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智者開示 (47)
- Feb 27 Tue 2024 17:26
嘎瑪仁波切: 練就平等捨,自在且瀟灑
- Aug 11 Fri 2023 08:50
嘎瑪仁波切: 我的心
- Oct 25 Tue 2022 00:03
嘎瑪仁波切: 清淨業力、增長福報需要時間
清淨業力、增長福報需要時間,
珍惜信仰堅持修行
嘎瑪仁波切:
曾有一個弟子問我,她能不能不當佛教徒了?
她說自從皈依信佛之後,就諸事不順。我回說可以。
她又問:“能不能把皈依証退還給你?”
我說:“不用,燒掉就行了。你在佛菩薩前面磕三個頭,說謝謝你們以前的幫助,我現在不當佛教徒了,再燒掉就行了。雖然我希望你繼續當佛教徒,但如果你不願意,也只能這樣做。”
她真的燒了皈依証,不當佛教徒了。半年后,她老公得了癌症,不到一年,公公、婆婆和她的父親全得了癌症,一家有四人得癌症。就在她忙得焦頭爛額時,發現自己得了卵巢癌。
她又來問我:“我能不能恢復當佛教徒?”
我問:“你為什麼又要恢復了?”她就說了這些事情。
我說:“你皈依後的不順,都是小事,這是諸佛菩薩保佑,讓它不會變成大事。這時福報雖然還沒來,但禍苦已離你遠去,你卻不想要,把保護傘全丟了。這不是佛菩薩不保佑你,是你自己不要,現在更大的逆境來了,才來求佛菩薩。當然,佛菩薩還是會慈悲你,但在禍苦遠離時,為什麼不好好珍惜自己的信仰呢?”
很多人都是這樣,為什麼一定要禍苦降臨,才會對自己的信仰生信心呢?為什麼在日子還算平順時,不懂得珍惜呢?
蓮花生大師在《中陰聞即解脫大法》中說:
“業力成熟時,就像急流猛沖的江河,無法讓它倒退回去。”
所以,我們不可能因為學修了佛法,就讓已經現前的病痛,全部倒退回去,但是可以堵住它,讓業力的急流變小變緩,留下半條命也行,不要全部沖走。
我有不少弟子得了癌症,早在幾年前就被大醫院判死刑,到現在還活得好好的。
他們說:“上師感謝你!”我說不用感謝我,應該感謝佛菩薩,也感謝自己通過虔誠的信仰,把業力淨化了。
不過,業力成熟是需要時間的,不要以為你今天念了幾句經文,或是皈依一兩年後,就把業力都淨化了,這是不可能的。但在不知不覺中,很多災難會離你遠去,這是有可能的,至於福報能不能增長,還得看你是否播下了善業種子。
我們持續修行,雖然沒感覺到明顯的變化,但其實禍苦已經悄悄離去,福報也慢慢在增長。
就像我們從小一日吃三餐,也沒特別留意身體的變化,但仍然會逐漸長大。
現代人生活在高度競爭的環境裡,凡事講求速度,認為既然付出努力,最好很快就得到成果,所以對於修行,也希望很快就有好事發生。可是你想想看,從種下一顆種子到開花結果,也要一段時間,不可能今天剛種下去,明天就有果實了。
以我的觀察,不論行善或造惡,大概經過二十五年左右,或是說以十二年為一周期,大概兩個周期左右,基本上就可看出明顯的業報。我所認識的人裡面,大約二十五年左右,惡人大部分得到了惡報,而善人只要虔誠地繼續行善,善報這時也會顯現。
禍苦遠離和福報增長不同,兩者有點像清理土地和播下種子的差別。
很多弟子說:“我懺悔這麼久了,為什麼福報還沒有來?”
這很像在問“我把土地清理很多次了,為什麼庄稼還沒有長出來”一樣。
就算再肥沃的土地,沒有播下種子,怎能長出庄稼?
當然,能把土地清理乾淨,不再雜草叢生,也是很好了,但想要得到福報,還必須播種,才能收成果實。
我們播下福報種子的方法,就是積德行善,上供諸佛菩薩,下施六道眾生。
最重要的是,做完功德要回向給眾生,托付給諸佛菩薩,在我們需要時,就可以享用。
- Apr 18 Mon 2022 21:53
嘎瑪仁波切: 不要讓情緒得了「癌症」
祇樹給孤獨園 說法台上的燈和哈達, 十年了!
不要讓情緒得了「癌症」
為了生存,每個眾生都會造業,無論善惡或大小,都會存在我們的阿賴耶識中。就像發現了癌細胞,為了不讓它繼續長大或轉移,馬上治療存活的可能就非常大,否則,就有生命危險。當覺察到負面情緒時,及時懺悔清理,持續精進修行,當證悟空性時,業力就會完全淨化。
所有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沒有不造業的。人們平時所謂的造業,當然是指造惡業,每個人都會造惡業。
平時,我們談到造惡業,多是以「十不善」為主:殺生、偷竊、邪淫、惡口傷人、講謊言、挑撥離間講是非,還有心裏面的貪、嗔、痴,並引生出嫉妒、傲慢、疑心病等等,所有這一切是比較明顯的造業。
還有一類造業,表現得並不那麼明顯,人們在一生當中,在日常生活當中,在飲食起居當中,為了自己的生活難免去殺生,雖然表面上看並不是在造惡。我們開車,煮水,哪怕是炒一盤素菜,在整個完成的過程中,都涉及到傷害生命。
比如吃素菜,農民播種的時候,地要翻一翻才能播種。地翻出來,難免會把在地面的蟲翻到地下掩蓋住,地下的蟲全部翻到地面,很多就曬死了。隨著蔬菜的生長,要經常去灑水施肥,甚至很多地方還會噴農藥,這對各種要生存的生命而言就更慘了。一直到這份蔬菜進入我們的盤子之前,人們其實經歷過很多次殺生,才有機會把蔬菜變成盤中素食。
由此可見,人人都會造業,業力還會發酵。不是說我們只造做了一個惡口罵人、挑撥離間等小小的業力,這個惡業,如果你不處理它,它就會從內開始腐爛,從內到外影響到你這個人。
人的習氣、毛病也是這樣。如果貪念、嗔恨、妒忌等負面情緒,不及時地把它們清理掉、懺悔掉,一定會在你的心裡開始腐爛,你的情緒會產生各種變化,易怒、暴燥、悲觀、沮喪,沒有安全感……
任何情緒,都是從一些小小的嗔恨心、妒忌心的「種子」開始腐爛而產生出來的。如果沒能把它淨化,它就會一直存在於你意識的深處,生根發芽。如果你很少「碰」到它,也不認為自己的情緒在發生不良變化,喜怒哀樂的無常,各種苦惱與痛苦,是從它那兒產生出來的,這就更危險了。
實際上,所有小小的惡念惡行,我們所造的一切大惡小惡,都是導致惡果的「種子」,這種腐爛發酵的過程,就是你不斷煩惱、痛苦的過程。所以,大家要經常反觀自己的內心,將內心中的一切陰暗情緒,盡早、盡快解決掉、處理好。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訴苦,見到誰都愛訴苦,每天都有訴不完的苦,心裏面有講不完的煩惱,看什麼都不順眼,似乎覺得天底下所有的眾生都對不起自己一樣。那個時候你要知道,在自己的內心,已經深藏了不少腐爛發酵的負面情緒,如果不把這個毒瘤拔掉,慢慢地它就會變成情緒上的癌症,瀰漫在你的全身,身體也會好似到處不舒服,彷彿得了疾病一樣。
貪婪心、嗔恨心、妒忌心、傲慢心、疑心病等等,為什麼佛陀要把它們稱為「毒」,三毒,五毒?這是在告訴我們,如果你不立即處理掉這些「毒」,它就一定會害你。
很多毒藥都是這樣,剛開始吃下去的時候,對身體產生的效果好像很小很小,一旦開始產生效果,那就不得了了。慢性毒藥更是不易讓人察覺,但是它的能量巨大,非常危險。越早處理越好,比如中毒了,第一時間洗腸等等,都還有救。但是,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人們常常會一直忍著它,讓它不斷腐爛,當你的思想全都糜爛的時候,再想去處理它,就沒什麼好辦法了。
剛剛開始發現癌細胞腫瘤的時候,馬上手術解決掉它,是很容易的事。如果一個人不想解決掉癌細胞,一直呵護照顧著它,不願意去做任何處理,當它開始瀰漫的時候,你就無能為力了,我們內心的負面情緒也是這樣。
當我們造了惡業的時候,無論大小,不要藐視它,以為只是一個小小的行為,我只是罵了他一句,我只是從內心對這個人感到不滿意而已,我只是殺了幾個動物吃掉他們而已……這些都會繁衍,都會瀰漫,就像從一個癌細胞擴散成更多癌細胞一樣可怕。
不要讓情緒得了「癌症」,最好的方式就是經常懺悔,不斷懺悔。當大家通過精進聞思修佛法,證悟了空性,身上的這些業力,就會像大地表面上的霜一樣,只要陽光一出來,它馬上就會消失。當你真正證悟的那一刻開始,你所有的業力就完全消失了。當你成佛之時,連習氣都不存在了。
- May 21 Fri 2021 04:02
宗薩欽哲仁波切:缺乏福德,會認為輪迴很精采!
宗薩欽哲仁波切:缺乏福德,會認為輪迴很精采!
缺乏福德,會認為輪迴很精采。
缺乏福德,你會生活得非常好,你會很幸福,一直都很好,生命中不會出現任何突發事件擊碎你的世界觀、價值觀,把你推到佛法裡面,沒有任何事情出現把你喚醒。
缺乏福德,你不會對現有的世界有任何懷疑,會認可現有的一切,從不思索是否真的如此。接受現有的一切,尊重現有的規則。從不懷疑世界的真實性。
缺乏福德,會認為輪迴很精采。而沉溺其中。你會每天忙著體會不同的人生,忙著毫無意義卻自以為有意義的事,你會認為苦是人生的要素。你無法想像無苦的狀態。
缺乏福德,你不會接受煩惱有可能被徹底根除的觀點。你甚至想一下沒有煩惱的人生就會抓狂。對證悟缺乏嚮往。也不會有想要瞭解一下佛法的念頭和機會。即使偶爾有,也是曇花一現。很快就被你紛亂的生活和念頭淹沒。
缺乏福德,無法發現自己的無知,對自己的無知一無所知,不會發現人類的侷限。
缺乏福德,即使你開始閲讀一些佛法書籍,也不會向佛法投降,會挑剔地審視佛法,會試圖和無常作戰,和無我作戰,然後被打的灰頭土臉。
缺乏福德,會崇敬那些不值得崇敬的人,會讚歎那些不究竟的世俗智慧。
缺乏福德,會滿足於看書學習佛法而不是找個老師。認為憑藉自己的智慧足以理解佛法。
缺乏福德,你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有上面的想法。你會認為老師是多餘的,直到你看到這段話時,還是不以為然。
缺乏福德,你會認為你讀懂了《金剛經》。會認為那些資深佛教徒都不真的懂佛法,會認為你不需要去製造福德,因為《金剛經》裡說:福德是不存在的。
缺乏福德,你不會認為自己需要老師,也不會遇到真正的老師。
缺乏福德,就不會有人搶走你的家產,讓你有機會思索無常,從而走進佛法。
缺乏福德,你會滿足於現狀,你會認為給佛教老師寫幾封電子郵件討教就能得到佛法的真諦;你不會認為自己需要一位看得見摸得著和你面對面的人類佛法老師。更缺乏花費大量時間金錢去親近老師的動力。你會認為過去的那些大師們為了求法所做的努力永遠不會發生在你身上,你會認為那些都是神話。
缺乏福德,即使偉大的上師曾經和你面對面,你也會錯過。
缺乏福德,即使你遇到真正的老師你也不會喜歡,因為他不是那種會滿足你“自我”的人。而精於滿足你“自我”的人通常都是騙子。那些對你微笑的都是想從你兜裡掏錢的(譬如你去珠寶店,那些店員絶不會說你不愛聽的話,因為她們希望你買最貴的珠寶),而真正的老師只關心你的證悟不關心你的錢包。所以,他只說你該聽而非你愛聽的話,但你該聽的話你一定不愛聽。所以,缺乏福德,你不會有勇氣和這樣的老師共處。
缺乏福德,即使你有機會接觸最偉大的法師,你也只會希望從他那裡獲得一點加持,而非佛法。你會祈求他摸一下你的頭撒點水,然後就心滿意足地離開。甚至不會有請他為你開示佛法的念頭。會認為這就是佛教的全部。
缺乏福德,會以是否吃素而不是以他是否具備佛教的見地,做任何事情是否以佛法為唯一的考量,來判斷一個人是否佛教徒。
缺乏福德,會認為佛法應該是免費的,會為你應該不付出任何東西而得到珍貴的佛法。謝天謝地,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荒唐的想法,如果每個人都認為佛法應該是免費的,那麼最後將沒有任何人能免費得到佛法。
缺乏福德,會以為頭銜和學養修證是掛鉤的,如果某人有仁波切或法師頭銜,就會想當然地認為他一定很有修證。你會尊敬那些有頭銜的人而忽視那些沒有頭銜的人,事實上,頭銜並不證明任何問題,它既不能證明一個人的修證,也不能證明他有菩提心。
缺乏福德,不會有人告訴你,修行人的衣服是否破舊與修證不存在任何必然聯繫。也不會被告知,是否觸摸金錢也跟修證毫無關係。不會知道,一位菩薩可以很有錢;一個破衣爛衫生活清苦的修行者,並不必然是個具足出離心沒有貪慾的人,很可能他只是為了迎合大眾的審美。因為大眾對佛教的錯誤理解,讓很多人認為這樣的人才能被稱為修行者。同樣,如果一個人擁有十輛奔馳,每天出沒於聲色場所,也不表示他一定不是個大修行者。曾經在釋迦牟尼佛為大眾說法之時,有個身著華服的人走了進來,他徑直走到釋迦牟尼佛身邊,然後直接坐在佛旁邊的墊子上,其他人都很不平。但是釋迦牟尼佛告訴大家:那是文殊菩薩。
缺乏福德,只會以表象來做判斷。
缺乏福德,如果你的佛法老師來到你所在的城市而你又沒見到,你會把它歸咎於某人的自私,他因自私而未通知你,而非自己福德淺薄。
缺乏福德,會認為有些不該發生的事情發生了,如果你是佛教徒,你應該瞭解沒有事情會脫離因緣果。一切事情都是有條不紊地按照因緣果運行。當條件具足,就會有結果。如果你說:“怎麼會發生這種事?”那表示你認為有某些事不符合因緣果,有某些違背因緣果的事情發生了。這相當於你認為在咖啡裡倒了一包糖,卻得到一杯鹹咖啡。
缺乏福德,會相信自己而非老師。會以懷疑的心態檢視老師的話。當老師說你應該這麼做的時候,你會按自己的喜好刪改他的話,只留下那些對“自我”沒有威脅的部分。
缺乏福德,只會關心師父是否具德,而從不關心自己是否是具德弟子。會要求老師如何傑出,但卻不想努力做。你只想得到想要的東西,卻不想付出所付出的。
缺乏福德,會很沒時間,因為你的時間都用來做那些你認為比佛法更重要的事了。你會忙完所有重要的事之後,把最後的一點時間留給不重要的佛法。如果沒時間,那就不留了。你會認為和家人吃飯比和上師的碰面更重要。
缺乏福德,你會認為修法比為老師的弘法服務更重要。事實上,捨棄自己的修行的人才能最快證悟。對於一個修行人來說,他捨棄的是自己最重要的。
缺乏福德,你會以錯誤的動機修行佛法,並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毫無意識。你會誤以為自己擁有出離心,甚至菩提心。如果福德匱乏,你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知道自己其實根本不想出離,非常熱愛輪迴。
缺乏福德,不會認識到自己的自私,會認為自己的動機確如你所描述的那樣美麗。
缺乏福德,你不會有膽量面對真實的自己,你不會有膽量看那個沒有任何修飾的你,會和“自我”沆瀣一氣,你對他的轉化你修行的行動完全不知情或假裝不知情。能夠知道“自我”在轉化自己的修行也是需要巨大的福德的。大部分佛教徒對此完全不知情。
缺乏福德,老師只是稍微觸碰你的“自我”,就會跑掉。希望找個從不觸碰你“自我”的老師,你希望你的老師只滿足你的“自我”。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復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嘆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為得普賢殊勝行
願所有眾生都能離苦得樂
- Mar 11 Thu 2021 01:19
普巴扎西仁波切:現在就去,還是等等再去?
現在就去,還是等等再去?
普巴扎西仁波切:
從你剛開始步入修行直至今天,你做過多少件善行呢?我想已經是數不清了。尤其進入佛門時間稍微長一點者,自己更數不清做過多少善行。你唸過多少遍阿彌陀佛,這也是數不清的了;若把每天做過的功課全加在一起,你做了多少功課,可能都已經數不清了。
今天再反過來看看你自己的內心,當你面對死亡的這一瞬間,你有多大的把握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獲得解脫呢?可能在很多人面前都是迷茫的,一點把握都沒有,只有等待的成份。我們只能說,我前期已經做了不少善行,後面應該有個好的結果。但你現前卻無法把握住這個機會,這就叫等待。也就是說,以這樣的方式修學,只有等待出現什麼樣的結果,因為你現前仍控制不了這一系列過程。
隨著你的修行不斷進步,或者如果剛開始步入修行時,你本身就是一個上等根機,這時你多方面的看法都與一個下等根機不在一個線條之上。像這樣的根機,你一開始就會對赤裸心性方面更執著一些。赤裸心性就在講解現實生活中所看見的外在山河大地、內在各式各樣的心念,到底是什麼樣的?突破這一關而得到的見解就叫心性。一旦你具備這樣的見地,在面對臨終的時候,未來就很清楚了。
我們平常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發自內心地說出的一句話嗎?你真的對西方極樂世界有那麼大的慾望嗎?
我們先舉個例子,若有人說,無論你今天年齡大小、生活條件好壞,若是有一種選擇,讓你今天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還有另一種選擇:你今天不需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最終可以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但此“最終”是一百年以後。也就是說,一種選擇是你今天必須丟掉性命和所有的一切,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另一種選擇是你可以在世上再住一百年以後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兩者之間,你會選擇哪一個呢?我相信你決定會選擇後者。
但我們不是口口聲聲說,我行持一切善法,都是為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嗎?現在有了這麼好的機會,今天就可以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但你為什麼不去呢?
不是我們對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信心,問題是西方極樂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在你面前仍舊還是迷惑的。所以,雖然心目中有一種我要去這個地方的慾望,但是由於在很多方面還是迷惑的緣故,因此你還是會覺得自己的現實生活還是充滿快樂的。我現在想穿什麼就穿什麼,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尤其是一百年以後我還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一來,我還是先在人間停留一百年以後再去西方極樂世界吧。
從中可以證明什麼呢?你還是喜歡這個世界。我想這一點可能是每個人的最大缺點,雖然我們張口閉口都說我修行的目的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好像是在無奈地說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並不是真的那麼願意去西方極樂世界。因為你知道你有一天一定會死的,那怎麼辦呢?你對死了以後的未來也很迷茫,再聽到有這麼一個西方極樂世界,比人間更快樂,但是它對你來說仍舊是一個未知數。你只不過是在書本上以及平常有人講解西方極樂世界的功德時,對它生起一些信心之外,並沒有親身體會過什麼是西方極樂世界,所以你對它的慾望說是要達到百分之百,還是挺困難的。
所以我昨天晚上看見這個情景時,當時就想,若今天真的每個人都反觀一下自己的內心,多多少少會有這方面的缺點,這是特定的!要想獲得西方極樂世界,心性方面當然是必不可缺的。我們剛剛說過,從事善行有很多種,一個叫“有為善法”,一個叫“無為善法”。雖然有為善法具有功德,但你只有等待的成份;若是你對無為善法有一定的認識,你當下就可以控制這個局面。因為對你來說,西方極樂世界不是一個未知數,也不是一個很迷茫的概念。它不僅僅是來自於書本或某個人說這個地方有多好,而是你自己已經開始感覺到,甚至可以說見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這時候你對西方極樂世界的認可,完全是另一個概念。
我相信可能有一批人會說,我一定要去西方極樂世界。聽起來信心滿滿,但是他們真的對西方極樂世界有那麼大的興趣嗎?若是有那麼大的興趣的話,那他一定是上等根機之中的上等根機。這就相當於有人說有一個地方非常好玩,但是你完全只是在這個人說的過程中聽說過這個地方好,平常並沒有很多經驗,所以你若一定能相信他說的話,我想還是挺困難的。
另一方面,就好比現前也有人說,有生有滅是大自然的規律,死亡也是一個自然規律,有什麼可怕的?我相信世上也會遇到這樣的人。但他是真正的對死亡不怕嗎?當他真正面對死亡時,他卻有可能是世上最膽怯的一位,這都是有可能性的啊!
所以我們今天就實實在在地講這一點,其目的何在呢?就是告誡每一位修行者,做什麼事情都要認認真真。是的,我們平常都會說,我今天所修行的法都是為了像剛剛所說到的,西方極樂世界到底是一種什麼境界?我現前不能說完全能看見西方極樂世界,但相對之間有這種覺受的,能感覺到西方極樂世界是這樣的。但是要做到這一點,那必須先要看看自己當前所修的法是否按照這樣一條路在做。
當然一切佛教都是為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從事一切善行都是奔著這個目標在走,這倒一點都沒有錯。但是你今天,或你今生能否真正感覺到它,還是雖然今天從事了很多善行,卻只有等待的成份。比如說當無常降臨到你身邊的時候,你只有等待的成份。
“等待”意味著什麼呢?你未來的結果仍是一個未知數,所以此時你的“等待”裡面仍舊含有恐懼和痛苦的成份,這是特定的。
這樣一來,每一個人都要細緻問問我們自己,平常你在這方面真的那麼細緻嗎?是否還是僅僅某個人說很恐懼,某個人說很快樂,就順著這個人在走,而沒有細緻去觀照?也沒有細緻去探索?若沒有細緻地探索,我們就永遠解不開這個謎。雖然在大勢奔著這方向走的過程當中,可能也能逐漸解開這些謎團,但這是“逐漸”,能否憑藉我們短時期的修法就能解開所有這一切謎題,還是一件很困難之事。
- Dec 20 Sun 2020 00:38
亞青寺阿松仁波切 : 冬至日遣除來年障礙開示
亞青寺阿松仁波切開示:
冬至日多多唸誦《般若攝頌》《心經回遮》《大白傘蓋祈請文》可以遣除從今到菩提道之間的一切障礙。
冬至日是緣起和合日,唸誦的加持力更大!喇嘛欽!
一年當中有兩個時至,夏至和冬至。冬季的冬至,南方的閻羅王宮殿當中就會照射太陽,這個時候去唸誦回遮文的話,極易能回遮的、一切障礙會遣除的。
喇嘛仁波切大恩者這樣教授過,這一天一生當中修菩提道的,內外密一切障礙,這一天去唸誦回遮文的話,極易回遮消除這些障礙的,這一天就唸誦八千般若、般若經,這樣去唸誦回遮文的話極易消除障礙。
八千般若頌一天當中唸誦是很難唸誦的,如果沒有可以唸誦心經,般若頌往前往後翻閲也是具足功德的,這一天會每個僧眾發放幾張,這個就要唸誦幾遍,八遍或者九遍這樣唸誦,八千般若頌無法唸誦的話唸誦心經也可以,或者般若頌翻閲往前往後翻閲,翻閲的話仍然是具足功德的。
一邊唸誦心經一邊翻閲或者拿在手中顫動的話紙張就會搖動,這樣仍然一邊唸誦心經一邊翻閲的話仍然具足功德的。
八千般若頌漢文有沒有?一邊唸誦心經一邊翻閲一遍,最後唸誦南無頂禮佛頂禮法頂禮僧頂禮大佛母般若波羅密多……,唸誦到願成無有、願成寂滅……此時搖動紙張的話搖動顫抖,這樣搖動以後又開始翻閲南無頂禮佛頂禮法頂禮僧我之一切真實語,又開始,無可言思般若度,翻閲一遍之時又一邊唸誦心經,最後唸誦頂禮法佛僧願……又搖動,又開始唸誦心經開始翻閲,最後唸誦南無頂禮頂禮佛法頂禮僧,最後又開始搖動,這樣連續做九遍。
聖般若經翻閲九遍和唸誦九遍這樣去做的。今天的冬至之時,如此般去唸誦的話,一生當中菩提道之修道一切障礙能遣除,尤其一年當中的修道的一切惡緣障礙都能遣除的,因此今天所有藏族弟子都是會如是而去唸誦,漢族弟子如此般去唸誦也是非常殊勝的。喇嘛仁波切對此非常重視,我們也應該對依止內外之緣起,仍然是要依止的。
夏季的夏至,此時在北方的財神境的財庫裡會照上太陽的,照射太陽之時,此時唸誦財神心經、度母的曼扎,此等唸誦應該這樣去做的。有如是的法規,大眾應該如是去奉行的。
一年當中這天照射太陽,今天這個緣起,以後太陽升起照射到南方的閻羅境的宮殿這個緣起就沒有了。因此,大眾應該如法規般如是而去奉行。
此等一方面是上師的法規,一方面傳承祖師道驗和竅訣遣除違緣障礙這樣一種殊勝的竅訣。此等銘記於心去奉行,非常殊勝的。此等應該銘記於心的。
這個主要是取決於我的,但是我現今仍然沒有好壞的分別念,如同做工的工人般的,是這樣的。做工的工人把鞋就吊在自己的頭上、或者襪子就吊自己頭上,沒有任何好壞的分別念沒有的,作為一個修行者好壞這種緣起仍然是要時時去觀察的,應該這樣去做的。作為一個修行者,分別念應該有的,作為一個修行者,內外的緣起、觀察緣起應該這樣去做的。
比如說,我小的時候極會觀察天空中的行星,行星的運行方式或者是月亮怎麼樣的,以此觀察就能知道第二天冷或者熱或者下雪或者下雨,通過天空中的行星的運行的方式而就能觀察到的,以前是知道,而現今已經遺忘了,懈怠懶惰所縛之故遺忘了。
如此般的喇嘛的法規,現今教誡、講解給你們聽,你們沒有銘記於心的話,以後就會消失的,此等法規竅訣都應該銘記於心的。
以往喇嘛仁波切教誡此等行星的運行方式,教誡之時我根本就不知道此等是一種緣起的方便法,成佛的一種殊勝的竅訣,方便法不知道、不重視,因此之故不知道、不重視以後,現今很多都忘記了。
黎明時吉祥天女手的形式的行星,這個行星手的手鐲也有,中間的行星結什麼樣的冰,這個行星起現結什麼樣的冰,這個行星最後出現什麼樣的,最後這個手鐲起現的什麼,以後就可以觀察而完全通達,而現今早上去看的時候很難認識的。真是這樣,往昔五根指頭一個星手鐲一個星,這個星中間的星起現是表示寒冷的程度,第二個寒冷的程度,第三個寒冷,最後手鐲寒冷程度都可以的,但是現今已經遺忘了。往昔的話比如過這條河去繞,繞之時因為當時沒有橋,必須要結冰,結冰可不可以過,完全看天空的行星,出現之時, 哦這個河結冰了可以去轉繞了。當時都是這樣去觀察的。
因此,內外之緣起、緣起和合之時, 此等要掌握的,平時再怎麼唸誦的回遮文,今天去唸誦回遮文的功德力量更大,為什麼?因為內外之緣起和合,這時唸誦回遮文就會功德力量大,內外之緣起大眾要認識的。
這個緣起是非常重要的,輪涅道的一切法都是依靠緣起的,緣起和合之時,做任何事都會很順利的,緣起不和合之時,你做任何事都不會順利的,因此這個緣起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說,這個緣起和合之時,這個鐵也可以在空中飛翔的。緣起不和合之時,哪怕是鳥也無法在空中飛翔的。如此般的。因此觀察這個緣起,這個緣起是非常重要的。
解脫、得到遍知佛的果位,緣起和合是非常關要的。因此,不應該說瑜伽士沒有什麼醜惡好壞苦樂,不應該這樣去說的,說瑜伽士沒有淨穢好壞的這些都是妄言。
沒有比本師釋迦摩尼佛更殊勝的瑜伽士,本師釋迦摩尼佛的這個法一切都是因緣起的,因此應該有淨穢的。
一個工人把自己的鞋吊在自己的頭上,或者襪子吊在灶上,我的腿冷把腿伸在帽子裡而躺著睡覺,他們的話就沒有淨穢,但是有緣起應該有淨穢的。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去做? 這個鞋洗乾淨以後馬上曬乾吊在枕頭之上,或者襪子洗乾淨以後有沒有馬上吊在自己的灶上,有沒有這樣去做?
我的腿冷,就把腿撐在帽子裡,不知道你們有些有沒有這樣去做?
不應該這樣去做,因為帽子是表示上師的,不應該墊在地上或到處亂扔,不應該這樣去做的。
沒有淨穢而顛倒行的話,你這個修菩提道會出現障礙的。對此等要謹記。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回遮儀軌》
2017尼泊爾頂禮大般若經
- Dec 03 Thu 2020 00:11
不見世間過
“不見世間過” 並非 “不辨世間過”
文:釋迦常教
《六祖壇經》中說: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
這句話的意思是,真正修道之人,全副心思皆用在解脫生死,清淨自身煩惱習氣上,而無暇理會世間的人我是非。若學習佛法不用於自身修持,反而以此為“照妖鏡”,四處尋察他人過失,那麼自己已經陷入是非之中,成了煩惱的奴隷。
若自己被人是非,不應對抗,不應以是非之心相向,而應認清自己的心念,當下安住。若能這樣,煩惱自然消融,得修行之真實受用。
可見,六祖所謂的“不見世間過”並不是不知道世間的人我是非,不辨別世間的人我是非,而是雖見“世間過”卻不生煩惱,不為之所動。
其實,修道人若真不知世間的過患,又怎能認清它而避免它對修行的障礙?
修道人若真不能辨別世間的是非,又如何引導有緣人出離世間塵勞,如理行持入解脫道?
某些人乍讀“不見世間過”,並未深究此中含義,便誤以為真修行人是不知不辨世間的人我是非。他們存此心態,所以一見有人批評他人或批評不如法現象,便斷定批評者是“見世間過”,不是個“真修行人”。如此未免武斷。
首先,在修學佛法的路上,作為一個合格的師長,肩負著指出弟子過失,敦促他改正的責任。
即如佛陀見阿那律尊者多昏沉,便呵斥他如螺螄蚌蛤之類;
又如六祖惠能見法達禪師來求法卻心存傲慢,頂禮時頭不至地,便當面批評他我慢深重,難明正法。
可見,為人師長者,必須具有明辨弟子過失之法眼,也必須在弟子犯錯時及時指正,若不這樣做則反而有過失。
同時,作為一個合格的弟子也應該清楚,在受到批評時,絶不能以“不見世間過”來反駁師長;
作為一個旁觀者,見身為師長者呵斥自己的弟子時,也不能草率地判定此師長就是“見他人非”,就是假修道人。
另外,僧團中的職事在自己職責範圍內也應明辨是非,懲戒不如法者,其理同上。
其次,《瑜伽師地論》中說:
“又聞世尊宣示稱嘆簡靜而住,便作是言:‘寧無咎責,不測量他。’於應毀者而不呵毀,於應贊者亦不稱讚,而不有所呵毀稱讚,如是亦名像似正法。”
意思是說,有一類人見佛陀讚歎簡靜而住,便誤解說:“( 既然這樣 ) 就不要管他人的是非了。”
在這種心態指引下,連該呵責指正的現象也不去呵責指正,該讚歎宣揚的也不去讚歎宣揚。
若是這樣,即是行“像似正法”,即是魔子魔孫。
由此可見,每個真修行人都有維護正法,批評指正不如法現象的責任,只不過在批評指正他人時,必發乎於真實無偽的菩提心,依據真經正法,不可依自己之分別好惡;
其次是隨緣而行,無造作而行,在旁人不聽不受時,自己不會生起任何煩惱。
- Dec 02 Wed 2020 02:21
白瑪程列活佛: 觀察上師
白瑪程列活佛
前幾天才跟同修在討論觀察上師這個問題,
今天看到這篇完全命中, 所以留下紀錄~
引言:
真正的法王,"活佛" ,伏藏師, 瑜伽士 ..等等, 通常不會以" 頭銜 " 身分為標榜,
也不可能自稱和自封為大佛 ,菩薩 ,罗漢,逢人便發post,如世間推銷做Marketing廣告一般。
通常反而會故意隱瞞自己的功德,因為他們知道很多时候若顯現不該透露的自身功德,
有可能會障礙到真正的修行,普度眾生的意願和因缘。
例如藏地大德華智仁波切 Patrul Rinpoche, 是( 持明无畏洲 )尊者吉美林巴的「語」化身,
也是偉大的寧瑪派傳承上師和論師,是《普賢上師言教》的作者,
但他卻經常自稱 “老狗 ” 或 “ 瘋狗 ”,以隱藏行跡證量。
另外,善知識即使為令弟子生起信心而透露自身功德,也是隨緣而說,
且是在弟子已經依止後,而非在初見時。
----------------------------------------------------------------------------------------
弟子:
請教一個關於如何觀察上師的問題。
因為大家的時間很有限,有人就講有這樣一個觀察上師的竅訣:
對於公認的高僧大德比如法王如意寶、喇嘛仁波切等可以不觀察,
包括他們的一些心子比如一些公認的大德,也不需要觀察,覺得有緣就可以依止。
而對於那些沒有聽說過的上師,要運用剛才所講的幾部曲進行觀察。
這樣的說法對嗎?
白瑪程列上師:
對於喇嘛仁波切和法王如意寶這樣的上師,
有需要觀察的情況和不需要觀察的情況。
像我們這些對上師已經全部瞭解的人,不需要觀察;
而那些對上師不瞭解的人,比如從國外來的人或從漢地來的人,
真的要拚命觀察,然後才能決定是否依止。
儘管他們是具相上師,但是不瞭解他們功德的人一定會有所懷疑,
這個時候一定要拚命觀察。
就像給錢一樣,如果你我都認識,彼此之間有基本的信任,
你所給的錢我不用看是不是假的;
但如果你我都不認識,你給我錢,我肯定要看看錢是不是假的。
這與依止上師是一模一樣的,如果不瞭解,就一定要去觀察。
關於“喇嘛仁波切和法王如意寶的弟子不需要觀察,
有緣份就去依止”這點,並不是這樣,一定要觀察!
不是別人說不需要觀察就不去觀察,
“要觀察”是誰說的呢,是釋迦牟尼佛本人親口宣說的。
只要你想依止,無論是誰,必須要觀察,這是佛親口宣說的。
比如這是一塊金子,給一百個人看,認識金子的人知道這是金子,
而不認識金子的人,無論它是不是金子,都真的要拚命去考察。
喇嘛仁波切的弟子有幾萬,請問你要依止的是誰?
弟子:
我是說公認的傑出弟子,比如阿松活佛、白瑪程列活佛……
白瑪程列上師:
必須要觀察。
打個比方,別人說這是阿松活佛、這是白瑪程列活佛、這是普扎活佛,
對於認識的人、已經觀察過的人,他們已經瞭解得差不多了;
而不認識的人,你怎麼知道這是阿松活佛、這是普扎活佛、這是白瑪程列活佛?
他們到底怎麼樣,你憑什麼會知道?必須去觀察。
剛才不是講了嘛,即使是喇嘛仁波切、法王如意寶都要好好去觀察。
對於已經很熟悉的上師,可以不用觀察。
但是比如我現在到了國外,突然來了兩個人,
我怎麼知道你們是什麼樣的人,當然要拚命去觀察。
現在你們是認識我、知道我的人,
比如現在我到了一群完全不認識我的漢人裡,
我對他們說“我是喇嘛仁波切的心子”,請問他們是否需要觀察我?
誰都不會相信,必須要觀察!
- Sep 18 Fri 2020 23:26
宗薩欽哲仁波切:奢摩他(寂止)禪修
- Jul 14 Tue 2020 16:57
索達吉堪布 : 可以依止的上師以及應該捨棄的上師
可以依止的上師以及應該捨棄的上師
五濁惡世,真假難辨,堪布索達吉指出可以依止的上師以及應該捨棄的上師:
堪布索達吉在《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開示:
『 首先觀察上師:
本來凡夫人很容易為友伴等暫時的因緣所改變,所以我們當于一切時處依止上師和善友。譬如,普通的一節樹木落到瑪拉雅的檀香樹林中,經過數年後,就薰染上了栴檀木的妙香。於是,這節普通的木材也會發出芬芳的檀香味。同樣,若依止具相的高僧大德,也會薰染上他的功德妙香,一切威儀也將成為大德那樣(如理如法)。如智悲光尊者的《功德藏》雲:“如瑪拉雅樹林中,漂落普通一節木,枝葉滋潤出妙香,依止上師亦隨行。”
如今處於五濁惡世,雖然圓滿具足眾多續部寶典中所講的一切法相的上師極為難得。
但是,對於人們所依止的上師必須具備(以下)這些功德:
未違犯外別解脫戒、內菩薩戒、密乘三昧耶戒--相續清淨;
通曉經續論典——廣聞博學;
對無邊的眾生如母對獨子般慈愛——具大悲心;
精通外三藏、內密四續部的儀軌--(通達顯密);
依靠修持實義于自相續中現前殊勝的斷證功德--(現前斷證);
以佈施、愛語、同行、共事四攝事攝受具善緣的弟子--(圓滿四攝)。
如《功德藏》雲:
“圓滿諸勝法相者,濁世力致故難得,三戒清淨之大地,多聞大悲潤心續,精通如海顯密儀,斷證淨慧果豐富,四攝鮮花奇爭豔,善緣弟子如蜂集。”
尤其是宣說密宗金剛乘之甚深竅訣要點的上師,必須具足諸續部寶典中所講的(下列條件):
獲得不間斷能成熟的灌頂--成熟相續;
沒有違犯灌頂時所受持的誓言和其他戒律--淨持律儀;
煩惱和分別念微弱--相續調柔;
精通一切密宗金剛乘基、道、果的一切續部意義--精通顯密;
面見本尊等念修之相皆已圓滿--念修圓滿;
現量證悟實相之義--解脫相續;
心相續周遍大悲心--唯求利他;
斷除了今生世間的貪執--瑣事鮮少;為了來世精進憶念正法--精進修持;現見輪回的痛苦,生起強烈厭離心,並且勸勉
他人(趨入正法)--厭世勸他;
以各種各樣善巧方便攝受調伏弟子--攝受弟子;
依照上師的言教行持,具有傳承之加持--具有加持。
應當依止如此一位上師。
如《功德藏》雲:
“尤其宣講竅訣師,得灌淨戒極寂靜,通達基道果續義,念修圓滿證自解,悲心無量唯利他,精進念法瑣事少,極具厭離亦勸他,善巧傳承具加持,依如是師速成就。”
堪布索達吉在《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開示:
應當捨棄的上師之法相:
雖然自相續中無有少許聞思修的功德,卻自以為我乃是某某上師的兒子或者貴族子弟84等,種姓方面已勝過其他人,並且現在我的傳承也是那樣的。這種如同婆羅門世襲相傳的門第觀念(並非佛教中所說的具相上師);或者雖然具有少許聞思修的功德,但不是以希求來世的清淨心而修持,而是擔心自己在某處失去上師的地位等。所作所為只是為了今生的目的,此師稱為如木磨85之上師。
有些上師不能調伏弟子的相續,自己的相續也與凡夫人無有差別,無有絲毫特殊功德。但是其他一些愚笨之人對他生起信心,未經觀察便將其置於高高的位置,他獲得名聞利養後,自相續已改變,充滿了我慢,見不到聖者的功德,這種上師稱為如井蛙之上師。據說從前,有一隻年邁的青蛙長期居於井底。一天,一隻來自大海的青蛙到它面前。井蛙問:“你是從哪里來的?”海蛙回答:“我從大海來。”“你的海有多大呢?”“大海非常大。”“那麼,有此井的四分之一大嗎?”“不止。”“那麼,有沒有一半大呢?”“不止。”“那麼,有此井這麼大嗎?”“不止不止。”“不可能有那麼大吧?那麼,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於是,兩隻青蛙一同前去,見到大海時,井蛙(嚇得)昏倒了,頭頂裂開而死。
未曾依止過智者上師,也沒有精進修學經續,孤陋寡聞;相續中煩惱粗重,無有正知正念,違犯戒律破誓言;相續比凡夫人還低劣,而行為卻如大成就者一樣,所做所為高如虛空;嗔恨和嫉妒心粗重,斷掉了慈悲心的吊索,這便是所謂的如瘋狂嚮導之上師,將弟子引入邪道。尤其是無有勝過自己的少許功德、遠離慈悲心菩提心的上師,乃稱為如盲人嚮導之上師,不知道打開(弟子)取捨之雙眼。
如《功德藏》雲:
“猶如梵志護門閥,顧慮失毀自地位,聞思非為來世果,猶如木磨之導師。雖與凡夫性不違,愚者起信置高位,獲得利養心傲慢,猶如井蛙之上師。孤陋寡聞破律誓,心劣行為高如天,折斷慈悲之吊索,若依狂師增罪惡。尤無勝己之功德,依無悲心名聲師,如依盲主大錯誤,欺詐相伴漂暗處。”
鄔金蓮花生大士也說:“不察上師如飲毒,不察弟子如跳崖。”
上師是生生世世的皈依處,也是開示取捨道理的導師。如果不善加觀察,遇到邪知識,將毀壞信士一生的善資糧,並且將失毀已得的暇滿人身。譬如,一隻毒蛇盤繞於樹下,某人以為是樹影而前去乘涼,結果被毒蛇害死。
如《功德藏》雲:
“若未詳細觀察師,毀壞信士善資糧,亦毀閒暇如毒蛇,誤認樹影將受欺。”
- Jul 14 Tue 2020 16:41
達賴喇嘛 : 上師的行為一切都是圓滿的嗎?
上師的行為一切都是圓滿的嗎?
1.如何親近善知識
一位具量的善知識,會帶給修行者極大的利益,故我們應盡力去尋找具足條件的善知識。並且以財資供養、身體承侍,如教奉行等三法與善知識建立起良好的師徒關係。密勒日巴尊者說:'我缺乏足夠的財務供養,但我代之以如教奉行來令我的上師歡喜。'(密勒日巴尊者就是以此供養上師,依此而修行,獲得即身成就之果。)如教奉行雖然一般不容易做到,但就其結果來看,卻是所有供養上師法門當中最為殊妙的。所以為人師者,不可以把財供養看得比依教奉行更重要;而為人弟子者,則應盡己一切努力以如教修行來供養上師。
所謂如教奉行,顧名思義,就是要我們依上師的話實踐。但是我們如果遇到上師要我們做的事情,我們不樂意做;或者上師說的話不如理、不合教量,這時我們就必須以正理和佛陀之正見來做抉擇取捨的標準。如果上師所說的教誡違背了這個標準,我們則要加以拒絕,因為這是佛陀親口告誡我們的。
如果你對上師說的話感到懷疑,那就必須先很善巧的把這個疑問弄清楚,然而這種做法在無上瑜伽密中是非常敏感的。因為修學無上瑜伽密的先決條件,就是弟子必須無條件的服從上師。但是即使是無上密續中所說的無條件服從,也只是在特別的意義下進行。
假若上師指著東邊告訴你要向西邊走,這時當弟子的人必須毫無選擇的加以抗議。但是態度仍必須非常的恭敬和婉轉,否則就不是回謝上師大恩之正當方式了。
2.做金剛上師的條件為什麼必須是佛?
小乘和顯教大乘的經典,雖然也說上師的種類、修學者必須依止條件夠的上師、上師應具備什麼條件,以及弟子應該有的修學態度等等。這幾個問題在(無上)密續中也同樣提出來討論,但密續中除了規定密宗上師必須具備上述之種種條件外,他必須是佛,因為他必須有能力以自己的修行證驗傳授生起和圓滿兩種次第,特別是他必須有能力以自己的證悟為弟子傳授第四灌頂。這意思是說,作為一個合格的上師,他必須有能力為弟子介紹大雙運,而具有這種能力的人,則唯有金剛持佛。
一個能如法為弟子傳授(無上瑜伽密法)第四灌頂的上師,他必須現證幻身與究竟淨光。而淨光與幻身的關係,就如人禦馬匹一樣。故同時上師亦必須親證大雙運位,並以此傳授給他的弟子。這是為上師應有的條件。
在弟子方面來說,即使上師沒有獲得如上述那樣的成就,而向你灌頂的話,這樣的灌頂主要是替你在心識中種下殊勝種子,其力量的大小則完全取決於你在灌頂時的心態。當時如果你能視師如佛的話,那你就獲得最有力的種子。事實上,這也正是上師在第四灌中該教你做的。
3.上師的行為一切都是圓滿的嗎?
一般而言,在修學依止上師法中,最重要的是要把他的一切行為都看成圓滿無缺。但依我(嘉瓦仁波切)的看法,我不喜歡這一個教法應用得太過度。雖然我們常可以在佛經上看到“(上師的行為)一切都是圓滿的“這句話,但是我們仍然必須籍佛陀之光明去瞭解它。因為佛陀曾經說過:'要接受我的教法,不能依靠盲目的信仰,而是必須透過理智的抉擇,就像買金子的人須先把金子鑒定一樣。'(比丘與智者,當善觀我語,如煉截磨金,信受非唯敬。)
“把上師的一切行為都看成完美“的這個教法,如果不透過正確的抉擇,很容易變成上師與弟子的毒藥。所以當我在教授此法時,對於傳統的這句話,總是叫人不要太過分的強調。如果上師所做的行為不如法,或所講的言論與佛之正法相違,這時我們必須謹慎的以理智和聖教量去加以辨別。
以我為例:因為過去歷代的嘉瓦仁波切都是偉大的聖者,而我又被認為是他們的轉世,且我又時常為大眾說法,因此很多人對我能生起大信心,於是他們在修上師法時,就把我觀成佛。同時我又被推為世間的領袖,那“於上師的一切言行都看成十全十美“這教法,很容易在人民間推行宗教或法令時變成毒藥。因為我可以這麼想:他們既然把我看成佛,那我無論說什麼他們都接受,所以說,太過分的迷信和無條件的把一切都看成聖潔的態度,是會很容易把事情弄糟。
因此,我一直建議大家,'把上師的一切行為都看成十全十美'的這個教法,絕不可以在一般的修行人當中強調它。如果人們將此(修無上瑜伽密才須要用的)甚深教法,隨意應用到其他不相應處,這是很不幸的事。
或許你會想,嘉瓦仁波切難道沒有學習《菩提道次第論》嗎?他為何不知道“沒有上師就不可能學到佛法“的道理呢?事實上,我(嘉瓦仁波切)不是不認同《菩提道次第論》裏所說的教法,作為一個弟子,當然必須依止上師,以及思維上師之種種功德的。但這個“把上師的行為都看成十全十美“的教法卻必須在完整的教規中以正理去運用它。因為此“十全十美“的教法,乃是出自於“無上瑜伽密續“中,《菩提道次第論》之所以引用它,目的是作修學者未來進修“無上瑜伽密“的前行。所以初學佛法的人對處理這件事要特別小心。
上師如果利用密宗上師三昧耶戒來愚弄虔誠而無知的弟子,卻于弟子處獲得他所要的好處(不管他要的是名聞利養或是淫欲),這種行為就像是把地獄中的滾熱銅汁硬灌進弟子的肚子裏一樣。所以做為一個佛弟子,依止上師一定要依理智和佛之正見來作主要的引導。如果弟子不具備這樣的善巧方便,是絕對無法在佛法上獲得證悟的。
弟子觀此能淨惡業,加持善取諸緣。全面的觀察善業乃至於只須以世俗的看法,把上師看作佛陀的代表,而不須認為他是真正的佛陀。至於“把上師的一切行為都看成十全十美“的這個教法,則留到修學無上瑜伽密法時才全面運用它,那時這個教法就有新的意義了。因為修學密乘(尤其是無上瑜伽密)中有一個主要的本尊瑜伽法,就是將整個世間看成佛的壇城,把一切眾生都看成佛。此時在這種每一個人都是佛的情況下,上師反而不是佛,這豈不是既荒謬又可笑嗎?
佛法在西藏已廣泛的流傳,又由於歷代上師們的慈悲,一般西藏人對佛法都能普遍生起很大信心,即使是一塊小紅布,他們也能把它視為真實的僧伽(注:西藏出家人的袈裟是紅色的)。對他們來說,修習“把上師的一切行為都看成十全十美“的這個教法是不大困難的,所以淨化傳承教法的責任,就完全落在上師的手裏。但是很不幸的是(許多上師不但不這麼想),反而被這所謂“視師行為皆完美“的教法所寵壞。實事上,一個越被人恭敬的人,應當越加謙遜才對,但這個理論有時卻變成反面。所以一個(真正發菩提心的)上師,必須時常很小心的防護自己,並牢記仲敦巴的話。仲敦巴說:'修行者應當利用別人對你的恭敬,而發展你的謙遜。'這是做上師的責任。
那麼做弟子的人應負什麼責任呢?
做弟子的人應負的責任,就是必須運用智慧,善巧的表達自己的信心和恭敬,因為信心固然可以產生功德,但若不在智慧的指引下,會造成很多的麻煩(和失望,乃至斷送自己的慧命)。
我們西藏人(對傳法上師)普遍都有過度的信心,而我們也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是身為上師的人應該知道:)一個依賴施主而過活的出家人,如果不如法修行(不依循佛之教誡),這樣便是造下大惡業,就如同盜用三寶物一樣。出家人必須具足善行,或精進的修學,或殷重修持令己能具堪受供養之身,如此接受佈施方來得有意義。若已是毀法犯戒的出家人,那就應寧願飲下烊銅鐵汁(也不受人供養)。
問題是(有許多人並不這樣想),他們只把“十全十美“的這個教法用來增長自己的迷妄與愚癡,而這些煩惱正是我們所要克服的。這種放逸的態度,很容易使我們墮落,這是我為什麼把“十全十美“的這個教法說成毒藥的理由。同時西藏之所以會有這麼多的宗派門戶之見,也是因誤用“十全十美“之教法而產生出來的。
第一世嘉瓦仁波切曾經寫過這麼一句話:“一個夠條件的上師,應該以慈悲心觀視一切眾生,尊敬如何一個教法的傳承上師,(他絕不攻擊任何人),只是毀損自己內心的敵人--無明。“
佛法之所以有這麼多的不同傳承,完全在相應不同根器的眾生,這是一種極為善巧的方便。所以如果我們利用“把上師一切行為都看成十全十美“的教法,來達到自己分宗立派之目的的話,那我們將如何回報歷代傳承上師所賜給我們這麼好的佛法傳承和利益呢?我們能不感到慚愧嗎?如果我們歪曲或誤用傳承祖師的教法,我們將無法取悅於他們。
作為一個上師,如果是為了利益眾生,而舉行法會或灌頂,這樣做是正確的,是值得的,並且有功德。反之,如果是為了獲取世間名聞利養,那倒不如改行做個生意人還好些。
帶著佛法之假面具(到處招搖撞騙),利用眾生,這種行為會造成很大的損害。縱使像惡魔的敵人曾無情的傷害我們,但相較之下,如果我們利用佛法來達到分宗分派的目的,或利用眾生,其所造成的傷害,將遠遠超過敵人對我們的傷害。因為這種惡行損害了(正法和善行的)根源。
密勒日巴尊者曾經說過:'修道之人的行為若不如法,那麼他的行為皆是在破壞佛法。'所以凡是利用教法來分宗立派,或利用教法欺騙眾生的,這種行為就是在破壞佛法。
我們與其花費很大的力氣供設佛堂,或長途跋涉的去朝聖,倒不如憶念佛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之教誡來得好。修道之人如果因為修行而增長了自己的惡業和愚癡,更令自心煩惱,那顯然這是修錯方向了。
據說八百年前的印度佛法之所以衰落,是由於具器不夠的人修了金剛乘的密法,以及僧伽的腐化,而造成宗派林立。所以任何人在宏揚西藏佛法的時候,都應牢牢記住,隨意使用“把上師的一切行為都看成十全十美“的教法是十分危險的,尤其是對於初學的人!
- Jun 18 Thu 2020 21:43
索達吉堪布: 佛法越來越深時,魔眾就會故意製造違緣
最近剛好大家都不約而同地就某位知名佛學專家...
宣稱楞嚴經是偽經的問題...
問我的想法?
我的回答是: 唉~~~露餡了, 退讚吧!
還好各位覺性都算高, 看到都知道有問題~
這人之前我也有追蹤, 因為他多少是在弘揚度母法門的人,
雖然不是很認同這種用世間慾望來勾招入門和營利的方式,
但畢竟末法時代有人信佛總比沒有好, 也是隨喜啦!
直到這個楞嚴經事件...完全看出程度和偽裝了,
再加上搞募款弄了一個像街邊的四面佛那種度母之家...
我也只能隨喜然後退讚~~~為了不起煩惱!
當初還真的花了點時間去看了他拿出來佐證的"楞嚴百偽"的論點,
結果沒看幾點就知道那個作者是文字相的重度沉迷者,
研究佛經卻完全不了佛意呀... 了不起就是個學者, 不是行者!
所以我找不到任何關於他瑞相往生的紀錄...
這點相對於註解或講解過楞嚴經的歷代大師, 可是遜多了...
分享一位同好說過的這段話:
公認的大德們已開講楞嚴經是試金石、是照妖鏡、是降魔杵、斬妖劍,
是正法的代表,佛教
在末法時期, 楞嚴經一定會最先遭受攻擊。因為這部經就是一部照妖鏡,
所以《楞嚴經》被列為" 疑偽", 是不是偽經?
你可分析研究金剛經、法華經、心經、圓覺經、維摩詰經、壇經等等,
然後讀楞嚴經,
對比
明朝禪宗法脈傳承臨濟宗的憨山德清大師曾說:
" 不讀《法華》,不知如來救世之苦心;
不讀《楞嚴》,不知修心迷悟之關鍵 . "
(憨山大師的往生瑞相也是非常的了不得,還是全身舍利呢!)
很多奇怪的人喜歡開頻道傳法, 甚至傳咒...
剛開始講得好像頭頭是道,又都是法王的弟子,
我會抱著尋寶的心情看看能不能找到可以學習的人,
不過常常會因為對方的某句話、某個觀點...
會讓我頭也不回地逃之夭夭~
總之, 在修行的過程中...
有時候是因緣還沒開, 看不出真正行者的證量,
有時候是智慧還沒開, 看不出魔子魔孫的偽裝,
所以還是乖乖念佛, 總有一天能返聞聞自性,
遠離魔掌吧!
佛法越來越深時,魔眾就會故意製造違緣
因為百千萬劫難遭遇的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在所有法中是至高無上的珍寶,所以福德不圓滿的人就會遭受種種邪魔外道的損害,或被洗劫一空、不能領受。
《左傳》引用周諺說:“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這則春秋時代的典故說明:沒有璧玉這種珍寶,就不會有別人對他的攻擊,一旦擁有,就會遭致別人的危害。
同樣,在擁有甚深難得的佛法如意寶——般若法門時,也會如此。
我們以前學過一篇課文叫《完璧歸趙》,這個秦國和趙國的故事也能說明這樣的道理。
的確,就像這裡所講一樣,甚深之法的違緣非常多。
根據歷史記載,布瑪莫札從印度金剛座將大圓滿法帶到藏地來時,因為印度人將其視為國寶,所以也造了種種違緣。
到了藏地後,為了不讓法傳開也種種譭謗。
布瑪莫札在對國王和大臣傳授教言後,前往並安住在漢地的五台山。
漢地的《楞嚴經》也是同樣,因為《楞嚴經》講了很多“入三摩提,永無魔事”的方法,
還宣講了一些大小乘乃至密宗遣除魔眾的竅訣,所以很多邪魔外道非常嗔恨。
大家都清楚,有些歷史上說,玄奘法師在印度呆了十七年也未得到這部經,甚至連名稱都沒聽到。
在這之前,就有人告訴天台宗的智者大師說:
你發明的三止三觀的修法跟《楞嚴經》的修法非常近似。
於是大師很想得到這部經。為了獲得此經,大師在天台山上建造了拜經台,
一拜就是十八年。但大師並未獲得此經。
在唐朝武則天執政時,印度有一位叫般剌密帝的高僧,
經過三次努力才將《楞嚴經》帶到中國。
前兩次被海關制止沒有成功,最後一次他把經文寫在羊皮上,
然後將自己的胳膊剖開放在裡面,等傷口癒合後才來到中國,並在廣州作了翻譯。
但在弘揚的過程中,很多人都說這部經是假經,包括近代的梁啟超等。
但宣化上人等大德說:《楞嚴經》是真經!
其實,《楞嚴經》在藏文《大藏經》中也有。
看過藏傳佛教相關歷史的人都知道,本經九品和十品在前弘期就有翻譯,
這在布敦大師的《大藏經目錄》中有記載。
到了後弘期,章嘉國師勸請一些譯師將此經完全翻譯成了藏文。
從藏漢文記載的此經內容來看,完全可知本經絶對不是假經。
一般來講,在佛法越來越深時,魔眾或人就會在中間故意製造違緣,他們也因此積累無邊惡業。
其實,一般凡夫人通過學術研究,根本觀察不出經的真假。
現在有些人特別過分,本來自己的智慧在佛教中非常孤陋寡聞,
但因自己在世間有研究生、博士生、學者之類的名稱,就自認為是智者而信口胡言。
實際上,在現在這個時代,戴幾個博士帽並不是很困難。
有些人什麼學問都沒有,搞各種關係將博士論文寫出來,
還通過了論文答辯,最後也得到了博士名稱。
得到學位後,很多人都生起傲慢心,覺得自己很有名氣,什麼事情都精通無礙。
其實並不是這樣。有時候名稱對人有很大的障礙。
以前我給藏族喇嘛傳法時,有一位喇嘛很謙虛,
因為我給他傳過一些法,所以他平時看見我都很恭敬。
但他得到堪布學位的第二天,見到我就不再恭敬了。
好像在獲得堪布學位後,身體馬上變得僵直。
雖然在弘法利生方面需要名聲或名稱,
但若一旦擁有就變成另外一種人,那就不應該。
所以,現在有些傲慢者以分別念的智慧來觀察特別甚深的空性法義,
或對其他甚深經典進行辨別,這特別需要注意!
其實,在漢地《楞嚴經》流傳到現在,很多人都懂得了其中的意義。
古人有“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世(又作‘人’)間糟粕書”的說法。
意思是說,自從看了《楞嚴經》後,世間的糟粕書再也不用看了。
的確,當我們真正瞭解裡面所講非常甚深的空性意義和大乘教義後,
對世間的情感、打仗、企業等方面的書,就不一定再願意看。
尤其對佛法有信心、對眾生有悲心的前世有因緣者,
在看了這樣的經典或論典後,對世間的種種雜書就不會再有興趣。
這裡已經講了,在修持這樣的般若法門時,肯定會有違緣,而且違緣還會很多。
從高僧大德的歷史中也看得出來,雖然他們的境界很高,但顯現上也有違緣。
比如志公禪師入獄,達摩祖師六次遭人下毒,二祖砍頭而死……
所以大家一定要清楚,在修持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魔眾會興高采烈地對行者製造違緣,這也是一般的規律。
在修學般若的過程中,有人問:“我病多,什麼都不順,這是為什麼?”
其實原因這裡已經說明。
還有人認為:“既然般若波羅蜜多是最甚深的法,那就不應該有違緣。
為什麼我今天頭痛、明天肚子痛、後天心情不舒服?
要不要我離開這個道場,要不要我放棄對它的聞思修行?”
如果放棄,魔王就會很高興,但這根本不可取!
By 索達吉堪布
- Apr 14 Tue 2020 00:10
嘎瑪仁波切:莫做熱衷是非的明白人
人們的愚昧無知經常表現在隨意猜測外境的變化和人物的言行,
慣性思維不僅讓大家習慣於道聽途說,
而且喜歡憑自身淺薄的知見來武斷周圍的人、事、物並輕易下定論。
流言蜚語就在口舌的無控還有嫉妒心的作用下開始蔓延。
造勢者從一開始就以自心分別的喜好來斷定事物,
之后一群類似鸚鵡學舌的話語開始四處擴散,
其實鮮有人真正了解實相,
但仿佛傳播者人人都如當局者般清晰,感同身受一樣。
如此愚痴的迷惑者卻被熱衷是非的追隨者們自封為“明白人”。
貌似實踐佛陀教言的佛子們,
看似明理的同時,也有標榜"我慢心"的嫌疑。
聞思修的正知見是否用來約束自己的身口意?
還是變成觀察金剛道友或周圍人士的標尺?
有多少人喜歡做佛陀教言的裁判而非參與者?
一瓶水不滿,半瓶水晃蕩。
半瓶水的人們經常想要斗量浩瀚無垠的大海,
於愚痴無明之中,生出許多貪婪、嗔恨、痴迷、傲慢、嫉妒、疑心病,
時不時會有各種小道消息嘰嘰喳喳,甚至是誹謗和輕視。
敢問你成佛了嗎?
別人的過失與你何干?
倘若是一個真正有修為而且謙卑的人,
每天都會忙碌於善護念自己的身口意,
不斷懺悔和謹慎因果都來不及,
更不會有什麼功夫去看他人的過失。
倘若一個人有所修証,
他就算見到別人的過失,也是慈悲為懷的,
會真心祈願對方早日離苦得樂。
被輪回漩渦所困住的凡夫俗子們,
大家都是一個樣,
不是說誰在岸邊看,
誰在水裡游的場景,
大家同是淪落人!
偉大佛陀的開示告知我們,
“每個人的自性中都具備佛性,每個眾生都是未來佛。"
你就算覺得閑來無事,也不要去沒事找事。
就算他人的外形有多麼不入目,行為有多麼不合眾,
但只要你還是個凡人,知見基本就在"我認為"的狹隘中,
分別心會存在於每個當下,
根本不會知道被你蔑視評說的人,也許是修証極高的再來人。
你要真是這麼"幸運",那懺悔基本要24小時不停歇了。
切記了!
真修行人的內証無法從表相區分出來,
尊重金剛道友,尊重他眾,也是愛護自己。
善護念自己的身口意不能總是嘴巴上說說,一定要去做啊!
- Apr 03 Fri 2020 17:49
洛桑加措仁波切:《修行錯誤的例子》
《修行錯誤的例子》
說一個故事:
我家鄉有一個修行者,剛開始的時候很精進,並持空行母的咒;
邊持咒邊大禮拜,總共持咒五百萬遍,大禮拜也拜了五百萬拜。
他修行的地方在一條河流對面的山洞。
雖然拜了五百萬個大禮拜,也持了五百萬遍的咒,
但因為他沒有發起去利益他人的心,
卻一直希望自己能得到什麼樣的證悟,希望馬上得到什麼善報;
以這樣的意樂去苦行,結果並沒有得到什麼證量。
就在敵人剛入侵的時候,他也去迎敵,當了一個將軍。
剛開始和敵人進行對話,在會議上,因為他很會講話,人家也沒有怎麼對付他。
但最後並沒有達到和談的目的,還是開戰了。
他也去參加了這一場戰爭,但是沒有打勝,因此逃到拉薩,就來見我,
他逃出來時沒有帶什麼東西,所以我經常幫忙他。
那時候,我正在三大寺學辯論,他就住在我那裡。
有一次他很好心對我說:「你也應該要修一修佛法。」
過了一段時間,他又講一次:「你還是去修一修比較好。」
第二次,我就跟他說:
「所謂的修行,要修的是我們自己內心。
讓這個內心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善良,這樣就是修行,這是最好的修行。
你大禮拜、持咒這麼久了,有沒有感覺到自己內心有所改變?
有沒有變得比原先更好?」
他考慮了幾分鐘後說:「好像沒有變好,內心好像變得比以前還壞。」
我就跟他說:
「假如你內心比以前還來得壞,那說明了你修行的方法錯了。
你在山洞裡修行了這麼久,按理來講,在聽到敵人打進來的時候,應該修忍辱才對呀!
不應該去迎戰,但是我聽到的是,你去跟別人爭吵,也聽說你去打仗,
打輸了才跑到這裡。你自己不是也常會講這些忍辱的道理嗎?」
他又思考了一下說:「那我苦行這麼久,真的沒有修對嗎?」
我說:
「你不是拜了五百萬個大禮拜嗎?那可能積了很多福報,可能是一種修行,
另外,你不是持了很多空行母的咒嗎?我覺得這不是一種修行;
因為你是以另一種動機去做,你並沒有去看看自己的內心,
卻一直在持這個咒,這可能不是修行了!」
他長考一段時間後,認同了我的看法。
後來他來跟我道歉:
「很慚愧,我不知道你才是真正的修行人,還在修行人面前講『你要修行』。
自己沒有真正在修行,卻以為是在修行,很慚愧。」
By 印度達蘭沙拉辯經學院校長 洛桑加措仁波切 開示於香港普明寺
- Feb 21 Fri 2020 23:55
嘎瑪仁波切 :【福報無形】
前兩天看了這篇文章再回想這期間的種種其實蠻有同感的,
原本因為過年前後的一些不順遂,
我的眾生相五蘊熾盛, 開始對我家菩薩護法碎碎念,
嚷嚷著不想修不想度不想理你們了...
好笑的是這些話竟然還傳到上師耳裡去了~
結果被噹了一下!
叫我別再對著我家度母complain啦!
靜下心來想想這陣子的 一切, 似乎所有的事情自有安排,
上學期末兩個孩子接連得了重感冒,
為了我這個倖存者兩個在家得全程戴口罩,
所以把家裡常備庫存給提早用完了,
於是在一月初連帶消毒噴液都補了貨,
去年底為了幫人訂貨湊免運買了一箱銀離子濕紙巾,
也為了幫朋友忙多訂了一箱衛生紙...明明家裡還有一袋...
我還記得大掃除時還在跟老大抱怨這些東西沒地方塞了啦!
誰會知道才過了一個年...怎麼全被搶到缺貨了!
而年初時有人提議到過年前來做個七句祈請文的共修,
於是幾個同好和兩個小孩就這麼開始了賴的網路共修,
才不到幾天時間兩個人感冒同時都好了...真的很神奇!!!
然後在共修的第一天,
我有一個很難解的客訴問題得到了一個出乎意料的好結果,
說真的那件事情我已經束手無策了, 工廠出了大包,
從沒想過客人可以如此輕輕放下...求償的力道如此輕微...
還下了新的訂單~
現在回頭看這些就能體會文章裡所寫的:
真是平常沒感覺,關鍵時候用上了!
在我還一直糾結在為什麼沒有幫我擋住那邊的箭時,
其實祂們正忙著幫你築牆擋住這邊的百萬大軍呢!
我本來就是個坐捷運一定得戴口罩的人,
如果像其他人一個都沒買到, 我大概要得恐慌症了!
所以這陣子不需要為口罩、消毒液這些東西煩惱奔波,
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福報了!
或許從來不會為了貪點口慾或價差與人爭相搶購而大排長龍,
還有死忠支持國貨, 使用MIT優質認證的產品,
都算是一種日常福報的累積吧!
這回這些善因緣全都變成我的小確幸了!
至於在一個最便宜手搖飲也要20塊的台灣,
連銅板價的口罩都要斤斤計較價差的人,
今天讓你買得到又讓你沒被病毒找到,
那真是老天爺最後的恩寵了,要懂得感恩才好!
最近天理昭彰、物極必反的示現很明顯很迅速,
還是善良點不要鐵齒比較好,
一直以來都是老天在做莊,
知道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
如今時候到了, 真要一起搭順風車下去嗎?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
福報無形,你沒看到的時候,你不知道它有多大。就像佛陀說的,皈依的功德,就算用整個虛空做容器都放不下。這個讓大家聽起來,可能會感覺誇張。皈個依,能有這麼大的功德?大家可以想想看,當你面臨死亡之時,就算遍滿整個宇宙都是你的財富,你拿來也是用不上的。
我們有個弟子,老先生以前脾氣很爆。不信有佛,不信有鬼,什麼都不信。他的太太學佛,脾氣很好,可他還是時不時會罵老婆。結果有一天,罵著罵著頭撞到門檻上。頭破了,送到醫院一檢查,頭裡面長了個瘤,有拳頭大小,趕緊就送去做手術了。手術前,他的家人祈請我們修法。手術的時候才知道,非常危險,很可能手術過程中會死掉,就算救活了,也有90%的可能成為植物人。結果手術很成功。
人推出來的時候是昏迷的。他一醒過來第一句話是什麼?“有上師照片嗎?有佛經嗎?快放在我的胸前加持我。”
他們的家人說:“你又不信,放這些干什麼?”
他說:“我現在信了!”
他說:醫生開始做手術的時候,他可以看到醫生做手術,突然有股力量,讓他去到一個類似黑洞的地方,然后看到的就是中陰的情境,出現青面獠牙的眾生要把他往裡拉。這時候,他聽到寺廟師父們念經的聲音,很深沉,他一回頭,可怕的景象就消失了。等他醒來以后,本來醫生說他在病床上最少要躺三個月左右,結果他二十天就下床可以走動了,又能說,又能笑。我有一次見到他,拿個佛珠,邊念咒邊到處跑,精神得不得了。我們開玩笑說,好像把那個對佛產生不了虔誠的大腦給丟了,換進來一個對佛虔誠信仰的大腦,好像完全變成另外一個人。
通過這件事,大家就可以看到,信佛學佛真是不可思議。真是平常沒感覺,關鍵時候用上了。哪怕是家裡人為我們做得一點點功德,當我們真正有需要的時候,它就會顯現,就會靈驗。所以,千萬別藐視自己的修行,不要藐視共修。
就好象今天有個賺錢的機會,哪怕是賺一萬兩萬塊,你也會想辦法去努力﹔如果是十幾萬,上百萬,那更是要去拼了。但是福報不是一萬兩萬可以買到的,當我們真正有需要的時候,錢財,名利這些都沒有任何力量的時候,只有福報,只有大家儲存在福報銀行裡真正的福德資糧,才能讓你度過難關或者夢想成真。你做的好事,念的經咒,所學到的聞智慧,思智慧,修智慧等等所有這一切成熟的時候,才能真正讓自己今生所有的福報都不欠缺,一直到成佛為止。
有的時候大家可能覺得,自己修佛也這麼久了,事業也沒太多進步,也沒感覺跟別人有太大差別,也沒太大變化。實際上你要知道,很多時候你要面對的狀況會更糟糕,可能福報是每況愈下,或者早就可能死掉了,就是因為你有修行,你可以拖著自己不死,拖著福報還能增長,維持得跟別人勉勉強強差不多。這就是我們經常講的,你認為的福,雖然沒有立馬到,但是禍已離你遠去。很多時候真是不可思議!大家一定要用心感受!
負責我們寺廟建設蓮師博物館的兩個工程師,有一次,我們約在汶川見面后,他們趕飛機,打了一個出租車,不料被旁邊一個巨大的卡車壓住了。旁人看到的就是整個車邊都是火星,整個護欄也被撞了。其中有一個是佛弟子,當下就想到了蓮花生大師,看著自己好像沒有受傷就從窗戶爬出來了。后來,另一個工程師和司機也出來了。回頭一看,整個出租車,被壓得像鐵餅一樣,全部壓跨了。大卡車的頭也撞壞了。
他們兩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事,給了司機錢,就在路邊准備打車去機場。
另一輛出租車拉上他們,司機看到那個現場,跟他們倆說:“好慘啊!可能全死了。”他們倆坐在后面說:“沒有死,我們倆就是那車裡的人啊。”司機忙說,“你們肯定干過大好事,要不然都撞成那樣了,不會還能留下來。”一路上重復好幾次說這些話。他們兩個當然是干了大好事,建蓮師博物館啊!
到了機場更好笑的是,登機卡辦好了,一個在前面,一個在后面。后面那個找不見前面那個,突然想起來:上師說過,人死后還有身體的形狀,那我怎麼看不見他了呢?到底是我死了,還是他死了?估計他電影看多了,捏了一下自己,還痛!哦,那可能是他死了……這個時候,突然電話響了,對方說,“你在哪兒?趕緊過來登機了!”把他嚇了一跳。這真是死去活來啊!
當人們遭遇一些大災難的時候就是這樣,要拼福報了。只要大家堅定自己學佛的信心,堅定自己長期修行的信念,福報一定會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
- Jan 16 Thu 2020 03:27
嘎瑪仁波切 : 傲慢的過患
選舉期間造成社會撕裂和族群對立的根本原因,
就是文中所描述的, 大家不願去承認的,
既得利益者潛意識裡的傲慢!
傲慢,讓人有很強的優越感,不僅很難進步,還會帶來災難。
傲慢存在於方方面面,和嫉妒一樣,隱藏在內心。它不像嗔恨或貪心那麼明顯,有外在對象可以佔有或發脾氣,所以,這是人類很難打破,也很難察覺的煩惱。
人在各方面都會傲慢,不管是外在的財富、權力、名聲,或是內在的學問、能力,只要有比別人稍微好一點的部分,很容易就會傲慢。
有點學問就有知識慢,有點能力就有能力慢,長相好看就有色慢,色是指外在形體。
比如,聽聞佛法時,想著:“有些人想來卻沒能來,但我來了。”有點得意,這就夾雜著傲慢心。或是左看右看,想別人穿的是名牌嗎?我的是名牌衣服。這也是一種細微的傲慢。
昌列寺周邊正在建設,有很多建筑工地,只要我去了,一群工人之中就會有個人突然站起來,指揮其他人,說這個搬到那邊去,那個搬到這邊來。本來他跟大家一起勞動,一看到我去了,開始指揮大家,就是要顯示在這裡他是組長。這就是虛榮心加上傲慢而顯現的。
有個弟子在城市長大,大學沒畢業,她老公是博士,在鄉下長大。兩人結婚二十多年了,但她一發脾氣,就會罵老公鄉巴佬,真不知她哪來的優越感?老公長得帥,能力又強,但她認為都市人比鄉下人優越,傲慢就出來了。有一次,我跟她開玩笑:“你再別罵人家鄉巴佬了,現在農村戶口進城容易,但城市戶口想進農村不容易了。”這就是因出身而有的傲慢,尤其生在較好的家庭或環境中,容易有根深蒂固的傲慢心,這稱為種族慢。
不少人內心非常傲慢,外表卻顯得謙卑溫和,言語說得特別動聽,見人就說“師兄,你很厲害……”,“師姐,你很優秀……”。見面時,把人捧上天,背后卻講人家的缺點是非,甚至對方轉身還沒走遠,就開始講了。這也是一種傲慢,就是認為自己比別人好,才會去批評。這是語言上的虛榮、虛偽,表裡不一。
一般來說,女人容易因嫉妒而受傷,男人容易因傲慢而受傷。然而,到底有什麼本事,讓你可以這麼傲慢?這麼自以為是?
其實,我們心裡都明白,自己並沒有那麼優秀,但我執就是把我們害得這麼苦。所以,佛陀形容我們是剛強、傲慢的凡夫眾生。
有個弟子是企業家,因為事業遇到挫折,被人毀謗,來找我訴苦。一個身高一米八幾的大男人,突然嚎啕大哭,抓住我的衣服痛哭流涕,在上面留下一大灘鼻涕。半年后,他的生意稍微好轉了,又回到目中無人的模樣。有一次我問他:“你還記得曾在我的衣服上留下鼻涕嗎?”他說不太記得了。我說:“好吧,以後我離你遠一點。”後來聽說他還是不順遂,貧窮潦倒。
男眾有很多這樣的人。特別是所謂有身份地位、有頭有臉的人,在不順遂時,趴在地上求佛菩薩、求上師都願意,一旦逆境稍微好轉,又開始目中無人,心中沒有佛菩薩了,向上師們磕頭也先放一邊,直到又遭受違緣痛苦時,再來磕頭。這就是人的習氣,尤其中國人特別強調自尊心,但是很多人表面上很有尊嚴,事實卻非如此。
還有個企業家弟子,是所謂的女強人。有一次,從見面開始就跟我吹噓她有多麼堅強,多麼豪氣能幹,滔滔不絕地講了一個多小時。最後我問她:“你累不累,能不能不要再裝了?”誰知道,她一聽到這句話,情緒完全失控,開始放聲大哭,同桌吃飯的人都非常尷尬,四周的客人也疑惑地看著我們。
平日習慣了偽裝,會讓自己活得很“心”苦。其實,人是很脆弱的,我們並沒有自己想象中的強大。不管偽裝得多堅強,撕下尊嚴之后,真實面貌不堪一擊。
這種尊嚴的本質只是自負,只會讓自己痛苦,不是我們需要的。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拔掉虛假的面具。
傲慢的最大問題,是無法反省改進,還會不斷增長,甚至帶來災難。
很多人有了財富或權力之后,變得目中無人,揮霍無度,更糟的是知法犯法,最后鋃鐺入獄,甚至被判死刑。
-- 嘎瑪仁波切
- Jan 07 Tue 2020 00:11
法王如意寶:不要中了魔王的花箭
現在許多人不明白,自己的財富、地位、才華等一切,只不過是前世行善的果報。若是耽著於此而夜郎自大,定會將原有的善根毀壞,心中再也生不出功德。
有傲慢心的人,總認為自己的智慧出類拔萃、才華傲視群雄,但只要認真去觀察,就會明白這些根本不值一提。
退一步說,縱然你的功德在凡夫中無人能及,但在聖者當中,肯定是有超過你的人。
當年我在石渠求學時,遇到了大善知識秋吉堪布、班澤堪布。對於秋吉堪布,我雖然不太瞭解,但自以為在智慧上遠勝於他。可沒想到,他的功德和境界非常不可思議,終其一生都在修持甚深法要,臨圓寂前還在為弟子們傳授佛法,以聞思修行圓滿了自己的一生。
至於班澤堪布,我曾在他面前聽過五部大論等許多佛法。以前就聽說他的智慧和人格非常好,後來我以為他已經老了,可能糊塗了,但兩年前和他相遇時,我發現他的智慧有增無減,身上卻沒有點滴傲慢,人格仍十分賢善,做任何事都非常認真,讓我不得不暗自讚嘆:“真正的修行人,就該像他那樣!”
我以為自己年輕時的智慧超越他們,但時至晚年,他們卻已把我遠遠甩在了後頭。這說明了什麼?說明我們有些功德只是暫時的,沒必要因此而沾沾自喜。
當年,在我的上師托嘎如意寶身旁,智慧卓越、嚴守淨戒的修行人,猶如天上繁星那麼多。可到了現在,不少人已墮落到了極為卑劣的地步。反而,過去有些戒律不清淨、智慧比較淺薄的人,如今卻成了非常了不起的高僧大德。
回顧這些歷史足以看出:即便我們現在有智慧、有福德,這些也並非一成不變,實在不應以此而輕視他人。
要知道,別人心中隱含的功德,我們在沒有證得他心通之前,根本無法現量見到。有些人的言行舉止,儘管看起來不太如法,但實際上,他內在的功德,說不定如海一樣廣大。所以,我們對誰都不應輕視與傲慢。
作為業障深重的凡夫,不管是什麼人,煩惱與功德都相互摻雜,就像糞便中混合著妙藥,對此我們又有什麼可得意的?假如因為自己有了少許功德就開始傲慢,那為什麼不因煩惱熾盛而心生慚愧呢?
仲敦巴尊者說過:“在整個世界上,我是最卑劣的人。”阿底峽尊者也說:“自己若有學問,就會特別謙虛地對待別人。”這些具有殊勝功德、遠離一切過患的大成就者,對所有眾生尚且一視同仁、十分謙遜,我們凡夫的過患如塵垢一樣多,又憑什麼理直氣壯地傲氣衝天呢?
總之,一切萬法在勝義中猶如虛空,沒有任何貪嗔煩惱,但在世俗中,如幻如夢的顯現也是不滅的。
運用這把智慧寶劍,我們就能斷除我執煩惱,摧毀無明愚痴。若能根除無明愚痴,就像架子的三隻腳斷了一隻,另兩隻腳也無法支撐一樣,整個魔宮將會徹底坍塌,從此任何魔眾都對你無法加害!
- Jan 04 Sat 2020 14:07
嘎瑪仁波切: 關於本命年犯太歲
我的太歲年尾,就來聽聽嘎瑪仁波切開示: 關於本命年犯太歲
問題:
中國歷來有犯太歲、刑太歲、傷太歲、害太歲、本命年的說法。
總之,就是不好過。而且還是每十二年一循環。
請活佛開示,從佛法因果的角度來看,應該怎樣看待並理解犯太歲和本命年之說。
上師開示:
總體來講,犯太歲、傷太歲等,是依照道教的說法。佛教裡面,一般稱為命障,生命的障礙。
原因是人生當中,有四種魔。包括:天子魔、蘊魔、煩惱魔、死魔。
天子魔,是當我們的生命比較平順的時候,來干擾我們。
比如,當我們修行的時候,來干擾我們修行,使我們退步﹔
當積德行善的時候,讓我們產生分歧,不想再繼續積德行善。
總之,只要往好的方面去做的時候,就來干擾我們,使我們退轉。
包括當釋迦牟尼佛要成佛的時候,來干擾佛陀不要成佛。
這就是天子魔,一般都是外力。
屬於自己的部分,是蘊魔。五蘊的蘊,就是指我們的身體。
我們的身體必須要承受生、老、病的痛苦。
蘊魔一旦產生,特別是當我們生病的時候,人就會產生很多煩惱。
於是,煩惱魔就來了。一旦煩惱魔產生出來了,人的情緒就會越來越低落。
沮喪、悲觀、暴躁、恐懼等等,所有形容負面情緒的詞匯,也就都產生出來。
這就導致我們的身體越來越脆弱。
最后,就會產生死魔,使我們面臨死亡的干擾。
正常情況下,什麼時候最容易成熟這些呢?
這就要說到人的身體。人體是由水、火、風、土在空中形成的元素。
外在世界、整個萬物是外四大,我們的身體是內四大。
所以,外在環境的變化對我們情緒和身體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比如,晴朗的天空,會讓人心情開闊、舒暢﹔
如果天空烏雲密布、氣候寒冷,則會使人心情沮喪、提不起精神。
一年當中,春天無疑是生命力最強的時候,萬物復蘇,百花齊放。
而冬天,就是生命力最脆弱的時候。天寒地凍,萬物封藏。
這就像人體,當你的免疫力低落的時候,也就是你最容易生病的時候。
當生命力最脆弱的時候,也就是死亡魔離我們最近的時候。
所以,很多老人都過不了年關。
人的生命周期,與一年中的四季變化是一個道理。
這就是為什麼每到本命年,人的生命就開始感到很多不順。
因為這是人的生命力最脆弱的時候。
這就像一年當中,最后的冬天到來一樣。
這就叫命障,生命的障礙到來了。
- Dec 21 Sat 2019 00:00
頂果欽哲法王 : 滿足所有慾望的方式是放棄它們
覺悟者,是了解一切現象乃是因緣合和而生的人。
他仍可感受一切所能感受到的,只是對於任何覺受已不再生執著。
當事情生變,無法如自己所願時,他不會感到沮喪或失望;
在順境與逆境,在適境與苦境中都能保持一顆平靜的心。
不管外境如何,他從不忘記放鬆心情,心中永遠充滿喜悅、快樂,
沒有任何事可讓一位修行老道的人高興得彈上天,或痛苦得掉落深淵。
他們已獲證很強的內在定力,
此足可讓他們在一切境中都保持一顆平靜的心,
並以同樣的心境來觀察一切的好壞、順逆。
作為凡人,我們常會遭遇到許多困境。
每一個困難、痛苦、挫折和難過都是由於我們的恐懼和害怕所引起的。
要消除一切的恐懼,最好的對治方法就是訓練自己去了解事物的空性本質。
只要我們能了解空性,便能消除一切恐懼,
不管是怕被人批評、怕遭遇挫折、怕孤濁沒有安全感等,
一切恐懼都可以藉著空性的了悟而消除。
為何當我們未了悟空性時,會有這麼多的恐懼產生呢?
首先,在未了悟空性時,我們會把一切當為是真實固有不變的,
包括我們自己和他人。
有這樣的想法後,我們自然會對別人所說的話在意,或做出反應。
有人稱讚我們能力好、有氣質又美麗時,
因為我們還未了悟空性,便會馬上對這些讚美做出反應,覺得很神氣。
這種感覺剛開始時會讓我們覺得舒服,
但慢慢的我們會有一種恐懼感上來,害怕失去這樣的讚美。
不管別人是為了什麼而說好聽的話,我們就是怕失掉它。
接著更害怕別人批評我們,或揭露我們的缺點,害怕嚐到挫折的滋味。
由於心中存著我執的緣故,別人一批評我們,我們便感到非常喪氣。
因為我們把一切當為具體實有的緣故,所以才會產生失望的感覺。
在了解了恐懼的本質後,我們同時也知道它可藉由空性的認知而消除。
而空性的了悟不僅可消除我們的恐懼,同時也可增上我們的慈悲心。
空性的本質是因緣合和。
我們所遭遇到的一切,所感受到的一切,所看到一切都是虛幻的,
沒有一樣是真實,沒有一樣是堅實存在,一切都只是依緣和合而生的。
一切都是由於相對上的關係而產生的,
沒有一樣東西不是依存於另外的東西而存在。
我們所說的眾生都有的“佛性”是指“空性”,包括“法身”也是。
我們不了解空性,對自我以及一切所見都非常執著,
這就是所有煩惱痛苦的來源,我執阻礙了我們的成就。
凡俗人生的各種事務如同海浪般一個接著一個而來。
富者永遠覺得擁有的金錢不夠,權者永遠覺得擁有的權勢不足。
思惟以下的話語:
滿足我們所有慾望,圓滿我們所有計劃的最佳方式,就是放棄它們。
一個證悟者把凡夫俗子熱衷的事務視若夢境,
如同一個老人觀看孩童嬉戲般看待它們。
昨晚,你或許夢見自己是一個偉大的國王,
但是當你清醒之後,留下了什麼?
你在清醒時所體驗的事物,幾乎不比夢境真實。
與其去追求難以捉摸的夢,你應該讓自己的心安住於寧靜無擾的禪思,
離於煩亂散漫,直到對空性的了悟成為你的覺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現在你或許以你的身體為傲,珍愛你的身體,並悉心照料。
你的親友都面露微笑,充滿深情地執著你的手,溫柔地對你說話。
然而,當你死亡之後,一切都將變得非常不同。
你親愛的家人將急著把你的屍體送出家門。
誰會想要在家裡放著一具屍體?
如果你在西藏,你的身體將被繩索捆綁,放進一隻粗布袋中,
送到墓地,被人分割肢解,被禿鷹撕咬成碎片。
你應該如何善用身體?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如何善用身體。
一個向人借用工具的工匠,會趁工具還在身邊時物盡其用。
事實上,你的身體也是向死神暫時藉來的——
在死神收回之前,你只能短暫擁有。
趁你還能使用這個身體之前,你有沒有好好善用它來修持佛法?
只要你有決心和尋求開悟的願力,便有可能成就。
只要你生起虔誠的全然信心,
你的心就會如同清澈平靜的湖水,
可以清晰地映照加持之月。
有了這種覺悟的力量,我們的心將安住在般若之中。
如此一來,無論情況是好是壞,對我們又有什麼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