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1_003755.jpg

大足寶頂山石刻-圓覺道場

(圖片來源: 菩提山心善寺)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圓瑛大師自序(八) - 普覺菩薩

 

                    圓覺菩薩

 

                    賢善首菩薩

 

 

次告普覺:求善知識,當求正知見人,心遠二乘,除作止任滅四病,親近無憍慢,遠離無瞋恨;依正智慧而修,便能證於涅槃。

 

次告圓覺:眾生欲求無上道,先要結三期,懺悔無始業,經於三七日,然後正思惟,勤修三淨觀。若能勤修習,是名佛出世。

 

次告賢善首:是經為如來守護,菩薩歸依,十二部經,清淨眼目。佛自定五名,今特取其二。末世眾生,依此修持,漸至佛地。雖為頓教大乘,亦攝漸修群品。是經力用廣大,無機不被,從可知矣。

 

余也,頻年鑽紙,心心惟仰大乘;一覺傳燈,處處咸依自性。既詮楞嚴奧旨,妙妙心聞;復注圓覺契經,塵塵智入。布舟航於覺海,敢詡為鼓棹之人,數名於義天,自笑乃擔板之漢。忘言默契,願為執鞭;入海算沙,從茲擱筆!是為序。

 

 

淨空法師講解:

 

 

序【次告普覺:求善知識,當求正知見人,心遠二乘,除作止任滅四病,親近無憍慢,遠離無瞋恨,依正智慧而修,便能證於涅槃。】

 

  這部經最深的是在第一章,境界是愈講愈淺,到後面從淨諸業障以下,都很適合於我們現前的境界,前面不是我們的境界,那實在是太高了。可是我們應當要懂得,因為你懂得這些理論、高級的修行,才可以把自己的境界往上提升,這是一個好處,不會守在自己的位子上。像念書一樣,我們曉得我們在念小學,知道還有中學、還有大學,他念念就想往上升去,不會止在這個境界裡。

 

  這一章也就非常重要了,我們學佛從哪裡學起?學佛第一個要求一個好的老師,《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頭也講這問題,那是小乘經。這是大乘經,《圓覺經》,你看還是給我們講這個問題。老師是我們修學成敗關鍵之所繫,《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教我們親近明師,此地也是這個意思,你看『求善知識,當求正知見人』,佛知佛見,這是「正知見」,這比什麼都重要。如果我們修學遇到一位高明的善知識指點,我們一生就不致於走很多冤枉路,成就得快。

 

  我們看過去古人的修學,在《高僧傳》裡頭看這些出家人,在《居士傳》裡面看在家學佛的這些人,他們的成就遠超過我們這一代,那簡直不能相比。在時間上來講,我們看到人家成就快,根性利一點的,三、五年成就了,一般講絕大多數,像十年左右成就的,幾乎佔百分之七、八十。在三、五年成就的,固然是不多,但是也常見到,那是根性稍利的。他為什麼會成就?明師指導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他有好老師指導。

 

  而我們這一代要想遇到一位明師,不容易!這機緣非常的難得。在去年我也跟諸位建議,現前這些知識,到底哪位是正知正見,我們沒有能力辨別,萬一我們親近這個人,他不是一位真善知識,我們這一生一定又要耽誤了,這怎麼辦?所以在這時候,我們自己一定要找另外一條出路,那就是尚友古人。我們在古人當中找一位善知識來做老師,專門跟他學,這決定不會錯,這是個好辦法,這辦法最早是孟子運用的。在中國歷史上,孟子師法孔子,所以為孔子的私淑弟子。孟子那時候,孔老夫子已經過世了,但是孔老夫子的著作、文章留在世間,他就照孔老夫子的書來學,以孔子為老師,他成就了,像這種情形到以後效法的人就很多。

 

  我們諸位同學都知道的,司馬遷是位了不起的文學家,他的《史記》是中國歷史第一部正史,他寫的是通史,二十五史裡面列為第一篇。司馬遷就是學左丘明的,那時候左丘明已經死了很久,他學《左傳》,文章是從《左傳》上學的,他學成功了,這都是師法古人。當代找不到好老師,到古人那去找。唐宋八大家的韓愈,大家曉得,這是了不起的文學家,韓愈學司馬遷,專門學《史記》,他也學成功了。在佛門裡面,蕅益大師私淑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學佛的時候,蓮池大師已經過世了,他把蓮池大師的著作蒐集起來,專門在這下功夫,以蓮池大師為老師。蓮池大師是淨土宗第八代祖師,他成為第九代的祖師,他學成功了,這是我們的榜樣。我們在今人當中找不到真善知識,我們到古人裡面去找,這很可靠,決定沒有錯誤,人家真正是有成就。這就是明師的重要,正知見的人重要。

 

  什麼叫正知見?第一個,要以了生死、出三界、證大菩提為目標,這個知見正,這是目標正確。第二,在修行過程當中,一定要斷煩惱,破我執、破法執,這是在修行原則的知見正了,你看一切大乘了義經典裡面都是這樣教給我們。第三,法門一定要專攻,在中國歷代這些祖師大德們,你看看他們的成就,無不是一門深入,他才能成功。像在學校念書一樣,佛法裡頭八萬四千法門,就像學校有八萬四千個科系,你想想你能不能把所有的科系統統念完?一個科系念四年畢業,十個科系就四十年,一百個科系就四百年,你們現在學校多少個科系,你要用幾百年把它念完,念不完的。所以我們要曉得這個道理,一門通了,你一切都通。一切都通了,還是弘揚你這一門,為什麼?大慈大悲,給眾生做模範。你看《楞嚴經》裡面二十五圓通章,二十五位菩薩,每個人學的不一樣,各個都是第一,沒有第二,為什麼沒有第二?因為他用那個方法都能證無上菩提,都能成楞嚴大定,那當然是第一沒有第二。所以「法門平等,無有高下」,要緊的是一門深入。

 

  我們一門深入,其他的經論我們可不可以看?跟諸位說,可以看,也可以聽,可是你自己修的是一門,你自己將來也是弘揚這一門。譬如我專修淨土,我專弘淨土,你要講禪、講天台、講賢首,我也可以去聽,我也可以看,所有心得統統用在淨土上發揮。你們看蓮池大師的《彌陀經疏鈔》,不得了!世出世間的學術,他幾乎無有不通達的,他全部在《彌陀經》上發揮,所以你看《彌陀經疏鈔》就等於看了半部藏經,他在一樣東西上發揮,這是我們應當要效法的。

 

  初學,他的心定不下來,換句話說,他放不下,叫他學一樣,他看到那樣東西也好,這樣東西也好,樣樣都想學。講《彌陀經》叫他念佛不就好了嗎?這要是對上根利智的人來講沒有問題,行,人家是一聞千悟,死心塌地的學這一門,他能成功。還有對這些老太婆、下愚之人也行,也能成功,為什麼?你教她這一門,她絕不改變。唯有對既不是上智又不是下愚,當中這一階的人難,太難了。

 

  過去李老師在台中講《金剛經》,講《楞嚴經》,他就說過,我們念佛修淨土,為什麼要講這些經?講這些經的目的是給大家斷疑生信。因為外面人批評台中蓮社只懂《彌陀經》,人家高的《金剛經》、《楞嚴經》、《法華經》、《華嚴經》,這些大經大論你們都不知道,妳們這老太婆只顧學《阿彌陀經》。所以我們也講一點大經大論,使我們念佛的人到外面去,「你那些大經大論我也聽過」,不致於產生自卑感,好像我們樣樣不如別人,見到別人學別的宗派,我們都好像低了半截,是為了這個原因而講,是給我們斷疑生信。這就是因為你疑惑,總覺得不如別人,人家都學高級佛法,我們學老太婆佛法。如果自己沒有這個錯誤觀念,沒有這個疑惑,一部《彌陀經》講到底,那個成就不知道有多大!

 

  現在我們怎樣去找善知識?諸位要曉得,當代的人太難講了,他到底是不是修行證果了,我們不曉得。古人修行證果的,大家公認的,這比較可靠一些,當代的人他自己說他怎樣怎樣,我都不敢相信,所以不如找古人的好。當代的人把他當作同學,他講講我們參考參考,聽聽有沒有價值,如果聽聽不大對勁就算了,不聽了。古人不在,他的著作在,讀他的書如同見他的人,依教奉行,有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我們常常在一塊研究討論。

 

  修學的綱領是非常的重要,譬如一定要斷貪瞋痴慢,要破兩種執著,這很重要。因為我們如果真正對於世出世間法能看破幾分,能放下幾分,你的智慧就增長,見解自然就對了。所以一定要有功夫,功夫就是放得下,學問就是看得破,看破是真學問,放下是真功夫,這是我們應該努力去做的。

 

  這一段是告普覺菩薩,底下還有重要的就是『除作止任滅』,「作止任滅」在佛法裡頭原來是修行的四種方法,這四種方法現在為什麼要叫你離開?這四種方法不能執著,叫你離是離執著,這一點我要跟諸位說清楚。譬如講去貪心,離貪瞋痴,是要你斷貪瞋痴的心,不能有貪心,不能有瞋恚心,不能有愚痴心,不能有傲慢心,從心地裡面斷除,不是叫你斷事。叫你不貪財,不是叫你財都不要了,那你搞錯了,你意思就全都會錯了,是去貪心的。財色名食睡,五欲六塵,叫你不要貪,不要有貪心,不是說沒有五欲六塵,五欲六塵是真如本性的相分,那怎麼能沒有?怎麼能除得掉?那個除不掉。譬如金與器,我跟你說我要金,我不要器,你能不能把金拿給我?你沒有辦法拿給我。拿給你,錶是金的,這是器,我不要器,我只要金。好,這統統熔化成一塊,一塊還是器,一坨也是器,它總有個相,器就是相。有體當然有相,你說我不要相光要體,那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說去是什麼?離,叫你斷,叫你捨,叫你離,叫你放下,都是放下你的分別執著妄想。貪瞋痴慢都是分別,都是執著,都是妄想,去這個,諸位要懂這個道理。

 

  小乘的修行是初級,要在事上放下,財色名食睡要遠離,找個深山人跡不到的地方去修苦行,那是小乘。為什麼?因為境界能妨礙,能增長你的貪瞋痴。我把境界遠離,我這貪瞋痴,我不見不聞,心比較能平靜,容易得清淨,但是這種方法只是最初方便,入門的方便法,這不是真修行,真正修行是得要踏進這個社會。所以大乘修行就不一樣了,大乘是修心,梵網戒是大乘戒,大乘戒論心不論事。譬如你殺了眾生,犯不犯戒?如果你沒有心不犯戒。你起個心,我要殺死他,沒殺,沒有殺已經犯戒,它論心不論事。大乘戒律是在起心動念處結罪,比小乘重,小乘是論事不論心,我恨透這個人想殺他,但是沒殺他,不算殺生,不犯戒,可是大乘就犯戒了。所以大乘戒比小乘戒難持,它在起心動念之處。小乘戒雖然多,反而容易持,它像世間的法律一樣,只要是沒有這個事實,它不能判罪的。

 

  「作止」,這都講戒律,作持、止持。「任」是任運,「滅」是滅除一切煩惱。作止任滅本來是修行的方法,如果你對於這個方法一執著,那又變成了病,又成了障礙,所以這也要把它除掉,你的心才能真正得到清淨。

 

  底下講『親近無憍慢,遠離無瞋恨』,這也是眾生的通病。親近了,往往驕慢心容易增長;遠離了,心裡就生瞋恚心,這都是從分別執著裡頭生的,都是從感情當中生的。佛教給我們『依正智慧而修』,四依法裡頭「依智不依識」,識是感情的,智是理智的,這樣修學才能夠證得菩提涅槃,此地講的『證於涅槃』是如來果地上的大涅槃。

 

  在這一章裡面,佛不但教我們親近明師、善知識,在修行方法上不能執著,這樣的修學才顯得活潑,才顯得自在,像大經裡面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如果稍稍有執著就變成障礙,不能夠與如來的大涅槃相應。

 

  第十一章是圓覺菩薩章,我們看到圓覺菩薩,這部經叫《圓覺經》,這一章既然與經題相應,可見得有它的重要性,它的重要性完全在初學,所以圓覺菩薩這一章是教初學的人。

 

  序【眾生欲求無上道,先要結三期,懺悔無始業,經於三七日,然後正思惟,勤修三淨觀。若能勤修習,是名佛出世。】

 

  佛在這一章裡頭教給我們剋期取證的方法,就是定上日期,像我們淨土打佛七一樣,淨土打佛七是以七天為期,圓覺菩薩這一章是告訴我們以三七為期,二十一天,剋期取證,先要修懺悔法門。我們講到這一章,再想想去年我們在《壇經》裡面所研究的第五章,傳香懺悔章,那一章跟這一章的義趣非常接近,不過那一章裡頭沒有剋期取證,但是修行的程序次第跟此地所講的沒有兩樣,那一章非常重要,我們修行人不能不遵守。

 

  學佛第一個要建立信心,六祖大師在傳香懺悔裡面第一段給我們講五分法身香,那都是在建立信心。首先要能夠承認自己有佛性,自己正是如來在大經上所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相信自己是本來佛,本來是佛,要有這個信心。我們現在迷惑,去掉迷惑之後,佛性並沒有喪失,如果你不相信自己能作佛,怎麼修都不能成佛。所以這是學佛先決的條件。你要很客氣,我一身罪業,我怎麼能成佛?我來生能得個人身就好了,好,修到最後,來生得人身,你目標就如此,一定滿你的願。如果你真正明瞭了,釋迦牟尼佛是個人,他能作佛,我為什麼不能作佛?學佛要有這個信心,有這樣的大志才能成功。我們求生西方淨土決定要求上品上生,你目標定在上品上生,你就能成功。如果你上品上生怕辦不到,我下品下生就可以了,這個地方不能客氣,不能謙虛。該謙虛的地方謙虛,這個地方可不能謙虛,這個謙虛傷害就太大了,決定不能謙虛。所以信心建立之後,「信為道元功德母」,這修道的根源太重要了。

 

  信從哪裡生的?信從解上生的。你如果不能把宇宙人生的真相有相當的覺悟、理解,你的信心不能生。確實想想佛那麼大的智慧,那麼大的功德,萬德萬能,我們一身罪業,我們怎麼能比得上?我們怎麼能做得到?大家都這麼謙虛,都這麼客氣,所以沒有一個人成佛,成不了的原因就在此地。

 

  信心建立之後,重要的工作是懺除業障。我本來是佛,現在為什麼我不是佛?有業障,有障礙。所以先懺除業障,修懺悔法,懺悔法裡面有事有理。事的懺悔,就是曉得一切罪業了,哪些是善,哪些是惡,我能夠辨別。修一切善,斷一切惡,這叫事懺。理上的懺悔是什麼?修定修慧,定慧要是成就,無始劫來的業障就統統消滅。經上有個比喻,罪業就好比霜、好比露水一樣,智慧就好比太陽,太陽一出來,露水、霜都融化了,都沒有了,這講理懺。所以我們勤修定慧就叫做真懺悔,絕不是在佛菩薩面前一天到晚磕頭,我造了多少罪業,你要饒恕我,要原諒我,這就壞了,不是那樣。懺悔你要曉得,我們孔老夫子講「不貳過」,不去做這個錯事情,曉得不對,不重複犯這個過失。真正能修定慧,這叫真懺悔。

 

  業障懺除之後,這就發願。願領導你修行,就是四弘誓願,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觀音菩薩十二願,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一切諸佛菩薩所發的願,歸納起來不出四弘誓願,度眾生、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決定不會超出這四個範圍。所以教給我們真正發願,發願之後再起修,修什麼?修覺正淨。大師給我們講的三皈依,皈依佛,佛是覺的意思,經上他不講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他講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怕我們誤會,這是六祖大師慈悲之處。所以我們皈依是三寶的弟子,三寶在哪裡?三寶是自性三寶,這要搞清楚。自性覺是皈依佛寶,自性正是皈依法寶,自性淨是皈依僧寶,這很重要。外面所謂是住持三寶,我們供的佛像、菩薩形像,經典,出家人,這是講住持傳法,把佛法一代一代傳下去,他們的工作是傳法,叫住持三寶。它的功德就是叫我們看到佛菩薩像,提醒我們自己的覺正淨,功德在這個地方。如果你不曉得這道理,把佛像當作神看待,當作神像,這完全錯誤,那佛像造在那裡有什麼好處?沒有好處。

 

  好像在這幾年,我在香港看到的千手觀音像特別多,到處都看到,我這次講堂裡面請的觀音也是千手觀音,那是無意當中來的,菩薩自己來的,我沒有念頭要請佛像,佛像自己來的,那是千手觀音,所以到處都看到千手觀音。我這次到舊金山,舊金山有位居士從香港請來一尊千手觀音,七尺高,擱地上差不多到屋頂,他好像是好幾年前就訂了,今年才運到。那時候訂,港幣大概要好幾萬,如果現在要塑這樣的像恐怕要十幾萬,今年年初在香港看到這尊佛像,大概合台幣六、七十萬,像塑得非常莊嚴。

 

  我到那裡去之後,他們在那裡打觀音佛七,要請我給佛像開光,這一次我給千手觀音開光。開光說法我就告訴大家,如果這佛像要我開了光它才靈,那你來拜我好了,你拜觀音?我不給它開光它就不靈,我一開光就靈,那你拜我好了。佛像開光是什麼意思?這一定要懂,是借著佛像開我們自己智慧、慈悲之光,這就對了。新造的佛像說明佛像所代表的意義,我們見到佛像應當提起什麼樣的觀想,這叫開光。

 

  千手觀音,千手千眼,千眼代表什麼?無所不見,這世間事事物物我都看得清清楚楚。千手,雙手萬能,眼到手就到,大慈大悲,見到眾生有苦難,只要見到了,我們馬上就盡心盡力去幫他忙,開的是這個光法。你供養觀世音菩薩,千手觀世音菩薩是這樣的供養,天天見到它,天天提醒自己,我要樣樣都看到,我樣樣自己盡心盡力都要做到,待人接物要大慈大悲,所以借菩薩的像啟發自己心地的慈悲光明。觀音菩薩代表慈悲,阿彌陀佛代表覺悟,所以你供養阿彌陀佛,你是無量覺,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沒有一樁事情不覺悟,覺而不迷,借阿彌陀佛像開我們自己的覺光,要曉得這個意思。所以有很多人誤會,我們家裡佛像沒有開光,他說不靈,當然不靈,大概你請法師開了光還是不靈,一定要懂這個意思,佛門裡頭確實沒有一絲毫迷信。

 

  供奉佛像有兩個意思,剛才講啟發自己心地光明,這是第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是報本反始,見賢思齊。譬如我們供養釋迦牟尼佛就有報恩的意思,因為佛教最初是釋迦牟尼佛創辦建立的,他是我們的根本老師,從他就傳下來了,供他的像是紀念他,不忘他的恩德。像從前念書人尊敬孔子大成至聖先師,每年教師節,孔子的生日定做教師節,到這一天來紀念他,是這個意思,我們供養釋迦牟尼佛也是這個意思。供養其他的佛菩薩都是見賢思齊,供養阿彌陀佛,我們就效法阿彌陀佛,供養觀音菩薩就效法觀音菩薩,觀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阿彌陀佛代表大覺,大勢至菩薩代表智慧,地藏菩薩代表孝順,孝親尊師重道。

 

  每尊佛菩薩代表一個法門,我們見到的時候自己就要曉得,要去做到,努力去修學,這是教學的最高藝術。所以它不是拜神,不能把它當神明看待,拿現在的話來講,佛菩薩形像就是教學的工具,教具。當然,我們一般學校的教具,我們沒有恭敬心,沒有恭敬心就不能得到啟發,所以供養佛菩薩雖然是教具,我們裡面有特別的恭敬心在。像印光大師所講的,一分誠敬就有一分收穫,十分誠敬就有十分收穫,我們對這教具如此的尊重,怎麼會辦不到?當然能夠轉變境界,這是一定的道理。見到佛菩薩就跟見到老師一樣,觀音菩薩教我們慈悲,地藏菩薩教我們孝順,文殊菩薩教我們智慧,普賢菩薩教我們實踐,這都是真正的善知識,所以要懂得真正的修學法。

 

  圓覺這一章裡面,他是先結三期,這就是剋期求證,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懺悔無始的業障,修懺悔法。『經於三七日,然後正思惟,勤修三淨觀』,就跟《六祖壇經》裡面所講的修學過程次第是一樣的,我們學佛如果不照這個次第來修學,你一定有障難。『若能勤修習,是名佛出世』,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行,這就叫「佛出世」。

 

  序【次告賢善首。】

 

  這一章算是本經的流通分。

 

  序【是經為如來守護,菩薩歸依,十二部經,清淨眼目。佛自定五名,今特取其二。末世眾生,依此修持,漸至佛地。雖為頓教大乘,亦攝漸修群品。是經力用廣大,無機不被,從可知矣。】

 

  到這個地方,這是介紹末後這一章。佛在圓覺會上自己說,這部經是諸佛護持,諸佛護持的是這個法,就是這個理論與方法。如果我們依照這個理論與方法來修行,當然諸佛一定護念,這是無可置疑的。『菩薩歸依』,菩薩要想成佛道,一定要依據這個理論原則。

 

  《圓覺經》的確很好,過去在大專講座,我在南部、北部都講過好多遍,它最大的好處是義理非常的圓滿,經文短,真是做到了簡要詳明,很適合現代人來修學。大經分量太多,要很長的時間,一般人看到要那麼長的時間都害怕,他不敢學。這部經分量非常的適中,諸位看這本子是註解,經文只有薄薄的一小本,所以你一看到,心裡很安穩,不害怕,這部經沒多少,大概不難學,能夠提起修學、研學的興趣,這是個好處。

 

  『十二部經,清淨眼目』,「十二部經」是指全體的佛法,佛經是用十二種體裁寫出來的,所以叫「十二部」。這個部不是部頭的部,十二個部分,十二種體裁。像《華嚴經》,它十二種體裁統統都有,所以它真正是一部非常圓滿的經典。《法華經》裡面只有九種,本經在體裁上有三種,長行、重頌、孤起頌,有這三種。這是講一切經的「清淨眼目」,把一切經比作一個人,而這部經是一個人的眼睛,你想想多麼重要!這是說出這部經在一切經典裡面的分量與重要性。

 

  佛自定五個名稱,這是賢善首菩薩問的,請教釋迦牟尼佛,這部經應該給它定個什麼題目,佛就說了五個題目。譯經的人在五個題目當中取了兩個,「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這個題目是五個題目當中兩個題目合起來採取的,以這個定為經題。

 

  『末世眾生,依此修持,漸至佛地』,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行,一定能夠成就。在我們中國古大德當中,專修《圓覺經》的是宗密大師,他是華嚴宗,是清涼大師的學生,就是華嚴宗第五代祖師,專攻《圓覺經》,給《圓覺經》作了六種註解。以後凡是研究《圓覺經》的人,對於《圓覺經》的註解,大概都還沒有能夠超過宗密大師,連圓瑛法師包括在內,也沒有辦法超過宗密大師,宗密大師一生專門研究《圓覺經》。

 

  所以說『雖為頓教大乘』,這部經確實是屬於圓頓大法,但是也能夠攝受漸修的群品,真正是三根普被。剛才講這部經前面深,前面兩章是圓頓大法,是一乘法,後面就逐漸是大乘,再後面可以做為接引初學的法門,愈說愈淺,所以我們初學的人可以用這個方法來修學,『無機不被』,就像淨土經一樣,「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底下我們不講,把它念掉,這是我們要感激圓瑛老法師,這個我們要非常的感恩。

 

  序【余也,頻年鑽紙,心心惟仰大乘。】

 

  這是大師謙虛的話,『鑽紙』是研究經典,鑽佛旨。

 

  序【一覺傳燈,處處咸依自性。既詮楞嚴奧旨,妙妙心聞。復注圓覺契經,塵塵智入。布舟航於覺海,敢詡為鼓棹之人。數名相於義天,自笑乃擔板之漢。忘言默契,願為執鞭,入海算沙,從茲擱筆。是為序。】

 

  這幾句話一方面是謙虛,一方面也是事實。老人在一生當中,晚年完成了《楞嚴經講義》,《楞嚴經講義》完成出版,已經是共產黨統治大陸的時候。最後就是這部《圓覺經講義》,這部《講義》完成之後,大概不到一年,他老人家就往生了,所以真的是『從茲擱筆』,這是他一生著作當中最後的一部。圓瑛法師,可以說他最成熟的著作就是《楞嚴經講義》跟《圓覺經講義》,這兩部註解是他最成熟的作品。我們今天學《楞嚴經》,學《圓覺經》,採取他的講義,可以說是最為得力,他早年那些著作未見得成熟,這個是晚年最成熟的,非常的有價值。序我們介紹到此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離縛善緣 的頭像
    離縛善緣

    格林達拉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