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德自在.jpg

大足寶頂山石刻-圓覺道場

(圖片來源: 菩提山心善寺)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圓瑛大師自序(七) - 威德自在菩薩

 

                   辯音菩薩

               

                   淨諸業障菩薩

 

次告威德自在:無上大覺,本無二相,隨諸方便,便有三類;所謂奢摩他,如鏡照像,三摩提,如苗漸長,禪那寂滅,如器中鍠。此三法門,十方如來,及諸菩薩,三事圓證:名究竟涅槃。

 

次告辯音:一切菩薩,無礙清淨慧,皆從禪定生。依頓漸修習,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單複無非圓修,別遍意在互習。若能隨順修習,不久便證涅槃。

 

次告淨諸業障:眾生由執我故,認四顛倒,為實我體,因此便生憎愛。不了迷識與迷智,二種四相,無始妄流轉,不得成菩提。若能除滅貪瞋癡,法愛不存心,自可漸次成就。

 

 

淨空法師講解:

 

 

序【次告威德自在:無上大覺,本無二相,隨諸方便,便有三類。所謂奢摩他,如鏡照像。三摩提,如苗漸長。禪那寂滅,如器中鍠。此三法門,十方如來,及諸菩薩,三事圓證,名究竟涅槃。】

 

  『威德自在』菩薩在順序裡頭,他是第七位。這一章裡面佛給我們講修定的綱領,無量無邊的法門都是修定,修定總出不了三大類,就是此地所講的『奢摩他、三摩提、禪那』。這三個名詞都是梵語,三個名字都是禪,目的都是叫你開悟,叫你智慧現前。大師在此地告訴我們,說『無上大覺,本無二相』,覺相只有一沒有二,定的相也只有一沒有二,可是隨順一切眾生根性的不相同,在修學方法上就不一樣了,方法雖然不一樣,統統修的是禪定。這三個名詞與《楞嚴經》上講的完全相同。我們早晨看陳克文居士的《心經講義》,在明宗這一段裡面,他採取天台家的「一心三觀」來說明般若的修學。天台家的「三止三觀」與此地所講的「奢摩他、三摩提、禪那」,意思很接近,方法也非常的類似。奢摩他、三摩都可以稱之為止,也可以稱之為觀,圓瑛法師在講義經文裡面說得很清楚,《楞嚴經》的講義裡面說得也非常透徹,這都是我們可以做參考的。

 

  佛在圓覺會上將這三種定做了三個比喻,奢摩他主要的是講觀,觀照,所以說『如鏡照像』,我們從這個意思裡面去體會,心就像一面鏡子,鏡子照外面的境界照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但是鏡子決定沒有分別執著。在佛門修行,古人常常教給我們「用心如鏡」,我們用心就要像一面鏡子一樣,這裡面定、慧都具足了。你把外面境界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是智慧,雖然了了分明,他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如如不動,這是定,拿這個來比喻奢摩他。奢摩他裡面雖然有定,但是偏重在慧上。這三個都可以稱為定,也都可以稱之為觀,三止三觀的意思統統都有。『三摩提,如苗漸長』,好像種稻子,種子發芽之後,苗漸漸的生長,這是講利用三摩提的功夫,定慧天天增長。禪那是定慧均等的境界,『禪那寂滅,如器中鍠』,「器中鍠」,像我們吹笛子、吹簫,裡面有個鍠,沒有鍠吹不響,比喻作樂器裡面的鍠,它本身沒有音聲,但是它能夠變現無量的音聲。佛在這一章裡面用的是這三個比喻。

 

  『十方如來,及諸菩薩,三事圓證,名究竟涅槃』,這一章是講修行證果重要的修法,完全是講修行的方法。換句話說,不管你修什麼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統統都是修禪定,不是修止就是修觀,再不然就是止觀雙修。像中國禪宗就是止觀雙運,《壇經》裡面講的「定慧等等」,定慧等等就是定慧等持,那是講禪定。這是提出了三個綱領,下面就是這三個綱領的交互作用,這就有二十五輪了。

 

  序【次告辯音:一切菩薩,無礙清淨慧,皆從禪定生。依頓漸修習,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單複無非圓修,別遍意在互習。若能隨順修習,不久便證涅槃。】

 

  前面這章說出了修行的三個綱領,這三個綱領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怎麼修?是先修奢摩他?還是先修禪那?還是先修禪定?還是兩種一起修?還是三種一起修?這一章就討論這個問題。這三種可以單修,也可以兼修,也可以三個一起修,先後順序不定。先修奢摩他,後修禪那也可以;先修三摩提,次修禪定再修奢摩他也行,這三個一交互,一共就有二十五種,先後排列順序不一樣,這是《圓覺經》裡面所講的二十五輪,『清淨定輪』,二十五種清淨定輪。

  這一章是非常善巧的方法,如果我們會用,我們的功夫會很得力,這等於是二十五種方法對治我們的習氣、毛病。並不是教你選一種就一輩子修習,不是這樣的,隨時在調節,因為它統統都是定。譬如我們現在心裡有妄想,用什麼方法能把妄想打掉?昏沈的時候用什麼方法把精神提起來?所以這些方法你要會運用它,你懂得又會運用,比小乘三十七道品裡面的七菩提分又要詳細得多了。七菩提分只是講一個大概,告訴你怎麼樣對治習氣。這個地方說得詳細,自己隨時可以選擇一種、二種來對治,而且常常可以更換方式來對治,對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修學清淨心有很大的幫助。

 

  第九章講淨諸業障菩薩,淨諸業障菩薩這一章:

 

  序【次告。】

 

  這是佛告訴淨諸業障菩薩說:

 

  序【眾生由執我故,認四顛倒,為實我體,因此便生憎愛。不了迷識與迷智,二種四相,無始妄流轉,不得成菩提。若能除滅貪瞋痴,法愛不存心,自可漸次成就。】

 

  所以菩薩的名號就代表這個法門的旨趣。業障當然我們都有,業是造作,實際上是惑業苦,這三個是連起來的,所以有的時候可以講惑障、業障、報障,迴向偈裡面講「願消三障諸煩惱」,這就是三障。說業障,當然,你為什麼會造業?你有迷惑,迷惑才會造業,造了業當然你就要受報。惑業苦是循環的,所以才有輪迴的現象。輪迴是從哪來的?輪迴是從惑業苦變現出來的,原本一真法界裡沒有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自己心裡面變現之物。既然起惑造業了,就沒法子脫離,不容易脫離。

 

  佛法修學終極的目標就是教我們了生死、脫輪迴,這是佛法修學的主目的。脫離輪迴怎麼個脫法?這是我們必須要明瞭的,脫離輪迴不是在果上脫離,是在因上面,所以三障,如果我們把迷惑打破了,輪迴就沒有了。不迷惑他就不造業,那我們要問,諸佛菩薩示現在這世間,他造不造業?釋迦牟尼佛在世為我們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他天天講話,算不算口業?他是造業,但是那個業他沒有果報,為什麼沒有果報?他不迷惑,所以那個業不得已給它說個名詞叫淨業。我們凡夫迷惑顛倒,所以造的業是善、惡、無記,我們造的是這三種業。人家造的業既不是善業,又不是惡業,也不是無記業,不得已給它說個淨業,三界輪迴裡面沒有他的果報。

 

  為什麼這個業叫淨業?他不執著,三輪體空。佛天天說法,佛沒有我執,無我,像《金剛經》裡面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佛沒有法執,說而無說,無說而說,我、法兩種執著都沒有了,這個業叫淨業,真正的清淨,跟我們現在講修淨土不一樣。我們修淨土也講淨業,那是講淨土,是修這個業,佛是真正的清淨。我們修淨土還是有迷惑,我們無明、煩惱都還存在,都還沒斷,我們是依照淨土法門來修學。如果我們念佛功夫念到理一心不亂,這時候可以講是真正的淨業,為什麼?煩惱斷了,無明也破了一二分,這時候心地清淨,就是不生西方極樂世界也超越生死輪迴,也超出三界。

 

  佛在此地也告訴我們,『眾生由執我故』,這就是我執,『認四顛倒,為實我體』。「四顛倒」是常樂我淨,在我們這個人間確實沒有,每個人都以為有,這個見解是顛倒、是錯誤的。因為有這個執著,這就生『憎愛』,順自己的意思就生貪愛,不順自己的意思就生瞋恚,這是兩種最強烈的煩惱,就會生起來。『不了迷識與迷智』,凡夫迷識,二乘人迷智,所以二乘人也有四種顛倒,跟我們恰恰相反,常樂我淨真有,二乘人執無。二乘人對理智迷惑,為什麼對理智迷惑?因為他沒有開智慧,沒悟。他真正智慧開了,當然就不會對智迷了。二乘人迷智,凡夫迷在情識裡面,這都是麻煩事情,這是『二種四相』。就是常樂我淨,凡夫沒有,執著有;二乘聖者有,他以為沒有『無始妄流轉』,這一句是講凡夫,無始以來沒有輪迴,他自己變現輪迴,在這個地方生死流轉,這是冤枉,苦極了。『不得成菩提』,這是講二乘,二乘人如果不破法執(二乘人破我執了,但是有法執)就不能成就無上菩提。

 

  『若能除滅貪瞋痴』,貪瞋痴稱為三毒煩惱,這煩惱如果不除,你必定造業,必定造無量無邊的罪業,果報總離不了三途。所以佛在一切經論裡頭教誡我們,首先勸我們離貪瞋痴,貪瞋痴要是轉變過來了,我們在一切境界裡頭無貪、無瞋、無痴,跟諸位說,這就叫三善根,無量無邊的善業都是從這個地方生的。所以貪瞋痴叫三毒,翻過來就是三善根。你看佛法裡常講,《彌陀經》上就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無貪、無瞋、無痴,這三條叫根本的善根,菩薩的善根只有一條:精進。諸位要曉得,菩薩當然具足三善根,所以那三善根就不談了,三善根從小乘就學成了,大乘菩薩從三善根的基礎上精進不懈怠,決定有成就。所以大乘的善根只有一條,小乘的善根有三條。

 

  『法愛不存心』是破法執,除滅貪瞋痴是破我執,如果沒有我,哪裡有貪瞋痴?所以貪瞋痴慢這些煩惱都是從我執而生的。《唯識論》講第七識「四大煩惱常相隨」,俱生煩惱。我執一斷,俱生煩惱就沒有了,就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識成智。我、法兩種執著要是破除了,當然你就有成就,『自可漸次成就』,就是除滅我法二執也是逐漸的斷,能夠一下就斷掉的叫做頓超,逐漸逐漸的斷叫漸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離縛善緣 的頭像
    離縛善緣

    格林達拉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