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圓瑛大師自序(二) - 普賢菩薩
次告普賢:一切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不了如幻,是名不覺;若知幻化,即已離幻,是名為覺。乃結答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如人夢身生瘡,求醫施藥,既知是夢,即已離夢,不須更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如夢瘡之人,即已離夢,即為醒覺,覓瘡了不可得,亦無須用藥,漸次求愈也。
淨空法師講解:
序【次告普賢:一切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不了如幻,是名不覺;若知幻化,即已離幻,是名為覺。乃結答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
從這裡看起。前面第一章,就是文殊菩薩這一章,在上一次我們略略的說明這一章的大意,主要就是要我們認識一切諸佛是依據什麼樣的理論、方法修成的,這是第一章最重要的意思。
第二章是講修行的方法。我們從第一章曉得十方諸佛都是依圓覺清淨覺相而修成的,現在我們要問了,圓照清淨覺相怎麼樣修法?所以第二章非常重要。第二章普賢菩薩章,可以說從這以後都是講修行方法,而普賢菩薩這一章是修行方法裡面的總綱領、總原則,其餘的菩薩是各代表一種方法。它這是屬於總綱領,不管你修哪個方法。後面的十位菩薩代表的就是菩薩的六度萬行,代表無量的法門。文殊、普賢這兩位菩薩代表總綱領,因此這兩章所講的都是原則,這種原則可以應用在一切法門上,我們念佛也不例外,念佛、參禪、持咒都可以運用這些修行的原理原則。
『次告』,「告」,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告訴普賢菩薩。『一切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這個意思是從上一章來的,在前一章我們曾經講過。「一切幻化」是說十法界依正莊嚴,這是說明宇宙人生的實相、真相。真相確實是幻化的,幻就不是真實的,化是變現的。我們通常講一切法是因緣所生法,其實這一切法真的是因緣生嗎?佛在楞嚴會上告訴我們「非因緣、非自然」,又把它否定了。講因緣生法是對付外道的,因為印度有許多外道主張一切萬法是自然的,所以佛才說因緣。說因緣是破他執著自然,是破人家執著的,我們再要執著一切法是因緣生的,這又錯了。佛法在破執著,不能執著,執著就錯了。為什麼不能執著?因為一切法本來不生,幻化就是不生,既然不生,哪有滅?當然就沒有滅,不生不滅,這是事實的真相。而《楞嚴經》上佛又說「當處出生,當處滅盡」,那就是幻化的。「當處出生,當處滅盡」,諸位要曉得這個意思就是不生不滅,一切法的真相確實是如此,可是這個真正是難懂,很難體會,因為我們總是把眼前這些境界都看得很實在,這是我們的迷,我們的執著。
眼前我們這個境界絕對不是實在的,不是真實的,而是一種相續之相。我們有真如本性,既然有真如本性,性是體,有體當然就有相,所以它現這個相。雖現相,這個相是幻相,而這幻相是相續的,體有這種功能。我們對相續的相,不曉得它的事實真相,所以就把它看作真實,這就迷了,一念不覺,這就迷了。
譬如我們看電影,銀幕上那個相是幻相、是不生不滅,你們能不能體會到這個意思?好像是當處出生、當處滅盡。我們曉得那個鏡頭一打開,畫面映到銀幕上去,一映上去立刻就把它切斷,第二張就接著出現,這樣一秒鐘鏡頭開合二十四次,每開一次換一張,一秒鐘換了二十四張。這些連續的畫面過得太快了,我們前面的印象還沒有離開,第二個印象馬上接著就來了,我們就看到好像是真的,是個活動的畫面,其實你看看底片,哪有活動?沒有活動。所以我們就銀幕這上來看,確實是當處出生、當處滅盡,馬上開了一下,立刻就沒有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銀幕上的相的確並沒有,影像現在銀幕上沒有相,它開的時候沒有相,關起來還是沒有相,所以不生不滅。
我們現在不說別的,就說阿賴耶識,因為一切幻相都是阿賴耶識變現的。阿賴耶識現相的功能,佛在經上給我們說,我想都是很保守,因為事實真相決不是我們現前的境界。佛給我們說一彈指有六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一秒鐘以我們普通的可以彈四次,一秒鐘能彈四次,這個速度還是很慢,一秒鐘就算四次,四乘六十乘九百,所以一秒鐘開合二十四次就已經把我們欺騙了,如果一秒鐘要開合二十多萬次,我們怎麼能夠覺察這個現象是當處出生、當處滅盡?實在無法能夠覺察得出來,但是這個是事實真相。這個事實真相可以說是最不容易讓我們相信,而大經裡面常常講,這是八地菩薩的境界,八地菩薩才見到。所以這個地方講「一切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如來是講我們自己的本性,幻化是講我們自己本性變現的境界,不是從外面來的。
『不了如幻,是名不覺』,你對於這個事實的真相不了解,這就叫「不覺」。好像我們看電影,不明真相的話,我們是迷,迷在這個境界相,我們不覺。如果了解真相,在那裡看什麼?看鏡頭開合,在銀幕上能看得出一張一張的在那裡換片子,你要是曉得這個真相的話,那你就覺悟了。我們眼前也是如此,你要對於眼前這個世界曉得是剎那剎那在那裡生滅,就像放映機換底片一樣,你要是知道這個相的話,跟你說你什麼煩惱都沒有了,什麼恐怖都沒有了,為什麼?統統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你就得大自在了,你對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明瞭了。為什麼?『若知幻化,即已離幻,是名為覺』,你曉得這個是幻妄的,你就不迷了。不迷就是離幻,離幻你就不著相,對外面不執著,像《金剛經》裡面講的「不取於相」,對內就「如如不動」。內如如不動,外不取於相,這是大覺,「是名為覺」。所以覺與迷就是在事實的真相你了解不了解,一了解就是覺,不了解就是迷。了解之後,受用自在;不了解,受用不自在,在裡面生無量無邊的煩惱。
『知幻即離,不作方便』,一悟徹悟,一悟永遠悟了,這叫頓悟,第二章講的話是屬於頓悟。「方便」是講方便法門,這個裡頭不用任何的方便法,一悟就圓滿了。下面舉了一個比喻說:
序【如人夢身生瘡,求醫施藥,既知是夢,即已離夢,不須更作方便。】
大師在這裡用一個比喻,譬如我們做夢,在夢中害了病,害病不要求醫、不要去治嗎?忽然曉得我在做夢,做夢就不需要求醫,也不需要治了,就沒事了,什麼事都沒有了。如果我們在現前一旦覺悟到,我們現在在夢裡,你什麼事情都沒有了,不但是連病沒有了,生死也沒有了,只有剎那生滅,當處出生,當處滅盡,決沒有生死這回事情,也沒有輪迴這回事情。什麼樣的境界都是從自性變現的,昨天我們講過,心清淨就變四聖法界,心裡面染污就變六凡法界,善心就變三善道法界,惡念就變三惡道法界。境界是心變的,所以境隨心轉,山河大地都是隨心轉的,這是覺悟的人,迷了的人他恰恰相反,迷了的人心被境界轉,悟了的人心轉境界,這是迷悟不相同的地方。
此地我們要重視的就是「不作方便」,由此可知,以種種方便法那實在是不得已,在無可奈何之下才加上種種方便法。如果真正通達這個道理,一門深入是決定成就,不但成就,在時間上來講也是最節省、最快速,我們都希望早一天成就,一門深入,這比什麼都快,所以在修學上,我們決定一門之後就要認真的學。知道這個道理,曉得這個情形,這個情形當然不是我們自己親證的境界,是聽佛這麼說。圓瑛大師在此地所寫的統統是經裡面有的,不是他自己的意思,不是他在這裡胡造謠言,經文上佛就是這麼講的。
所以什麼叫利根?什麼樣叫上智?上智利根是聽了就相信,他信了他就依照這個方法來做,這個人就是利根。聽了半信半疑,聽了之後還再要去找證據,還得要去追究這到底是不是真實的,這個人根就不利。就是聽了他不能馬上就相信,總得還去考察,吃盡苦頭之後這才相信,這就不是利根。所以學佛畢竟利根的人太少了,像我自己,我的根就很不利,學了三十年才相信,這糟糕。當年老師跟我們講的時候不是馬上就相信,真是這麼多年來吃盡了苦頭,想一想真的,看得很淺顯的東西原來是佛法裡頭最精華的,再沒有比這個更精華了。
我今年在香港講經得到一個寶貝,什麼東西?《西方公據》。你看看,這個書平常沒看在眼睛裡頭,太平常了,幾十年擺在桌子上都沒看得起眼,今年春天在香港講經再翻一翻看,一切佛法裡頭所講的東西統統在裡頭,我有這一本就夠了,什麼都可以不要了。《西方公據》,我在香港圖書館裡面看到大概有六種不同的版本,六種裡面以這一種內容最好、最豐富,所以我一回到台灣馬上就印了三千本。它這個帶有九品蓮圖,那個蓮圖是什麼?就是教你念佛,計數念佛。那一本念完了之後,在佛前面把它焚化掉。但是現在的人心懈怠、放逸,照他那個方法來念,念一千聲點一點,先用淡顏色的筆點,漸漸用濃的顏色筆去點,可以點個五六遍,那一本小冊子恐怕好幾年你也念不完。你念不完怎麼樣?你的心就懈怠,就不念了。俗話常講打鐵要趁熱,要一鼓作氣才有成就。
現在印刷術很便宜,成本很低廉,我們印九品蓮圖,成本一冊才台幣一毛九分錢,這很便宜,所以《西方公據》印了三千冊,蓮圖印了一萬冊。我勸大家不要照他那個數字點,我們拿著念珠念一圈一百聲就點一點,一遍點完了馬上就燒掉,「我這一本念完了,好快」,沒幾天就念完了,你那個勁就起來了,我們就再換一本,免得一本點了又點,老是點不完,這累死人。所以我就勸大家,你念一串念珠一百零八聲,你就點一點,點完了寫上名字在佛前焚化,馬上再換一本。如果沒有了,寫信找我要,馬上就會寄來,很便宜,印這個太方便了。用這個方法無非是勸導大家好好的念佛。譬如一天定一個數目,念一千聲一天就點了十個圈,念兩千聲就點了二十個圈,要是一天念一萬聲佛,你就點了一百個圈,沒幾天就點完了,這是個很好的方法。
念佛的功德利益,《西方公據》裡頭統統都有說到,而且告訴你,你這一發心,確實西方世界七寶池中就有你自己一朵蓮花,蓮花上有你的名字。我再告訴諸位,還有同修們自己看到蓮花,看到蓮花上有自己的名字,這不是假的,這不是做夢,不是幻想,為什麼?他沒想,沒有這個念頭,根本就沒這個念頭,忽然看見蓮花上有自己的名字,一點都不假。所以這個同學來跟我講,來問我,我說:好,太好了,你一直念,你決定成功,決定成就。
有這一本《西方公據》夠了,修行是愈簡單愈好,蓮池大師說「三藏十二部,讓給他人悟」,那些人要找麻煩就給他去悟;「八萬四千行,讓給別人行」,他們去行去。我們統統放下了,走一條路。供佛,一尊;經本,一卷,走到哪裡就帶著它,這就是西方公據,據是憑據,我們往生西方的憑據。因為一尊佛像便利觀想,你常常見到,看成習慣了,到臨命終時佛來接引一定是這個像,你非常熟悉,所以這個像不能多。同是阿彌陀佛的像,有好多種不同的阿彌陀佛像,你都請來供,到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如果你忽然想到:這個阿彌陀佛是我供的哪一尊像?你有這個一念就打閒岔了,你就去不成。阿彌陀佛來了,你供了十幾尊阿彌陀佛像,這個阿彌陀佛像哪一尊?這就麻煩了,所以這是我們要避免的。
每個地方寺院雕塑的不同,或者彩畫的阿彌陀佛的形像都不一樣,我們可以瞻仰,可以禮拜,可以恭敬。我們自己供奉的就是一尊,一生不改,就是供一尊,這個成就就快了。古人一般三年成就,我們要這樣修法,三年一定有成就。所以佛堂裡面供的許多佛像是供大眾瞻仰,我們自己修行決定不可以,不能搞太多,不能搞太雜。念觀音菩薩的只供一尊觀音菩薩,決定往生。
什麼事情都得要專一,專一就『不須更作方便』,你這個心真正信了,真正「一」了,就不作方便。如果還有懷疑,不能專一,那就再加,或者念佛裡頭再加上參禪,再加上持咒,再加上觀想。真正信得過就不要再作方便法,像《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圓通章》裡面所說的「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前面兩句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那是一門專修。所以此地這個綱領講得更高,完全是對上上乘人所說的,就正如六祖的《壇經》一樣,他老人家那個手段就是接上上乘人,經上講得很清楚,神秀大師在北方是接引大乘人,他是在南方接引上上乘人,上上乘人是不假方便的。
序【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所以這個是屬於頓悟、頓超,沒有次第的。你是一覺就離,就怕你不覺,覺就離,離了就是覺。曉得一切是如幻的,這就是覺。我們對於這些經文很熟,雖很熟,但不是自己境界,譬如《金剛經》上說得很清楚,「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哪個都會念,「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們都念得非常熟,可是沒用處,在日常生活當中你還是凡所有相樣樣都當真,你不能如幻,你這境界轉不過來,經念上千遍萬遍,境界總是轉不過來,不是你的境界。如何能把這個境界變成自己的境界?確實要成了自己的境界,你就大徹大悟了。你要問佛菩薩見解如何?佛菩薩見解就是這個見解。
《法華經》裡面講「入佛知見」,佛的知見是什麼?佛的知見就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他曉得這一切法統統是幻法。幻法有沒有?有,雖有不實,所以他在一切法裡頭不取著、不動心,他心地清淨,智慧圓滿,他在境界裡起作用就是圓覺清淨覺相,這是第一章裡面所講的,我們學佛就是學的這個,我們念佛也是想念到這個境界,念到這個境界就是理一心不亂,念到這個境界,天下太平。我太平,他不太平,只要我太平了,我看他也太平了,你看這個世間打仗就像看什麼?像大人看小孩打架一樣,自己的心清淨光明,一點妨礙都沒有。所以頓超沒有次第,實在講沒有漸次,凡是講漸次都是沒悟,沒悟的時候有漸次,悟了以後沒有漸次。
序【如夢瘡之人,既已離夢,即為醒覺,覓瘡了不可得,亦無須用藥,漸次求愈也。】
這個比喻一看就明瞭了,這就是說明的確是如此。佛與眾生就是覺與迷,而覺與迷正是一念之間,所以前面講一念覺就是佛,一念迷就是眾生。「一念」是實相,覺迷不同,覺悟的一念就叫佛,迷了一念就叫眾生,可見得佛也是一念,眾生也是一念。從一念上講,生佛平等,生佛不二,所以佛在本經裡面才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是真的。你要說眾生跟佛所差別的,佛一念覺,眾生一念迷了,一念是真的。再跟諸位說,只有一念並無二念,給你說二念、說三念、說萬念都叫方便說,那種境界是一念迷的境界。這是講第二章教給我們修行的原則,可以說就是「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所以佛法自始至終著重在「知」,「知」是智慧,真正的智慧,迴向偈說「願求智慧真明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