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淨慧.jpg

大足寶頂山石刻-圓覺道場

(圖片來源: 菩提山心善寺)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圓瑛大師自序(六) - 清淨慧菩薩

 

 

次告清淨慧:圓覺自性,本非差別之性,因眾生迷倒,未能滅除,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不能同佛受用。一切煩惱,畢竟解脫,以示漸次差別。復為一類大根眾生,以示圓頓隨順,平等安心之法。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謂以眾生日用,不起絲毫妄念,同佛作用,本地風光。於諸妄想之心,了知全妄即真,亦不息滅,雖住妄想之境,以境從心起,原是自心,本是一真,何用了知?於無了知處,但能知既寂,即是真知,故不辨真實也。因而信受,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淨空法師講解:

 

第六章是清淨慧菩薩,佛告訴清淨慧菩薩:

 

  序【圓覺自性,本非差別之性,因眾生迷倒,未能滅除,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不能同佛受用。】

 

  我們看菩薩這個名號,你就曉得意思了。求智慧要求清淨慧,有一絲毫沒放下,縱有智慧不清淨,不清淨就是障礙。所以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清淨慧,但是清淨裡面他還有無明,無明有四十一品,破一品就見一分法身,證得一分法身,換句話說,他裡面還有四十品,再破一品,還有三十九品,到等覺菩薩還剩下一品,那一品再破掉就叫究竟佛、圓滿佛,究竟圓滿了,這四十一個等級是從這麼來的。確實統統破了無明,可是無明你破了多少,還有多少還沒破,差別從這個地方建立。

 

  所以說『圓覺自性,本非差別之性』,如來的大圓覺跟我們自己的大圓覺是一不是二,確實沒有差別。如來大圓覺裡頭沒有障礙。我們現在這大圓覺裡頭有障礙,就是現在我們帶了三重障礙,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小乘阿羅漢把見思煩惱破掉了,他還有兩重障礙,所以不能見性。大乘菩薩再把塵沙破掉,他還有一重障礙,這叫權教菩薩,像圓教十信位裡面八信、九信、十信就是這個階段,七信是斷了見思,八信、九信、十信已經斷掉了塵沙。十信位的時候,破一品無明,十信心滿就入了初住,就是初住菩薩,這時候無明的障礙破了,破了一品與佛就是同生性,這時候是真心用事,不再是八識用事,這個慧叫做清淨慧。所以從真性上、圓覺性上講,生佛平等,因為眾生迷惑顛倒,就是有這三種煩惱。

 

  『未能滅除,一切幻化』,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統統是幻化,為什麼?清淨圓覺性中本來沒有這個東西,六祖說本來無一物,見思、塵沙、無明本來統統沒有。「未能滅除,一切幻化」,這些幻化東西你還都有,還迷在這裡面。『妄功用中,便顯差別』,「妄功用中」就是你在修行過程當中,修行過程當中為什麼叫妄功用?這個功怎麼不叫真的?真的沒得用,真的本來都有,用什麼?所以古人有個比喻說「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可見得踏破鐵鞋是冤枉用的功。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就是冤枉用的功,到後來一旦開悟,原來如此,就這麼回事情。所以你一覺悟才曉得從前用的那個功真叫冤枉,吃那麼多苦頭,費那麼多力氣,於圓覺性毫無增減,一點也沒幫助。在這個功用當中就有差別,譬如小乘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菩薩有五十一個階級,這些統統是在妄功用中顯出有這麼多階級、這麼多差別。一證到真如實際,哪有這個東西?沒有這些東西。所以這些階級差別是因為迷妄顛倒而建立的,是方便建立的。

 

  悟了之後,見思、塵沙、無明沒有了,跟諸位說,菩薩五十一個階級也沒有了,要懂得這個道理,你不能說菩薩五十一個階級還有,錯了。就好像我們病了,病了吃藥,病好了藥也沒有了,健康的人沒有藥,如果有藥,這個人一定有病,一定不健康,健康的人要什麼藥?這個道理我們是要懂得。所以證得圓覺性之後,沒有什麼六道凡夫、四聖法界,沒這個東西。所以佛在《法華經》裡面說「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這個三就是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沒有這個東西。如來大圓覺,這是一乘。只有一乘法,二乘、三乘都是佛的方便說,是為迷倒眾生而說的,所以這個不能同佛的受用。

 

  序【一切煩惱,畢竟解脫,以示漸次差別。復為一類大根眾生,以示圓頓隨順,平等安心之法。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謂以眾生日用,不起絲毫妄念,同佛作用,本地風光。】

 

  在這一章裡頭佛教給我們修清淨心,清淨心應該怎麼修法?這一章裡頭最重要的意思,我們用最簡單的話來說明,諸位容易體會、容易明白。就是無論在什麼樣的境界,我們眼前的境界統統隨緣,不要加以選擇,什麼事情都隨緣,因為你選擇你就有心了,我們佛門叫隨遇而安,隨緣度日。隨緣當中,無論什麼境界,順境也好,逆境也好,不管什麼境界現前,我們在境界當中守住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你的心就清淨了,你心一清淨,境界就清淨。你要說我選擇一個環境,選在一個清淨的地方修行,永遠找不到,因為心不清淨,什麼樣的環境你看了還是不清淨。這是修行的一個祕訣,也是個重要的綱領。

 

  在一切境界相先看破,「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順境也好,逆境也好,順境裡面不生起歡喜心,逆境裡頭不生瞋恨。我們在順逆境界裡頭曉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外面境界、內裡頭身心,全都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圓覺性中,真心裡面,本來沒有這虛妄相。真正能夠覺悟到這一層,我們在境界中才能修清淨心,這清淨心的作用與佛沒有兩樣。所以這個地方重要的是希望我們在日用平常當中不起絲毫妄念,這個妄念就是分別執著、起心動念,能把這個統統捨掉,我們的作用就跟佛沒有兩樣。佛在日用平常,沒有別的,就是他不起心、不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妄想,如果我們也能夠做到,我們跟佛有什麼兩樣?那你修行成佛就快了,你想得一心不亂也容易,沒有障礙。

 

  序【於諸妄想之心,了知全妄即真,亦不息滅。】

 

  這完全是在事實真相上說的,你的妄想從哪來的?妄想是因為你迷失了圓覺。了解事實真相,你的妄念就不生了,『於諸妄想之心,了知全妄即真,亦不息滅』。

 

  序【雖住妄想之境,以境從心起,原是自心,本是一真,何用了知?】

 

  對於妄想,無需要加以了知。

 

  序【於無了知處,但能知既寂,即是真知,故不辨真實也。因而信受,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這就是隨順圓覺性而起修,就是我們一般講「稱性起修」,這是稱性起修的方法。真正會用功的人,就是他一天到晚沒有一樣不隨順真性。我們凡夫麻煩在哪裡?一天到晚起心動念隨順煩惱,他不隨順覺性。諸佛如來日用平常隨順覺性,他不隨順煩惱,這裡頭的受用就完全不一樣。這裡面也就是我剛才講的原則,在事上,六根接觸六塵,在人事環境、物質環境上,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在理上,理上就是知見,知見上不再求知見,知見上絕不立知見。所以此地講『境從心起,原是自心,本是一真,何用了知?』「了知」就是知見上再建立知見,那就是無明,《楞嚴經》上講的「知見立知」,這個用不著,這個用不著就是把知見放下了。『於無了知處,但能知既寂』,「能知既寂」就是真智慧,這就叫無分別智,就是根本智現前,根本智就是正覺,根本智就是清淨心,根本智就是圓覺性。這裡頭再不能求一個真知,再要求個真,真就變成妄。真的上面不能再加真,再加個真就是虛妄,我們應當要從這樣先去看。

 

  放下自己的知見不是沒有知見,放下自己的知見是真知見現前,佛知佛見現前,你所放下的那是所知障,我們一般講成見。你的見解、想法、看法統統是虛妄的,是所知障,應當要捨棄、要放下,這就是『隨順覺性』,就是稱性起修。平常我們不曉得怎樣叫稱性起修,從《圓覺經》裡面我們得到一個消息,曉得什麼叫稱性起修。「全修即性」,全修是什麼?我們整個日常生活就是真如本性,與真如本性完全相應,這在《華嚴經》叫修普賢行。修普賢行成佛,成究竟圓滿佛,不修普賢行不能成佛,普賢行就是稱性起修。

 

  這序文很有味道,跟其他經的序文不一樣,它這序文實際上就是全經的大意,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讀了一遍之後,然後再講玄義就很容易懂,可以說是為我們研究玄義的前方便,研究玄義前,先對全經大概心裡有個數。所以這部經非常有味道,它好在短,跟《楞嚴經》一樣的味道,味道都很濃厚,但《楞嚴經》太長,講一遍相當不容易,所以古人說《圓覺經》是小《楞嚴》,很有道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