡面的一切法當然也都在它的包括之中,這個稱之為「大」。這個東西是什麼?給諸位說,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心,我們講本性,本性就是真心。稱本就是你本有的,換句話說,這個不是你修得的,你本來就有,本來就是這個樣子。
佛法裡面常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楞嚴經》裡面說得更詳細,這是我們自己的真心,自己的本性,本來如此。現在怎麼樣?現在迷了,雖然迷了,你的真性並沒有喪失。如果喪失了,虛空法界應該會變壞,虛空法界還存在就證明你的真性並沒有喪失,就是你的真性裡面的體相用完全沒有一絲毫的損失,還是一天到晚在起作用,雖然起作用,你自己是迷而不覺。所以這個失叫迷失,你自己現在不曉得,迷失,並不是真正失掉。因此諸佛看到我們,在一切經裡面只有在本經、在《華嚴經》這兩部經上講過,其他經上沒有,「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佛這一句話只有這兩部經上有,其他經上沒有。本來,確實你本來是佛,你跟諸佛無二無別,就是迷惑顛倒。佛是佛,可惜你現在迷惑顛倒。迷惑顛倒了,再給你起個名字叫凡夫。你要不迷惑、不顛倒,換個名字叫佛。可見得只轉名號,事實上沒有任何改變,沒有一絲毫的改變,只轉名號而已。這是講「大」。
『方』,這講的相,所以底下講「方」是「正」。『正智照了,恆沙功德之相』,「恆沙」是比喻多,盡虛空遍法界森羅萬象,這些森羅萬象都是你自性變現出來的,並不是外面真有。這個境界很難懂,很不容易體會,所以經裡面常常以「夢幻泡影」來做比喻,我們從比喻當中體會到它一點意思。我們凡夫總會做夢,夢從哪裡來的?夢從妄想來的,妄心才有夢。如果你的心得定了,得到三昧了,你就沒有夢,我們中國古人講「至人無夢」。佛菩薩沒有夢,你還會做夢,那你是凡夫。夢境當中可以考驗自己,如果我們常常做的夢是善夢,換句話說,你雖有妄念,這個妄念當中善的妄念多,常做惡夢是惡的妄念多,這個能夠勘驗自己,夢愈少愈好,那個境界愈好。
當我們做夢醒來的時候,如果自己仔細去觀照一下,夢從哪來的?我們心變現出來的。你平常要問,我們心是什麼樣子?不知道,不曉得心是什麼樣子。當你做夢的時候,一下子想到我現在在做夢,我心是什麼樣子?那個夢境就是心的樣子,整個的心變成了夢境,整個夢境就是心。所以經上講「全妄即真,全真即妄」,那個真就是指能做夢的心,那是真的,所做的夢境是虛妄的。整個虛妄相就是你的真心,整個真心已經化成了這個妄相,所以那個相就是你心的樣子。心裡面沒有夢,能變夢境,能變無量無邊的相,「恆沙功德之相」。這個夢境我們容易明瞭,想想不錯,是這樣的。眼前十法界依正莊嚴森羅萬象,這些相就是你真心的相,真心的相稱之為功德之相。我們做夢那是妄想的相,那個不能叫功德,那只能叫虛妄的相。我們真心變出來的十法界依正莊嚴無量無邊,恆沙是比喻多,這是真性起用。所以你要問我們真心像什麼樣子?眼前這個宇宙人生一切萬法就是我們真心的樣子。
我們真心清淨,現的這個相就清淨,現的什麼?佛的法界,菩薩法界。我們這個心染污,現的是凡夫法界,現的是今天鬥爭堅固的法界,心染污。所以諸位一定要明瞭境隨心轉,相隨心轉。我們自己能轉外面境界,高明。我們要被境界所轉就糟糕了,那就是生死凡夫,被境界所轉。所以《楞嚴經》上說「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所以要緊的是要我們自己能夠去轉境界。
『廣』是講它起的作用,這個用,無量無邊,所以「廣」是講『多』。它的作用沒有人能夠說得盡,十方三世諸佛也說不盡。這個地方從綱領上講,『有自在無礙,任運隨緣之用』。「自在無礙」,清涼大師在《華嚴經》裡面給我們講四種法界。事法界是說十方三世這些依正莊嚴的相,這叫事法界。有理法界,有事必有理。理是什麼?理就是真性,事是事相,所以相是事,性是理。譬如在有情眾生,我們講佛性;在無情的眾生,我們講法性。佛性跟法性是同一個性,一性無二性。這是屬於理法界。
第三講理事無礙法界,理不礙事,事不礙理。譬如我們做夢,那個能做夢的心是理,它能變現出夢境。心不礙夢境,雖變現夢境,夢境又不礙心,沒有障礙。理不障礙事,事也不礙理,理事無礙的法界。真正能明白理事無礙了,再進一步觀察事事無礙。理上通,事上哪有不通?但是什麼時候你到事事無礙?理證得了就事事無礙了。我們今天為什麼事事有礙?理不明瞭。事不明,理事不明,你在一切理事裡面起妄想分別執著,所以處處就有障礙。幾時能把這一關突破,理徹底明白了,事實的真相也明白了,你才能明瞭是事事無礙。像《華嚴經.入法界品》裡面所講的,那就是顯示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達到最高的境界。這個在《華嚴經》要細心的探討,非常有味道。這部經,除非你是不入進去,一入進去是欲罷不能,這裡頭其味無窮。這是講「廣」,是講它的作用。下面這個就是從義理上來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序【聖凡同秉,生佛一如。】
『聖』是講諸佛菩薩,或者我們再把尺度放寬一點,聲聞、緣覺,四聖法界都包括在裡頭。『凡』是指六凡,六道凡夫。『同稟』是講各個人都具足大方廣。大方廣在哪裡?大方廣是我們本人,大方廣是我們本來面目。禪宗裡面講父母未生之前本來面目,此地大方廣就是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大方廣是真我,我們現在這個身心是假我。
『生佛一如』,眾生與諸佛沒有兩樣,佛具足大方廣,眾生也具足大方廣。他現在成佛了,他具足了大方廣,眾生墮在阿鼻地獄裡還是具足大方廣。為什麼有十法界,有苦樂升沉之不同?佛是悟大方廣,眾生是迷大方廣,不管你是迷悟,大方廣還在,沒錯。悟並不是得到,迷並不是失掉,這個裡面沒有得失,只有迷悟。悟了它有用,迷了它就不起作用。譬如我們身上都帶著錢,我這裡帶了一百塊錢,你也帶了一百塊錢,你身上帶的錢你曉得,有什麼用處馬上拿去用,我忘掉了,我就沒有帶錢出來,所以錢還在,不起作用,受貧窮之苦。錢在裡頭忘掉了,忘掉並不是丟掉了,真有。真有你忘掉了,它就不起作用。凡夫跟佛平等平等,佛覺悟,它有作用,凡夫把它忘掉了,作用不能現前,就這麼回事情,所以跟你說「生佛一如」。
序【為諸佛之本源,實眾生之心地。】
所以稱之為『本源心地』。佛之成佛,憑什麼成佛的?憑大方廣。眾生怎麼會變成眾生?也是因為大方廣。我們今天起心動念,迷了大方廣,諸佛悟大方廣,心地清淨一念不生,具足無量智慧。我們迷了大方廣,起心動念,一天到晚搞無量煩惱。煩惱就是智慧,所以煩惱即菩提。悟了的時候,把無量無邊的煩惱統統變成智慧;迷了的時候,把無量無邊的智慧統統變成煩惱。煩惱跟智慧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覺悟了,煩惱就轉成智慧;迷惑了,智慧就變成煩惱,是一不是二。
序【自從元明失照,枉受輪迴,眾生日用不知。】
『元』是本元,本來就有,『明』是智慧。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面跟我們講「本覺本有,不覺本無」,「元明」就是本覺,不覺就是無明。不覺本無,本覺本有,本有並不失。無明本無,本無是暫有而實在是沒有,現前好像是有,但是它真的並沒有,真的講並沒有。可是無明起來了,本覺的作用就失掉了,實在講它不是失掉,是變質了,如果說失掉那是錯誤的,為什麼?我們眼能見、耳能聽,這是本覺的作用。可是我們現在雖然有見聞覺知,但是有障礙。眼見,隔一個牆就見不到。本來是怎麼樣障礙也見得到,不要說隔個牆,隔個山也見得到,現在我們這種能力失掉了,這個失掉是迷失。
「自從元明失照」,就是《起信論》裡面講的「不覺心動」,所謂是「一念不覺而有無明」。迷悟的根源就是在一念上,一念覺就悟了,一念不覺就迷了,關鍵就在此地。這個裡面,不但我們要重視迷悟,更要重視一念。二念、三念,那是迷了以後的境界。你要問幾時迷的?這就是佛法裡面講了,像富樓那尊者在《楞嚴經》上所問的,無明幾時起來的?無明是什麼原因起來的?佛在《楞嚴經》上有答覆,本經裡頭也有答覆,我們雖然這一次不能講到經文,玄義裡頭要談到,圓瑛法師序文裡頭也談到。
佛給我們說得很明白,無明沒有原因,如果有原因,它就不是虛妄的。無明幾時起來的?無始,無始就是沒有開始。沒有開始怎麼起來的?一念不覺。我們要真正把這個意思聽懂了,心裡好歡喜,為什麼?我一念覺就成佛了,真的是如此,一點都不假。那個一念就是當下一念,當下一念迷,你念念都迷,你被無明煩惱繫縛住了。當下就覺,你念念覺,那你不是佛誰是佛?可見得佛與凡夫的差別就在一念,這真正是把我們問題的根本一句話道破,我們今天求的就是一念覺。
如果一念不覺了,元明失照了,照是照見,《心經》裡面講的「照見五蘊皆空」,失照就是失去照的作用,失去照的作用五蘊不空了,你認為五蘊是有,不空的,生死輪迴出現了。所以六道輪迴是誰製造的?就是一念元明失照,一念不覺,這就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所以十法界是假的,一真法界是真實的。我們失了照見就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十法界裡就有六道,在六道裡頭冤枉生死輪迴。為什麼?生死輪迴沒有,是幻相,而我們把這個幻相當作真實,在這裡面受種種的果報,這是不明白真相。如果真正明瞭真相,在這裡頭就得自在。相有沒有?有,就好像你看戲一樣,與你相不相干?不相干。雖不相干可以觀賞,在觀賞當中開無量的智慧,無量無邊的智慧,你就曉得眾生什麼樣的心理,什麼樣的業果,就像《華嚴經》裡面講的「十如是」,如是體,如是性,如是相,如是力,如是用,如是因緣果報,如是本末究竟,看戲,增長自己無量的智慧,這麼來的。不明瞭這些道理,不明瞭事相,在這個裡面生無量的煩惱,造無量的罪業,惑、業、苦永遠在那裡輪迴,沒有辦法解脫,就迷在裡頭,愈迷愈深,沒法子超越。眾生日用而不知,我們天天用元明,天天用真心,不曉得,不知道,不知道就是迷,就是無明。
序【證入涅槃,諸佛究竟無得。】
眾生是迷了、不知,諸佛是悟了,雖然證入大涅槃,可是「圓滿菩提,歸無所得」,為什麼?是本有的,沒有一樣東西是從外面得來的,樣樣都是本有的。無量的智慧是本有的,無量的德能還是本有的,沒有一樣東西是從外面新得來的,《心經》裡面講「無智亦無得」也是這個意思。
序【不變隨緣,隨緣不變。譬如水隨冷氣之緣,結之成冰;冰隨暖氣之緣,溶之為水。然冰水雖殊,而濕性如故。本覺湛然,眾生終日罔覺。法身流轉,如來所以興嗟,知萬法不出自心,悟一真本居實際。】
到這個地方是一段。大師在此地用冰水做比喻,這是佛經裡面的,《楞嚴經》有這個比喻,本經也有這個比喻。『不變』是講我們的真性不變。『隨緣』,真性能隨一切緣,變現一切萬象。譬如隨淨緣就變現四聖法界,隨染緣就變六凡法界,染緣裡面有善緣就變三善道的法界,染裡面要是帶惡緣就變三惡道的境界,所以十法界的變現是這麼個道理。但是真性雖然能隨一切緣,它變不變?它不變,這就是理事無礙。
理事無礙是講宇宙萬有的事理,事事無礙是講受用,你入了這個境界之後,證得這個境界之後,那你的受用太自在了,就是《心經》裡講的觀自在菩薩,自在的菩薩。自在就是事事無礙,有礙他就不叫自在了,得大自在。所以事事無礙是講受用,理事無礙是講真相,宇宙萬有的真相。
眾生因為不覺,『法身流轉』,這句話是形容詞,法身哪裡會流轉?法身不會流轉。法身不會流轉,但是法身能變佛,能變菩薩,也能變畜生、餓鬼,這就好比是流轉,其實法身不流轉。我們再怎麼比喻也沒有辦法比喻到恰到好處,只能比喻個彷彿。譬如古人講「以金作器」,我們把金比作法身,我們將這個金塑一個佛像,法身變成一個佛法界了。我們把這個金再做一個小貓小狗,做一個玩具,這個金(法身)就變成畜生了,流轉是這個意思。金沒有變,不管你造什麼像,金還是金,絕不損耗它的價值,就好比這個意思。
法身平等,雖然流轉在六道,但是法身決定平等。不能說我把黃金做了個小狗、小貓,跟做了個佛像,這兩個就不平等了。平等的,稱稱重量一樣的,成色一樣的,平等,價值是一樣,是平等的。所以如來的法身跟我們自己的法身,跟一切眾生的法身,乃至於跟餓鬼、畜生的法身都是平等,無二無別。法身雖然流轉,但是它不變,雖不變,它能夠隨緣。因為眾生迷,不了解這個情形,他淪落在六道,苦!這個苦是很冤枉,所以諸佛感嘆萬千。『知萬法不出自心,悟一真本居實際』,「實際」是理體。「知」跟「悟」是一個意思,知是證知、是徹悟,知道十法界依正莊嚴不出自性,就好像做夢一樣,整個夢境是你自己的心變現的,今天我們看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自心變現的。今天諸位想學佛、想成就,這個事情說難很難,說容易也很容易,為什麼?在乎你的一心。
「悟一真本居實際」,悟入一真法界,你才能真正覺悟到一切眾生統統都是在一真法界裡頭,沒有一個離了一真,原本就是一真。好比說我們這個地球是個一真法界,你們在地球上居住,這個地方劃個界限是我的國家,那個人劃個界限是他的國家,地球上本來沒有界限,它還是一個地球,你們自己要這麼劃、那麼劃,劃了之後要鬥爭,不劃就不鬥爭,沒有鬥爭了,劃界限就鬥爭。所以你在一真法界裡頭劃成界限,你就有六道輪迴,自作自受。你要不劃界限,這個法界原本是一真,劃了界限它還是一真,劃與不劃統統是一真,悟了之後才曉得這個事實的真相,這個時候你的感受就大大的不相同。這是敘說佛法根本的理論,這一段是講根本的佛法,佛法的本義如是。下面再說這部經:
序【今圓覺經者,玄妙難思,蓋稱性之極軌也。】
這是讚歎這部經。《圓覺經》的分量不大,只有薄薄的兩卷,兩卷經文是不多,可是裡面的義理太豐富了。『玄妙難思』,「玄」是講深,幽玄微妙不可思議。『稱性之極軌』,「軌」是軌道,句句話都是稱性而談。所以這部經是屬於大經,分量雖然小,它所講的是大乘最高的理論,在修學來講也是大乘最高的原理原則。
序【寂光無土,依受用而現身。】
「常寂光土」,有這麼一個名詞,在哪裡?非有非無,這妙了。你說有,沒有跡象可循。你說沒有,實報土、方便土、凡聖土都是常寂光變現出來的,換句話說,都沒有離開寂光。寂光是同居、方便、實報之體,實報、方便、同居是寂光之用,這是講土裡面的體用。西方淨土裡面四土是同時的,真是妙絕了,妙不可言。西方淨土非常之微妙,非常的殊勝。我們今天在凡聖同居土,可是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裡頭的受用我們得不到。生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縱然是下品下生的,他的待遇、他的享受裡頭有方便有餘土、有實報莊嚴土、有常寂光土,這太不可思議了。他雖然是凡夫,他有如來、有菩薩的受用,有這種待遇,我們在此地得不到,他那裡能得到,這個是不可思議。為什麼不可思議?當然這裡頭的因緣太多,而經上講「唯佛與佛,方能究竟」,連等覺菩薩都還搞不清楚。
我們從一個比喻當中可以得到一個彷彿。譬如我們念書,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研究生,程度相差不一樣,他們的享受、境界也各個不相同。如果有個學校,它是個大學,它大學裡頭有研究所,它有附設中學、附設小學,統統在一起,雖然是小學生,天天跟大學生在一起,天天跟研究生在一起,這個不一樣,這個不相同。就好像西方世界那些眾生,雖然是凡夫,天天跟大菩薩們在一塊。像我們小學是在一個地方,中學在一個地方,大學在一個地方,他們根本不能接觸,不能天天見面,交不成朋友。西方世界他統統在一起,雖然是小學生,天天跟大學生在一起,這樣的殊勝真正是不可思議。西方極樂世界彷彿如此,所以雖然帶業往生,生到凡聖同居土,但是他的享受、他的待遇,有諸佛菩薩的殊勝功德利益,這個所謂是不可思議的法門,這個所謂是難信之法,道理在此地。
我們這邊的凡夫要親近佛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像一個小學生,常常親近研究所的這些指導教授,不可能的事情。學校辦在一起,天天見面,天天聽他說話,雖然聽不懂,但是天天聽,在生活待遇上都一樣的,這些老教授們對於這些小朋友也非常愛護,也常常跟他在一起,這個太殊勝。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就好像是這個樣子,不是他方世界能夠比得了,他方世界隔一層土那差別太大。西方世界它不隔,雖有四土,不隔,沒有界限,平等的享受。
下面這個文就是指十二位菩薩,就是略略的敘說本經的十二段。
序【妙德啟請。】
這是本經裡面第一位菩薩。
序【說因地之法行。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圓覺之性,實無可修,但以自性之光明,圓照清淨之覺相,離念頓入,當處了知。此知即是大智慧光明,照破無明,無體可得,則無明頓斷,佛道方成。】
第一章非常重要,《圓覺經》很重要的一章,這一章是「文殊菩薩章」。『妙德』就是文殊菩薩,從它的意思上翻,「妙德」又翻作妙吉祥,吉祥就是德的意思。文殊菩薩啟請釋迦牟尼佛,就是請教佛,你老人家成佛是怎麼修成的?這個話問得很重要,成佛怎麼成的?我們也想成佛,也想從你這裡獲得一點經驗,所以佛就把他修行成佛的那個道理、方法說出來了。
本經第一章很重要,這一章經文不長,只有四百多個字,講的是成佛之道,這裡頭最重要的一句話是『一切如來,本起因地』。不但釋迦牟尼佛成佛是依這種理論與方法,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沒有一個例外,你要想成佛只有依照這個道理、這個方法。『皆依』,各個人都是這樣的。依什麼?『圓照清淨覺相』。「圓」是圓滿,沒有欠缺,「覺」是覺而不迷,「相」就是外面的森羅萬象。所以你用心用什麼心?用的是覺心,圓覺的心,圓滿的覺心,用的是圓滿的清淨心。圓覺清淨,這個圓是貫下來的,圓滿的覺心、圓滿的清淨心,照外面的境界相,諸位能不能聽懂這個意思?
所以學佛,你修行修什麼?去年跟諸位講過,你修的是三皈依。皈依佛,佛是覺而不迷。皈依法,法是正而不邪。皈依僧,僧是淨而不染。這是修什麼?就是修覺、清淨心。我們才開始修,當然談不上圓,等覺菩薩還差一點點。完全修圓滿了,一點都沒有欠缺了,那就成佛了。佛是什麼?佛是圓滿的覺而不迷,圓滿的正而不邪,圓滿的淨而不染,就這麼回事情。因此佛門裡頭無量無邊的法門、手段修的什麼?修的是覺正淨,覺正淨圓滿就成佛。所以我牌子裡頭那四句:「依梵網心行,修覺正淨法,入華嚴境界,住彌陀淨土」,這四句話修的是覺正淨。八萬四千法門、手段,我們用什麼手段?用念佛的手段修覺正淨法,念佛這個方法好。「南無阿彌陀佛」整個翻成中國意思是皈依無量覺,「南無」是皈依,「阿」是無,「彌陀」是量,「佛」是覺,所以你念這一句佛號就是念念喚醒自己要覺正淨,是一而三、三而一。覺一定正,一定清淨;清淨一定覺,一定正,一而三、三而一,提一個字,三個意思統統都具足。
修覺正淨法,修成圓滿了就叫佛,沒圓滿叫菩薩。你只一開始修就叫初發心的菩薩,圓滿了就成佛,這麼回事情。所以不管哪一宗、哪一派,中國、外國,大乘、小乘,功課裡頭絕離不了三皈依,離了三皈依就不是佛法。三皈依就是修圓覺,諸位要懂這個道理,你照這樣去修才能斷無明。無明是不覺,你覺了當然就破不覺了,『永斷無明,方成佛道』,這是講修行。『圓覺之性』,「性」就是體,「圓覺」是本覺,本覺到哪修?本覺沒得修,圓覺的體性是『實無可修』。我們現在本覺裡面帶了一分迷情,所以要用『自性之光明,圓照清淨之覺相』,這就是《起信論》裡面所說的始覺合於本覺,始覺合本覺就是「圓照清淨覺相」。
『離念頓入』,因為「念」是不覺,無念是覺。可是這個無念,如果真正什麼念頭都沒有了,那就入無想定了,還是不覺。這個無念是無有念也無無念,無念、有念都沒有了,這叫正念。諸位要記住,這個無是有無統統都無。你不要說這個無念,好,我一切妄念都沒了,結果落到無想定去了,那糟糕了,落到無明裡面去了。有念是妄想,無念是無明,妄想、無明兩邊都離開,這叫真正的無念。無有念,也無無念,這才是覺性的起用,這個很難。有念容易,無念也容易,有念、無念都沒有,無有念就是無念,無無念就是有念,到底怎麼個辦法?這個事情難就難在這個地方。有念是妄想,無念是無明,兩邊都要離開。我們念這一句佛號,正好就這個意思。我一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這不是無念,有念,雖有這個念沒有一切妄念,所以你常常念這一句佛號,非有念、非無念。你說有念,沒有妄想;你說無念,清清楚楚,有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就是修《圓覺經》,這是很妙的一個方法,有念、無念兩邊都離開。
念到極處是什麼?念而無念,無念而念。雖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他不著相,三輪體空,不執著有個能念的我相,也不執著能念的名字相。像大勢至菩薩在《楞嚴經圓通章》裡面所講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個淨念就是非有念、非無念,淨念相繼,這才叫做真正無念。我們讀《壇經》,六祖講無念,無念是無邪念不是無正念,「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是正念。所以這個無不是有無的無,有無兩邊都離開了,這叫正念,是這個意思。正念也叫做無念,無念是無妄念。
念有是妄念,念無還是妄念。連阿羅漢,你看佛在《楞嚴經》都說他邪見,他的境界是「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換句話說,阿羅漢的念是什麼?念無念,他墮落在無念的境界,所以佛才呵斥他焦芽敗種。他這個無念比無想天高明多了,但是他不能見性,不能開智慧。不能見性,不能開智慧,就是他墮在無念上,所以無念也不能有。有念不能要,無念也不能要,這才叫正念現前。正念是什麼?覺性,朗然大覺,這樣才能夠永斷無明,才能夠成佛道,這叫「離念頓入」,有念、無念統統要離開,頓悟、頓超、頓證。
『當處了知。此知即是大智慧光明』,這個「知」就是如來果地上的一切種智,釋迦稱大圓鏡智,就是指的這個。這個知就是這個覺性,就是圓覺。『照破無明,無體可得』,所謂是「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心經》裡面講「無智亦無得」,為什麼?是你本來具足。這個時候無明斷了,圓滿的佛就現前了,成就了。雖然叫圓滿佛、究竟佛,那個究竟佛是假名,你不要認為真正有個究竟佛,那好了,又變成無明了,又墮落了。不得已說個假名而已,假名是對你沒有證得這個境界說的。證到這個境界,一句話沒得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今天就講到這裡。這是第一章文殊菩薩這一章的大意,這個地方說得最簡單了,講大意。序文念完之後,我們再看玄義就非常有味道。這個序文講下來,全經有個底子,有個概念,然後跟你講玄義就很有味道,也等於講了全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