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對如此紛亂的選舉期間,

佛弟子更該時時刻刻檢視自己的內心,

隨喜自性不動的功德!

 

 

 

濁世修行,更要“用心”持之以恆——嘎瑪仁波切🙏

 

現在是濁世時代。蓮師說過,賢世修行一百年,不如濁世修行一天。所謂賢世,是指在佛陀或蓮師的時代,人的思想不像現在這麼復雜,道德倫理觀念比較朴實,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非常單純,在這樣的環境中比較容易修行,因為內在的雜念不會那麼多。隨著科學和通訊的快速發展,生活似乎變得更加便利,但實際上現代社會所有外在的進步,一直都在助長我們的雜念。比起古時候,我們所需要面對的敵人一一也就是自己的雜念,越來越多,雜念一多,修行的障礙就越大。也因此,現代人若能堅持修行一、兩天或幾個月還比較容易,但如果幾年下來還能持續,肯定就不容易了,甚至可以說非常困難。

 

不要說紅塵中的居士長時間堅持修行不容易,即使深山裡的修行人,一旦與外界接觸多了,沉靜的心靈也會被挑起很多雜念。於是,隨著與外界接觸越多,過去可以放下的名利、競爭、錢財等世間八法,也就越放不下。所以,修行時間一久,不但內在意志力要足夠,同時還得克服外在的障礙。也因為雜念越多,修行越困難,所以,在濁世繼續不斷堅持修行,就顯得更加難能可貴了。

 

學佛一段時間后,大家對於一些不該做的事情比較有概念,例如不能殺生。所以,雖然覺得蟑螂、螞蟻等小生命有時很令人討厭,但還是能盡量克制自己,不去殺害地們。而偷竊、邪淫、飲酒、惡口傷人、挑撥離間等惡事,也許暫時控制不了,有可能想做或真的去做了,但至少懂得反省,傷害也逐漸在減少。這樣學佛久了以后,也可說我們的修行越來越進步了。但這樣的進步是建立在習慣上,要注意的是,習慣之后,很容易就會因為“習以為常”而缺少“用心”,包括念經、持咒、拜佛等也是如此。就像我們出家后,每天一起床就要向佛陀祈禱,念《三十五佛懺悔文》、《佛行十二誼贊》等儀軌,久而久之變成一種習慣。這是因為當我們還是小喇嘛時,師父強迫我們把儀軌背起來,天天要我們念誦,長時間下來,就變成一種習慣了。所以,一旦變成習慣后,是否有“用心”,就變得很重要了。

 

比如,我們常在心中默念蓮師心咒、六字大明咒或皈依文,有時是充滿虔誠心在念,但有時則是習慣性地有口無心而念。這樣有口無心好不好?當然是好的,總比惡口傷人、挑撥是非等語言上的惡業好太多了。但養成習慣是一個初步過程,漸漸地,還是需要往內觀察自己的心,不要變成僅僅是習以為常的語言發聲或身體動作而已。

 

很多事情口頭說一說很容易,但要付諸實際行動卻很困難,尤其發自內心充滿歡喜去做,就更困難了。以前我們家鄉有位質比老喇嘛,修行非常好,有次幾位信徒去拜見他,問他:“師父,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麼修行?”他說:“你們就修六字大明咒吧!”其中有位信徒一聽覺得很奇怪,想說自己都已經是四、五十歲的人了,從小開始會講話時,就會念六字大明咒,為什麼現在的修行重點還是念六字大明咒?於是他不以為然地對老喇嘛說:“六字大明咒不是很簡單嗎?誰都會念。”老喇嘛跟他說:“是啊!六字大明咒很簡單,隻有六個字,但是持之以恆念這六個字,就不簡單了。”

 

很多時候,所謂的修行就是持續完成一些小小的善事。佛陀把修行的精華訣竅濃縮在四句話之中:“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對於諸惡莫作,各位學佛很久了,大致上都了解,也避免造作惡事,而對於諸善奉行也盡量去做,但“自淨其意”做得到嗎?這是最困難的地方。

 

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已經習慣掩飾自己的缺點,為自己的缺點找借口是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然而,一旦習慣成自然,即使不想那麼做,也會變得不容易了。就像習慣念經持咒之后,不想每天念都很困難,這種習慣是正面的,而且還應該好好保持。但如果為自己的錯誤和負面情緒找遮掩,讓缺點有意無意地遮蓋住,一旦習慣成自然,想要拔除它就不容易了,得到的也會是痛苦的結果。

 

把聽聞過的佛法,好好用心去思維,深入體悟和理解,堅持不懈,對身心安頓都有非常大的幫助,更何況來世究竟解脫的助益,這是真實不虛的。所以,努力保持好習慣,修正負面的習氣,一點一點將“自淨其意”永恆延續下去,是每個修行人都可以做到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