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1514387-2972393756_n.jpg

 

今天本想早點睡的, 卻心血來潮翻了一下蓮師祈請文,

接著就順道把部落格裡的所有祈請文都唸了一次,

唸完看了一下桌曆, 原來今天是初十呀...

原來是我的覺性竟然自己訂了鬧鐘呢~

那就順便來複習一小段空行法教好了!

 

 

化身佛上師說:當想要證得無上正覺時,若你不能在一定的時間內持守誓戒,將會被魔障所影響。

措嘉佛母問:那是什麼意思?

上師答道:當你已立誓修持無染的口訣時,熱切地應用對治法,以去除對他人奉承的執著,並擺脫源自他人敬意、鞠躬、供養及請求修法庇護的飲、食羈絆,這只是中斷了缺乏穩定和信心之人的禪修而已。

基本上,你可以持守誓戒三天、七天或九天,或半個冬月、或一個夏月,然後慢慢地延伸到幾個月或幾年。最好是立誓修行十二年,其次是六年,最少三年或一年。

倘若那也無法完成的話,你可以持守誓戒;將身、語、意投注在精神追求上,別無他想,然後儘量修到六個月、整個夏季或冬季,不偷懶或怠惰。那會意義非凡,且你將踏上成佛之道。

一般而言,立下你無法遵守的誓言,是造成犯戒的主因。因此不要發下你做不到的誓言,只立下和你的能力相符的承諾或誓言。用這種方式修行是最甚深的。請牢記於心!
  
化身佛上師說:當用修行來吸收你上師的真實口訣時,一直保持禁語——語的閉關,是很重要的。 

措嘉佛母問:那是什麼意思?

上師答道:在所有分心之中,最嚴重的是無用的閒聊。必然地,無關的空談是禪修的致命傷。能夠禁語是最佳的閉關;禁語能讓你不被干擾,即便身處在市集中。

不管你要如何修持自律,能禁語被認為是最好的。若你做不到,至少應該禁語到禪修的時間結束時。藉由禁語並且不讓禪修被日常談話打斷,你將得到語的力量並且迅速臻至成就。

一般而言,太多無關佛法修行或佛法的談話,是毫無意義的,實在沒必要這樣。若你不能在閒談之餘,努力朝向無上正覺而以語聲投入持咒或唱誦的話,無異於瘩啞之人。請牢記於心!
  
化身佛上師說:當禪修本尊時,了悟身、語、意的定境(composure)是必要的。 

措嘉佛母問:那是什麼意思?

上師答道:觀想身是本尊的形象,顯明而無實體,是身的定境。讓語持誦本尊的咒語,清楚、明晰如同空性的迴響,是語的定境。你的意,清淨且遠離妄念,明、空不二,即是意的定境。不離身、語、意的定境即稱做大手印。

當你不斷地持誦諸佛體性的三個種子字—身的嗡、語的啊、意的吽時,便俱足了一切諸佛的身、語、意。

一般而言,當你安住且不離於佛的身、語、意時,你對密咒乘的修行必然是安全、不會誤入歧途的。請牢記於心!
  
蓮師說:維持一定的座上時間與持誦數目是必要的。

措嘉佛母問:那是什麼意思? 

上師答道:當修持誦時,將白天分成三座或四座,並立誓要晝夜皆持誦,最好一千遍,其次五百遍,最少要一百零八遍。

直到完成這數目之前,保持禁語且不因交談而打斷持誦,這樣一來就不會有障礙產生。 

要融合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並努力在近、成上,彷彿小河穩定地潺流般,這是口訣實修的特殊功德。

你所祈願的,像是淨除罪障、累積資糧、清除障礙及迅速證得兩種成就(譯註:勝、共成就),都會經由融合生、圓次第與近、成持誦而輕易達成。

在所有各種持誦中,就誦一切諸佛身、語、意體性之三種子字嗡啊吽,極為甚深且總攝一切。因此,保證持誦此三字或在其他所有咒語之前加上這三字,即能帶來莫大的加持。

一般而言,涓滴之聚能成汪洋,不要讓你的嘴巴盡是說些蠢話,而應持續地累積哪怕僅是一個咒字,這是十分重要的,假以時日便會有所成就。請牢記於心!

  
蓮師說:若不融合方便與智慧,密咒乘就會誤入歧途。

措嘉佛母問-那是什麼意思?  

上師答道:方便指的是修行的無誤原則;不管是在生起次第或圓滿次第的階段。

智慧指的是見,法界空性的真義與俱生明性(self-existingluminosity)。若不了悟自身俱生明空的見,你還未入智慧之道。

有智慧而無方便,你不會有任何的禪境;有方便而無智慧,法界無法進入修行中。因此,融合兩者而不使其分離是必要的。

一般而言,將方便與智慧分開,就宛若一隻鳥要用單翅飛翔般,你到不了佛果的階位。請牢記於心!  
  
蓮師說:若不修持座上、坐下的無別,你無法達到空性的安住。

措嘉佛母問:那是什麼意思? 

上師答道:在座上時,你安住在法界的無實體性中,明但無念。在座下時,你了悟一切皆是空性,沒有自性,離於對空性禪境的執著或迷戀,自然地,你會進步而超越座上與座下之別,並免於對概念的抱持或屬性的認取,就像雲霧自動地在廣袤的蒼穹中消散一般。

一般而言,在座上或座下的同時,你對法界本性的禪修應該超越明晰與模糊,就像對鏡中影像的觀察般。

  
蓮師說:若修行時不能自然地去除昏沉與掉舉,你會掉入其過失的極端中,損害了你的禪修。

措嘉佛母問:那是什麼意思?  

上師答道:在禪修時,安住在法界的本然境中,在昏沉、掉舉出現的當刻,注視它,你會了知昏沉自身是法界空性。掉舉時,注視著掉舉自身,你會明白掉舉也是空。

當對排除昏沉與掉舉的執著也清淨後,你不再執取它們是實質的,昏沉與掉舉就會自動消解,而不會落入極端。

當你能如是修持本然地清淨昏沉與掉舉時,俱生禪定就會應運而生了。

一般而言,因為所有的禪修都試著矯正昏沉與掉舉,於是變成概念式的禪修。

了悟昏沉與掉舉的根本是空性是必要的。請牢記於心!
  
蓮師說:若你不能將佛法與日常活動融合在一起,就會被禪座所繫縛。

措嘉佛母問:如何繫縛?

上師答道:法界離於造作,所以你在座上安住的禪境,必須也能置於座下任何情境的修習中,不管行、住、坐、臥。無論你所從事的任何日常行為,都不能須臾稍離佛法的修行,你必須一直保任在法界的狀態中,這樣你的禪修會超越座上的界線。

一般而言,將身、心禁錮而不援用禪修要點的禪修者,就是被鐵鍊所束縛著。請牢記於心!
  
蓮師說:將供養與懺悔擺在一旁,你將無法清淨業障。 

措嘉佛母問:那是什麼意思?

上師答道:在將口訣付諸實修時,你應該修所謂的「以佛行事業為道」,亦即你應轉化成無所緣之道,修持禪定、獻供、繞塔、製作擦擦和食子、誦唸、唱誦、印經等等的佛行事業;不斷地修持這些。若是攀緣、倦怠,你不可能成就什麼主要目標。

一般而言,若你不以離念來修持的話,不管做任何善行,只是會增長輪迴的福報:那不會是成佛之道,是沒有意義的。 

因此,在從事任何身、語、意煞費苦心的善行時,住於離念的境界中是必要的。請牢記於心!
  
蓮師說:若你不能藉由修持佛法而圓滿徵兆,那口訣就沒有真正生效。

措嘉佛母問:那是什麼意思?

上師答道:內徵兆是由內心綻放的樂、明、無念。離於對實質的執著與對煩惱的固著,你的念頭會自解脫。

中徵兆是當加持自動在你身與語化現時;當你能斬斷煩惱並克服困逆時;當疾病、惡靈與邪魔不能欺瞞你時;你能察覺佛法的加持。

外徵兆是當離於世間八法—我執的結使解開與脫落時;你經由佛法的修行而解脫心念。

一般而言,若上師不合格,穩定是不會生起的。因此,有一位殊勝成就之無斷傳承的上師至為緊要。請牢記於心!
  
蓮師說:甚深口訣是無書之言。

措嘉佛母問:那是什麼意思?

上師答道:當一位特殊的上師傳授甚深口訣時,哪怕僅是一句話,對付諸實修的具器弟子來說,便能生起穩定心而獲得成就。

措嘉,你無生的自心是空、明、遞滿的,持續地體驗之。

一般而言,若佛法上師是優越的,不管到哪兒,你都會有甚深口訣。請牢記於心!
  
蓮師說:不管你修持哪種法教,若不是為了利益眾生,那麼修持會導向聲聞乘的滅境。 

措嘉佛母問:如何導向聲聞乘? 

上師答道:把口訣付諸實修時,你修持菩提心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而成佛,是為了成就利他。這並非一般乘的目的,為了自己的平安與快樂、救度與解脫,是屬於小乘。

一般而言,僅為了自己的平安是痛苦的肇因,這是毫無意義的。只是修行自我追尋的人,是很難覓得快樂的。

因此,只為了他人的福祉而努力是必要的。當為了他人而修行,你能免於自私自利且自己的利益會自動地達成。請牢記於心!

 
蓮師說:若你不能抱持無緣大悲來修持的話,你所從事的一切善根都將白費。

措嘉佛母問:為何會這樣?

上師答道:有所念的善根不能倍增,所以會窮盡。若是蘊含了離念迴向的善行,其善根是無盡的,且是無上正覺的主因。 

何謂離念?這意指沒有對「我」的感知,沒有對「他人」的感知,亦無對善根的感知。將你的概念全盤地消融於空性之中。

一般而言,當包含離念時,善根是無誤的。有某種念頭,所以做某件善事!然後迴向善行為了物質利益或好名聲,是顛倒的迴向。

當一件善事是為了獲利與或名聲而做,且結合了同樣目標的迴向時,是無法倍增的。

不管怎樣,最重要的關鍵是完全清淨的三輪體空。請牢記於心!


蓮師說:結合了方便的善根會使他人相形見絀。 

措嘉佛母問:那是什麼意思?  

上師答道:若你想善巧地運用口訣,就應修習真義並以離念的迴向來加以封緘。藉此你將使為了物質需求的修行相形見絀,因此不管你從事任何修行都會增上。

總之,最重要的關鍵是讓你的善根變得無窮盡,且不斷增長,直到證得無上正覺為止。

不管怎樣,完全地放下對迴向、迴向的目的、迴向者的一切聚焦,而不留任何餘跡。請牢記於心!
  

化身佛上師蓮花生說;結交三種友伴,會讓你不受魔障的侵擾。 

措嘉佛母問:那是什麼意思?

上師答道:生起對和睦、真實上師的虔誠心,一直觀想他在你的頂上以便祈請和獻供。

結交和睦的法友,他們和你有著相同的三昧耶而修法;不汲汲營營於此生的目的或物質所得,而堅決地為了來生而追求善行。

遵守和睦的、不顛倒口訣,並配合成就上師的實際運用,透過生、圓次第的甚深法教將之付諸實修。 

若你不離這三者,就不會被魔障所害。 

一般而言,若你以自心為證,努力修行,必不會被三寶所輕忽,最後的結果必定是優越的。請牢記於心!
  

蓮師說:當修持佛法時,有良好的基礎是必要的。

措嘉佛母問:要怎麼做?

上師答道:首先,若你缺乏福德資糧,就無法得過具有口訣的上師;若你缺乏宿業修學的業緣,就無法了解法教;若你缺乏不共的信心與虔誠心,就會無法見到上師的善德;若你缺乏誓言、戒律與三昧耶,就會違越佛法修行的根本:若你沒有口訣的指引,就會不知如何禪修;若你缺乏精進和毅力,就不能進入修持之門,且你的善德會歧入怠惰;若你的心不真誠地遠離輪迴的追求,將無法在佛法修行上臻至完滿。 

若這些因緣俱足的話,在修行上就會成功。無上正覺的證悟端賴諸多因緣的和合,所以要精進!

總之,為了捨棄應捨者,且成就應成就者,不要讓你的身、語、意處在凡俗中,而應努力不懈,成果必定是優越的。請牢記於心!
  

蓮師說:僅是知道佛法並無實益,你必須謹記在心且付諸實修。

措嘉佛母問—在修行時應怎麼做? 

上師答道:廣啟對見的了解,要不偏私地看待法教;掌握修的寶座,在心中萃取一切法教的真義;敞開行的大門,要讓見、修互不扦格:具備對果的信心,讓輪迴與涅槃相等如法界。了知限製而持守三昧耶,善護三層戒(譯註:指小乘的別解脫戒、大乘的菩薩戒與金剛乘的三昧耶)。以此方式修持,你的佛法修行會免於過患。

一般而言,不須要讓佛法修行變得只是死板乏味,不能融入自心,也無法實際運用。請牢記於心!
 

蓮師說:在未來,當末法的黑暗時期來臨時,有些人會自稱是修行者要教導他人,卻沒有得到許可;自己沒有實修卻教導他人禪修;自己沒有解脫卻假裝給他人解脫的口訣;沒有祛除自私自利,卻教導他人要拋卻貪執的枷鎖、要慷慨布施;對自己行為的善、惡沒有絲毫的了解,卻喋喋不休地洞察別人的善、惡之行;自己沒有任何定力,卻宣稱為了利他。我想會有許多人以佛法之名偽裝、虛偽、詐騙與欺瞞。  

來世想要修持佛法的人們,要閱讀這個遊方僧蓮花生的手寫遺書,並自省之!
  
觀察輪迴之苦的過患!

因為顯然所有此生的一切物質所有都是無常的,把心轉向內在,並想清楚!

聆聽過去修持自律的成就上師的生平故事;尋覓具德上師,並以虔誠的身、語、意來服侍他。

一開始不要把上師當成同輩的朋友,而應以聞、思來斬除你的錯誤見解。

接著,保持固定的修行並持之以恆地努力。最後,透過修行與應用對煩惱的對治,將佛法融入自心。
  
要一直持守三昧耶和誓戒,不要違越。

不要斷斷續續地修行或延緩你的修行,而是要遵守承諾馬上實踐之。

雖然我這個遊方僧已經證得成就,卻從未有時間找消遣。

看到所有迷失的眾生,被輪迴的追求與迷妄、煩惱和惡業所折磨,我就想掉淚,失望、傷痛地心痛著。

已獲人身,見到善、惡之行的痛苦、愉悅果報,不想在此生努力成佛的人們,和不願修持哪怕僅是一座皈依的人們,卻汲汲營營於此生的追求、野心、娛樂和享受,無動於衷地累積惡業;這些人的心都腐蝕了,惡魔已經爬進他們的心中了,他們被惡友所欺騙了。  

若你至心將自己託付給三寶,並在這一生修行以成佛,你是絕無可能會被三寶所欺騙的。

同樣不可能的,是你會因衣食所需而受苦。那些宣稱因為佛法修行而缺乏衣食,所以沒時間皈依或禪修、說找不到閒暇的人,是無恥地自愚而已。

現在,當你的官能清楚且有閒空時,若你不在證悟成佛的修行上努力,很快就會被業風所襲捲,遭邪惡的死神所緊迫,而有大限將至的危險。那時你會驚慌失措地想著一切可能的辦法,但都來不及了。請牢記於心!

一般而言,在修持佛法時,除非你牢記死亡於心,否則是不會成功的。

來世的能者,遊方僧蓮花生的這席話隻字不假。不管你追求什麼,要戮力免除死時的遺恨!

自己多保重,並且要精進地發願能利益他人!
  
這個法教稱為(無誤修持之水晶寶鬢),心髓顯現為無死甘露,是由我卡千措嘉以禮敬和虔誠的身、語、意,請求化身佛上師蓮花生所傳下的。
  
為了後代之故,我寫下並將之封藏為伏藏,因尚毋須弘傳。  
在得過有緣者時,願能被付諸實修。  
這是(無誤修持之水晶寶鬘)的法教。
  
伏藏印
封緘印
囑咐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離縛善緣 的頭像
    離縛善緣

    格林達拉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