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圓覺經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66627_3748374647000_772872722_n.jpg

 

602242_3748376007034_1641532951_n.jpg

祇樹給孤獨園- 佛陀房間前的曼達盤

 

 

 

圓覺經講義序

 

清涼云:大以曠兼無際,方以正法自持,用則稱體而周。具此三義,故名圓覺。修多羅,此云契經。謂契理、契機故。契經中有:了義、不了義。如來為人天二乘說不了義教,以器小不堪擔荷大法故。唯佛一人,獨得覺性。為菩薩乘,說了義教,以根大能擔荷大法故。一切眾生皆得作佛,然對機說教,雖各不同,而契理契機,實無有二也。此經直顯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名為圓覺。直截分明,毫無隱覆。此則契經中,了義之契經,非不了義契經也。

 

 

   圓覺經講義卷第一

 

了義者,大乘究竟顯了之義。徹法流之源底,謂之究竟。談理至極,顯現明了,非同小乘,權漸方便,隱密之談,說不究竟也。昔順宗皇帝,問清涼國師云:諸經中,何者了義,何者不了義?答曰:佛一代教,若約唯為一事,則八萬度門,莫非了義;若圓器受法,無法不圓,得之由人,亦皆了義。此二皆不必揀,今約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有了不了。故「淨名」、「涅槃」、「寶積」等經,皆云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了義者,大乘教也,不了義者,小乘教也,此乃一往之分。若大乘中,雖然六度齊修,智悲並運,定說三乘不一,亦非了義。若會三權歸一實,以玄鑪陶於群像,智海總乎萬流,無二無三,無不成佛,方為了義。

 

「大寶積經」:「佛告舍利弗:若諸經中,宜說世俗,名不了義,宣說勝義,名為了義。若諸經中,宣說作業煩惱,名不了義;宣煩惱業盡,名為了義。若諸經中,宣說厭離生死,趣求涅槃,名不了義,宣說生死涅槃,無二無別,名為了義。」此經如來住法性土(寂光淨土),現受用身(他受用報身),凡聖同源,主伴俱會,為十二法身大士,直指眾生,本來成佛。圓滿覺性,與佛無別,直截分明,毫無隱覆,是契經中,了義之法,非不了義之法也。上十字所詮之法義講竟。

 

 

 

淨空法師講解:

 

 

    講義【了義者,大乘究竟顯了之義。】

 

  這是大乘法,不但是大乘,而且是究竟法,究竟圓滿的法。不但究竟還明顯,明顯、了然,義理一點沒有隱藏,完全顯露在你面前,你一聽就能明瞭,一看就能明瞭。

 

  講義【徹法流之源底,謂之究竟。談理至極,顯現明了,非同小乘,權漸方便,隱密之談,說不究竟。】

 

  這是真正叫究竟了義。你把這幾行念一念,你就曉得什麼叫做了義。因為有些人確實是業障重,迷得深,把不了義的看作高深祕密了不起的佛法,把了義的沒看在眼裡,沒當成一回事情,這是我們自己要覺悟。

 

  下面他是引用唐朝順宗皇帝和清涼大師的一段對話,來說明什麼叫了義,什麼叫不了義,大概是唐順宗皇帝請教清涼大師的。清涼大師活了一百多歲,他一生當中經歷了九代,九個皇帝,他壽命長,他一生當中經歷九個皇帝,而為七個皇帝的老師,當時稱為清涼國師。

 

  講義【問清涼國師云:諸經中,何者了義,何者不了義?答曰:佛一代教。】

 

  就是佛在世的時候,一生講經說法。

 

  講義【若約唯為一事,則八萬度門,莫非了義。】

 

  佛所說的經都是為了普度眾生,一切經皆是了義,這是真說。

 

  講義【若圓器受法,無法不圓,得之由人,亦皆了義。】

 

  這意思就更圓滿了,所謂「圓人說法,無法不圓」,由此可知,了義不在經在人,大徹大悟的人看一切法都是了義,諸法平等,無有高下,不但看《大方廣圓覺經》是了義,就是幼稚園小孩念的小狗叫、小貓跳也是了義,無有一法不了義,跟《大方廣圓覺經》沒有兩樣,你自己要證到圓滿究竟的智慧才行,所以無有一法不圓。

 

  講義【此二。】

 

  這兩種講法。

 

  講義【皆不必揀。】

 

  就是無從揀別,為什麼?法法了義,無有一法不了義。但是這個真是從原理原則上講,是從證得圓覺的人講那才行。如果不到這程度,像我們現在煩惱重重,所以佛就教給我們「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講義【今約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有了不了。故《淨名》、《涅槃》、《寶積》等經,皆云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這是佛的方便說。

 

  講義【了義者,大乘教也,不了義者,小乘教也,此乃一往之分。】

 

  這是佛教一般的看法,為什麼?小乘經只講到斷見思煩惱,成就三昧,智慧沒開,小乘證到阿羅漢果,這是不了義。大乘經裡面不但是要斷見思煩惱,還要分破無明,圓覺正智現前,禪家講明心見性,這是了義。這就是講我們修學要依大乘不要依小乘,小乘是大乘的基礎,我們要利用小乘達到大乘,不能夠住在小乘裡,不能夠依賴小乘而不放棄,小乘可以作為一個過渡,到大乘了,小乘就捨棄。

 

大乘裡面也有究竟、不究竟,所以這個地方講:

 

  講義【若大乘中,雖然六度齊修,智悲並運,定說三乘不一,亦非了義。若會三權歸一實。】

 

  這是了義,這意思在《法華經》裡面。《法華經》裡面佛給我們講「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所以在佛一代時教裡面來講,佛在法華會上等於說把一生的教學做最後的總結論,從阿含、方等、般若,這裡面的確有權有實,曾經講過聲聞乘,講過緣覺乘,講過菩薩乘,所以在總結的這一會裡面講了,過去所講的三乘是權說,至於在法華會上是真實說,會權歸實。

 

    我們要問了,佛在最初為什麼不說真實?最初說真實沒人相信,沒人能接受,所以以種種善巧方便,到這時候你可以接受,你可以相信。實在說如果大家都是教你念佛,你就肯念佛,叫你求生西方,你就老實死心塌地求生西方,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口舌就不要費了,省了很多力氣。為什麼?你要學什麼法門,到西方極樂世界找阿彌陀佛去學去,反正在這個地方也搞不清楚。在這個地方不管你學哪個法門都學一點皮毛,學一點常識,認真講你一樣也沒學到。你要想學東西,統統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一點都沒錯的,但是我們不肯相信,所以佛才拐彎抹角說這個、說那個,說得天花亂墜,把你搞得迷惑顛倒,到最後這個也難,那個也不能成就,老實念佛,乖乖的念佛。故意給你折磨一番,搞得你死心塌地,要不然你不肯學這個法門,就是這麼一回事情。

 

  所以你要曉得,了義與不了義也不是一個定法,這是我們要曉得的,可是有個原則,凡是叫我們明心見性的,這是決定了義,如果這法門叫你不能明心見性,這個不算了義。那我們想想念阿彌陀佛是不是了義?念阿彌陀佛念到理一心不亂就是明心見性,生實報莊嚴土。《華嚴經》裡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求生西方淨土,生實報莊嚴土。如果我們得到理一心不亂,也生到實報莊嚴土,跟華嚴會上的法身大士無二無別,它怎麼不了義?你要說《華嚴經》是了義,那這一句阿彌陀佛也是了義,這沒話說。不但這一句阿彌陀佛是念到實報莊嚴土,還念到常寂光土,那是究竟了義,你看就是用四個字,四字洪名,就能夠叫你在一生當中達到究竟了義。大勢至菩薩在楞嚴會上所講的「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心開」就是禪宗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不假方便」,只用這一句名號,不要加任何東西,不必加上任何法門,不必加上參禪,不必加上觀想,也不必加上什麼,什麼都不加,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

 

  開頭念,功夫有等級,開頭第一步功夫是功夫成片,就是我們講成就,初步的成就是功夫成片,功夫成片等於就是保險,為什麼?決定往生,生凡聖同居土。第一個初步成就之後再向上提升,第二步的成就是事一心不亂,再提升一級,第三步成就就是理一心不亂。所以我們必須在現前,在我們有生之年,把我們的境界逐步不斷的向上提升,這個容易,這一門提升容易,搞其他的法門非常難。

 

  它不是了義什麼是了義?它要不是了義,《彌陀經》裡為什麼十方諸佛都讚歎,我們要看到這種現象,真的心裡會吃一驚。你看佛講一切經,哪有十方諸佛來讚歎的?講《彌陀經》,十方諸佛都來讚歎,十方諸佛都幫助釋迦牟尼佛來勸我們,我們要不肯相信,要輕視了它,不但輕視了釋迦牟尼佛,連十方諸佛也沒瞧在眼裡,那怎麼能成功?

 

  這是我們一定要細心的學習,去反省自己,我們在現前一切法門裡面應該選擇哪個法門。我在此地勸你們,你們信不信,我也很難說,當初善知識勸我,我也不信,不過他們勸我的話沒有我說得那麼多,沒有我說得那麼透徹,大概他曉得說得再多、再透徹我還是不相信,不如不說,看到我這個人不到黃河心不死。你們相信了,接受了,將來你們往生了,跟諸位說,是你們自己的好處,與我不相干。你自己的好處,你們不相信,不肯修,修學別的法門,吃了很大的苦頭,甚至於將來不能成就,與我不相干,都不相干,你們明白這個就好。對於你們自己切身的利害,與我不相干。你成佛是你成佛,不是我成佛;你墮落是你墮落,不是我墮落,要記住這個。

 

   《大寶積經》裡面有這麼一段經文,『佛告舍利弗:若諸經中,宣說世俗,名不了義,宣說勝義,名為了義。若諸經中,宣說作業煩惱,名不了義』,作業就是造業的意思,這是不了義。『宣煩惱業盡,名為了義』。『若諸經中,宣說厭離生死,趣求涅槃,名不了義』,這一句大家要特別注意到,『宣說生死涅槃,無二無別,名為了義』。這是大師引佛在經中給我們說明什麼叫做「了義」,什麼叫做「不了義」,經文裡面講得很清楚。

 

   由這一段經文來看,大概小乘經典多半是不了義,大乘經典裡面有一部分也是不了義。在這裡我們要想到,我們自己所修的淨土法門,你們說是了義還是不了義?我們厭離娑婆世界,欣樂極樂世界,這是不了義,能不能往生?真能往生,所以這個法門叫特別的法門,諸位要記住這一點,這是帶業往生,不了義,但是真能往生。事一心不亂也是不了義,可是理一心不亂就是了義,所以淨土法門初級、中級是不了義的,高級是了義的,其他法門裡頭沒有這種情形,這個法門很特別,了義不了義它都具足。再看本經,本經的確是了義,這是沒話說的。

 

  講義【此經如來住法性土。】

 

  這就是常寂光淨土。

 

  講義【現受用身。】

 

  他受用的是報身,自受用的是常寂光淨土。

 

  講義【凡聖同源,主伴俱會,為十二法身大士。】

 

  十二位菩薩都是等覺菩薩。

 

  講義【直指眾生,本來成佛。】

 

  「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佛在一切經裡只有《華嚴》與本經說過,其他經裡面都沒有這種話,所以這是真正了義經。

 

  講義【圓滿覺性,與佛無別,直截分明,毫無隱覆,是契經中,了義之法,非不了義之法也。】

 

  這是把「了義」給我們解釋明白了,我們對這個意思要搞清楚。修學當然是依了義經為依據,不了義經為方便,這是要懂得的,我們要想達到究竟了義,必須要有方便法,所謂是善巧方便,這都是不了義,可是這個不了義能夠幫助我們達到了義,因此這個方法也是非常的殊勝。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0511_003755.jpg

大足寶頂山石刻-圓覺道場

(圖片來源: 菩提山心善寺)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圓瑛大師自序(八) - 普覺菩薩

 

                    圓覺菩薩

 

                    賢善首菩薩

 

 

次告普覺:求善知識,當求正知見人,心遠二乘,除作止任滅四病,親近無憍慢,遠離無瞋恨;依正智慧而修,便能證於涅槃。

 

次告圓覺:眾生欲求無上道,先要結三期,懺悔無始業,經於三七日,然後正思惟,勤修三淨觀。若能勤修習,是名佛出世。

 

次告賢善首:是經為如來守護,菩薩歸依,十二部經,清淨眼目。佛自定五名,今特取其二。末世眾生,依此修持,漸至佛地。雖為頓教大乘,亦攝漸修群品。是經力用廣大,無機不被,從可知矣。

 

余也,頻年鑽紙,心心惟仰大乘;一覺傳燈,處處咸依自性。既詮楞嚴奧旨,妙妙心聞;復注圓覺契經,塵塵智入。布舟航於覺海,敢詡為鼓棹之人,數名於義天,自笑乃擔板之漢。忘言默契,願為執鞭;入海算沙,從茲擱筆!是為序。

 

 

淨空法師講解:

 

 

序【次告普覺:求善知識,當求正知見人,心遠二乘,除作止任滅四病,親近無憍慢,遠離無瞋恨,依正智慧而修,便能證於涅槃。】

 

  這部經最深的是在第一章,境界是愈講愈淺,到後面從淨諸業障以下,都很適合於我們現前的境界,前面不是我們的境界,那實在是太高了。可是我們應當要懂得,因為你懂得這些理論、高級的修行,才可以把自己的境界往上提升,這是一個好處,不會守在自己的位子上。像念書一樣,我們曉得我們在念小學,知道還有中學、還有大學,他念念就想往上升去,不會止在這個境界裡。

 

  這一章也就非常重要了,我們學佛從哪裡學起?學佛第一個要求一個好的老師,《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頭也講這問題,那是小乘經。這是大乘經,《圓覺經》,你看還是給我們講這個問題。老師是我們修學成敗關鍵之所繫,《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教我們親近明師,此地也是這個意思,你看『求善知識,當求正知見人』,佛知佛見,這是「正知見」,這比什麼都重要。如果我們修學遇到一位高明的善知識指點,我們一生就不致於走很多冤枉路,成就得快。

 

  我們看過去古人的修學,在《高僧傳》裡頭看這些出家人,在《居士傳》裡面看在家學佛的這些人,他們的成就遠超過我們這一代,那簡直不能相比。在時間上來講,我們看到人家成就快,根性利一點的,三、五年成就了,一般講絕大多數,像十年左右成就的,幾乎佔百分之七、八十。在三、五年成就的,固然是不多,但是也常見到,那是根性稍利的。他為什麼會成就?明師指導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他有好老師指導。

 

  而我們這一代要想遇到一位明師,不容易!這機緣非常的難得。在去年我也跟諸位建議,現前這些知識,到底哪位是正知正見,我們沒有能力辨別,萬一我們親近這個人,他不是一位真善知識,我們這一生一定又要耽誤了,這怎麼辦?所以在這時候,我們自己一定要找另外一條出路,那就是尚友古人。我們在古人當中找一位善知識來做老師,專門跟他學,這決定不會錯,這是個好辦法,這辦法最早是孟子運用的。在中國歷史上,孟子師法孔子,所以為孔子的私淑弟子。孟子那時候,孔老夫子已經過世了,但是孔老夫子的著作、文章留在世間,他就照孔老夫子的書來學,以孔子為老師,他成就了,像這種情形到以後效法的人就很多。

 

  我們諸位同學都知道的,司馬遷是位了不起的文學家,他的《史記》是中國歷史第一部正史,他寫的是通史,二十五史裡面列為第一篇。司馬遷就是學左丘明的,那時候左丘明已經死了很久,他學《左傳》,文章是從《左傳》上學的,他學成功了,這都是師法古人。當代找不到好老師,到古人那去找。唐宋八大家的韓愈,大家曉得,這是了不起的文學家,韓愈學司馬遷,專門學《史記》,他也學成功了。在佛門裡面,蕅益大師私淑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學佛的時候,蓮池大師已經過世了,他把蓮池大師的著作蒐集起來,專門在這下功夫,以蓮池大師為老師。蓮池大師是淨土宗第八代祖師,他成為第九代的祖師,他學成功了,這是我們的榜樣。我們在今人當中找不到真善知識,我們到古人裡面去找,這很可靠,決定沒有錯誤,人家真正是有成就。這就是明師的重要,正知見的人重要。

 

  什麼叫正知見?第一個,要以了生死、出三界、證大菩提為目標,這個知見正,這是目標正確。第二,在修行過程當中,一定要斷煩惱,破我執、破法執,這是在修行原則的知見正了,你看一切大乘了義經典裡面都是這樣教給我們。第三,法門一定要專攻,在中國歷代這些祖師大德們,你看看他們的成就,無不是一門深入,他才能成功。像在學校念書一樣,佛法裡頭八萬四千法門,就像學校有八萬四千個科系,你想想你能不能把所有的科系統統念完?一個科系念四年畢業,十個科系就四十年,一百個科系就四百年,你們現在學校多少個科系,你要用幾百年把它念完,念不完的。所以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一門通了,你一切都通。一切都通了,還是弘揚你這一門,為什麼?大慈大悲,給眾生做模範。你看《楞嚴經》裡面二十五圓通章,二十五位菩薩,每個人學的不一樣,各個都是第一,沒有第二,為什麼沒有第二?因為他用那個方法都能證無上菩提,都能成楞嚴大定,那當然是第一沒有第二。所以「法門平等,無有高下」,要緊的是一門深入。

 

  我們一門深入,其他的經論我們可不可以看?跟諸位說,可以看,也可以聽,可是你自己修的是一門,你自己將來也是弘揚這一門。譬如我專修淨土,我專弘淨土,你要講禪、講天台、講賢首,我也可以去聽,我也可以看,所有心得統統用在淨土上發揮。你們看蓮池大師的《彌陀經疏鈔》,不得了!世出世間的學術,他幾乎無有不通達的,他全部在《彌陀經》上發揮,所以你看《彌陀經疏鈔》就等於看了半部藏經,他在一樣東西上發揮,這是我們應當要效法的。

 

  初學,他的心定不下來,換句話說,他放不下,叫他學一樣,他看到那樣東西也好,這樣東西也好,樣樣都想學。講《彌陀經》叫他念佛不就好了嗎?這要是對上根利智的人來講沒有問題,行,人家是一聞千悟,死心塌地的學這一門,他能成功。還有對這些老太婆、下愚之人也行,也能成功,為什麼?你教她這一門,她絕不改變。唯有對既不是上智又不是下愚,當中這一階的人難,太難了。

 

  過去李老師在台中講《金剛經》,講《楞嚴經》,他就說過,我們念佛修淨土,為什麼要講這些經?講這些經的目的是給大家斷疑生信。因為外面人批評台中蓮社只懂《彌陀經》,人家高的《金剛經》、《楞嚴經》、《法華經》、《華嚴經》,這些大經大論你們都不知道,妳們這老太婆只顧學《阿彌陀經》。所以我們也講一點大經大論,使我們念佛的人到外面去,「你那些大經大論我也聽過」,不致於產生自卑感,好像我們樣樣不如別人,見到別人學別的宗派,我們都好像低了半截,是為了這個原因而講,是給我們斷疑生信。這就是因為你疑惑,總覺得不如別人,人家都學高級佛法,我們學老太婆佛法。如果自己沒有這個錯誤觀念,沒有這個疑惑,一部《彌陀經》講到底,那個成就不知道有多大!

 

  現在我們怎樣去找善知識?諸位要曉得,當代的人太難講了,他到底是不是修行證果了,我們不曉得。古人修行證果的,大家公認的,這比較可靠一些,當代的人他自己說他怎樣怎樣,我都不敢相信,所以不如找古人的好。當代的人把他當作同學,他講講我們參考參考,聽聽有沒有價值,如果聽聽不大對勁就算了,不聽了。古人不在,他的著作在,讀他的書如同見他的人,依教奉行,有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我們常常在一塊研究討論。

 

  修學的綱領是非常的重要,譬如一定要斷貪瞋痴慢,要破兩種執著,這很重要。因為我們如果真正對於世出世間法能看破幾分,能放下幾分,你的智慧就增長,見解自然就對了。所以一定要有功夫,功夫就是放得下,學問就是看得破,看破是真學問,放下是真功夫,這是我們應該努力去做的。

 

  這一段是告普覺菩薩,底下還有重要的就是『除作止任滅』,「作止任滅」在佛法裡頭原來是修行的四種方法,這四種方法現在為什麼要叫你離開?這四種方法不能執著,叫你離是離執著,這一點我要跟諸位說清楚。譬如講去貪心,離貪瞋痴,是要你斷貪瞋痴的心,不能有貪心,不能有瞋恚心,不能有愚痴心,不能有傲慢心,從心地裡面斷除,不是叫你斷事。叫你不貪財,不是叫你財都不要了,那你搞錯了,你意思就全都會錯了,是去貪心的。財色名食睡,五欲六塵,叫你不要貪,不要有貪心,不是說沒有五欲六塵,五欲六塵是真如本性的相分,那怎麼能沒有?怎麼能除得掉?那個除不掉。譬如金與器,我跟你說我要金,我不要器,你能不能把金拿給我?你沒有辦法拿給我。拿給你,錶是金的,這是器,我不要器,我只要金。好,這統統熔化成一塊,一塊還是器,一坨也是器,它總有個相,器就是相。有體當然有相,你說我不要相光要體,那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說去是什麼?離,叫你斷,叫你捨,叫你離,叫你放下,都是放下你的分別執著妄想。貪瞋痴慢都是分別,都是執著,都是妄想,去這個,諸位要懂這個道理。

 

  小乘的修行是初級,要在事上放下,財色名食睡要遠離,找個深山人跡不到的地方去修苦行,那是小乘。為什麼?因為境界能妨礙,能增長你的貪瞋痴。我把境界遠離,我這貪瞋痴,我不見不聞,心比較能平靜,容易得清淨,但是這種方法只是最初方便,入門的方便法,這不是真修行,真正修行是得要踏進這個社會。所以大乘修行就不一樣了,大乘是修心,梵網戒是大乘戒,大乘戒論心不論事。譬如你殺了眾生,犯不犯戒?如果你沒有心不犯戒。你起個心,我要殺死他,沒殺,沒有殺已經犯戒,它論心不論事。大乘戒律是在起心動念處結罪,比小乘重,小乘是論事不論心,我恨透這個人想殺他,但是沒殺他,不算殺生,不犯戒,可是大乘就犯戒了。所以大乘戒比小乘戒難持,它在起心動念之處。小乘戒雖然多,反而容易持,它像世間的法律一樣,只要是沒有這個事實,它不能判罪的。

 

  「作止」,這都講戒律,作持、止持。「任」是任運,「滅」是滅除一切煩惱。作止任滅本來是修行的方法,如果你對於這個方法一執著,那又變成了病,又成了障礙,所以這也要把它除掉,你的心才能真正得到清淨。

 

  底下講『親近無憍慢,遠離無瞋恨』,這也是眾生的通病。親近了,往往驕慢心容易增長;遠離了,心裡就生瞋恚心,這都是從分別執著裡頭生的,都是從感情當中生的。佛教給我們『依正智慧而修』,四依法裡頭「依智不依識」,識是感情的,智是理智的,這樣修學才能夠證得菩提涅槃,此地講的『證於涅槃』是如來果地上的大涅槃。

 

  在這一章裡面,佛不但教我們親近明師、善知識,在修行方法上不能執著,這樣的修學才顯得活潑,才顯得自在,像大經裡面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如果稍稍有執著就變成障礙,不能夠與如來的大涅槃相應。

 

  第十一章是圓覺菩薩章,我們看到圓覺菩薩,這部經叫《圓覺經》,這一章既然與經題相應,可見得有它的重要性,它的重要性完全在初學,所以圓覺菩薩這一章是教初學的人。

 

  序【眾生欲求無上道,先要結三期,懺悔無始業,經於三七日,然後正思惟,勤修三淨觀。若能勤修習,是名佛出世。】

 

  佛在這一章裡頭教給我們剋期取證的方法,就是定上日期,像我們淨土打佛七一樣,淨土打佛七是以七天為期,圓覺菩薩這一章是告訴我們以三七為期,二十一天,剋期取證,先要修懺悔法門。我們講到這一章,再想想去年我們在《壇經》裡面所研究的第五章,傳香懺悔章,那一章跟這一章的義趣非常接近,不過那一章裡頭沒有剋期取證,但是修行的程序次第跟此地所講的沒有兩樣,那一章非常重要,我們修行人不能不遵守。

 

  學佛第一個要建立信心,六祖大師在傳香懺悔裡面第一段給我們講五分法身香,那都是在建立信心。首先要能夠承認自己有佛性,自己正是如來在大經上所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相信自己是本來佛,本來是佛,要有這個信心。我們現在迷惑,去掉迷惑之後,佛性並沒有喪失,如果你不相信自己能作佛,怎麼修都不能成佛。所以這是學佛先決的條件。你要很客氣,我一身罪業,我怎麼能成佛?我來生能得個人身就好了,好,修到最後,來生得人身,你目標就如此,一定滿你的願。如果你真正明瞭了,釋迦牟尼佛是個人,他能作佛,我為什麼不能作佛?學佛要有這個信心,有這樣的大志才能成功。我們求生西方淨土決定要求上品上生,你目標定在上品上生,你就能成功。如果你上品上生怕辦不到,我下品下生就可以了,這個地方不能客氣,不能謙虛。該謙虛的地方謙虛,這個地方可不能謙虛,這個謙虛傷害就太大了,決定不能謙虛。所以信心建立之後,「信為道元功德母」,這修道的根源太重要了。

 

  信從哪裡生的?信從解上生的。你如果不能把宇宙人生的真相有相當的覺悟、理解,你的信心不能生。確實想想佛那麼大的智慧,那麼大的功德,萬德萬能,我們一身罪業,我們怎麼能比得上?我們怎麼能做得到?大家都這麼謙虛,都這麼客氣,所以沒有一個人成佛,成不了的原因就在此地。

 

  信心建立之後,重要的工作是懺除業障。我本來是佛,現在為什麼我不是佛?有業障,有障礙。所以先懺除業障,修懺悔法,懺悔法裡面有事有理。事的懺悔,就是曉得一切罪業了,哪些是善,哪些是惡,我能夠辨別。修一切善,斷一切惡,這叫事懺。理上的懺悔是什麼?修定修慧,定慧要是成就,無始劫來的業障就統統消滅。經上有個比喻,罪業就好比霜、好比露水一樣,智慧就好比太陽,太陽一出來,露水、霜都融化了,都沒有了,這講理懺。所以我們勤修定慧就叫做真懺悔,絕不是在佛菩薩面前一天到晚磕頭,我造了多少罪業,你要饒恕我,要原諒我,這就壞了,不是那樣。懺悔你要曉得,我們孔老夫子講「不貳過」,不去做這個錯事情,曉得不對,不重複犯這個過失。真正能修定慧,這叫真懺悔。

 

  業障懺除之後,這就發願。願領導你修行,就是四弘誓願,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觀音菩薩十二願,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一切諸佛菩薩所發的願,歸納起來不出四弘誓願,度眾生、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決定不會超出這四個範圍。所以教給我們真正發願,發願之後再起修,修什麼?修覺正淨。大師給我們講的三皈依,皈依佛,佛是覺的意思,經上他不講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講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怕我們誤會,這是六祖大師慈悲之處。所以我們皈依是三寶的弟子,三寶在哪裡?三寶是自性三寶,這要搞清楚。自性覺是皈依佛寶,自性正是皈依法寶,自性淨是皈依僧寶,這很重要。外面所謂是住持三寶,我們供的佛像、菩薩形像,經典,出家人,這是講住持傳法,把佛法一代一代傳下去,他們的工作是傳法,叫住持三寶。它的功德就是叫我們看到佛菩薩像,提醒我們自己的覺正淨,功德在這個地方。如果你不曉得這道理,把佛像當作神看待,當作神像,這完全錯誤,那佛像造在那裡有什麼好處?沒有好處。

 

  好像在這幾年,我在香港看到的千手觀音像特別多,到處都看到,我這次講堂裡面請的觀音也是千手觀音,那是無意當中來的,菩薩自己來的,我沒有念頭要請佛像,佛像自己來的,那是千手觀音,所以到處都看到千手觀音。我這次到舊金山,舊金山有位居士從香港請來一尊千手觀音,七尺高,擱地上差不多到屋頂,他好像是好幾年前就訂了,今年才運到。那時候訂,港幣大概要好幾萬,如果現在要塑這樣的像恐怕要十幾萬,今年年初在香港看到這尊佛像,大概合台幣六、七十萬,像塑得非常莊嚴。

 

  我到那裡去之後,他們在那裡打觀音佛七,要請我給佛像開光,這一次我給千手觀音開光。開光說法我就告訴大家,如果這佛像要我開了光它才靈,那你來拜我好了,你拜觀音?我不給它開光它就不靈,我一開光就靈,那你拜我好了。佛像開光是什麼意思?這一定要懂,是借著佛像開我們自己智慧、慈悲之光,這就對了。新造的佛像說明佛像所代表的意義,我們見到佛像應當提起什麼樣的觀想,這叫開光。

 

  千手觀音,千手千眼,千眼代表什麼?無所不見,這世間事事物物我都看得清清楚楚。千手,雙手萬能,眼到手就到,大慈大悲,見到眾生有苦難,只要見到了,我們馬上就盡心盡力去幫他忙,開的是這個光法。你供養觀世音菩薩,千手觀世音菩薩是這樣的供養,天天見到它,天天提醒自己,我要樣樣都看到,我樣樣自己盡心盡力都要做到,待人接物要大慈大悲,所以借菩薩的像啟發自己心地的慈悲光明。觀音菩薩代表慈悲,阿彌陀佛代表覺悟,所以你供養阿彌陀佛,你是無量覺,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沒有一樁事情不覺悟,覺而不迷,借阿彌陀佛像開我們自己的覺光,要曉得這個意思。所以有很多人誤會,我們家裡佛像沒有開光,他說不靈,當然不靈,大概你請法師開了光還是不靈,一定要懂這個意思,佛門裡頭確實沒有一絲毫迷信。

 

  供奉佛像有兩個意思,剛才講啟發自己心地光明,這是第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是報本反始,見賢思齊。譬如我們供養釋迦牟尼佛就有報恩的意思,因為佛教最初是釋迦牟尼佛創辦建立的,他是我們的根本老師,從他就傳下來了,供他的像是紀念他,不忘他的恩德。像從前念書人尊敬孔子大成至聖先師,每年教師節,孔子的生日定做教師節,到這一天來紀念他,是這個意思,我們供養釋迦牟尼佛也是這個意思。供養其他的佛菩薩都是見賢思齊,供養阿彌陀佛,我們就效法阿彌陀佛,供養觀音菩薩就效法觀音菩薩,觀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阿彌陀佛代表大覺,大勢至菩薩代表智慧,地藏菩薩代表孝順,孝親尊師重道。

 

  每尊佛菩薩代表一個法門,我們見到的時候自己就要曉得,要去做到,努力去修學,這是教學的最高藝術。所以它不是拜神,不能把它當神明看待,拿現在的話來講,佛菩薩形像就是教學的工具,教具。當然,我們一般學校的教具,我們沒有恭敬心,沒有恭敬心就不能得到啟發,所以供養佛菩薩雖然是教具,我們裡面有特別的恭敬心在。像印光大師所講的,一分誠敬就有一分收穫,十分誠敬就有十分收穫,我們對這教具如此的尊重,怎麼會辦不到?當然能夠轉變境界,這是一定的道理。見到佛菩薩就跟見到老師一樣,觀音菩薩教我們慈悲,地藏菩薩教我們孝順,文殊菩薩教我們智慧,普賢菩薩教我們實踐,這都是真正的善知識,所以要懂得真正的修學法。

 

  圓覺這一章裡面,他是先結三期,這就是剋期求證,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懺悔無始的業障,修懺悔法。『經於三七日,然後正思惟,勤修三淨觀』,就跟《六祖壇經》裡面所講的修學過程次第是一樣的,我們學佛如果不照這個次第來修學,你一定有障難。『若能勤修習,是名佛出世』,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行,這就叫「佛出世」。

 

  序【次告賢善首。】

 

  這一章算是本經的流通分。

 

  序【是經為如來守護,菩薩歸依,十二部經,清淨眼目。佛自定五名,今特取其二。末世眾生,依此修持,漸至佛地。雖為頓教大乘,亦攝漸修群品。是經力用廣大,無機不被,從可知矣。】

 

  到這個地方,這是介紹末後這一章。佛在圓覺會上自己說,這部經是諸佛護持,諸佛護持的是這個法,就是這個理論與方法。如果我們依照這個理論與方法來修行,當然諸佛一定護念,這是無可置疑的。『菩薩歸依』,菩薩要想成佛道,一定要依據這個理論原則。

 

  《圓覺經》的確很好,過去在大專講座,我在南部、北部都講過好多遍,它最大的好處是義理非常的圓滿,經文短,真是做到了簡要詳明,很適合現代人來修學。大經分量太多,要很長的時間,一般人看到要那麼長的時間都害怕,他不敢學。這部經分量非常的適中,諸位看這本子是註解,經文只有薄薄的一小本,所以你一看到,心裡很安穩,不害怕,這部經沒多少,大概不難學,能夠提起修學、研學的興趣,這是個好處。

 

  『十二部經,清淨眼目』,「十二部經」是指全體的佛法,佛經是用十二種體裁寫出來的,所以叫「十二部」。這個部不是部頭的部,十二個部分,十二種體裁。像《華嚴經》,它十二種體裁統統都有,所以它真正是一部非常圓滿的經典。《法華經》裡面只有九種,本經在體裁上有三種,長行、重頌、孤起頌,有這三種。這是講一切經的「清淨眼目」,把一切經比作一個人,而這部經是一個人的眼睛,你想想多麼重要!這是說出這部經在一切經典裡面的分量與重要性。

 

  佛自定五個名稱,這是賢善首菩薩問的,請教釋迦牟尼佛,這部經應該給它定個什麼題目,佛就說了五個題目。譯經的人在五個題目當中取了兩個,「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這個題目是五個題目當中兩個題目合起來採取的,以這個定為經題。

 

  『末世眾生,依此修持,漸至佛地』,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行,一定能夠成就。在我們中國古大德當中,專修《圓覺經》的是宗密大師,他是華嚴宗,是清涼大師的學生,就是華嚴宗第五代祖師,專攻《圓覺經》,給《圓覺經》作了六種註解。以後凡是研究《圓覺經》的人,對於《圓覺經》的註解,大概都還沒有能夠超過宗密大師,連圓瑛法師包括在內,也沒有辦法超過宗密大師,宗密大師一生專門研究《圓覺經》。

 

  所以說『雖為頓教大乘』,這部經確實是屬於圓頓大法,但是也能夠攝受漸修的群品,真正是三根普被。剛才講這部經前面深,前面兩章是圓頓大法,是一乘法,後面就逐漸是大乘,再後面可以做為接引初學的法門,愈說愈淺,所以我們初學的人可以用這個方法來修學,『無機不被』,就像淨土經一樣,「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底下我們不講,把它念掉,這是我們要感激圓瑛老法師,這個我們要非常的感恩。

 

  序【余也,頻年鑽紙,心心惟仰大乘。】

 

  這是大師謙虛的話,『鑽紙』是研究經典,鑽佛旨。

 

  序【一覺傳燈,處處咸依自性。既詮楞嚴奧旨,妙妙心聞。復注圓覺契經,塵塵智入。布舟航於覺海,敢詡為鼓棹之人。數名相於義天,自笑乃擔板之漢。忘言默契,願為執鞭,入海算沙,從茲擱筆。是為序。】

 

  這幾句話一方面是謙虛,一方面也是事實。老人在一生當中,晚年完成了《楞嚴經講義》,《楞嚴經講義》完成出版,已經是共產黨統治大陸的時候。最後就是這部《圓覺經講義》,這部《講義》完成之後,大概不到一年,他老人家就往生了,所以真的是『從茲擱筆』,這是他一生著作當中最後的一部。圓瑛法師,可以說他最成熟的著作就是《楞嚴經講義》跟《圓覺經講義》,這兩部註解是他最成熟的作品。我們今天學《楞嚴經》,學《圓覺經》,採取他的講義,可以說是最為得力,他早年那些著作未見得成熟,這個是晚年最成熟的,非常的有價值。序我們介紹到此地。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威德自在.jpg

大足寶頂山石刻-圓覺道場

(圖片來源: 菩提山心善寺)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圓瑛大師自序(七) - 威德自在菩薩

 

                   辯音菩薩

               

                   淨諸業障菩薩

 

次告威德自在:無上大覺,本無二相,隨諸方便,便有三類;所謂奢摩他,如鏡照像,三摩提,如苗漸長,禪那寂滅,如器中鍠。此三法門,十方如來,及諸菩薩,三事圓證:名究竟涅槃。

 

次告辯音:一切菩薩,無礙清淨慧,皆從禪定生。依頓漸修習,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單複無非圓修,別遍意在互習。若能隨順修習,不久便證涅槃。

 

次告淨諸業障:眾生由執我故,認四顛倒,為實我體,因此便生憎愛。不了迷識與迷智,二種四相,無始妄流轉,不得成菩提。若能除滅貪瞋癡,法愛不存心,自可漸次成就。

 

 

淨空法師講解:

 

 

序【次告威德自在:無上大覺,本無二相,隨諸方便,便有三類。所謂奢摩他,如鏡照像。三摩提,如苗漸長。禪那寂滅,如器中鍠。此三法門,十方如來,及諸菩薩,三事圓證,名究竟涅槃。】

 

  『威德自在』菩薩在順序裡頭,他是第七位。這一章裡面佛給我們講修定的綱領,無量無邊的法門都是修定,修定總出不了三大類,就是此地所講的『奢摩他、三摩提、禪那』。這三個名詞都是梵語,三個名字都是禪,目的都是叫你開悟,叫你智慧現前。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說『無上大覺,本無二相』,覺相只有一沒有二,定的相也只有一沒有二,可是隨順一切眾生根性的不相同,在修學方法上就不一樣了,方法雖然不一樣,統統修的是禪定。這三個名詞與《楞嚴經》上講的完全相同。我們早晨看陳克文居士的《心經講義》,在明宗這一段裡面,他採取天台家的「一心三觀」來說明般若的修學。天台家的「三止三觀」與此地所講的「奢摩他、三摩提、禪那」,意思很接近,方法也非常的類似。奢摩他、三摩都可以稱之為止,也可以稱之為觀,圓瑛法師在講義經文裡面說得很清楚,《楞嚴經》的講義裡面說得也非常透徹,這都是我們可以做參考的。

 

  佛在圓覺會上將這三種定做了三個比喻,奢摩他主要的是講觀,觀照,所以說『如鏡照像』,我們從這個意思裡面去體會,心就像一面鏡子,鏡子照外面的境界照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但是鏡子決定沒有分別執著。在佛門修行,古人常常教給我們「用心如鏡」,我們用心就要像一面鏡子一樣,這裡面定、慧都具足了。你把外面境界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是智慧,雖然了了分明,他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如如不動,這是定,拿這個來比喻奢摩他。奢摩他裡面雖然有定,但是偏重在慧上。這三個都可以稱為定,也都可以稱之為觀,三止三觀的意思統統都有。『三摩提,如苗漸長』,好像種稻子,種子發芽之後,苗漸漸的生長,這是講利用三摩提的功夫,定慧天天增長。禪那是定慧均等的境界,『禪那寂滅,如器中鍠』,「器中鍠」,像我們吹笛子、吹簫,裡面有個鍠,沒有鍠吹不響,比喻作樂器裡面的鍠,它本身沒有音聲,但是它能夠變現無量的音聲。佛在這一章裡面用的是這三個比喻。

 

  『十方如來,及諸菩薩,三事圓證,名究竟涅槃』,這一章是講修行證果重要的修法,完全是講修行的方法。換句話說,不管你修什麼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統統都是修禪定,不是修止就是修觀,再不然就是止觀雙修。像中國禪宗就是止觀雙運,《壇經》裡面講的「定慧等等」,定慧等等就是定慧等持,那是講禪定。這是提出了三個綱領,下面就是這三個綱領的交互作用,這就有二十五輪了。

 

  序【次告辯音:一切菩薩,無礙清淨慧,皆從禪定生。依頓漸修習,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單複無非圓修,別遍意在互習。若能隨順修習,不久便證涅槃。】

 

  前面這章說出了修行的三個綱領,這三個綱領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怎麼修?是先修奢摩他?還是先修禪那?還是先修禪定?還是兩種一起修?還是三種一起修?這一章就討論這個問題。這三種可以單修,也可以兼修,也可以三個一起修,先後順序不定。先修奢摩他,後修禪那也可以;先修三摩提,次修禪定再修奢摩他也行,這三個一交互,一共就有二十五種,先後排列順序不一樣,這是《圓覺經》裡面所講的二十五輪,『清淨定輪』,二十五種清淨定輪。

  這一章是非常善巧的方法,如果我們會用,我們的功夫會很得力,這等於是二十五種方法對治我們的習氣、毛病。並不是教你選一種就一輩子修習,不是這樣的,隨時在調節,因為它統統都是定。譬如我們現在心裡有妄想,用什麼方法能把妄想打掉?昏沈的時候用什麼方法把精神提起來?所以這些方法你要會運用它,你懂得又會運用,比小乘三十七道品裡面的七菩提分又要詳細得多了。七菩提分只是講一個大概,告訴你怎麼樣對治習氣。這個地方說得詳細,自己隨時可以選擇一種、二種來對治,而且常常可以更換方式來對治,對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修學清淨心有很大的幫助。

 

  第九章講淨諸業障菩薩,淨諸業障菩薩這一章:

 

  序【次告。】

 

  這是佛告訴淨諸業障菩薩說:

 

  序【眾生由執我故,認四顛倒,為實我體,因此便生憎愛。不了迷識與迷智,二種四相,無始妄流轉,不得成菩提。若能除滅貪瞋痴,法愛不存心,自可漸次成就。】

 

  所以菩薩的名號就代表這個法門的旨趣。業障當然我們都有,業是造作,實際上是惑業苦,這三個是連起來的,所以有的時候可以講惑障、業障、報障,迴向偈裡面講「願消三障諸煩惱」,這就是三障。說業障,當然,你為什麼會造業?你有迷惑,迷惑才會造業,造了業當然你就要受報。惑業苦是循環的,所以才有輪迴的現象。輪迴是從哪來的?輪迴是從惑業苦變現出來的,原本一真法界裡沒有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自己心裡面變現之物。既然起惑造業了,就沒法子脫離,不容易脫離。

 

  佛法修學終極的目標就是教我們了生死、脫輪迴,這是佛法修學的主目的。脫離輪迴怎麼個脫法?這是我們必須要明瞭的,脫離輪迴不是在果上脫離,是在因上面,所以三障,如果我們把迷惑打破了,輪迴就沒有了。不迷惑他就不造業,那我們要問,諸佛菩薩示現在這世間,他造不造業?釋迦牟尼佛在世為我們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他天天講話,算不算口業?他是造業,但是那個業他沒有果報,為什麼沒有果報?他不迷惑,所以那個業不得已給它說個名詞叫淨業。我們凡夫迷惑顛倒,所以造的業是善、惡、無記,我們造的是這三種業。人家造的業既不是善業,又不是惡業,也不是無記業,不得已給它說個淨業,三界輪迴裡面沒有他的果報。

 

  為什麼這個業叫淨業?他不執著,三輪體空。佛天天說法,佛沒有我執,無我,像《金剛經》裡面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佛沒有法執,說而無說,無說而說,我、法兩種執著都沒有了,這個業叫淨業,真正的清淨,跟我們現在講修淨土不一樣。我們修淨土也講淨業,那是講淨土,是修這個業,佛是真正的清淨。我們修淨土還是有迷惑,我們無明、煩惱都還存在,都還沒斷,我們是依照淨土法門來修學。如果我們念佛功夫念到理一心不亂,這時候可以講是真正的淨業,為什麼?煩惱斷了,無明也破了一二分,這時候心地清淨,就是不生西方極樂世界也超越生死輪迴,也超出三界。

 

  佛在此地也告訴我們,『眾生由執我故』,這就是我執,『認四顛倒,為實我體』。「四顛倒」是常樂我淨,在我們這個人間確實沒有,每個人都以為有,這個見解是顛倒、是錯誤的。因為有這個執著,這就生『憎愛』,順自己的意思就生貪愛,不順自己的意思就生瞋恚,這是兩種最強烈的煩惱,就會生起來。『不了迷識與迷智』,凡夫迷識,二乘人迷智,所以二乘人也有四種顛倒,跟我們恰恰相反,常樂我淨真有,二乘人執無。二乘人對理智迷惑,為什麼對理智迷惑?因為他沒有開智慧,沒悟。他真正智慧開了,當然就不會對智迷了。二乘人迷智,凡夫迷在情識裡面,這都是麻煩事情,這是『二種四相』。就是常樂我淨,凡夫沒有,執著有;二乘聖者有,他以為沒有『無始妄流轉』,這一句是講凡夫,無始以來沒有輪迴,他自己變現輪迴,在這個地方生死流轉,這是冤枉,苦極了。『不得成菩提』,這是講二乘,二乘人如果不破法執(二乘人破我執了,但是有法執)就不能成就無上菩提。

 

  『若能除滅貪瞋痴』,貪瞋痴稱為三毒煩惱,這煩惱如果不除,你必定造業,必定造無量無邊的罪業,果報總離不了三途。所以佛在一切經論裡頭教誡我們,首先勸我們離貪瞋痴,貪瞋痴要是轉變過來了,我們在一切境界裡頭無貪、無瞋、無痴,跟諸位說,這就叫三善根,無量無邊的善業都是從這個地方生的。所以貪瞋痴叫三毒,翻過來就是三善根。你看佛法裡常講,《彌陀經》上就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無貪、無瞋、無痴,這三條叫根本的善根,菩薩的善根只有一條:精進。諸位要曉得,菩薩當然具足三善根,所以那三善根就不談了,三善根從小乘就學成了,大乘菩薩從三善根的基礎上精進不懈怠,決定有成就。所以大乘的善根只有一條,小乘的善根有三條。

 

  『法愛不存心』是破法執,除滅貪瞋痴是破我執,如果沒有我,哪裡有貪瞋痴?所以貪瞋痴慢這些煩惱都是從我執而生的。《唯識論》講第七識「四大煩惱常相隨」,俱生煩惱。我執一斷,俱生煩惱就沒有了,就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識成智。我、法兩種執著要是破除了,當然你就有成就,『自可漸次成就』,就是除滅我法二執也是逐漸的斷,能夠一下就斷掉的叫做頓超,逐漸逐漸的斷叫漸修。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淨慧.jpg

大足寶頂山石刻-圓覺道場

(圖片來源: 菩提山心善寺)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圓瑛大師自序(六) - 清淨慧菩薩

 

 

次告清淨慧:圓覺自性,本非差別之性,因眾生迷倒,未能滅除,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不能同佛受用。一切煩惱,畢竟解脫,以示漸次差別。復為一類大根眾生,以示圓頓隨順,平等安心之法。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謂以眾生日用,不起絲毫妄念,同佛作用,本地風光。於諸妄想之心,了知全妄即真,亦不息滅,雖住妄想之境,以境從心起,原是自心,本是一真,何用了知?於無了知處,但能知既寂,即是真知,故不辨真實也。因而信受,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淨空法師講解:

 

第六章是清淨慧菩薩,佛告訴清淨慧菩薩:

 

  序【圓覺自性,本非差別之性,因眾生迷倒,未能滅除,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不能同佛受用。】

 

  我們看菩薩這個名號,你就曉得意思了。求智慧要求清淨慧,有一絲毫沒放下,縱有智慧不清淨,不清淨就是障礙。所以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清淨慧,但是清淨裡面他還有無明,無明有四十一品,破一品就見一分法身,證得一分法身,換句話說,他裡面還有四十品,再破一品,還有三十九品,到等覺菩薩還剩下一品,那一品再破掉就叫究竟佛、圓滿佛,究竟圓滿了,這四十一個等級是從這麼來的。確實統統破了無明,可是無明你破了多少,還有多少還沒破,差別從這個地方建立。

 

  所以說『圓覺自性,本非差別之性』,如來的大圓覺跟我們自己的大圓覺是一不是二,確實沒有差別。如來大圓覺裡頭沒有障礙。我們現在這大圓覺裡頭有障礙,就是現在我們帶了三重障礙,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小乘阿羅漢把見思煩惱破掉了,他還有兩重障礙,所以不能見性。大乘菩薩再把塵沙破掉,他還有一重障礙,這叫權教菩薩,像圓教十信位裡面八信、九信、十信就是這個階段,七信是斷了見思,八信、九信、十信已經斷掉了塵沙。十信位的時候,破一品無明,十信心滿就入了初住,就是初住菩薩,這時候無明的障礙破了,破了一品與佛就是同生性,這時候是真心用事,不再是八識用事,這個慧叫做清淨慧。所以從真性上、圓覺性上講,生佛平等,因為眾生迷惑顛倒,就是有這三種煩惱。

 

  『未能滅除,一切幻化』,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統統是幻化,為什麼?清淨圓覺性中本來沒有這個東西,六祖說本來無一物,見思、塵沙、無明本來統統沒有。「未能滅除,一切幻化」,這些幻化東西你還都有,還迷在這裡面。『妄功用中,便顯差別』,「妄功用中」就是你在修行過程當中,修行過程當中為什麼叫妄功用?這個功怎麼不叫真的?真的沒得用,真的本來都有,用什麼?所以古人有個比喻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可見得踏破鐵鞋是冤枉用的功。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就是冤枉用的功,到後來一旦開悟,原來如此,就這麼回事情。所以你一覺悟才曉得從前用的那個功真叫冤枉,吃那麼多苦頭,費那麼多力氣,於圓覺性毫無增減,一點也沒幫助。在這個功用當中就有差別,譬如小乘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菩薩有五十一個階級,這些統統是在妄功用中顯出有這麼多階級、這麼多差別。一證到真如實際,哪有這個東西?沒有這些東西。所以這些階級差別是因為迷妄顛倒而建立的,是方便建立的。

 

  悟了之後,見思、塵沙、無明沒有了,跟諸位說,菩薩五十一個階級也沒有了,要懂得這個道理,你不能說菩薩五十一個階級還有,錯了。就好像我們病了,病了吃藥,病好了藥也沒有了,健康的人沒有藥,如果有藥,這個人一定有病,一定不健康,健康的人要什麼藥?這個道理我們是要懂得。所以證得圓覺性之後,沒有什麼六道凡夫、四聖法界,沒這個東西。所以佛在《法華經》裡面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這個三就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沒有這個東西。如來大圓覺,這是一乘。只有一乘法,二乘、三乘都是佛的方便說,是為迷倒眾生而說的,所以這個不能同佛的受用。

 

  序【一切煩惱,畢竟解脫,以示漸次差別。復為一類大根眾生,以示圓頓隨順,平等安心之法。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謂以眾生日用,不起絲毫妄念,同佛作用,本地風光。】

 

  在這一章裡頭佛教給我們修清淨心,清淨心應該怎麼修法?這一章裡頭最重要的意思,我們用最簡單的話來說明,諸位容易體會、容易明白。就是無論在什麼樣的境界,我們眼前的境界統統隨緣,不要加以選擇,什麼事情都隨緣,因為你選擇你就有心了,我們佛門叫隨遇而安,隨緣度日。隨緣當中,無論什麼境界,順境也好,逆境也好,不管什麼境界現前,我們在境界當中守住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你的心就清淨了,你心一清淨,境界就清淨。你要說我選擇一個環境,選在一個清淨的地方修行,永遠找不到,因為心不清淨,什麼樣的環境你看了還是不清淨。這是修行的一個祕訣,也是個重要的綱領。

 

  在一切境界相先看破,「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順境也好,逆境也好,順境裡面不生起歡喜心,逆境裡頭不生瞋恨。我們在順逆境界裡頭曉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外面境界、內裡頭身心,全都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圓覺性中,真心裡面,本來沒有這虛妄相。真正能夠覺悟到這一層,我們在境界中才能修清淨心,這清淨心的作用與佛沒有兩樣。所以這個地方重要的是希望我們在日用平常當中不起絲毫妄念,這個妄念就是分別執著、起心動念,能把這個統統捨掉,我們的作用就跟佛沒有兩樣。佛在日用平常,沒有別的,就是他不起心、不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如果我們也能夠做到,我們跟佛有什麼兩樣?那你修行成佛就快了,你想得一心不亂也容易,沒有障礙。

 

  序【於諸妄想之心,了知全妄即真,亦不息滅。】

 

  這完全是在事實真相上說的,你的妄想從哪來的?妄想是因為你迷失了圓覺。了解事實真相,你的妄念就不生了,『於諸妄想之心,了知全妄即真,亦不息滅』。

 

  序【雖住妄想之境,以境從心起,原是自心,本是一真,何用了知?】

 

  對於妄想,無需要加以了知。

 

  序【於無了知處,但能知既寂,即是真知,故不辨真實也。因而信受,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這就是隨順圓覺性而起修,就是我們一般講「稱性起修」,這是稱性起修的方法。真正會用功的人,就是他一天到晚沒有一樣不隨順真性。我們凡夫麻煩在哪裡?一天到晚起心動念隨順煩惱,他不隨順覺性。諸佛如來日用平常隨順覺性,他不隨順煩惱,這裡頭的受用就完全不一樣。這裡面也就是我剛才講的原則,在事上,六根接觸六塵,在人事環境、物質環境上,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在理上,理上就是知見,知見上不再求知見,知見上絕不立知見。所以此地講『境從心起,原是自心,本是一真,何用了知?』「了知」就是知見上再建立知見,那就是無明,《楞嚴經》上講的「知見立知」,這個用不著,這個用不著就是把知見放下了。『於無了知處,但能知既寂』,「能知既寂」就是真智慧,這就叫無分別智,就是根本智現前,根本智就是正覺,根本智就是清淨心,根本智就是圓覺性。這裡頭再不能求一個真知,再要求個真,真就變成妄。真的上面不能再加真,再加個真就是虛妄,我們應當要從這樣先去看。

 

  放下自己的知見不是沒有知見,放下自己的知見是真知見現前,佛知佛見現前,你所放下的那是所知障,我們一般講成見。你的見解、想法、看法統統是虛妄的,是所知障,應當要捨棄、要放下,這就是『隨順覺性』,就是稱性起修。平常我們不曉得怎樣叫稱性起修,從《圓覺經》裡面我們得到一個消息,曉得什麼叫稱性起修。「全修即性」,全修是什麼?我們整個日常生活就是真如本性,與真如本性完全相應,這在《華嚴經》叫修普賢行。修普賢行成佛,成究竟圓滿佛,不修普賢行不能成佛,普賢行就是稱性起修。

 

  這序文很有味道,跟其他經的序文不一樣,它這序文實際上就是全經的大意,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讀了一遍之後,然後再講玄義就很容易懂,可以說是為我們研究玄義的前方便,研究玄義前,先對全經大概心裡有個數。所以這部經非常有味道,它好在短,跟《楞嚴經》一樣的味道,味道都很濃厚,但《楞嚴經》太長,講一遍相當不容易,所以古人說《圓覺經》是小《楞嚴》,很有道理。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彌勒.jpg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圓瑛大師自序(五) - 彌勒菩薩

 

次告彌勒:一切眾生,由無始際,種種恩愛貪欲,是故能令生死相續。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

 

 

  淨空法師講解:

 

第五章講彌勒菩薩,彌勒菩薩這一章:

 

  序【次告彌勒:一切眾生,由無始際,種種恩愛貪欲,是故能令生死相續。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

 

  第五章是彌勒菩薩這一章,彌勒菩薩請教的問題就是生死輪迴,這是個大事情。《法華經》裡面所謂的「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所謂「一」就是講的一心,一真法界;所謂的大事就是生死大事,輪迴是大事。生死輪迴不容易出離,無量劫以來生死流轉,經上常講「生死疲勞」,苦不堪言,這個東西是假的,沒錯。譬如你做夢,夢是假的,知道,如果天天做惡夢,這不好受。每天晚上做惡夢,你想好受嗎?是不是真的?不是真的,是假的,可是難受。六道輪迴的確不是真的,可是我們現在的受用不好受,就好比是做惡夢一樣,這是個大事。如何能夠超越?如何能夠解決?佛在這一章裡面跟我們討論這個問題,先說明生死輪迴的根本。

 

  『一切眾生』是指的六道眾生,因為六道以外沒有這個事情,六道以內的眾生迷得太重了,才有這個事情。『由無始際』,這是指的時間,無始劫以來,『種種恩愛貪欲』,這個境界廣大無有邊際,所以才有『生死相續』,就是六道輪迴。生生死死,永遠不能夠斷,它要不相續就好了,就超越了,它相續。相續的原理就是迷惑,迷了之後就造業,造業之後他有果報,在受果報的時候又迷,所以惑業苦就變成一個輪迴的相,這是六道輪迴的理論,六道輪迴就是惑業苦造成的。惑是什麼?貪瞋痴就是惑,迷惑。由於貪瞋痴他就造作,造作裡面就有善業跟惡業,善業是三善道的輪迴,惡業是三惡道的輪迴,總而言之,離不開貪瞋痴。貪瞋痴慢疑就是迷惑,所以說『由本貪欲』『發揮無明』就是增長無明。

 

  『顯出五性,差別不等』,這是講我們學佛的根性有五種不一樣,有菩薩根性、有聲聞根性,聲聞裡面有定性聲聞,佛跟我們講這些,我們一般講的眾生根性不相同。根性不相同實在上講是對事、對理所迷的有淺深差別不同,你迷得淺的,煩惱輕,根性就利;迷得深的,煩惱重的,根性就劣,差別是這麼來的,實際上哪有差別?沒有差別,就是從迷的程度上顯示有這麼多差別。這五種差別是大分,要細分是無量無邊的差別,可以說每個人差別都不一樣,從大的方面來分這五種,在這一章經裡面跟我們說的。

 

  後面這幾句話重要,『欲泛如來大圓覺海』,你如果要想成佛,這個是比喻,把「大圓覺」比喻作大海,你想坐船到大海去遊覽。這比喻是說你也想入如來的大圓覺海,你也想證得如來的大圓鏡智,就是這個意思,成就大覺。『先當發願,勤斷二障』,這句話非常重要。我們為什麼本覺既然本有,本有為什麼不能恢復?你有兩種障礙束縛,這兩種障礙,一個是煩惱障,一個是所知障。

 

  這次我在洛杉磯講經,日常法師,你們大家有很多人都認識,他是每會必到,不但必到,我有的時候不講經,他們有同修邀我到他們家裡去住一二天,去玩的時候,他打聽到,他也找來,所以他要我在他那裡住兩天。我就告訴他兩句話,我說修行人捨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難,捨知見更難。五欲六塵是煩惱障,知見是所知障,知見是我的看法,我的見解,我的理想,糟了,麻煩大了,這是障礙。佛為什麼能成圓覺?跟諸位說,佛沒有知見,佛沒有理想,沒有成見,佛什麼都沒有,「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多自在!你有個成見,有個想法,也有個做法,壞了,障礙你不能見性,障礙你本來的圓覺性,你本覺所以不能現前就是壞在這個地方。佛在《楞嚴經》上說「知見立知是無明本」,捨知見,正知見就現前,佛知佛見現前,那是你本覺。你在本覺上再建立一個知見,這頭上安頭,障礙了,所以一定要捨。

 

  今天佛教為什麼不能興?昨天我也是跟你們幾個同修說過,我拜會了許多法師,很多法師一見面都提同樣的問題,可見得大家很關心。他們向我提的問題,他說:法師,你走了這麼多地方,看了這麼多地方,你覺得美國佛教有沒有前途?問我這個問題,可見得他們對於美國佛教的前途懷疑。我答覆得很肯定,我說:有前途,可是佛教如果在美國真正能建立,要團結。他們聽我這個話,搖頭,太難了。我們大家在一起,哪一個聽誰的?誰願意聽誰的?誰都不服誰,這就不能團結,不團結佛法將來就會消滅,這個地方就不會有佛法,團結佛法就興。所以我到處勸勉這些法師、大德們,五個人同心,佛法就建立了。怎麼樣同心?第一個,捨知見。你看佛給我們制定的基本戒條,僧團裡頭基本的戒條「六和合」,你們都知道,僧稱之為和合僧。這六個基本戒條,第一個,見和同解,知見要相同。知見怎麼相同?不是說你一定要接受我的見解,你要跟我相同,這太勉強,這做不到。佛教給我們把知見統統都放下,都丟掉,那就同了,真正是民主,高明極了。你也有成見,我也有成見,我們把成見統統放棄,沒有成見了,誰也不要聽誰的。

 

  然後在一塊,我們有事情怎麼辦?開會,所以民主會議的制度是佛教首先建立的,這個諸位要曉得。僧團裡面你們看戒律,那個時候不叫開會,印度話叫「羯磨」,羯磨就是開會,無論大小事情是會議決定。大事所謂講「白四羯磨」,小事是「一番羯磨」,就是會議議決通過,小的事情一次,我們事情就解決了,大家通過,大的事情是四讀通過。像現在有些國家政府機關立法,重大的案件三讀通過。佛門裡頭大事是四讀通過,通過的時候,也不要選票,也不要舉手,就是提出案件這個人念,把這案件向大家宣布,如果大家都不說話就通過,就是默認,是這樣的通過法。如果有意見馬上提出來,或者你有修正的你再說,你再說大家如果都沒有意見,那你修正案通過了。所以民主會議制度最早是在佛門建立的,佛門就是大家知見統統放下,有什麼事情會議解決,少數服從多數,這麼來的,不是說哪個要聽哪個的,哪個要服從哪個,沒有。所以僧團叫清淨僧團、和合僧團,這裡頭最重要的是見解要相同,「見和同解」。「戒和同修」,戒是秩序,我們大眾生活在一起,總得有個規矩,要守秩序。「身同住、口無諍、意同悅、利同均」,所以僧團這個制度實在是太好了。

 

  大家既不放下五欲六塵,又不肯放棄知見,他怎麼能和合?不能團結!不能團結就沒有僧團,沒有僧團就沒有佛法,諸位要懂這個道理。佛教復興在我看前途非常光明,因為什麼?這個世間只要有一個僧團,佛教就能復興。當年釋迦牟尼佛就一個僧團,在鹿野苑的時候五比丘,他老人家一個,五個徒弟,六個人就把佛教建立起來,就影響到千年萬世,多少眾生受到利益。今年如果再有五個人能夠合作,能夠組這個僧團,佛法怎麼會不復興?當然復興,所以這是我對同修們的期望。僧團,在家居士建立的還是僧團,僧的本義就是和合眾,不是指出家人,無論什麼樣的人,四個人住在一起能夠修六和敬,這四個人就叫僧團。佛門僧眾是四個人以上,四個人以上在一塊共住,就要開會,就要做羯磨。三個人以下的可以不做,為什麼?那不能叫僧團。四個人以上的就要按照佛教的規矩去做,所以大小事情是要大家來商量,來議決通過,真正是民主。家庭裡面這麼做的話,你家庭就是僧團;你們學社這樣做,你們學社是僧團,是如法的僧團。一個如法的僧團,諸佛菩薩擁護,龍天善神護持,因為如法的僧團太難得了,那真是黑暗當中的燈塔,真正難得。

 

  如果不發願「勤斷二障」,這個僧團不能建立。人多人少都有意見,人多的意見多,人少的意見少,總而言之,有意見,有爭執,就不像一個和合僧團。所以捨知見非常重要,雖然很難,可是非捨不可,不捨不能見性,不捨不能得定。像我們念佛,如果你二障要不捨,決定不能得一心,這是可以斷定的,你可以到功夫成片,也許能辦得到,一心不亂決定不能達到,因為你要到事一心不亂必須要斷煩惱障,要捨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才能得事一心,你修禪可以得禪定。要得理一心,那知見要捨,所知障破了才能得理一心不亂,在禪宗裡才能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所以這是很要緊的。

 

  『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伏是什麼?降伏了,不起作用,這時候入菩薩境界。可是諸位在此地要好好的記住,二障要是控制不了,要伏不下去,壓不下去,我們講菩薩五十一個位次,從圓教初信、二信、三信、四信,你連個初信都沒有。我在台北講經,有人問我「我們現在算不算初信位?」不算。為什麼不算?你二障沒伏,要懂這個道理。二障沒斷,但是伏了,就是煩惱沒有斷,他有力量把它伏住,伏住就是不起現行。譬如說我有沒有意見?有意見,「阿彌陀佛,算了」。真有意見,算了算了,這是什麼?他能伏得住,他不爭了,他不堅持了。他真有意見,他真有煩惱,遇到這個事情不高興,他真要發作,算了,他壓下去了。煩惱雖然不斷,但是在日常生活當中,它不起作用,他這個功夫能把它壓下去,這叫伏煩惱。伏煩惱才能夠說是初信位的菩薩,沒伏煩惱不能算初信。那個伏的樣子是什麼樣子?給諸位說,八風吹不動。你們不要認為八風吹不動是了不起的功夫,其實這是初信位才入門,這是大乘佛法入門的樣子。

 

  讚歎你,沒有歡喜心;毀謗你,你也不會生氣,縱然心裡不高興,絕對不會發脾氣,喜怒不形於外,有這個功夫把自己的煩惱克服住,這是初信菩薩,所以說「即能悟入菩薩境界」,這個「悟入」是入得初信。到煩惱障斷掉是第七信位,能夠把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統統放下了,這是七信位菩薩。再能把知見放下就是初住菩薩,知見要不能放下,你總在十信裡頭,不能入住,可是菩薩位子要初住才是大乘的見道位。十信位,你看在《華嚴經》裡頭沒有地位,等於小學,佛門的小學。到初住等於說才有學位,明心見性了。換句話說,像剛才講的,因為十信位是異生性,不是同生性,初住以上才是同生性,為什麼?見性了。佛見性,你也見性了,所以是同生性。十信位沒有見性,他用的是八識五十一心所,跟佛不一樣,佛是用四智菩提,轉識成智。所以圓教初住就開始用四智菩提,見思煩惱斷掉了,塵沙斷掉了,無明破了一品,所以與佛是同生性。

 

  由此可知,這都是講的原理原則,不管修哪個法門,不破二障是決定不行的,千經萬論決沒有例外的,如果說有例外那是騙人的,決定不是真的。就是念佛,你不捨知見怎麼能得一心?你不斷煩惱障怎麼能得事一心?這一定的道理。你的功夫不能把煩惱現行壓下去,怎麼能帶業往生?怎麼能功夫成片?這是一定的道理。如果說煩惱也可以不要斷,知見也可以不要捨,就能成佛,這是魔說的,不是佛說的。因為佛是依著真理、正理來說,說是煩惱不斷、知見不捨就能夠成佛,這是妖言惑眾,沒有這事情。如果要是這樣就能成佛,那大家都成佛了,那也不必修了,沒有這個道理。

 

  『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事」是煩惱障,「理」是所知障,二障永斷了,這就明心見性,所以「即入如來,微妙圓覺」,這是什麼境界?圓教初住菩薩的境界。從初住到等覺,這裡頭有四十一個位次,這四十一個位次我們都叫做法身大士,為什麼?他這兩種障都斷了,就是我們念佛功夫裡的理一心不亂。所以諸位要記住,雖然是證得理一心,理一心有程度淺深差別,有四十一種,都叫理一心。理一心有證得深的,有證得淺的,不要認為好像理一心都是一樣的,不是一樣的,有淺深差別不同。像我們看《華嚴經》,法身大士已經證得清淨法身,從圓教初住到等覺有四十一個位次不同,都是法身大士,這些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實報莊嚴土。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00510_021229.jpg

大足寶頂山石刻-圓覺道場

(圖片來源: 菩提山心善寺)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圓瑛大師自序(四) - 金剛藏菩薩

 

 

次告金剛藏:聞前章說,圓覺普照,寂滅無二,始知眾生,本成佛道,遂起深疑,即伸三難:一、以真難妄:若諸眾生,本來成佛,唯是一真,何故復有一切無明之妄?二、以妄難真:若諸無明妄法,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三、真能生妄:若諸異生,本來成佛,後起無明,此乃真能生妄,一切如來,已經返妄歸真,何時復生一切煩惱?此皆根心之疑,能障大乘正信。佛即答云:虛空本不生華,真金理無重礦。

 

 

淨空法師講解:

 

 

第四章,金剛藏菩薩:

 

  序【聞前章說,圓覺普照,寂滅無二,始知眾生,本成佛道,遂起深疑,即伸三難。】

 

  第一個是:

  序【以真難妄。】

 

  我們先解釋第一。在第四章裡頭是金剛藏菩薩提出了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與楞嚴會上富樓那尊者提出的問題可以說是相似的,是同樣的問題,這個問題自古以來在佛教裡頭是最大的問題,一直到今天,學術界裡面都認為沒法子解答。為什麼沒有法子解答?無法解答實在講是真正的解答,因為這個境界是要你親證的。佛證出來,說出來,說出來你不相信。他是真的見到了,你沒有見到,他跟你講你不相信。譬如我們在此地講經,這裡有許多菩薩龍天在這裡聽,我這樣講你相信嗎?你不相信,你為什麼不相信?你看不見。佛眼他看得見,他看見有多少人在,一個一個名字都叫得出來,你一個也不相信,這沒有法子的事情,確實是如此,所以說不是我們凡夫的境界。其實這些問題菩薩既然提出來,富樓那尊者提出來了,佛解答得清清楚楚。因為金剛藏菩薩聽到前面佛說了,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於是乎他就起了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是深疑不是淺疑,是大疑問。

 

第一個問題:

 

  序【以真難妄:若諸眾生,本來成佛,惟是一真,何故復有一切無明之妄?】

 

  他本來是佛,佛為什麼會起無明?這是個大疑問。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為什麼現在變成眾生?當然是因為他起了無明。「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為什麼會有一念不覺?什麼道理起的一念不覺?什麼時候起的一念不覺?疑問就產生在這裡。諸位要是細細的去體會這個經文,答案全在經文裡面,這個決不是宗教的感情,要以理智契入,你自己才能夠得到答案。

 

第二個疑問:

 

  序【以妄難真:若諸無明妄法,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

 

  假如說無明不覺是本來有的話,那佛為什麼說眾生本來成佛?這是第二個難題。

 

第三個難題:

 

  序【真能生妄:若諸異生,本來成佛。】

 

  『異生』就是指九法界除了菩薩以外,叫「異生」。菩薩叫同生,因為菩薩跟佛相同,菩薩圓滿了就成佛了。聲聞、緣覺跟菩薩不同,六道凡夫跟菩薩不同,叫異生。你看《百法明門論》裡面講同生性、異生性,就是指這個。修菩薩道決定成佛,所以菩薩與佛是同生性。十法界裡面其餘八個法界叫異生性,六道加上聲聞、緣覺。『若諸異生,本來成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

 

  序【後起無明,此乃真能生妄。】

 

  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是真,他現在一念不覺變成無明,現在變成六道凡夫,這不是真能變成妄嗎?既然真能變成妄,現在這些諸佛幾時再起無明?

 

  這三個問題與《楞嚴經》第四卷裡富樓那提的這三個問題完全相同,這是三大疑問。諸位要曉得,如果這三大疑問橫在心頭不能夠破除,魔可以障你,所以菩薩道上有五十種陰魔,他才能做怪,他才能找麻煩。他為什麼能找你麻煩?就是因為你有這三大疑問。也許這三大疑問現在你還沒能提出來,這叫根本大疑,大的疑問。你現在雖然有這個疑問,你現在自己還不曉得,如果你這三個疑問要拔除了,你這一生決定成就,你在菩薩道上不管學哪個法門,障礙會很少。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但是這個問題真正不好懂。

 

我們看底下兩句話:

 

  序【此皆根心之疑,能障大乘正信。】

 

  所以這是根本的疑惑,確實能障信心。我好像在初受戒的那一年,民國五十年到五十一年,我有一個同參,明演法師,他已經過世了,這個人很用功,是非常好的一個人,人也很慈悲,也非常的發心。我在台中跟李老師學教,就是學講經,他就很不以為然,他說:「你學講經,雖然是苦口婆心,怎麼樣去勸人,人家不信你還是枉然」。我說:「那怎麼辦?」「那要有神通,一現神通人家就相信了。」所以他學神通去了。心是好心,學了神通怎麼樣?弘法。他說:「我一現神通大家就相信了」,他就到大溪齋明寺跟屈文六學密。那個時候在台北,密宗的上師屈文六是很有名的,跟屈上師學密。他真幹,三個月磕十萬大頭,那個地板痕跡都磨得很深,真正幹,日夜的苦修。學了三年,他告訴我,他能夠看到鬼神了,人鬼雜居,住在一起。他說黃昏太陽下山的時候,街上就有鬼走了,不多,就好像是早晨街上人不多。到晚上八、九點熱鬧得不得了,鬼也擁擠得不得了,到處都是。當然他不是說假話,他這個人不是說假話的人,可是我說:「你完全說的是鬼話,你看見我沒看見,你神通沒有得到,得了個鬼通」。我說:「你度不了人,你說這些話,人家反而說你妖言惑眾。你看到了,我沒看到」。我說:「你還是度不了眾生」。但是常常與鬼打交道沒好處,搞了一臉陰氣,人雖然是胖,臉上發青色,不正常。他就常常跟鬼打交道,所以大概以後不到一年,他就過世了。

 

  我那個時候看他這情形不對,人好像是浮腫,臉上顏色非常不正常,我到台中去把這個事情告訴李老師,李老師說這個沒辦法,他說我們誰也沒辦法幫他的忙,除非他自己覺悟,他自己執迷不悟那沒辦法。所以古聖前賢教給我們敬鬼神而遠之,不能常常跟他往來,那是不正常的現象。所以說你要想見到鬼道,要想證明六道,像他那樣修行三年工夫就可以了,就證明了,是不是真正存在就證實了,這東西不難。雖然證實,他個人相信,深信不疑,可是對別人講,別人還是不相信。

 

  佛在此地答覆的,當然經文不長,《楞嚴經》長,答覆得詳細,雖然言語有詳略,可是意思沒有兩樣,意思都是圓滿的,《楞嚴經》答覆得圓滿,本經答覆得也圓滿,這個答覆跟《楞嚴經》上的話也相同。

 

  序【佛即答云:虛空本不生華,真金理無重礦。】

 

  這兩句話答覆得實在是很圓滿,可是很不容易理解,換句話說,很難從這兩句話就把這三個疑問就斷掉了,可見得這個疑之深不是小疑、不是淺疑。必須自己有一些修證的功夫,然後再聽佛這麼一開示,能悟入,能斷疑。自己沒有相當定慧的基礎,聽佛的這兩句話還是不能斷疑。佛在此地是舉個比喻,好像我們這個眼睛害了病,有害過眼睛的人都有這個經驗,害眼睛的時候,看到虛空當中有花,看到燈上有圓影子。燈上有沒有圓影?沒有。可是你害眼睛的時候,你看到燈上有圓影子。燈上本來沒有圓影子,虛空本來就沒有花,佛用這個是答覆什麼?答覆真心裡頭本來沒有妄念,本來沒有無明。馬鳴菩薩《起信論》裡頭說得很好,「本覺本有」,『虛空』就是指的本覺本有。「不覺本無」,不覺是無明、妄想,本來就沒有,不能說眾生有這些東西,佛沒有,不能這樣說,它本來沒有。所以迷與悟,悟是本有的,迷是本無的。

 

  佛在《楞嚴經》上舉一個例子,舉演若達多「迷頭認影」這個例子,這是真實的事情,不是假的事情,而這種事情在我們生活當中也有時候會發現,軍中常有這種事情,我們做學生也常有這種事情,特別是在非常時期。像第二次大戰的時候,軍隊、學生常常舉行演習,緊急集合,緊急集合要服裝整齊。不曉得什麼時候,教官一吹號,口令一發,馬上緊急集合,穿衣服,穿了之後趕快跑出去,這一下跑出去,忽然想到帽子沒有戴,到處找不到,問問同學,你們有沒有看到我的帽子?你帽子戴頭上了。一摸,果然是戴頭上了。這個迷,你問那個迷有沒有?迷沒有,如果有的話,那一天到晚迷才對。不迷,它是突然之間有的,這個迷沒有理由。你要問什麼理由?沒有理由。你問什麼時候迷?迷是妄的、假的,不是真的。佛就舉這個例子,這情形我們看得很多,我們做學生見過,在軍中也見過,常常會發生的事情。

 

  眾生本來沒有無明,本來沒有妄想,你現在起無明、打妄想,就好像你緊急集合當中,戴上帽子忘掉了,到處去找去了,就這麼個情形。有沒有丟掉?沒有丟掉,所以你的自性清淨心完全沒有失掉。剛才講過了,圓覺的體相用,生佛平等,佛有體相用,眾生哪個沒有體相用?都有體相用,而且這個體相用真是一點差別都沒有,就是佛悟,眾生迷,佛悟體相用,眾生迷體相用。所以一念就是真心,一念就是圓覺。佛悟一念,眾生迷一念,悟一念是正常的,是本來的;迷一念是暫時的,不是正常的。所以佛在此地講『虛空本不生華』,這是對眼睛有病的人說的,本來沒有花,是你眼睛有病看到花。

 

  『真金理無重礦』,這是第二個比喻。好比純金,金是從礦裡頭提煉的,把這些礦石、渣子淘汰盡了,真金提出來了,純金提出來了。這就好比是眾生修行成佛了,把這些煩惱、無明統統斷盡了,成佛了,成佛就好比真金。你要問佛幾時又起無明,又變成凡夫?佛就用這個比喻,金從礦裡頭提煉出來之後,再不會變成礦,用這個比喻答覆第三個問題,因為前面這個比喻是答覆前面兩個問題。實在講,佛這些答覆的確是很圓滿,可是一般人覺得這種答覆不能滿足,再找個滿意的答覆找不到了,佛也找不到了,除非你自己親證這個境界,你自己不入這個境界,實在找不到更好的話來答覆。

 

  這個問題在大乘佛法裡列為根本大疑,根本的疑問,當然這些疑問都是從我們分別執著妄想裡面產生的,如果自己心真清淨,分別妄想都沒有,哪有這些疑問?沒有這些疑問。可是分別執著妄想不容易斷。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uddha.jpg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圓瑛大師自序(三) - 普眼菩薩

 

次告普眼: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即是修行,漸次深入。

 

淨空法師講解:

 

第三章是佛告普眼菩薩:

 

  序【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即是修行,漸次深入。】

 

  普賢這一章裡面沒有漸次,所以那是上上乘人的境界,一聞千悟,一悟就徹悟,是那個境界。我們到不了這個境界怎麼辦?到不了就慢慢來,那就得借方便。像我們今天念佛,念佛就是方便法的一種。參禪也是方便,持咒還是方便,那就是借著方便法,漸次的去深入。可是漸到你心要達到清淨的時候,由漸就轉到頓,所以悟的時候一定是頓悟。煩惱輕,心地清淨的人容易頓悟。我們現在用漸修的方法,無非是先求我們心地清淨,先求煩惱減少,這是念佛。所以像念佛,你念到功夫成片,那煩惱幾乎去掉一半;念到事一心不亂,見思煩惱斷了;再念到理一心不亂,那就是頓悟。理一心以下是漸修,頓是由漸而頓的,沒有漸的功夫,你頓不了。我們看《壇經》裡六祖大師那個頓悟,雖然這一生當中沒看到他漸修,人家還有前生,生生世世的修行,那個帳都要算上去,多生多劫修習,他這一生成熟了,他頓悟了。好像我們看一個人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他不是突然來的,他前面不曉得用了多少年的工夫,由功夫成片到事一心不亂,才能夠達到理一心。當然這個裡面信心是很重要的因素,因為你信心清淨就容易頓悟,《金剛經》上說「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生實相就是頓悟。

 

  所以懷疑是根本煩惱,貪瞋痴慢底下就是疑,你要不把「疑」這個煩惱破除,你的信心怎麼能得清淨?信心不清淨,你怎麼能夠悟入?這個道理我想也不難懂。所以疑是很大的障礙,有疑一定要把這個疑惑斷除。所以為什麼要讀經?為什麼要親近善知識?就是因為這個疑團沒有法子打破,這才要讀經,才要親近善知識,求他們來幫助我們把這個疑斷掉。疑斷掉之後,那個境界人家幫不上忙了,那是你自己的境界。「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是你自己的境界,什麼人都幫不上忙,換句話說,什麼人也障礙不了你。可是你信心不清淨的時候,別人能幫你忙,也能障礙你。幫你忙是把這些道理給你說清楚,把你的疑問破掉。要障礙你,是再製造一些麻煩叫你更懷疑,那就糟糕了。再找疑問叫你更疑,那就是找你的麻煩,就是把你的懷疑加重,叫你永遠不能開悟。所以你在有疑的時候,人家也能幫你忙,也能夠障礙你。這個疑要一破了之後,是人家幫不上忙,也破壞不了你,他也沒辦法。你的心生實相,成佛證果的時候,他障礙不了你,破壞不了你,同樣的,他幫不上你忙,十方諸佛都幫不上忙,這是我們自己一定要明白。心裡頭有疑,這你就怕了,疑神疑鬼,心裡頭惶惶不安。如果疑斷掉了,你想想看怕什麼?沒有可怕的。菩提大道就在眼前,是一條康莊大道,穩穩當當。

 

  所以斷疑生信是一切經裡面第一個宗旨,連《華嚴經》大經一展開,清涼大師的四分,信、解、行、證,頭一分就是信。信解,信了,理解了,疑就破了。所以別人能夠幫你忙就是幫你信解,在這上幫你忙,行證上幫不上忙,就是行證上也沒辦法障礙你。你想想看,行,你修清淨心,你修清淨心什麼人也障礙不了。我不讓你修行,我把你關到監牢裡面去,你心還是清淨的;我用火把你給燒掉,心還是清淨的,這沒辦法,什麼人對你都沒辦法。所以你到這個階段,是佛菩薩幫不上忙,妖魔鬼怪也沒法子障礙,到了第三個階段就是這個情形。可是你這個信解沒有基礎的話,是諸佛菩薩善知識能幫你,妖魔鬼怪也能障礙你。

 

  這位菩薩的名號含的意思很深,到漸修的時候,第一個是普眼。普眼是智慧之眼,你要能觀察,換句話說,你要能夠認識境界,要能夠辨別邪正,能夠辨別真妄,要有這個能力,所以在漸修一開始,用普眼菩薩來代表,菩薩在此地也是表法的。

 

  『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正念」就是無妄念,諸位要曉得,這個地方不是無念,昨天跟諸位講了,正如同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所說的「以無念為宗」,達摩祖師傳來這個法門是以無念為宗旨。無念是無有念亦無無念,這才叫無念,所以他這個無並不是相對的,並不是有無的無,無念對有念,那你就錯了,你把這個意思完全搞錯了。有念沒有,無念也沒有,無有念,無無念,這叫正念,所以無念是正念。有念是邪念,無念還是邪念,不是正念。我們六道凡夫有有念,無想天跟四空天他有無念,他無念還是凡夫。所以佛教給我們,什麼叫正念?無凡夫的有念,無外道四空天的無念,有念、無念兩邊都離開,這時候正念現前,這個境界是佛家所講的,所以這無念不是什麼念頭都沒有,無念是有正念。這一句話也很難體會,為什麼難體會?不是我們的境界。我們今天的境界不是心裡有念就是無念,怎麼能夠這兩種妄念同時離開?同時離開那是什麼境界?你有這兩種念,有有念或者有無念都是不覺,清涼大師在《華嚴》上說得很好,有念是妄想,無念是無明,這兩樣東西都障礙圓覺,我們的圓覺性不能現前,所以不能見性,必須把兩樣都要離開才能真正做到明心見性。

 

  這個修法昨天也跟諸位提了,我們用念佛這個方法就很好,二六時中心裡面有一句阿彌陀佛,不讓這個心裡面有其他的念頭。你有這一句阿彌陀佛,這是有念,沒有其他的分別執著妄想是無念。有一句阿彌陀佛是離一切無念,無一切念頭的時候是離一切有念,所以這句名號確實是修學正念(離一切有念跟無念)一種非常巧妙的方法,但你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這句佛號的功夫才能夠得力。這一句佛號完全與圓覺性相應,這一句佛號就是圓照清淨覺相,要懂這個道理。所以一句阿彌陀佛是把自己喚醒,如果不喚醒,必定又迷在外面境界。迷在外面境界,兩個現象,一個是生邪見,一個是長無明。修行人第一個要破邪見,第二個要破無明,一句佛號確實能夠辦得到。

 

  所以念佛就是正念,但是諸位必須要曉得,如果你要是不懂得這裡面的道理,念這句佛號還是迷,他念念求阿彌陀佛保佑,他不是把自己的覺性念出來。會念的人是念念無量覺,樣樣我都覺而不迷,與西方阿彌陀佛自然相應,因為阿彌陀佛是無量覺。他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覺而不迷,我們今天跟他學同樣的法門,我們也學覺而不迷,跟阿彌陀佛志同道合,心心相印,感應道交,這是真正有效果。如果不曉得這個門道,不知道這個道理,把阿彌陀佛當神明看待,我們完全依靠他,這個力量就太薄弱了,可以說只能夠跟淨土法門結個緣而已,阿賴耶識裡頭種一點佛法的種子,你不能成就。為什麼不能成就?因為這個事情是阿彌陀佛幫不上忙的,前面講過幫不上忙,覺是要你自己覺。

 

  往生淨土,雖然沒能夠大徹大悟,帶業往生,帶業往生第一個你要信。你要懷疑的話,阿彌陀佛幫不上你忙,這個幫不上忙。你決定的信心,阿彌陀佛能幫上忙,所以他這個法門是其他法門所沒有的。其他法門必須要從信解行證這個順序上去做,淨土法門他可以不必,你縱然不能圓照清淨覺相,你對於西方淨土這些理論方法真正能信得過,依教奉行,你自己發願往生,臨命終時佛來接你,一半靠自己,一半佛來幫忙;你自己沒有信心,佛不來幫忙,所以這是相對的,但是這種相對的便宜在其他法門裡頭沒有,唯獨淨土有。你有一分信心,佛幫你一分忙;你有十分信心,他幫你十分忙,所以這是自古以來所講的難信之法,這是個特別法門,這個法門成就的人太多了。

 

  正念現前就是一切妄念都離開了。我們念念執著這個身,這個念是妄念。我們念念想著我們自己心裡的見解,我們的成見,我們的執著,這是妄心。所以幻身滅了不是說身沒有了,是身見沒有了。諸位曉得,身見是見思煩惱裡面第一個,執著這個身是我,這個見解是錯誤的,錯在哪裡?我們還拿做夢來做比喻,你在做夢的時候,夢裡頭當然有自己,不會說你做夢,夢裡頭沒有自己,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沒有這個道理的,一定有個自己。夢裡這個身是自己,夢裡面的境界是不是自己?你要醒過來想一想,整個夢都是自己心變現的,夢裡頭哪一樣東西不是自己?你執著這個身是自己,錯了。你應該要覺悟全夢就是自己,夢裡面的山河大地,夢裡面的一切人物全是自己,沒有一個不是自己。你要這樣一醒悟,這個認識叫什麼?法身。從這個地方你如果能夠稍稍體會到,盡虛空遍法界,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我們自性變現的,哪一樣不是自己?你在這上一下入進去了,你就證得法身。我們這個身是不是法身?是的,是一部分。你把這個法身裡面的一點點認為是自己,別的都不承認,都不是的,這是你迷惑顛倒。

 

  『幻身滅故』,就是你身見斷了,見惑斷了。『幻心亦滅』,「幻心」是代表思惑,貪瞋痴慢疑是思惑,所以這兩句就是我們講的見思煩惱斷了,離開了。見思煩惱斷了是煩惱障破了,我執破了,我執破了還有法執。『幻塵亦滅』,「幻塵」是外面一切法。知道無我了,無我還有法,法也不是真的,法也是自心變現的。就好像在夢中一下覺悟,整個夢都是我變的,這整個境界原來就是我自己一個人,你要是覺悟到這一點,我執破了。我執破了,你把這一切境界認為都是自己了,這叫法執。是不是自己變的?是的,但不能執著。你一執著,這就是病,不執著就對了,不執著就是入了諸法實相,所以這個時候一定要把法執破掉。幻塵是講的六塵,也不執著了。

 

  『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塵」,如果我們從唯識上講是相分,「幻滅亦滅」,見分也滅了。見相兩分都滅了是什麼境界?本覺現前,圓覺現前,『非幻不滅』。如果就我們現前這個境界來講,你要是把見相兩分都滅了,這個時候你什麼東西用事?「非幻不滅」,就是見性不滅,聞性不滅,真如本性不滅,這個境界就成佛了。這是什麼佛?分證位佛,圓教初住菩薩,我們念佛人的理一心不亂,這是理一心不亂的境界。圓教初住菩薩是分證位佛,天台大師所講的六即佛是分證即佛,後面還有個究竟即佛,這個時候你所用的心是真心,一點不假,跟十方諸佛無二無別,就是十方諸佛他的境界圓滿,你現在是才證得。好像月光一樣,古人常常拿月亮來比喻,你現在這個月才是個月牙,好像初三、初四的月亮,如來是十五的月亮,圓圓滿滿的,但是不是月光?都是月光。你總不能說初三、初四的月光不是月光,十五那個月光才是月光。絕對是真的,只是一個圓,一個不圓,這是真佛,絕對不是假佛,一個是圓滿的佛,一個是不是圓滿的佛,但決定是真佛,這時候就用六根的根性了。

 

  六根根性,在《楞嚴經》裡面有很長的一篇經文,「十番顯見」,那個顯見就是講的見性。佛舉一個例子,在六根根性當中舉一根,舉眼根,舉見性來說明,說明見性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垢不淨、不常不斷,這真的一點不假。什麼時候你才能利用,你才會用?這上面幾個層次,你要斷見惑,要斷思惑,要破我執,要破法執,要離相分,要離見分,真心才現前。這就講漸修了,一步一步有次第,而且這個次第不能夠顛倒,因為它有淺深不同,最初的一定是先破身見。小乘裡面破身見就證須陀洹果,這小層次,小乘叫見道位,見道之後就修道,所以從初果以上這叫修道了。到四果阿羅漢,破了我執,煩惱障斷了,就是此地的兩個階段,「幻身滅故,幻心亦滅」,這是阿羅漢的境界。「幻身滅故」是小乘初果須陀洹,「幻心亦滅」是四果阿羅漢,到「幻塵滅故,幻滅亦滅」,這就是圓教初住菩薩

 

  如果我們用念佛這個法門來說,幻身滅故就是功夫成片。我們現在念佛功夫不能成片,身見太重了,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擾亂得我們功夫不能成片。如果我們一旦覺悟這個身是假的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世間無有一法可得,一旦能真正覺悟到這一點,你這個功夫跟別人就大大不相同,你就能夠達到功夫成片。如果到幻心亦滅,煩惱也沒有了,事一心不亂現前。到幻塵亦滅,幻滅亦滅,這就是理一心不亂。這是講漸次的修學,這個理論也是通一切法門。

 

  第一章文殊菩薩是講知見,正知正見。第二章普賢菩薩是頓修,頓悟頓修。普眼菩薩這一章是跟我們講漸修的原理原則,所以他後頭這兩句說得好,『即是修行,漸次深入』,這是一般中下根性的人都能夠做得到的。像普賢那一章是上根人才能做到,一般人做不到。普眼以下,這是一般人能夠做得到的。所以這部經是愈講愈淺,深的在前面,往後愈講愈淺,講到圓覺那一章,就是我們初發心的就能做到。他教材編的順序是最深的在前面,最淺的在後頭,不是像一般淺的在前面,深的在後面,他最深的在前面。深,不行了,再淺一點,還不行,再淺一點,就是這個辦法,到最後實在不行了,講到最後的圓覺章那就很淺了,完全是我們現前境界。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普賢.jpg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圓瑛大師自序(二) - 普賢菩薩

 

次告普賢:一切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不了如幻,是名不覺;若知幻化,即已離幻,是名為覺。乃結答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如人夢身生瘡,求醫施藥,既知是夢,即已離夢,不須更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如夢瘡之人,即已離夢,即為醒覺,覓瘡了不可得,亦無須用藥,漸次求愈也。

 

淨空法師講解:

 

序【次告普賢:一切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不了如幻,是名不覺;若知幻化,即已離幻,是名為覺。乃結答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

 

  從這裡看起。前面第一章,就是文殊菩薩這一章,在上一次我們略略的說明這一章的大意,主要就是要我們認識一切諸佛是依據什麼樣的理論、方法修成的,這是第一章最重要的意思。

  第二章是講修行的方法。我們從第一章曉得十方諸佛都是依圓覺清淨覺相而修成的,現在我們要問了,圓照清淨覺相怎麼樣修法?所以第二章非常重要。第二章普賢菩薩章,可以說從這以後都是講修行方法,而普賢菩薩這一章是修行方法裡面的總綱領、總原則,其餘的菩薩是各代表一種方法。它這是屬於總綱領,不管你修哪個方法。後面的十位菩薩代表的就是菩薩的六度萬行,代表無量的法門。文殊、普賢這兩位菩薩代表總綱領,因此這兩章所講的都是原則,這種原則可以應用在一切法門上,我們念佛也不例外,念佛、參禪、持咒都可以運用這些修行的原理原則。

  『次告』,「告」,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告訴普賢菩薩。『一切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這個意思是從上一章來的,在前一章我們曾經講過。「一切幻化」是說十法界依正莊嚴,這是說明宇宙人生的實相、真相。真相確實是幻化的,幻就不是真實的,化是變現的。我們通常講一切法是因緣所生法,其實這一切法真的是因緣生嗎?佛在楞嚴會上告訴我們「非因緣、非自然」,又把它否定了。講因緣生法是對付外道的,因為印度有許多外道主張一切萬法是自然的,所以佛才說因緣。說因緣是破他執著自然,是破人家執著的,我們再要執著一切法是因緣生的,這又錯了。佛法在破執著,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為什麼不能執著?因為一切法本來不生,幻化就是不生,既然不生,哪有滅?當然就沒有滅,不生不滅,這是事實的真相。而《楞嚴經》上佛又說「當處出生,當處滅盡」,那就是幻化的。「當處出生,當處滅盡」,諸位要曉得這個意思就是不生不滅,一切法的真相確實是如此,可是這個真正是難懂,很難體會,因為我們總是把眼前這些境界都看得很實在,這是我們的迷,我們的執著。

  眼前我們這個境界絕對不是實在的,不是真實的,而是一種相續之相。我們有真如本性,既然有真如本性,性是體,有體當然就有相,所以它現這個相。雖現相,這個相是幻相,而這幻相是相續的,體有這種功能。我們對相續的相,不曉得它的事實真相,所以就把它看作真實,這就迷了,一念不覺,這就迷了。

  譬如我們看電影,銀幕上那個相是幻相、是不生不滅,你們能不能體會到這個意思?好像是當處出生、當處滅盡。我們曉得那個鏡頭一打開,畫面映到銀幕上去,一映上去立刻就把它切斷,第二張就接著出現,這樣一秒鐘鏡頭開合二十四次,每開一次換一張,一秒鐘換了二十四張。這些連續的畫面過得太快了,我們前面的印象還沒有離開,第二個印象馬上接著就來了,我們就看到好像是真的,是個活動的畫面,其實你看看底片,哪有活動?沒有活動。所以我們就銀幕這上來看,確實是當處出生、當處滅盡,馬上開了一下,立刻就沒有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銀幕上的相的確並沒有,影像現在銀幕上沒有相,它開的時候沒有相,關起來還是沒有相,所以不生不滅。

  我們現在不說別的,就說阿賴耶識,因為一切幻相都是阿賴耶識變現的。阿賴耶識現相的功能,佛在經上給我們說,我想都是很保守,因為事實真相決不是我們現前的境界。佛給我們說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一秒鐘以我們普通的可以彈四次,一秒鐘能彈四次,這個速度還是很慢,一秒鐘就算四次,四乘六十乘九百,所以一秒鐘開合二十四次就已經把我們欺騙了,如果一秒鐘要開合二十多萬次,我們怎麼能夠覺察這個現象是當處出生、當處滅盡?實在無法能夠覺察得出來,但是這個是事實真相。這個事實真相可以說是最不容易讓我們相信,而大經裡面常常講,這是八地菩薩的境界,八地菩薩才見到。所以這個地方講「一切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如來是講我們自己的本性,幻化是講我們自己本性變現的境界,不是從外面來的。

  『不了如幻,是名不覺』,你對於這個事實的真相不了解,這就叫「不覺」。好像我們看電影,不明真相的話,我們是迷,迷在這個境界相,我們不覺。如果了解真相,在那裡看什麼?看鏡頭開合,在銀幕上能看得出一張一張的在那裡換片子,你要是曉得這個真相的話,那你就覺悟了。我們眼前也是如此,你要對於眼前這個世界曉得是剎那剎那在那裡生滅,就像放映機換底片一樣,你要是知道這個相的話,跟你說你什麼煩惱都沒有了,什麼恐怖都沒有了,為什麼?統統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你就得大自在了,你對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明瞭了。為什麼?『若知幻化,即已離幻,是名為覺』,你曉得這個是幻妄的,你就不迷了。不迷就是離幻,離幻你就不著相,對外面不執著,像《金剛經》裡面講的「不取於相」,對內就「如如不動」。內如如不動,外不取於相,這是大覺,「是名為覺」。所以覺與迷就是在事實的真相你了解不了解,一了解就是覺,不了解就是迷。了解之後,受用自在;不了解,受用不自在,在裡面生無量無邊的煩惱。

  『知幻即離,不作方便』,一悟徹悟,一悟永遠悟了,這叫頓悟,第二章講的話是屬於頓悟。「方便」是講方便法門,這個裡頭不用任何的方便法,一悟就圓滿了。下面舉了一個比喻說:

 

  序【如人夢身生瘡,求醫施藥,既知是夢,即已離夢,不須更作方便。】

 

  大師在這裡用一個比喻,譬如我們做夢,在夢中害了病,害病不要求醫、不要去治嗎?忽然曉得我在做夢,做夢就不需要求醫,也不需要治了,就沒事了,什麼事都沒有了。如果我們在現前一旦覺悟到,我們現在在夢裡,你什麼事情都沒有了,不但是連病沒有了,生死也沒有了,只有剎那生滅,當處出生,當處滅盡,決沒有生死這回事情,也沒有輪迴這回事情。什麼樣的境界都是從自性變現的,昨天我們講過,心清淨就變四聖法界,心裡面染污就變六凡法界,善心就變三善道法界,惡念就變三惡道法界。境界是心變的,所以境隨心轉,山河大地都是隨心轉的,這是覺悟的人,迷了的人他恰恰相反,迷了的人心被境界轉,悟了的人心轉境界,這是迷悟不相同的地方。

  此地我們要重視的就是「不作方便」,由此可知,以種種方便法那實在是不得已,在無可奈何之下才加上種種方便法。如果真正通達這個道理,一門深入是決定成就,不但成就,在時間上來講也是最節省、最快速,我們都希望早一天成就,一門深入,這比什麼都快,所以在修學上,我們決定一門之後就要認真的學。知道這個道理,曉得這個情形,這個情形當然不是我們自己親證的境界,是聽佛這麼說。圓瑛大師在此地所寫的統統是經裡面有的,不是他自己的意思,不是他在這裡胡造謠言,經文上佛就是這麼講的。

  所以什麼叫利根?什麼樣叫上智?上智利根是聽了就相信,他信了他就依照這個方法來做,這個人就是利根。聽了半信半疑,聽了之後還再要去找證據,還得要去追究這到底是不是真實的,這個人根就不利。就是聽了他不能馬上就相信,總得還去考察,吃盡苦頭之後這才相信,這就不是利根。所以學佛畢竟利根的人太少了,像我自己,我的根就很不利,學了三十年才相信,這糟糕。當年老師跟我們講的時候不是馬上就相信,真是這麼多年來吃盡了苦頭,想一想真的,看得很淺顯的東西原來是佛法裡頭最精華的,再沒有比這個更精華了。

  我今年在香港講經得到一個寶貝,什麼東西?《西方公據》。你看看,這個書平常沒看在眼睛裡頭,太平常了,幾十年擺在桌子上都沒看得起眼,今年春天在香港講經再翻一翻看,一切佛法裡頭所講的東西統統在裡頭,我有這一本就夠了,什麼都可以不要了。《西方公據》,我在香港圖書館裡面看到大概有六種不同的版本,六種裡面以這一種內容最好、最豐富,所以我一回到台灣馬上就印了三千本。它這個帶有九品蓮圖,那個蓮圖是什麼?就是教你念佛,計數念佛。那一本念完了之後,在佛前面把它焚化掉。但是現在的人心懈怠、放逸,照他那個方法來念,念一千聲點一點,先用淡顏色的筆點,漸漸用濃的顏色筆去點,可以點個五六遍,那一本小冊子恐怕好幾年你也念不完。你念不完怎麼樣?你的心就懈怠,就不念了。俗話常講打鐵要趁熱,要一鼓作氣才有成就。

  現在印刷術很便宜,成本很低廉,我們印九品蓮圖,成本一冊才台幣一毛九分錢,這很便宜,所以《西方公據》印了三千冊,蓮圖印了一萬冊。我勸大家不要照他那個數字點,我們拿著念珠念一圈一百聲就點一點,一遍點完了馬上就燒掉,「我這一本念完了,好快」,沒幾天就念完了,你那個勁就起來了,我們就再換一本,免得一本點了又點,老是點不完,這累死人。所以我就勸大家,你念一串念珠一百零八聲,你就點一點,點完了寫上名字在佛前焚化,馬上再換一本。如果沒有了,寫信找我要,馬上就會寄來,很便宜,印這個太方便了。用這個方法無非是勸導大家好好的念佛。譬如一天定一個數目,念一千聲一天就點了十個圈,念兩千聲就點了二十個圈,要是一天念一萬聲佛,你就點了一百個圈,沒幾天就點完了,這是個很好的方法。

  念佛的功德利益,《西方公據》裡頭統統都有說到,而且告訴你,你這一發心,確實西方世界七寶池中就有你自己一朵蓮花,蓮花上有你的名字。我再告訴諸位,還有同修們自己看到蓮花,看到蓮花上有自己的名字,這不是假的,這不是做夢,不是幻想,為什麼?他沒想,沒有這個念頭,根本就沒這個念頭,忽然看見蓮花上有自己的名字,一點都不假。所以這個同學來跟我講,來問我,我說:好,太好了,你一直念,你決定成功,決定成就。

  有這一本《西方公據》夠了,修行是愈簡單愈好,蓮池大師說「三藏十二部,讓給他人悟」,那些人要找麻煩就給他去悟;「八萬四千行,讓給別人行」,他們去行去。我們統統放下了,走一條路。供佛,一尊;經本,一卷,走到哪裡就帶著它,這就是西方公據,據是憑據,我們往生西方的憑據。因為一尊佛像便利觀想,你常常見到,看成習慣了,到臨命終時佛來接引一定是這個像,你非常熟悉,所以這個像不能多。同是阿彌陀佛的像,有好多種不同的阿彌陀佛像,你都請來供,到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如果你忽然想到:這個阿彌陀佛是我供的哪一尊像?你有這個一念就打閒岔了,你就去不成。阿彌陀佛來了,你供了十幾尊阿彌陀佛像,這個阿彌陀佛像哪一尊?這就麻煩了,所以這是我們要避免的。

  每個地方寺院雕塑的不同,或者彩畫的阿彌陀佛的形像都不一樣,我們可以瞻仰,可以禮拜,可以恭敬。我們自己供奉的就是一尊,一生不改,就是供一尊,這個成就就快了。古人一般三年成就,我們要這樣修法,三年一定有成就。所以佛堂裡面供的許多佛像是供大眾瞻仰,我們自己修行決定不可以,不能搞太多,不能搞太雜。念觀音菩薩的只供一尊觀音菩薩,決定往生。

  什麼事情都得要專一,專一就『不須更作方便』,你這個心真正信了,真正「一」了,就不作方便。如果還有懷疑,不能專一,那就再加,或者念佛裡頭再加上參禪,再加上持咒,再加上觀想。真正信得過就不要再作方便法,像《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圓通章》裡面所說的「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前面兩句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那是一門專修。所以此地這個綱領講得更高,完全是對上上乘人所說的,就正如六祖的《壇經》一樣,他老人家那個手段就是接上上乘人,經上講得很清楚,神秀大師在北方是接引大乘人,他是在南方接引上上乘人,上上乘人是不假方便的。

 

  序【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所以這個是屬於頓悟、頓超,沒有次第的。你是一覺就離,就怕你不覺,覺就離,離了就是覺。曉得一切是如幻的,這就是覺。我們對於這些經文很熟,雖很熟,但不是自己境界,譬如《金剛經》上說得很清楚,「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哪個都會念,「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們都念得非常熟,可是沒用處,在日常生活當中你還是凡所有相樣樣都當真,你不能如幻,你這境界轉不過來,經念上千遍萬遍,境界總是轉不過來,不是你的境界。如何能把這個境界變成自己的境界?確實要成了自己的境界,你就大徹大悟了。你要問佛菩薩見解如何?佛菩薩見解就是這個見解。

  《法華經》裡面講「入佛知見」,佛的知見是什麼?佛的知見就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他曉得這一切法統統是幻法。幻法有沒有?有,雖有不實,所以他在一切法裡頭不取著、不動心,他心地清淨,智慧圓滿,他在境界裡起作用就是圓覺清淨覺相,這是第一章裡面所講的,我們學佛就是學的這個,我們念佛也是想念到這個境界,念到這個境界就是理一心不亂,念到這個境界,天下太平。我太平,他不太平,只要我太平了,我看他也太平了,你看這個世間打仗就像看什麼?像大人看小孩打架一樣,自己的心清淨光明,一點妨礙都沒有。所以頓超沒有次第,實在講沒有漸次,凡是講漸次都是沒悟,沒悟的時候有漸次,悟了以後沒有漸次。

 

  序【如夢瘡之人,既已離夢,即為醒覺,覓瘡了不可得,亦無須用藥,漸次求愈也。】

 

  這個比喻一看就明瞭了,這就是說明的確是如此。佛與眾生就是覺與迷,而覺與迷正是一念之間,所以前面講一念覺就是佛,一念迷就是眾生。「一念」是實相,覺迷不同,覺悟的一念就叫佛,迷了一念就叫眾生,可見得佛也是一念,眾生也是一念。從一念上講,生佛平等,生佛不二,所以佛在本經裡面才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是真的。你要說眾生跟佛所差別的,佛一念覺,眾生一念迷了,一念是真的。再跟諸位說,只有一念並無二念,給你說二念、說三念、說萬念都叫方便說,那種境界是一念迷的境界。這是講第二章教給我們修行的原則,可以說就是「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所以佛法自始至終著重在「知」,「知」是智慧,真正的智慧,迴向偈說「願求智慧真明了」。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圓覺經.jpg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圓瑛大師自序

 

 

夫圓覺一法,冠以大方廣三義。大者,當體得名,橫絕邊涯,豎無底止。方者,正也,以正智照了,恒沙功德之相。廣者,多也,有自在無礙,任運隨緣之用。聖凡同秉,生佛一如,為諸佛之本源,實眾生之心地。自從元明失照,枉受輪迴,眾生日用不知,迨至復本心源,證入涅槃,諸佛究竟無得。不變隨緣,隨緣不變。譬如水隨冷氣之緣,結之成冰;冰隨暖氣之緣,溶之為水。然冰水雖殊,而濕性如故。本覺湛然,眾生終日罔覺。法身流轉,如來所以興嗟,知萬法不出自心,悟一真本居實際。今圓覺經者,玄妙難思,蓋稱性之極軌也。寂光無土,依受用而現身;妙德啟請,說因地之法行。

 

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圓覺之性,實無可修,但以自性之光明,圓照清淨之覺相,離念頓入,當處了知。此知即是大智慧光明,照破無明,無體可得,則無明頓斷,佛道方成。

 

次告普賢:一切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不了如幻,是名不覺;若知幻化,即已離幻,是名為覺。乃結答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如人夢身生瘡,求醫施藥,既知是夢,即已離夢,不須更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如夢瘡之人,即已離夢,即為醒覺,覓瘡了不可得,亦無須用藥,漸次求愈也。

 

次告普眼: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即是修行,漸次深入。

 

次告金剛藏:聞前章說,圓覺普照,寂滅無二,始知眾生,本成佛道,遂起深疑,即伸三難:一、以真難妄:若諸眾生,本來成佛,唯是一真,何故復有一切無明之妄?二、以妄難真:若諸無明妄法,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三、真能生妄:若諸異生,本來成佛,後起無明,此乃真能生妄,一切如來,已經返妄歸真,何時復生一切煩惱?此皆根心之疑,能障大乘正信。佛即答云:虛空本不生華,真金理無重礦。

 

次告彌勒:一切眾生,由無始際,種種恩愛貪欲,是故能令生死相續。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

 

次告清淨慧:圓覺自性,本非差別之性,因眾生迷倒,未能滅除,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不能同佛受用。一切煩惱,畢竟解脫,以示漸次差別。復為一類大根眾生,以示圓頓隨順,平等安心之法。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謂以眾生日用,不起絲毫妄念,同佛作用,本地風光。於諸妄想之心,了知全妄即真,亦不息滅,雖住妄想之境,以境從心起,原是自心,本是一真,何用了知?於無了知處,但能知既寂,即是真知,故不辨真實也。因而信受,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次告威德自在:無上大覺,本無二相,隨諸方便,便有三類;所謂奢摩他,如鏡照像,三摩提,如苗漸長,禪那寂滅,如器中鍠。此三法門,十方如來,及諸菩薩,三事圓證:名究竟涅槃。

 

次告辯音:一切菩薩,無礙清淨慧,皆從禪定生。依頓漸修習,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單複無非圓修,別遍意在互習。若能隨順修習,不久便證涅槃。

 

次告淨諸業障:眾生由執我故,認四顛倒,為實我體,因此便生憎愛。不了迷識與迷智,二種四相,無始妄流轉,不得成菩提。若能除滅貪瞋癡,法愛不存心,自可漸次成就。

 

次告普覺:求善知識,當求正知見人,心遠二乘,除作止任滅四病,親近無憍慢,遠離無瞋恨;依正智慧而修,便能證於涅槃。

 

次告圓覺:眾生欲求無上道,先要結三期,懺悔無始業,經於三七日,然後正思惟,勤修三淨觀。若能勤修習,是名佛出世。

 

次告賢善首:是經為如來守護,菩薩歸依,十二部經,清淨眼目。佛自定五名,今特取其二。末世眾生,依此修持,漸至佛地。雖為頓教大乘,亦攝漸修群品。是經力用廣大,無機不被,從可知矣。

 

余也,頻年鑽紙,心心惟仰大乘;一覺傳燈,處處咸依自性。既詮楞嚴奧旨,妙妙心聞;復注圓覺契經,塵塵智入。布舟航於覺海,敢詡為鼓棹之人,數名於義天,自笑乃擔板之漢。忘言默契,願為執鞭;入海算沙,從茲擱筆!是為序。

 

時  壬辰仲冬  阿彌陀佛聖誕良辰  七五老衲圓瑛宏悟 序於上海圓明講堂

 

 

淨空法師講解:

 

 

序【夫圓覺一法,冠以大方廣三義。大者,當體得名,橫絕邊涯,豎無底止。方者,正也,以正智照了,恆沙功德之相。廣者,多也,有自在無礙,任運隨緣之用。

 

  這是一段,這是講『大方廣』。佛經裡面以「大方廣」冠經題的經也不少,最早的一部經就是《華嚴經》,《華嚴經》是佛在菩提樹下示現成道第一部所講的經,經題一開端「大方廣」,與此地所講的大方廣是一個意思。大方廣就是講的體相用,什麼體?是我們自性理體、真如自性,也就是現在哲學家所探討的宇宙萬有的本體,就是整個宇宙從什麼地方來的,為什麼會現這些境界。能現境界的本體,在佛法裡面講就是佛性、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通常我們講真如本性。『大』就是所說的體,體是說不出的,不得已而用一個「大」字來形容、來讚歎,所以這個大不是大小之大。這個地方有個簡單的註解,這些註解與《華嚴經》都有關係。

  『當體得名』,就是本體,從本體上建立這個名稱,大這個字是本體的代名詞。大到什麼程度?一個從空間上說,一個從時間上講。第一句說『橫絕邊涯』,這是從空間上講的,沒有邊際,大而無外。底下一句從時間上說,『豎無底止』,就是我們講的「豎窮三際」,過去、現在、未來。它包括了整個的時空,時空裡面的一切法當然也都在它的包括之中,這個稱之為「大」。這個東西是什麼?給諸位說,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心,我們講本性,本性就是真心。稱本就是你本有的,換句話說,這個不是你修得的,你本來就有,本來就是這個樣子。

  佛法裡面常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楞嚴經》裡面說得更詳細,這是我們自己的真心,自己的本性,本來如此。現在怎麼樣?現在迷了,雖然迷了,你的真性並沒有喪失。如果喪失了,虛空法界應該會變壞,虛空法界還存在就證明你的真性並沒有喪失,就是你的真性裡面的體相用完全沒有一絲毫的損失,還是一天到晚在起作用,雖然起作用,你自己是迷而不覺。所以這個失叫迷失,你自己現在不曉得,迷失,並不是真正失掉。因此諸佛看到我們,在一切經裡面只有在本經、在《華嚴經》這兩部經上講過,其他經上沒有,「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佛這一句話只有這兩部經上有,其他經上沒有。本來,確實你本來是佛,你跟諸佛無二無別,就是迷惑顛倒。佛是佛,可惜你現在迷惑顛倒。迷惑顛倒了,再給你起個名字叫凡夫。你要不迷惑、不顛倒,換個名字叫佛。可見得只轉名號,事實上沒有任何改變,沒有一絲毫的改變,只轉名號而已。這是講「大」。

  『方』,這講的相,所以底下講「方」是「正」。『正智照了,恆沙功德之相』,「恆沙」是比喻多,盡虛空遍法界森羅萬象,這些森羅萬象都是你自性變現出來的,並不是外面真有。這個境界很難懂,很不容易體會,所以經裡面常常以「夢幻泡影」來做比喻,我們從比喻當中體會到它一點意思。我們凡夫總會做夢,夢從哪裡來的?夢從妄想來的,妄心才有夢。如果你的心得定了,得到三昧了,你就沒有夢,我們中國古人講「至人無夢」。佛菩薩沒有夢,你還會做夢,那你是凡夫。夢境當中可以考驗自己,如果我們常常做的夢是善夢,換句話說,你雖有妄念,這個妄念當中善的妄念多,常做惡夢是惡的妄念多,這個能夠勘驗自己,夢愈少愈好,那個境界愈好。

  當我們做夢醒來的時候,如果自己仔細去觀照一下,夢從哪來的?我們心變現出來的。你平常要問,我們心是什麼樣子?不知道,不曉得心是什麼樣子。當你做夢的時候,一下子想到我現在在做夢,我心是什麼樣子?那個夢境就是心的樣子,整個的心變成了夢境,整個夢境就是心。所以經上講「全妄即真,全真即妄」,那個真就是指能做夢的心,那是真的,所做的夢境是虛妄的。整個虛妄相就是你的真心,整個真心已經化成了這個妄相,所以那個相就是你心的樣子。心裡面沒有夢,能變夢境,能變無量無邊的相,「恆沙功德之相」。這個夢境我們容易明瞭,想想不錯,是這樣的。眼前十法界依正莊嚴森羅萬象,這些相就是你真心的相,真心的相稱之為功德之相。我們做夢那是妄想的相,那個不能叫功德,那只能叫虛妄的相。我們真心變出來的十法界依正莊嚴無量無邊,恆沙是比喻多,這是真性起用。所以你要問我們真心像什麼樣子?眼前這個宇宙人生一切萬法就是我們真心的樣子。

  我們真心清淨,現的這個相就清淨,現的什麼?佛的法界,菩薩法界。我們這個心染污,現的是凡夫法界,現的是今天鬥爭堅固的法界,心染污。所以諸位一定要明瞭境隨心轉,相隨心轉。我們自己能轉外面境界,高明。我們要被境界所轉就糟糕了,那就是生死凡夫,被境界所轉。所以《楞嚴經》上說「若能轉境,則同如來」,所以要緊的是要我們自己能夠去轉境界。

  『廣』是講它起的作用,這個用,無量無邊,所以「廣」是講『多』。它的作用沒有人能夠說得盡,十方三世諸佛也說不盡。這個地方從綱領上講,『有自在無礙,任運隨緣之用』。「自在無礙」,清涼大師在《華嚴經》裡面給我們講四種法界。事法界是說十方三世這些依正莊嚴的相,這叫事法界。有理法界,有事必有理。理是什麼?理就是真性,事是事相,所以相是事,性是理。譬如在有情眾生,我們講佛性;在無情的眾生,我們講法性。佛性跟法性是同一個性,一性無二性。這是屬於理法界。

  第三講理事無礙法界,理不礙事,事不礙理。譬如我們做夢,那個能做夢的心是理,它能變現出夢境。心不礙夢境,雖變現夢境,夢境又不礙心,沒有障礙。理不障礙事,事也不礙理,理事無礙的法界。真正能明白理事無礙了,再進一步觀察事事無礙。理上通,事上哪有不通?但是什麼時候你到事事無礙?理證得了就事事無礙了。我們今天為什麼事事有礙?理不明瞭。事不明,理事不明,你在一切理事裡面起妄想分別執著,所以處處就有障礙。幾時能把這一關突破,理徹底明白了,事實的真相也明白了,你才能明瞭是事事無礙。像《華嚴經.入法界品》裡面所講的,那就是顯示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達到最高的境界。這個在《華嚴經》要細心的探討,非常有味道。這部經,除非你是不入進去,一入進去是欲罷不能,這裡頭其味無窮。這是講「廣」,是講它的作用。下面這個就是從義理上來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序【聖凡同秉,生佛一如。

 

  『聖』是講諸佛菩薩,或者我們再把尺度放寬一點,聲聞、緣覺,四聖法界都包括在裡頭。『凡』是指六凡,六道凡夫。『同稟』是講各個人都具足大方廣。大方廣在哪裡?大方廣是我們本人,大方廣是我們本來面目。禪宗裡面講父母未生之前本來面目,此地大方廣就是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大方廣是真我,我們現在這個身心是假我。

  『生佛一如』,眾生與諸佛沒有兩樣,佛具足大方廣,眾生也具足大方廣。他現在成佛了,他具足了大方廣,眾生墮在阿鼻地獄裡還是具足大方廣。為什麼有十法界,有苦樂升沉之不同?佛是悟大方廣,眾生是迷大方廣,不管你是迷悟,大方廣還在,沒錯。悟並不是得到,迷並不是失掉,這個裡面沒有得失,只有迷悟。悟了它有用,迷了它就不起作用。譬如我們身上都帶著錢,我這裡帶了一百塊錢,你也帶了一百塊錢,你身上帶的錢你曉得,有什麼用處馬上拿去用,我忘掉了,我就沒有帶錢出來,所以錢還在,不起作用,受貧窮之苦。錢在裡頭忘掉了,忘掉並不是丟掉了,真有。真有你忘掉了,它就不起作用。凡夫跟佛平等平等,佛覺悟,它有作用,凡夫把它忘掉了,作用不能現前,就這麼回事情,所以跟你說「生佛一如」。

 

  序【為諸佛之本源,實眾生之心地。

 

  所以稱之為『本源心地』。佛之成佛,憑什麼成佛的?憑大方廣。眾生怎麼會變成眾生?也是因為大方廣。我們今天起心動念,迷了大方廣,諸佛悟大方廣,心地清淨一念不生,具足無量智慧。我們迷了大方廣,起心動念,一天到晚搞無量煩惱。煩惱就是智慧,所以煩惱即菩提。悟了的時候,把無量無邊的煩惱統統變成智慧;迷了的時候,把無量無邊的智慧統統變成煩惱。煩惱跟智慧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覺悟了,煩惱就轉成智慧;迷惑了,智慧就變成煩惱,是一不是二。

 

  序【自從元明失照,枉受輪迴,眾生日用不知。

 

  『元』是本元,本來就有,『明』是智慧。馬鳴菩薩在《大乘起信論》裡面跟我們講「本覺本有,不覺本無」,「元明」就是本覺,不覺就是無明。不覺本無,本覺本有,本有並不失。無明本無,本無是暫有而實在是沒有,現前好像是有,但是它真的並沒有,真的講並沒有。可是無明起來了,本覺的作用就失掉了,實在講它不是失掉,是變質了,如果說失掉那是錯誤的,為什麼?我們眼能見、耳能聽,這是本覺的作用。可是我們現在雖然有見聞覺知,但是有障礙。眼見,隔一個牆就見不到。本來是怎麼樣障礙也見得到,不要說隔個牆,隔個山也見得到,現在我們這種能力失掉了,這個失掉是迷失。

  「自從元明失照」,就是《起信論》裡面講的「不覺心動」,所謂是「一念不覺而有無明」。迷悟的根源就是在一念上,一念覺就悟了,一念不覺就迷了,關鍵就在此地。這個裡面,不但我們要重視迷悟,更要重視一念。二念、三念,那是迷了以後的境界。你要問幾時迷的?這就是佛法裡面講了,像富樓那尊者在《楞嚴經》上所問的,無明幾時起來的?無明是什麼原因起來的?佛在《楞嚴經》上有答覆,本經裡頭也有答覆,我們雖然這一次不能講到經文,玄義裡頭要談到,圓瑛法師序文裡頭也談到。

  佛給我們說得很明白,無明沒有原因,如果有原因,它就不是虛妄的。無明幾時起來的?無始,無始就是沒有開始。沒有開始怎麼起來的?一念不覺。我們要真正把這個意思聽懂了,心裡好歡喜,為什麼?我一念覺就成佛了,真的是如此,一點都不假。那個一念就是當下一念,當下一念迷,你念念都迷,你被無明煩惱繫縛住了。當下就覺,你念念覺,那你不是佛誰是佛?可見得佛與凡夫的差別就在一念,這真正是把我們問題的根本一句話道破,我們今天求的就是一念覺。

  如果一念不覺了,元明失照了,照是照見,《心經》裡面講的「照見五蘊皆空」,失照就是失去照的作用,失去照的作用五蘊不空了,你認為五蘊是有,不空的,生死輪迴出現了。所以六道輪迴是誰製造的?就是一念元明失照,一念不覺,這就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所以十法界是假的,一真法界是真實的。我們失了照見就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十法界裡就有六道,在六道裡頭冤枉生死輪迴。為什麼?生死輪迴沒有,是幻相,而我們把這個幻相當作真實,在這裡面受種種的果報,這是不明白真相。如果真正明瞭真相,在這裡頭就得自在。相有沒有?有,就好像你看戲一樣,與你相不相干?不相干。雖不相干可以觀賞,在觀賞當中開無量的智慧,無量無邊的智慧,你就曉得眾生什麼樣的心理,什麼樣的業果,就像《華嚴經》裡面講的「十如是」,如是體,如是性,如是相,如是力,如是用,如是因緣果報,如是本末究竟,看戲,增長自己無量的智慧,這麼來的。不明瞭這些道理,不明瞭事相,在這個裡面生無量的煩惱,造無量的罪業,惑、業、苦永遠在那裡輪迴,沒有辦法解脫,就迷在裡頭,愈迷愈深,沒法子超越。眾生日用而不知,我們天天用元明,天天用真心,不曉得,不知道,不知道就是迷,就是無明。

 

  序【證入涅槃,諸佛究竟無得。

 

  眾生是迷了、不知,諸佛是悟了,雖然證入大涅槃,可是「圓滿菩提,歸無所得」,為什麼?是本有的,沒有一樣東西是從外面得來的,樣樣都是本有的。無量的智慧是本有的,無量的德能還是本有的,沒有一樣東西是從外面新得來的,《心經》裡面講「無智亦無得」也是這個意思。

 

  序【不變隨緣,隨緣不變。譬如水隨冷氣之緣,結之成冰;冰隨暖氣之緣,溶之為水。然冰水雖殊,而濕性如故。本覺湛然,眾生終日罔覺。法身流轉,如來所以興嗟,知萬法不出自心,悟一真本居實際。

 

  到這個地方是一段。大師在此地用冰水做比喻,這是佛經裡面的,《楞嚴經》有這個比喻,本經也有這個比喻。『不變』是講我們的真性不變。『隨緣』,真性能隨一切緣,變現一切萬象。譬如隨淨緣就變現四聖法界,隨染緣就變六凡法界,染緣裡面有善緣就變三善道的法界,染裡面要是帶惡緣就變三惡道的境界,所以十法界的變現是這麼個道理。但是真性雖然能隨一切緣,它變不變?它不變,這就是理事無礙。

  理事無礙是講宇宙萬有的事理,事事無礙是講受用,你入了這個境界之後,證得這個境界之後,那你的受用太自在了,就是《心經》裡講的觀自在菩薩,自在的菩薩。自在就是事事無礙,有礙他就不叫自在了,得大自在。所以事事無礙是講受用,理事無礙是講真相,宇宙萬有的真相。

  眾生因為不覺,『法身流轉』,這句話是形容詞,法身哪裡會流轉?法身不會流轉。法身不會流轉,但是法身能變佛,能變菩薩,也能變畜生、餓鬼,這就好比是流轉,其實法身不流轉。我們再怎麼比喻也沒有辦法比喻到恰到好處,只能比喻個彷彿。譬如古人講「以金作器」,我們把金比作法身,我們將這個金塑一個佛像,法身變成一個佛法界了。我們把這個金再做一個小貓小狗,做一個玩具,這個金(法身)就變成畜生了,流轉是這個意思。金沒有變,不管你造什麼像,金還是金,絕不損耗它的價值,就好比這個意思。

  法身平等,雖然流轉在六道,但是法身決定平等。不能說我把黃金做了個小狗、小貓,跟做了個佛像,這兩個就不平等了。平等的,稱稱重量一樣的,成色一樣的,平等,價值是一樣,是平等的。所以如來的法身跟我們自己的法身,跟一切眾生的法身,乃至於跟餓鬼、畜生的法身都是平等,無二無別。法身雖然流轉,但是它不變,雖不變,它能夠隨緣。因為眾生迷,不了解這個情形,他淪落在六道,苦!這個苦是很冤枉,所以諸佛感嘆萬千。『知萬法不出自心,悟一真本居實際』,「實際」是理體。「知」跟「悟」是一個意思,知是證知、是徹悟,知道十法界依正莊嚴不出自性,就好像做夢一樣,整個夢境是你自己的心變現的,今天我們看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自心變現的。今天諸位想學佛、想成就,這個事情說難很難,說容易也很容易,為什麼?在乎你的一心。

  「悟一真本居實際」,悟入一真法界,你才能真正覺悟到一切眾生統統都是在一真法界裡頭,沒有一個離了一真,原本就是一真。好比說我們這個地球是個一真法界,你們在地球上居住,這個地方劃個界限是我的國家,那個人劃個界限是他的國家,地球上本來沒有界限,它還是一個地球,你們自己要這麼劃、那麼劃,劃了之後要鬥爭,不劃就不鬥爭,沒有鬥爭了,劃界限就鬥爭。所以你在一真法界裡頭劃成界限,你就有六道輪迴,自作自受。你要不劃界限,這個法界原本是一真,劃了界限它還是一真,劃與不劃統統是一真,悟了之後才曉得這個事實的真相,這個時候你的感受就大大的不相同。這是敘說佛法根本的理論,這一段是講根本的佛法,佛法的本義如是。下面再說這部經:

 

  序【今圓覺經者,玄妙難思,蓋稱性之極軌也。

 

  這是讚歎這部經。《圓覺經》的分量不大,只有薄薄的兩卷,兩卷經文是不多,可是裡面的義理太豐富了。『玄妙難思』,「玄」是講深,幽玄微妙不可思議。『稱性之極軌』,「軌」是軌道,句句話都是稱性而談。所以這部經是屬於大經,分量雖然小,它所講的是大乘最高的理論,在修學來講也是大乘最高的原理原則。

 

  序【寂光無土,依受用而現身。

 

  「常寂光土」,有這麼一個名詞,在哪裡?非有非無,這妙了。你說有,沒有跡象可循。你說沒有,實報土、方便土、凡聖土都是常寂光變現出來的,換句話說,都沒有離開寂光。寂光是同居、方便、實報之體,實報、方便、同居是寂光之用,這是講土裡面的體用。西方淨土裡面四土是同時的,真是妙絕了,妙不可言。西方淨土非常之微妙,非常的殊勝。我們今天在凡聖同居土,可是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裡頭的受用我們得不到。生西方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縱然是下品下生的,他的待遇、他的享受裡頭有方便有餘土、有實報莊嚴土、有常寂光土,這太不可思議了。他雖然是凡夫,他有如來、有菩薩的受用,有這種待遇,我們在此地得不到,他那裡能得到,這個是不可思議。為什麼不可思議?當然這裡頭的因緣太多,而經上講「唯佛與佛,方能究竟」,連等覺菩薩都還搞不清楚。

  我們從一個比喻當中可以得到一個彷彿。譬如我們念書,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研究生,程度相差不一樣,他們的享受、境界也各個不相同。如果有個學校,它是個大學,它大學裡頭有研究所,它有附設中學、附設小學,統統在一起,雖然是小學生,天天跟大學生在一起,天天跟研究生在一起,這個不一樣,這個不相同。就好像西方世界那些眾生,雖然是凡夫,天天跟大菩薩們在一塊。像我們小學是在一個地方,中學在一個地方,大學在一個地方,他們根本不能接觸,不能天天見面,交不成朋友。西方世界他統統在一起,雖然是小學生,天天跟大學生在一起,這樣的殊勝真正是不可思議。西方極樂世界彷彿如此,所以雖然帶業往生,生到凡聖同居土,但是他的享受、他的待遇,有諸佛菩薩的殊勝功德利益,這個所謂是不可思議的法門,這個所謂是難信之法,道理在此地。

  我們這邊的凡夫要親近佛是不可能的事情,就像一個小學生,常常親近研究所的這些指導教授,不可能的事情。學校辦在一起,天天見面,天天聽他說話,雖然聽不懂,但是天天聽,在生活待遇上都一樣的,這些老教授們對於這些小朋友也非常愛護,也常常跟他在一起,這個太殊勝。西方極樂世界的殊勝就好像是這個樣子,不是他方世界能夠比得了,他方世界隔一層土那差別太大。西方世界它不隔,雖有四土,不隔,沒有界限,平等的享受。

  下面這個文就是指十二位菩薩,就是略略的敘說本經的十二段。

 

  序【妙德啟請。

 

  這是本經裡面第一位菩薩。

 

  序【說因地之法行。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圓覺之性,實無可修,但以自性之光明,圓照清淨之覺相,離念頓入,當處了知。此知即是大智慧光明,照破無明,無體可得,則無明頓斷,佛道方成。

 

  第一章非常重要,《圓覺經》很重要的一章,這一章是「文殊菩薩章」。『妙德』就是文殊菩薩,從它的意思上翻,「妙德」又翻作妙吉祥,吉祥就是德的意思。文殊菩薩啟請釋迦牟尼佛,就是請教佛,你老人家成佛是怎麼修成的?這個話問得很重要,成佛怎麼成的?我們也想成佛,也想從你這裡獲得一點經驗,所以佛就把他修行成佛的那個道理、方法說出來了。

  本經第一章很重要,這一章經文不長,只有四百多個字,講的是成佛之道,這裡頭最重要的一句話是『一切如來,本起因地』。不但釋迦牟尼佛成佛是依這種理論與方法,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沒有一個例外,你要想成佛只有依照這個道理、這個方法。『皆依』,各個人都是這樣的。依什麼?『圓照清淨覺相』。「圓」是圓滿,沒有欠缺,「覺」是覺而不迷,「相」就是外面的森羅萬象。所以你用心用什麼心?用的是覺心,圓覺的心,圓滿的覺心,用的是圓滿的清淨心。圓覺清淨,這個圓是貫下來的,圓滿的覺心、圓滿的清淨心,照外面的境界相,諸位能不能聽懂這個意思?

  所以學佛,你修行修什麼?去年跟諸位講過,你修的是三皈依。皈依佛,佛是覺而不迷。皈依法,法是正而不邪。皈依僧,僧是淨而不染。這是修什麼?就是修覺、清淨心。我們才開始修,當然談不上圓,等覺菩薩還差一點點。完全修圓滿了,一點都沒有欠缺了,那就成佛了。佛是什麼?佛是圓滿的覺而不迷,圓滿的正而不邪,圓滿的淨而不染,就這麼回事情。因此佛門裡頭無量無邊的法門、手段修的什麼?修的是覺正淨,覺正淨圓滿就成佛。所以我牌子裡頭那四句:「依梵網心行,修覺正淨法,入華嚴境界,住彌陀淨土」,這四句話修的是覺正淨。八萬四千法門、手段,我們用什麼手段?用念佛的手段修覺正淨法,念佛這個方法好。「南無阿彌陀佛」整個翻成中國意思是皈依無量覺,「南無」是皈依,「阿」是無,「彌陀」是量,「佛」是覺,所以你念這一句佛號就是念念喚醒自己要覺正淨,是一而三、三而一。覺一定正,一定清淨;清淨一定覺,一定正,一而三、三而一,提一個字,三個意思統統都具足。

  修覺正淨法,修成圓滿了就叫佛,沒圓滿叫菩薩。你只一開始修就叫初發心的菩薩,圓滿了就成佛,這麼回事情。所以不管哪一宗、哪一派,中國、外國,大乘、小乘,功課裡頭絕離不了三皈依,離了三皈依就不是佛法。三皈依就是修圓覺,諸位要懂這個道理,你照這樣去修才能斷無明。無明是不覺,你覺了當然就破不覺了,『永斷無明,方成佛道』,這是講修行。『圓覺之性』,「性」就是體,「圓覺」是本覺,本覺到哪修?本覺沒得修,圓覺的體性是『實無可修』。我們現在本覺裡面帶了一分迷情,所以要用『自性之光明,圓照清淨之覺相』,這就是《起信論》裡面所說的始覺合於本覺,始覺合本覺就是「圓照清淨覺相」。

  『離念頓入』,因為「念」是不覺,無念是覺。可是這個無念,如果真正什麼念頭都沒有了,那就入無想定了,還是不覺。這個無念是無有念也無無念,無念、有念都沒有了,這叫正念。諸位要記住,這個無是有無統統都無。你不要說這個無念,好,我一切妄念都沒了,結果落到無想定去了,那糟糕了,落到無明裡面去了。有念是妄想,無念是無明,妄想、無明兩邊都離開,這叫真正的無念。無有念,也無無念,這才是覺性的起用,這個很難。有念容易,無念也容易,有念、無念都沒有,無有念就是無念,無無念就是有念,到底怎麼個辦法?這個事情難就難在這個地方。有念是妄想,無念是無明,兩邊都要離開。我們念這一句佛號,正好就這個意思。我一念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這不是無念,有念,雖有這個念沒有一切妄念,所以你常常念這一句佛號,非有念、非無念。你說有念,沒有妄想;你說無念,清清楚楚,有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就是修《圓覺經》,這是很妙的一個方法,有念、無念兩邊都離開。

  念到極處是什麼?念而無念,無念而念。雖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他不著相,三輪體空,不執著有個能念的我相,也不執著能念的名字相。像大勢至菩薩在《楞嚴經圓通章》裡面所講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個淨念就是非有念、非無念,淨念相繼,這才叫做真正無念。我們讀《壇經》,六祖講無念,無念是無邪念不是無正念,「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是正念。所以這個無不是有無的無,有無兩邊都離開了,這叫正念,是這個意思。正念也叫做無念,無念是無妄念。

  念有是妄念,念無還是妄念。連阿羅漢,你看佛在《楞嚴經》都說他邪見,他的境界是「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換句話說,阿羅漢的念是什麼?念無念,他墮落在無念的境界,所以佛才呵斥他焦芽敗種。他這個無念比無想天高明多了,但是他不能見性,不能開智慧。不能見性,不能開智慧,就是他墮在無念上,所以無念也不能有。有念不能要,無念也不能要,這才叫正念現前。正念是什麼?覺性,朗然大覺,這樣才能夠永斷無明,才能夠成佛道,這叫「離念頓入」,有念、無念統統要離開,頓悟、頓超、頓證。

  『當處了知。此知即是大智慧光明』,這個「知」就是如來果地上的一切種智,釋迦稱大圓鏡智,就是指的這個。這個知就是這個覺性,就是圓覺。『照破無明,無體可得』,所謂是「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心經》裡面講「無智亦無得」,為什麼?是你本來具足。這個時候無明斷了,圓滿的佛就現前了,成就了。雖然叫圓滿佛、究竟佛,那個究竟佛是假名,你不要認為真正有個究竟佛,那好了,又變成無明了,又墮落了。不得已說個假名而已,假名是對你沒有證得這個境界說的。證到這個境界,一句話沒得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今天就講到這裡。這是第一章文殊菩薩這一章的大意,這個地方說得最簡單了,講大意。序文念完之後,我們再看玄義就非常有味道。這個序文講下來,全經有個底子,有個概念,然後跟你講玄義就很有味道,也等於講了全經。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