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瑪程列活佛.jpg

白瑪程列活佛

 

前幾天才跟同修在討論觀察上師這個問題,

今天看到這篇完全命中, 所以留下紀錄~

 

引言:

真正的法王,"活佛" ,伏藏師,  瑜伽士 ..等等, 通常不會以" 頭銜 " 身分為標榜,

也不可能自稱和自封為大佛 ,菩薩 ,罗漢,逢人便發post,如世間推銷做Marketing廣告一般。

通常反而會故意隱瞞自己的功德,因為他們知道很多时候若顯現不該透露的自身功德,

有可能會障礙到真正的修行,普度眾生的意願和因缘。

例如藏地大德華智仁波切 Patrul Rinpoche, 是( 持明无畏洲 )尊者吉美林巴的「語」化身,

也是偉大的寧瑪派傳承上師和論師,是《普賢上師言教》的作者,

但他卻經常自稱 “老狗 ” 或 “ 瘋狗 ”,以隱藏行跡證量。

另外,善知識即使為令弟子生起信心而透露自身功德,也是隨緣而說,

且是在弟子已經依止後,而非在初見時。

 

----------------------------------------------------------------------------------------

 

弟子:

請教一個關於如何觀察上師的問題。

因為大家的時間很有限,有人就講有這樣一個觀察上師的竅訣:

對於公認的高僧大德比如法王如意寶、喇嘛仁波切等可以不觀察,

包括他們的一些心子比如一些公認的大德,也不需要觀察,覺得有緣就可以依止。

而對於那些沒有聽說過的上師,要運用剛才所講的幾部曲進行觀察。

這樣的說法對嗎?


白瑪程列上師:

對於喇嘛仁波切和法王如意寶這樣的上師,

有需要觀察的情況和不需要觀察的情況。

像我們這些對上師已經全部瞭解的人,不需要觀察;

而那些對上師不瞭解的人,比如從國外來的人或從漢地來的人,

真的要拚命觀察,然後才能決定是否依止。

儘管他們是具相上師,但是不瞭解他們功德的人一定會有所懷疑,

這個時候一定要拚命觀察。


就像給錢一樣,如果你我都認識,彼此之間有基本的信任,

你所給的錢我不用看是不是假的;

但如果你我都不認識,你給我錢,我肯定要看看錢是不是假的。

這與依止上師是一模一樣的,如果不瞭解,就一定要去觀察。


關於“喇嘛仁波切和法王如意寶的弟子不需要觀察,

有緣份就去依止”這點,並不是這樣,一定要觀察!

不是別人說不需要觀察就不去觀察,

“要觀察”是誰說的呢,是釋迦牟尼佛本人親口宣說的。

只要你想依止,無論是誰,必須要觀察,這是佛親口宣說的。


比如這是一塊金子,給一百個人看,認識金子的人知道這是金子,

而不認識金子的人,無論它是不是金子,都真的要拚命去考察。


喇嘛仁波切的弟子有幾萬,請問你要依止的是誰?


弟子:

我是說公認的傑出弟子,比如阿松活佛、白瑪程列活佛……


白瑪程列上師:

必須要觀察。


打個比方,別人說這是阿松活佛、這是白瑪程列活佛、這是普扎活佛,

對於認識的人、已經觀察過的人,他們已經瞭解得差不多了;

而不認識的人,你怎麼知道這是阿松活佛、這是普扎活佛、這是白瑪程列活佛?

他們到底怎麼樣,你憑什麼會知道?必須去觀察。

剛才不是講了嘛,即使是喇嘛仁波切、法王如意寶都要好好去觀察。

對於已經很熟悉的上師,可以不用觀察。

但是比如我現在到了國外,突然來了兩個人,

我怎麼知道你們是什麼樣的人,當然要拚命去觀察。

現在你們是認識我、知道我的人,

比如現在我到了一群完全不認識我的漢人裡,

我對他們說“我是喇嘛仁波切的心子”,請問他們是否需要觀察我?

誰都不會相信,必須要觀察!

 

pray.jpg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editation.jpg

 
 
「我們總是在做事、想事,我們總是在忙碌。我們因此讓自己迷失在無數的執迷和僵固當中。當我們禪修,什麼也不做的時候,所有這些僵固就會被揭露出來。你會發現,這些僵固會自動減少,而你什麼也沒做。
 
我們稍微談一談奢摩他禪修。我們一邊談,一邊實際上試著做做看,這樣可能效果更好。所以我會講一會兒,你們禪修一會兒;然後我多講一會兒,你們再多禪修一會兒,如此你們就會了解我所講的內容,指導也才比較有意義,否則你可能無法將這個指導和禪修聯繫在一塊兒。
 
實際上所有用到的技巧非常簡單,所有過去偉大的禪修者通常會說,禪修的時候要坐直。當我們身體坐直,就會有敏銳的感覺、莊嚴的感覺,這會產生適當的氛圍。
在這次指導中,我不建議使用任何外在的目標物。我們有時聽說奢摩他教學會使用外在目標物,譬如一朵花,但我們這次要學的是上座部的傳統方法,把呼吸當做目標。因此讓我們專注於我們的呼吸,跟隨氣息的出與入,只是這樣。現在讓我們來做一下,然後再談。讓心念集中在呼吸上,身體坐直,眼睛睜開。這就是最精要的技巧了,基本上什麼都不必做。
 
〈禪定〉
 
我們只需坐直並觀察呼吸,不受干擾,不被那些佔據我們心頭的思緒所干擾。我們就只是坐著,獨自坐著,除去我們自己、呼吸和專注,沒有任何其他事物。
我們坐著,專注於呼吸,不做別的。或許某些念頭會出現,當它們出現,我們該做什麼?什麼都不做!只有一個方法,但它適用於所有情況,那就是專注於呼吸。就是這樣。
干擾或多或少會出現。昨天說的話、上禮拜看的電影、剛才的交談、明天該做的事,以及突然的恐慌——今天早上有沒有關掉廚房的瓦斯?諸如此類的念頭,都有可能出現。當它們出現,記得回到呼吸上。“回來”,這就是奢摩他禪修的口號。當我們發現自己注意力分散,就回想這個教導,然後回到呼吸上來。讓我們再做一會兒。
 
〈禪定〉
 
假使我們懷抱雄心壯志,就會對自己的目標產生執著。即便我們的目標是證悟,那麼就沒有禪定。因為我們總是惦念它,幻想它,渴望得到它,這不是禪修。
這就是為什麼奢摩他禪修會提出重要的一點:“放下任何目標。”坐著就只是為了坐著,我們除了觀照吸氣和吐氣,不做別的。是否獲得證悟不要緊,朋友是否比我們更快地獲得證悟也不要緊,誰在乎呢?我們只是呼吸,身體坐直,觀照氣息的出與入,此外不做別的。
我們要放下對目標和雄心壯志的執迷,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面向。甚至包括想要完成一個美好的奢摩他禪修,這個想法也要放下,只是坐著。
 
少一些執迷,少一些野心,只是坐直並觀察呼吸,這樣做的好處是沒有事情會擾亂你。只有在有目標的情況下,我們才會受干擾。當我們有個目標,我們就會變得有點執迷。譬如說,假設我們的目標是駕車去往某個地方,卻有車子擋在我們的正前方,妨礙了我們的路,它就變成一個討人厭的東西。但如果我們沒有目標,就沒有關係。無論是噪聲,還是感覺這里或那裡癢,都沒有關係。
記住這點很重要。因為禪修者常常有要達成某件事的強烈的企圖心,當他們受到干擾,就會經歷各種混亂痛苦,他們會失去信心,感到挫敗,會責備自己,責怪這個技巧。因此,至少在這短暫的禪修當中,我們要體會,是否獲得證悟並不要緊,壺裡的水是否煮開了也不要緊,電話響了不要緊,是不是朋友打來的也不要緊。就在這短暫的時間,任何事情都不要緊。
 
〈禪定〉
 
修習奢摩他禪修,不必要是為了成佛的緣故。假如你對成佛或涅槃沒興趣,你可以通過修持奢摩他達到一種自然狀態,不會經常在各種狀況中擺盪。但多半時候,我們無法控制自己,我們的心總是受到一些事物的吸引或擾——我們的敵人、我們的愛人、我們的朋友,所有這一切,還有希望、恐懼、嫉妒、驕傲、執著、嗔恨。所有這些事物、這些現象,控制了我們的心,而我們無法控制自己。或許我們可以在剎那間控制自己,但我們若是處於極端的情緒當中,我們就會失去控制力。
 
如我先前所說,放下我們的野心,有點像是佛教徒所講的出離心。你讀過佛陀的故事,佛陀遠離他的宮殿、皇后、兒子、父母,到外面去尋求覺悟。嚴格地從奢摩他的觀點而言,你可以說佛陀是在試著減少他的野心,至少是在試著了解他的目標是什麼,他想要達成什麼;但同時,他也在試著了解他想要達成的目標其實是徒勞無益的。所以他想辦法放下,想要獲得放下的力量。總之,如果你想成為奢摩他修行者,放下的力量相當重要。
 
我們修持奢摩他,就能獲得放下的力量,或者我們就能了解到執迷、僵固所招致的覆滅。
你們會發現,這個技巧能夠給予我們一些時間或機會,讓我們鬆開心結。這就是何以一些偉大的禪修者會說,三摩地這類禪修,是什麼也沒做的稀罕時刻。
我們總是在做事、想事,我們總是在忙碌。我們因此讓自己迷失在無數的執迷和僵固當中。當我們禪修,什麼也不做的時候,所有這些僵固就會被揭露出來。也許對初學者而言,這有點嚇人,但慢慢地,你會獲得某種內在的信心來面對這些。你會發現,這些僵固會自動減少,而你什麼也沒做。一般指導禪修的書籍上說,如同蛇伸展開自己,我們的執迷松解開它自己。你會獲得這種技巧。
 
〈禪定〉
 
這裡有個難題。當我說放下念頭,回到呼吸上,專注於呼吸,你會不自覺地把它解釋為:“噢,仁波切是說,我們要停止這個念頭,回去專注我們的呼吸。”我不是這個意思。我不是說你應當停止念頭,我沒有這麼說,我說的是專注於呼吸,這是兩回事。當念頭出現,不要停止它,不要增強它,不要鼓勵它,不要勸阻它,什麼都不要做。你的工作只是專注於呼吸,就這樣。
了解這個差異很重要。如果我說:“停止這些念頭,然後回到呼吸上。”這是一回事,但這不是我的意思。當念頭出現,你要做什麼?只是回到呼吸上,這是你要做的。停止念頭不是你的工作,也不是這個教授的一部分。念頭會出現,但你要做的只是專注於呼吸,就這樣。
 
〈禪定〉
 
彌勒菩薩對奢摩他修持給過很好的忠告。修持奢摩他時,當我們的心受到干擾,我們必須記住對治的方法,就是回去專注呼吸。每當我們受到干擾,都必須有這樣的正念,我們稱此為應用對治法門。但有時我們用得太多,也可能導致昏沉或煩亂。你們了解嗎?假如你太擔心,換句話說,假如你不停地使用對治——對治、對治、對治——幾乎在沒有毒害時也使用對治,事實上這會成為一個問題,成為昏沉和煩亂的起因。
 
〈禪定〉
 
最好做短時間的奢摩他,特別是對那些初學者而言。短暫,但次數要多。假設你要做十五分鐘的禪修,那麼中間至少要重新開始三十次,當中做短暫休息。慢慢地,我們可以禪定得久一些,也許在十五分鐘之內重新開始十五次,當中做短暫休息。有時也可做真正的休息——起身走走,做些其他事情。再過一段時間,你可以在十五分鐘的禪修中間重新開始七次。讓禪定保持短暫,是重要的一環。假如你一開始做太久,你會對此技巧感到厭煩。我們是人,不喜歡無聊,我們總想要變化,變化飲食、變化服裝,我們喜歡變化。
 
同樣的,靈性道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需要有相當的耐性。我們必須讓自己喜歡這個道,所以我們要讓禪定短暫,而次數要多,如此我們就能養成習慣,它將成為我們的一部分,簡單易行。好比學習喝酒,我們剛開始只喝一點點,而不會一次喝上兩三瓶,否則喝到想吐,我們就不會再去碰酒。奢摩他應該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你要習慣它。為了養成習慣,我們只做短時間的禪定,但次數要多一點,分段要多一點,這很必要。中間暫停的時候,如果可能,仍然記著你在呼吸。我們總是忘了我們在呼吸。
 
我們也不應該限定禪修的時間,不應該限定只在早上或只在晚上禪修,你應該在任何時間修持禪定。修持的時間總是此刻,從來不是未來。永遠不要離開你的奢摩他,你要現在就做,而不要想明年、下個月、或下個週末再去做。反正也就大概四十五秒鐘的時間——特別對初學者而言,這很容易的,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做,那隻需要坐直,專注於呼吸。如果在心受到干擾之前,我們就能自行決定停止禪定,然後再開始,這樣很好。再說一次,在干擾來臨之前,停止禪定。如此我們會對這個技巧感到自在,會有戰勝干擾的感覺。在干擾來臨之前,我們已經停止。所以只做短的禪定。
你真的不應該作“這是禪修時間”這樣的計劃,然後在休息時失去覺知。當然,你可以專門撥出某個時間修持,譬如早上或晚上的某個時刻,這很有幫助。但除此之外,你應該在任何可能的時間修持奢摩他,這只需要一分鐘,並不困難。然後我們逐漸加長時間。
 
〈禪定〉
 
禪修的時候,只是身體坐直,觀察呼吸。這麼做有什麼效果?它創造出一個觀察的空間​​。事實上這個技巧本身只是個花招,重點是讓我們認出不斷轟炸我們的思緒和干擾。
我們仍然會生氣,但可以說,我們知道我們在生氣。當我們生氣並且知道自己在生氣,生氣看上去就很幽默了。我們可以把這個氣趕到某個方向去,我們擁有較大的控制權。我們在生活當中受挫折,就是因為對情緒毫無控制能力,這一點都不好玩。佛教的全部目的就是玩得開心,不是嗎?為了玩得開心,我們必須擁有控制權。如果別人對你有控制權,那就不好玩了。
 
〈禪定〉
 
奢摩他需要很多紀律,特別對初學者而言,紀律相當必要。因此喇嘛常常建議我們,要參加團體禪修。當然,我們絕對應該獨自修習,但團體禪修也有幫助,因為我們有驕慢、有自我,這驕慢和自我總是告訴我們要有競爭心。當我們在團體中禪修,我們努力不睡著,因為不希望被認為是個糟糕的禪修者。我們沒有勇氣說:“嗯,如果我是最差勁的那一個也沒關係。”我們總希望自己是最厲害的,是最迅速的,我們有這樣的競爭心。所以,既然我們有競爭心,或許我們也可以把它當做修道的工具。
 
因此如果有機會,去參加團體禪修是很好的一件事。我想這就像是去健身中心。假如你買個健身器放在家裡,常常是用個兩三天,你就不再用了,到頭來這個工具被扔到車庫裡,不是嗎?但假如你到健身中心,看到許多曼妙的身軀,看到其他人很努力地在運動,這會給你一些啟發。這本來是多麼錯誤的動機!但至少它引導你向前。作為一個修道助力,混淆是可以被接納的,所以沒關係。
奢摩他很簡單。坐直,專注於呼吸,這就是你要做的。你要保持簡單,不要復雜化。呼吸就發生在當下,不在過去,不在未來,這就是為什麼我認為運用呼吸很好。呼吸發生在每時每刻——吐氣時,它離開、結束,永遠不再回來,然後我們再次吸氣。
 
如果可以,你也應該做奢摩他的周末閉關。你每天做幾分鐘禪定,隨時想修就修,在不同的地方修——不要只在佛龕前面,而是在每一個地方。同時在有空的時候,一個月一次或一年一次,你應該做個密集的奢摩他閉關。你可以發誓禁語,然後就只是坐著。西藏有相應的傳統,叫做“寧通”(nyinthun)和“達通”(dathun)。“寧通”是指一日閉關,即一日修持,你可以發誓禁語或發其他誓,然後整日修持奢摩他,或者只在中午吃個飯。慢慢習慣之後,你可以進行“達通”,也就是一個月的奢摩他閉關,一天三座奢摩他,只有奢摩他。
 
修持三摩地,可以只是為了獲得控制自心的力量,這已經很不錯了。但假如你是個大乘佛法的修行者,你還應該在奢摩他禪修開始之前皈依和發菩提心,在結束時做功德迴向。奢摩他禪修具有非常多的福德,特別是如果你在開始時皈依和發菩提心,你該這麼說:“我坐在這裡觀察我的呼吸,所以我不致被干擾;假如我不被干擾,就表示我變得很有力量;假如我很有力量,就表示我可以幫助許多眾生。”這就是我們在做的。僅僅是坐著就有很多福德,獲得福德並不一定需要很多行為。僅僅坐著,觀照當下,觀察呼吸,就累積了很多福德。
 
講法地點:澳大利亞,金剛總持寺
日期:1999年
 
pray.jpg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佛頂首楞嚴經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舉要

 

(四)

 

黃念祖居士主講

 

 

 

 

【世尊!我又獲是圓通,修證無上道故,又能善獲四不思議無作妙德。】

 

 

《通議》解說:「今觀音圓證一心,故諸佛全體業用自在。隨機適時,不可以類推,心不可思,言不能議,是謂無作妙德也。」也就是說由於圓滿證入一心,所以自在顯現諸佛全體大用。隨著機緣時節,自然出現,不可從比類來推求,不可思議,所以叫做「無作妙德」。這四個不思議的殊勝妙果。

 

(一)「能現眾多妙容,能說無邊秘密神咒」。或現一個頭,三個頭,五個頭,七個頭,以至於一百零八個頭,一千個頭,萬個頭,八萬四千個頭(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是十一個頭)。二臂,四臂以至八萬四千臂。兩個眼睛,三個眼睛以至八萬四千個眼睛。其形「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或威猛(六臂的嘛哈嘎拉。觀音菩薩示現,那是大威猛相),或慈悲(觀世音菩薩一般都是慈悲相)。或者是定,或者顯出智慧,救度眾生得大自在,現這些形相來救度眾生。

 

(二)「現一一形,誦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無畏施諸眾生」。大士所現一一的形,一一的咒,每一個形,每一個咒,都能讓眾生得到無畏,沒有可怕的事。眾生總是有所畏懼,你如何能達到無畏,那要靠觀世音菩薩嘛,所以十方世界都稱觀音大士是施無畏者。今天大家念大悲神咒,這個咒就能給大家無畏,消除一切可怕的事情。你都得到加持,得到保證,自己內心的貪嗔癡都可以消除,外頭的恐怖煩惱也都可以轉化。

 

(三)「所遊世界,皆令眾生,捨身珍寶,求我哀愍」。大士所過之處,能令眾生皈依布施,甚至捨身。眾生的慳吝心最難破,捨心最難發,今大士所遊的國土中眾生,皈依大士破慳好施,實是不可思議。

 

(四)就是上供下施,有求必應。由於我供養如來,傍及六道眾生,所以能令一切眾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長壽得長壽,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因此你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就可以得大涅槃嘛!所以我們不是立即就要像觀世音菩薩一樣,一步一步的亡所斷結,再亡所斷結,把筍皮一層層剝掉。我們可以直接享受觀世音菩薩所賜的果實。他成就了,他有這個大的願力。我們只要是稱其名號,你求大涅槃就得大涅槃。我常打比方,現在不需要你去開荒、鋤草、種植、除害、施肥,直到收成。這個成熟的果實大蘋果,擺在你面前了。只需要你吃了。

 

當觀世音談了古佛授記之後,「爾時世尊,於獅子座,從其五體同放寶光」。從他身體放無量寶光,遠照十方世界如微塵數的如來菩薩,給他們灌頂。本世界的釋迦牟尼佛,給十方佛菩薩灌頂,十方的佛菩薩也放光從諸方微塵的世界,來給釋迦牟尼佛灌頂,給會中諸大菩薩諸大阿羅漢灌頂。當時是這樣的境界:「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一切水木跟極樂世界一樣,都在說法。「交光相羅,如寶絲網。是諸大眾,得未曾有」。諸佛互灌,光光相交,國中萬物,光明照耀,妙光交織如同寶網。與會大眾都得「金剛三昧」。天雨寶華,「青黃赤白」四種「百寶蓮華」遍滿虛空,「成七寶色」。娑婆世界污垢之相就不見了,所見唯是十方微塵國土所共成的一個世界。天樂盈空,「梵唄詠歌,自然敷奏」。演唱念佛念法念僧,種種妙法音聲。釋尊圓證以上二十五聖圓通法門而現殊勝瑞象。當時佛就告訴大智文殊,這二十五位大聖所修法門本來平等,沒有差別,但你看看對於阿難以及將來此土眾生,以什麼法門最為當機呀?佛就囑咐文殊來做這個評選。文殊承受佛旨,禮佛說偈。偈文很長,只能揀最重要並最切合初機的介紹。其中讚歎觀音說:「良哉觀世音,...得大自在力,無畏施眾生。」「成就涅槃心,觀世音為最。」

 

底下就是稱讚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我今啟如來,如觀音所說」。我現在稟白如來,就像觀世音所說的,為什麼利用耳根,大家容易入門,有三個理由。第一個理由:「譬如人靜居,十方俱擊鼓,十處一時聞,此則圓真實。」人在清靜地呆著,十方,不管是東方、南方、西方、北方,各方同時都打鼓,這一切聲音你都聽見。現在我從在這兒,我只能看見前頭,我就看不見後頭是什麼。你們也一樣。你們只能看見我,你後排是誰你不知道嘛。後頭有人說話聽見聽不見?耳根利呀。耳根不但是利,它圓哪!你要是到了過去的戲園子裏頭,什麼聲音都有哇。唱戲的,說話的,小孩哭,賣東西的,你都聽見,而且都能分別。這是在唱,那是人在說話,這是賣東西的,那是小孩哭。一一清楚嘛。你這個聞性非常圓哪,不分方所遍一切處,只有從這兒你容易體會,所以為什麼讚觀音?他有道理。他這個就是說十處一時聞,這是第一個,是為圓真實。我們的性是真實的圓哪!底下就是「目非觀障外」。咱們在大殿之中,大殿外頭有什麼,咱們不知道。口鼻也一樣。你吃東西,東西不到嘴裏怎麼知道是什麼味!鼻子也一樣,包裝裏的香水,鼻子聞不見香味。身的觸覺,觸身才有觸覺。鐵棍在空中飛舞,不打到自己身上就沒有感覺。風,風吹到我才有觸覺。這就是「身以合方知」。接觸到了才有感覺嘛。可是隔著牆聽聲音呢?大殿外頭機器聲,聽見了嗎?隔著牆呢。耳根之利,其他的根不能比呀!是通的,牆壁這些東西它不能為礙。這就是「通真實」。不但圓真實,通真實,而且是常啊。這個能聞之性,是不生不滅的。不是因為有聲音他就生出來了,沒有聲音他就滅了。所以拍掌時這個聲音來了,你聽見拍掌,這是聲音。拍過以後聲音沒有了。可是再拍呢?又聽見了。可見你能聽的那個性能在兩次拍掌中間沒有滅。要是滅了,我再拍時你得重新生起這個能力,才能再聽得見。可是不用嘛,你馬上聽見了。這就證明你能聞的這個性能,是不滅的嘛,無生無滅的。所以這是「常真實」。所以從這耳根,從我們生活中,這是最容易體會到我們自性圓、通、常。從這個地方信入,所以對於我們是最方便,最重要哇。精妙的內容太多,時間來不及,只能選擇最緊要的了,最後文殊就告訴大眾還有阿難,你們應該:

 

 

【旋汝倒聞機,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圓通實如是。】

 

 

在會的大眾,阿難當機。阿難是初果的聖人,能記住十二部大經。遇見摩登伽女,到這個時候,他全不行了。所以對他及大眾說法,「旋汝倒聞機」。我們能聞的聞機,即指聞性,淺說也即你能聞的機能。但是他顛倒了。你不去聞自己的本性,只去聽外頭聲音。所以是倒聞了,倒聞的這個機,你把他轉過來,不再去追逐那個聲塵了,旋轉汝這顛倒的聞機。你返聞,返回來,聞你的自性。關鍵就在這兒。旋汝顛倒的聞機,你返回來。聞,聞什麼?聞自性。到底我這個能聽的是誰呀?!我這個能覺的是誰呀?!能空的是誰?!能滅的是誰呀?!把這些個「誰」都打破了他。要徹底呀,聞自性嘛。「性成無上道」。

 

《通議》解釋「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這兩句經文,最為精妙,內云:「謂此耳根圓通,並無別法,但旋汝等倒妄之聞機,返自己之聞性。若聞性圓明,則頓成無上道矣。」蓋返聞自己本有的聞性,以此性為自己在因地之心,實為成佛的真因。「性成無上道」的「性」字,以這個「性」為因。也就是說我們剛才說以發菩提心為因是一樣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菩提得菩提。你要成就菩提就得發菩提心哪。菩提心裏頭就是大智慧呀。正念真如法。你不明自性怎麼能正念真如哇?所以這是一句一樣的話嘛。返聞聞自性,就是以自性為因,你就畢竟成就無上之道。「圓通實如是」。圓通真實就是這樣。所以我們就是要顛倒一下。我們在迷,成為眾生,是背覺合塵了,把它顛倒一下,背塵合覺。是個方向的問題。譬如咱們被地拌了一跤倒下去了,摔在地上。這是因地而倒,你還是要按著地才起得來。但是方向不一樣。倒下去是往地倒,起來是離開地。可是倒在地上,你不按地起不來,這就是因地而起。都是地,但方向不一樣了。

 

「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這個微塵,現在知道了,就是中微子。初步吧,這個比電子小到多少多少萬倍,遍滿虛空的這東西。這才是真正的微塵。多少萬里厚的金屬板都能穿透。因為它太小。虛空中常常發現有很多這樣的微塵,微塵多的佛,十方微塵數的佛,是一路涅槃門哪。進入涅槃是一條門路。都是相同的。「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過去佛這個法門已成就。「現在諸菩薩,今各入圓明」,現在諸菩薩也因此法,而各各入於圓明。「未來修學人」,咱們都包括在內,咱們這些修行人,「當依如是法」,應當依止這樣的法。「我亦從中證」,我文殊也是這樣證入的。「非唯觀世音」,不僅僅是觀世音大士。這是總贊。

 

今天這個觀音道場。所以介紹了觀音成就的經過,觀音所得的殊勝的功德。三十二應,十四個無畏,四個不思議,這都是觀音成就。也是賜給我們的果實。大家如果能夠返聞自性,成無上道,當然很好。不然就是這個果實,我們好好享受,依止這個法門。觀音大士絕無妄語。而且文殊菩薩作的證明嘛。這一切都是真實。因此修行的道路是如此,果實的功效也是如此。

 

底下稍微再說一點這個法門和念佛的關係。大家一聽觀音法門最殊勝,大勢至菩薩念佛法門,沒有得到文殊這樣的稱讚,大家可能生出一點分別心來。這個問題我有兩個解釋:

 

一個是佛問的問題是入三摩地,入的是首楞嚴的三摩地,這個境界就等於即身成佛,這是最殊勝的成就,究竟的成就。這就是密宗的即身成就,密教的大圓滿,大手印。中國的禪宗,都與觀音法門完全是一味的。所以文殊大士評為第一。至於淨土法門,並不以這個世界成佛為主。如果當時佛所提的問題是:讓一切眾生在即生之中就了生死,出輪迴,往生極樂國土而成佛,那文殊大士必然評定大勢至念佛圓通第一。評比的是什麼,這是關鍵。即身成佛什麼最為第一?那就是這個返聞自性,成無上道。

 

你要問:甚至於五逆十惡,甚至於動物都念佛往生,必定成佛,那就是念佛法門。夏老師閉關念佛的時候,他是坐著念一段,然後經行繞佛念一段。坐下就脫鞋趺坐,起時就穿鞋繞佛。後來他看見一隻老鼠,隨著自己行動。從下時兩隻鞋當中有點空地,老鼠就坐在兩隻鞋當中。夏老師起來繞佛,老鼠跟在後頭行走,天天如是。這也真是不可思議的事情。這都是真事,學佛人不許妄語。有一天起來了穿上鞋要走之後,老鼠沒動,夏老師以為老鼠忘記了,輕輕地跺跺腳,驚動驚動它,它也不動。再一看,老鼠已經坐化了。古今這類事例很多,所以說這個法門連動物都可以救度。要說如何能夠三根普被,即生不再墮入生死苦海輪迴六道之中,那就以淨土法門最為殊勝,最為第一了。我們也不要多分別了。總之佛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二)大家注意,我們念佛,講究自念自聽。自聽很重要。自己念,自己聽,自聽就利用了耳根了。你自聽什麼?聽你自己所念的,這不是聞自了嗎?返聞聞自,這不就返聞了嗎?算不算是聞自性呢?我也再下個補充,大家念咒,佛號就是咒。東密教祖興教大師說,一個阿字具足一切陀羅尼。陀羅尼即是咒。所以咒跟佛號是一樣的。慧明大師說,這個六字大明咒就是觀世音菩薩的本心。觀世音菩薩和我們眾生是一個心哪。我們就在念觀世音菩薩這個咒,觀世音菩薩的心就和我們眾生的心同體呀。我們正在念觀世音菩薩的心,他的心和我們的心同體。那麼我們在念咒時,不就是念本心嗎?我們念了我們的本心,並且在自聽,不就聽了自己的本心嗎?你返聞的呢?不就聞的自己的本心嗎?本心不就是自性嗎?至於念佛法門呢?首楞嚴一切事究竟堅固,一切皆真如實相,皆是法身,也即是自性,這句佛號不就是自性嘛?《淨修捷要》:「無量光壽,是我本覺,起心念佛,方名始覺...始本不離,直趨覺路。」可見所念的佛,即是本覺,即是自性。這樣一來嘛,咱們這個念佛法門也是「返聞聞自性」。稱讚「返聞聞自性」,也就是稱讚念佛法門。這一點我們是應當堅定的。不要一聽稱讚這部經,那個法,就動搖不定。我們必須一門深入。

 

 

 

 

本文初稿,乃北京善信,根據餘數年前在北京廣濟寺,觀音道場講話錄音帶整理而成。茲收入本錄,乃重新校訂修改。

(一)補足經文,所引儘量皆是原句。(二)採擷憨山大師《楞嚴通議》文句與精義,增入文中。

(三)全篇修校一過。現雖較原稿有所提高,但蛇足之誚仍所難免,勉強付梓,或可稍作欲習本章者,入門之助。

九○年十二月黃念祖志於北京蓮舍

 

 

pray.jpg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佛頂首楞嚴經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舉要

 

(三)

 

黃念祖居士主講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忽然」指從聞思修,一剎那間,證入圓通,發揮全體大用的時候。《通議》說:「一念頓證,故曰忽然。」「超越」是解脫無礙之義。《通議》曰:「十界依正,皆寂滅一心所現影像,故曰超越。」(十界中,六凡是世間,四聖是出世間)如古德所云,十方所有諸法,無非自性光明,當然就解脫無礙了。自性光明,圓滿十方,洞然無礙,故曰「十方圓明」。

 

《心經》大家熟,正好互相印證。經中一切皆無,無智無得,故云「無所得故」,但最後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嘛!這裏也是如此。生滅滅了之後,是「寂滅現前」。是「超越世出世間」,得到兩個「殊勝」。一個「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向上說,和諸佛本來明妙的大覺之心相合,與佛同體。又「與佛如來同一慈力」,跟佛如來同樣的大慈大悲的力量。與佛同用,大士所證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理體,故本心上合諸佛下合眾生,所以我跟六道一切眾生也是同心同體。「與諸眾生同一悲仰」,悲者悲哀,仰者仰望,眾生在苦難之中,哀求佛菩薩求度,菩薩就和同體的一切苦難眾生同樣悲仰。為什麼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因為觀世音菩薩跟我們同體嘛,你悲仰,觀世音菩薩跟你同樣的悲仰,但菩薩同時具有佛的慈力,所以眾生馬上得到救度。

 

觀世音菩薩成道的經過,一層一層,消除能所,連斷六結,才證入圓通,所以我們也須直入寶山,不可在途中貪圖小利,得少為足,甚至墮入魔途。當前往往有人認為自己怎麼樣怎麼樣,自己悟了證了。其實也並不是想騙人,在眾生分上,很自然。不知不覺就落到自欺欺人的份上,甚至於破大妄語戒。破大妄語戒是地獄業。這實在可怕,這個事我們要知道。所以我常打比方,你要去頤和園,有的人一走到動物園,出的是西直門,我這方向對了,看見個園子了,那個是頤和園?不對!再往前走,到了紫竹院,這個更像了,這個是頤和園?還不對!再走走到海澱,看見又是山又是水,這是頤和園?還不對!這個譬喻大家記住。你千萬不要把紫竹院等當成頤和園;你把紫竹院當成頤和園,你自己到不了頤和園事小,你耽誤別人。你說頤和園就在紫竹院,耽誤別人的慧命。

 

 

【世尊!由我供養觀世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與佛如來,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

 

 

「世尊」是觀音於會稱呼本土導師釋尊。「如幻」是喻,因無修而修,修而無修,所以用幻事來比方。也正是永明大師「大作夢中佛事」之意。「聞熏」指本覺聞性自內熏起始覺智。「聞修」指始覺智反聞入流,照性而修。解除六結,澈法源底,究竟堅固,入首楞嚴大定,證入圓通,名曰「金剛三昧」。得佛之體,同佛之用,故「與佛如來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應」。隨機感赴,普門示現,「入諸國土」。

 

「三十二應」是現十法界(六凡四聖)種種身相,普應群機,廣作救度,一一各隨其類而現身(從佛身、人身,直到藥叉、阿修羅,人非人等),各應其機以說法,令其成就。以上三十二亦只是略言而已,實則應化無量。

 

 

【世尊!我復以此,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與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悲仰故。令諸眾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

 

 

「無作妙力」者,不是由於造作,也即不是「有為」之法,叫作「無作」。任運顯現不可思議微妙之力,叫做妙力。觀音大士以金剛無作妙力,證得同體大悲。大士身心與諸眾生,並無二相,眾生悲仰即是大士悲仰,大士妙力即是眾生妙力。故可令一切眾生於苦難中,生悲仰心,即可於觀音身心得十四種無畏功德。眾生遭難,正在怖畏之中,若蒙救得脫,即不復畏懼矣。

 

 

【一者: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

 

 

這個地方有人誤會為,眾生在受苦受難時,自己觀音聲而得到解脫。《正脈》批評說:眾生在苦難中,誰還能靜心作觀,這是不可能的。《正脈》與《貫珠》等都主張,在「觀其音聲」之前,補上「蒙我」兩個字正好跟《法華》經中的「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就一致了。十方眾生只要念觀音名號,觀音就可以觀他的音聲,循聲救苦。眾生就可以立即得到解脫。不是叫苦難的眾生去忘掉所聞的音聲。因為眾生遇見急難恐怖,手忙腳亂,哪還能同觀音大士一樣,不隨聲塵,返聞自性,不可能啦。又有《通議》解釋為:「令苦惱眾生,觀自稱菩薩之音聲(即是淨土法門的自念自聽),即脫其苦也。」足證以上「觀其音聲」的關鍵是念觀音聖號,是完全正確的。至於《通議》是自聞,《法華》是循聲。正顯觀音三無差別,自他不二。楞嚴力求文字精練,所以就多刪掉了一些字。這也是《楞嚴》難懂的原因之一。

 

以上第一無畏力,稱念觀音而得解脫,實為十四無畏的總綱。每一無畏,能令眾生當下得救,都是由於一心稱念觀音名號,蒙觀音循聲救苦,乃得解脫。

 

 

【二者:知見旋復。令諸眾生,設入大火,火不能燒。】

 

 

「知見旋復」指自己的妄知妄見,復歸自性的真知真見。見覺沒有火,所以外界之火不能為害。《正脈》云:「證極法界威神無量,故令一心稱名者,即為大悲威光所攝,不墮火難。」所以眾生入火,火不能燒。同理,入水水不能溺。入鬼國,鬼也不能害。遇見兵戈殺你,刀就段段壞。夜叉、羅剎、諸鬼都要離開你。一切枷鎖不能著身。經過險路,強盜也不能劫你。如果你性多淫欲,你多念就會離開貪欲。同樣,多嗔可以離嗔。多癡,可以離癡。並能令一切眾生求男,得生智慧之男。求女,生端正之女。最後第十四,就是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等於持六十二恒河沙法王子(菩薩的別稱)的名號福德無異。六十二個恒河沙,那麼多菩薩名號功德,加在一塊兒,跟念觀世音菩薩一個名號的功德一樣。

 

 

【我一名號,與彼眾多名號無異。由我修習,得真圓通。是名十四施無畏力,福備眾生。】

 

 

六十二恒河沙數法王子,雖各各不同,總之不離法界智慧海。觀音大士既得圓通本根,於是身心微妙,周遍法界。一身即無量身,不受數量限制。一多互融,所以能令持一名號與眾多名號,福德相同。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佛頂首楞嚴經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舉要

 

(二)

 

黃念祖居士主講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以上是觀音依古佛之教,從淺入深的全部修習過程。也即是從三慧入大定的經過。「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正是從聞性下手。「初」指最初下手之處,「聞中」就是在聞性之中。「入流」,馳求聲音叫作出流,不聽外聲返聞自耳的能聞之性叫作入流。「亡所」這是一個極重要的關鍵。眼睛看見紅花綠葉,這些花葉就是所見,耳朵聽到鐘鳴鼓響,這音聲是所聞,肉味是舌根所嘗,孔子聽了音樂,三月不知肉味,就是忘了舌根的所。聲音無動於衷,是觀音最初步的忘所。因為耳根能聽就叫能聞,能聞的本性叫作聞性。這是單從耳根說,實際聞性也就是全體自性的作用。可見一下手用功,就是從本體上,從自性上用功。這是一個很深入的法門。有的人把它講淺了。佛經涵義,你深入發揮是好的。如果本是很深的,你講淺了,就不甚如法了。觀音大士在聞性之中「入流亡所」,就是入了聞性的流,綿密相續沒有間斷,默照在聞性之中了。入了這個法性的流,就叫做「入流」。忘記了所聞的聲,就叫做「亡所」。參究自心,在心光內,注在聞性中,入了流,忘記了所聽到聲音的塵,故稱「入流亡所」了。

 

這個地方是非常重要。「所」字呀,是修行的一個關鍵。在本章之前,佛弟子富樓那問佛:「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佛就指出,其關鍵應在於「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能所對立,擾亂生塵,引成塵勞煩惱,於是「起為世界,靜成虛空」。可見清淨本然之中,只因「立」了個「所」,於是出現山河大地,出現種種眾生。問題都由於立了所。本經又說:「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所一立,心就不能再照了,觀世音菩薩照見五蘊皆空,但眾生一立了所,有了所見、所聞、所知,都有對待,一切成二,在這以後就不能照而只能想了。所以立了這個「所」就是眾生入迷的根本。現在我們要回頭,要覺悟,就必須從忘掉這個「所」開始。後頭更有許多層次的「所」,一層一層地把這個「所」忘掉。

 

第一步是什麼呢?先忘掉我們所聞的聲音這個塵,把這個「所」忘了。這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聽見音聲,就分別呀,這個音聲是美呀?是醜哇?是噪音哪?是樂音哪?愛聽不愛聽啊?這是順我的,是稱讚我的。這是批評我的,譭謗我的。於是許多煩惱都來了。由於所聞的聲音,增加你很多煩惱。這個是什麼呢?這就是背覺合塵哪!你本來是佛,本來平等,一切事究竟堅固。現在你就完全違背了,你就被這個聲塵所迷惑,而生出無邊煩惱,生出無量是非分別。這不正是背覺合塵哪!那麼如果你返聞哪,自心不在這一切音聲上頭,自心所向者,不是向外,你回呀,回轉來,不去聽那個聲音,而是去用耳根聽我的能聞的本性,這就是返聞了嘛!返回來了。能聞者是誰?這個誰那就是你的聞性,你的主人翁,你的本來面目,就是你的本來的覺性,就是你的本來的妙明真心。因此這就是背塵合覺的開始。這是兩條道路:你到底是背著覺悟向著外塵,還是背開外塵向著覺悟呢?

 

觀世音菩薩就是從耳根聞性之中下手起修,念念內照,於是入於返聞照性之流。於是自己自然離開聲塵,也即是忘記了所聞,而「亡所」。這只是初步功夫的相應,因智光內照,而顯定力,這是功夫。聲塵自亡,這是效驗。永嘉禪師說:「流非亡所而不入,所非入流而不亡。」也即是,不能亡所就不能入流,不能入流也就不能亡所。可見「入流亡所」是修證圓通的總訣。

 

「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楞嚴說通》解釋為:「前之亡所,且唯亡動。今之既寂,乃是動結已除,靜結方顯也。既寂之後,加功進力,反聞功夫,展轉深切,以至寂靜亦亡,則動靜二塵,迥然雙脫矣。」這就是說:亡掉了聲音,這是亡掉聲塵的動相,動相不能妨礙自己,於是解了聲塵的動結,但動相一除,馬上顯出聲塵的靜相,這是聲塵的靜結。仍是外塵的結縛,必須繼續入流,返觀聞性,來解除掉。所以我們在修行道路的任何地方,都不能停步不前。當動相消除不能為礙之後,自然出現靜相,若留戀這個靜相,還是有所著,所以需要更進一步。不住於靜塵,仍是返究能聞靜塵者是誰(也即知靜的人是誰)?若心住靜塵,即是聞靜塵,是出流,而不是入流了。若能返聞自己能聞靜塵的聞性,於是靜塵也不能為礙。聲塵的動靜二結,一齊解除。故云「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憨山大師在《通議》中,有極精妙的解釋。如下:「六根順流(出流)奔境,故隨情造業。今於耳根思修,則不緣外境矣。入流者,返流也。謂逆彼業流(業流即指順流(出流),謂馳向外境聲塵,隨情動念,造種種業,所以叫做業流),返觀聞性,則不由前塵(當前外境的聲塵)所起知見(不為聲塵起心動念)而聞性現前,塵境遂空,故曰亡所。」這又說明了非入流不能亡所,非亡所不能入流。

 

下云:「且未觀聞性之前後,以境(指外境)有動靜,則聽不出聲矣。今觀聞性寂然。則境(指返觀所緣之內境,即聞性)無動靜之相。故曰『了然不生』。」大師所說的妙諦,一時不易領悟,所以再引證一段唐代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中禪語,來輔助發明。禪師開示:「且入理多端,指汝一門,令汝還源。汝還聞鴉鳴鵲噪之聲麼?」曰:「聞。」曰:「汝返聞汝聞性,還有許多聲麼?」曰:「到這裏,一切聲,一切分別,俱不可得。」曰:「奇哉!奇哉!此是觀音入理之門。我更問你,你道到這裏一切聲,一切分別,總不可得。既不可得,當伊麼時(彼時),莫是虛空麼?」曰:「原來不空,明明不昧。」曰:「作麼生是不空之體?」曰:「亦無相貌,言之不可及。」曰:「此是諸佛諸祖壽命,更莫疑也。」以上廣引古德的心要,只是希望讀者,對於觀音返聞自性入理之門,有一個正確理解。

 

由於目前修行人中多有急於求成的偏見,走上歧路。因此介紹二件實際經驗,請參考。

 

(一)圓瑛法師,他是中國佛教協會的第一任會長。他提到:他在二十一歲的時候,從福建到了蘇州,參一位大德叫作冶開和尚,學禪。他就參「什麼是我本來面目?」他連參三年,決心要見本來面目,了此生死大事。等到他三年之後,二十四歲的時候,閉關打禪七,一心參究,到了吃東西也不知道滋味的程度。一切時一切處,自己的心光就照著這一句話頭上。「什麼是我本來面目?」「什麼是我本來面目?」到了第十天的下午,打了二板香,止靜之後,參究間得力,心身忽然空了,身也沒有了,心也沒有了。啊,內外都虛融,環境也沒有了,入了一種定境。這個時候的法樂,非言語所能形容啊。可是一動歡喜之心,境界就消失了。底下再一枝香,還想達到這個境界,沒有了,一直都沒有了。等到圓滿之後考工時,報告了這個情況。說了之後,冶公老和尚說:「你以後還想要求得這個定境嗎?」他說:「是呀。」老和尚就警戒他:「切不可求,若求則魔得其便。」所以這是很重要的話。吸取前人的經驗,免得走錯路。我們修行人不少哇,所謂修行者如牛毛,得道者如麟角。這個話我們要注意呀!天下有多少牛?牛有多少毛?修行者像牛毛那麼多,成功的呢,如麒麟的角。誰見過麒麟?麒麟的角有幾個?極言其少。就是因為修行的道路很長,又多有歧路(岔路),所以我們應該重視前人的寶貴經驗與開示。你有求,魔就得到機會了。圓瑛法師謹遵師教,當二十八歲時,在浙江天童,也是打禪七,在第八天晚上,這個清靜境界又出現了,比以前更殊勝,其樂也更微妙希有,從此相信宗門真有奇特事,再讀《楞嚴》,以前所不懂的就都懂了。底下他說,可惜以後我在廟裏擔任職務,重興道場,辦理慈善事業,主持佛教會,以致誤了禪功。「未明白本分上事」。老法師十分謙虛,我們讚歎。他越是真實,我們越讚歎。現在有的人自誇三關齊破,我們對於他要先打一個問號。

 

(二)以前我在廣化寺講《淨土資糧》之後,有一位年長的女居士,她面目枯槁,形神憔悴,心神惶恐,精神緊張。她告訴我說:「我一生念觀世音菩薩,我就想能看見觀世音菩薩。等我真的看見觀世音菩薩,誰知從此不得了了。我現在簡直活不成了。成天眼前都滿是怪相,不知有多少都在追著我,圍著我。請來多少人坐在自己屋子裏,還照舊是看見許多怪相,我白天不能休息,晚晌兒不能睡覺,我簡直要死了。」後來她說有人勸她念大悲咒來對治,問我怎麼樣?我說:「你不要念咒來對治,俗說『冤家宜解不宜結』,對治的話,這個結就更緊了。」我就對她說了一則公案:「有位古德在深山中看上了一個清幽之處,他就造個茅蓬住下來,誰知各地實修的人,聞風而至,很快就搭起了一片茅蓬,成了一個共修的道場,此地本是山精野鬼等居住之地,他們要趕走這些外來戶,所以日現怪異,大眾十分驚恐,無法靜修,紛紛請求遷居,但古德不動。三年後,一夕晚坐,有一僧說:『現在很安靜,一點也不鬧了,看來還是老和尚對了。』這時古德笑著說:『野鬼伎倆千般有盡,老僧不聞不睹無窮。』」於是我對她說:「您就用這個不聞不睹的方法吧。」她要求我女兒把古德這兩句話寫給她,當這個字條送到她的手中時,馬上所有一切怪相頓然完全永不再見了。可見對於瑞象、神通等等的希求心是十分有害的。

 

 

所聞「動靜二相」既已「了然不生」,所修之法,加功漸進,定力加深。如《通議》所說:「『如是漸增』等者。由境寂滅,復增現行,以所聞聲塵既無動靜(皆不可得),則此聞根亦泯,故曰『聞所聞盡』。」因為聲塵是我們所聽到的,咱們能聽到的是耳根。現在聲塵的動靜兩結齊消,所剩下的只是能聞的耳根,這根也是結。根與塵相對了然不生,就沒有外相,既然外相消除,內相也隨之而同盡。於是「泯然豁然,無復內外,即根盡之相」(以上是《說通》句)。於是破了根結,又進一步了。此時先得人空。「盡聞不住」,所聞能聞俱盡,就是「盡聞」。但決不半途而返,要一往直前哪。根塵都沒有了,怎麼知道的?自己有覺嘛,覺到的。由於智慧嘛,所以能覺。覺照,照到這個根塵俱空。所以由於能覺,才知道根塵都空了。現根塵俱盡唯剩一覺,若住此境,但得人空,未得法空,永墮無為深坑,所以「不住」。唯當加功再進,透過此關。當能聞與所聞,都消除之後,根同塵都一齊迥然脫落,當前出現的是清湛純一沒有邊際的境界。這個境界正是自己所覺到的。既有所覺,必有能覺,能覺即是能觀照這個境界的智慧,有能覺與所覺,這就又是一層能所。「盡聞」是能聞與所聞的盡除,破了根結。達到根塵齊泯的境界,能照這個境界的是能覺,屬於般若。若住於這個「盡聞」的境界,還有能覺與所覺,能覺的智與所覺的境相對,這就是能所仍存,智境相對,仍是障礙。不能吝惜此智,都應捨棄,來破除法執。《通議》說:「根塵雙泯,為盡聞處。而亦不住盡聞之覺,更增觀行。根塵既泯,而此觀智亦亡,故覺所之覺亦空,此空觀智也。」憨山大師說,盡聞則根塵皆盡,不住則繼續進修,所覺的境是根塵齊銷,了不可得,所以能覺沒有對待隨之也空,所以「覺所覺空」,於是破了覺結。

 

「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空與所空又是一層能所。剛才說「覺所覺空」,其中的空是空觀智,即是現在「空覺」中的「空」字。「覺」字呢,就是能覺和所覺。這個覺結因空觀智的空而解除了。因有這個空,空掉能覺與所覺。覺的結是解開了,但留下空結,還須解除。能空和所空,宛然仍在。一個能,一個所,又是一個對立。還要加功進修入流照性。達到「極圓」。於是不但所空的智境全息滅了,能空的這個空也滅。這就是「空所空滅」。打個比方:就像拿木頭鑽木頭來取火,木頭鑽木頭,鑽來鑽去,一下火出來了,鑽的木和被鑽的木都燒完了。空所空滅就是這樣。能空的和所空的都滅,兩個同時都沒有了,「空所空滅」。這就解了空結證了法空。「生滅既滅,寂滅現前」。以上由於「空所空滅」,破了空結,證了人空與法空,但其中末後的一個「滅」字,仍是一結。動、靜、根、覺、空、滅是六個結,都是生滅法。解結次第:第一步動結滅了(破了聲塵的動相),靜結就出生了。再破了靜結,聲塵的動靜二相都消,只顯能聞耳根,於是靜滅根生。耳根之外沒有了可作對待的聲塵,於是根結也不存在了。根結也破了,此時根塵全脫,唯有照境的覺智,這是根滅覺生。所覺之境既離根塵,能覺之智仍在,若常對待,仍有能所,此智亦須放捨。於是能覺與所覺俱空,覺結滅而空結生。「空所空滅」則空結滅而滅結生矣。到此若常住滅相之中,被滅相所障,是一種頂墮,正在百尺竿頭,更須進步,到此也必須著力去滅除,但不存執著之心,以俟一剎那頃,滅相迥脫本理現前,六結俱解,頓證一心。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所以這就跟《涅槃》:「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完全是一致的。在寂滅中不是空無所有,而是寂滅為樂。「寂滅」二字,其中「寂」字,不是與動互相對待的寂,而是從無始來,本自不動的寂。其中「滅」字,不是與生互相對待的滅,而是從無始來,本自無生的滅。故此「寂滅」,即本覺理體,即是如來藏,真如實際,一乘寂滅場,大光明藏,實即真心全體,無邊妙用,皆在其中,以上解除六結,是觀音大士「從聞思修」,「寂滅現前」,「入三摩地」,證入圓通。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佛頂首楞嚴經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舉要

 

(一)

 

黃念祖居士主講

 

以一九八七年於北京居士林錄音為基礎

 

 

諸位大居士發起無上菩提之心,建立道場共修懺法,持誦觀世音菩薩大悲真言,功德實是不可思議。法界眾生同蒙利益。所以我除了隨喜讚歎之外,僅以自己對觀音耳根圓通法門的一點體會,向大家彙報,供養觀音大士以及在位的每一位大居士。

 

今天觀音道場,大家持咒共修,皆得不可思議功德。先師夏老常說:「理明、信深、願切、行專、功純、業淨、妄消、真顯。」我們若能明白觀音的發心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得之果是上與十方諸佛同一心,下和六道眾生同一體,所以感應道交,普門示現,我們的信就深哪,我們願就切,行就專哪。所以我們對於觀音大士的成就,有所聞,有所信,有所解,能夠悟入,那就大大的不一樣了。一點都不明白的人,你修啊,修一劫。你要真能入了觀音耳根法門,那就是圓修啊。你修一天等於不明白的人修一劫,所以日劫相倍,大家實修是肯定的,但是我們還須讀誦大乘,希望能解第一義諦。要能解悟的話,你就成為圓人,你圓修一天等於其他的人修一劫。這也就是我願意來作一些供養的基本原因。

 

觀音耳根圓通章在《首楞嚴經》,這個經的全名叫《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大家稱《楞嚴》過簡了。應該稱《首楞嚴》。《首楞嚴》是一個名辭,不能拆開的。)《首楞嚴經》是經中之王,我國隋代最突出的大德智者大師,他聽到印度有此經,他就在天臺山國清寺,修建一座拜經台(圓瑛法師說此台仍在),每天向西拜求共十八年,仍是沒有見到。可見此經多麼難遇。此經題深奧,古德解釋不一。今依明代大德憨山大師《楞嚴通議》。大師證入首楞嚴三昧,所議均從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大師自云:「一夕於海湛空澄,雪月交光之際,恍惚大悟。忽身心世界當下平沈。如空華影落。是夜秉燭述《楞嚴懸鏡》一卷。」後因弟子請益,直筆成書,名為《通議》。近代三大高僧之首,諦閑老法師說:當聽到有此書後「銘心五內,從斯歷十餘年莫不念念於是書也。」可見此書是何等希有的法寶。

 

《通議》說:「此題雖十九字,而獨重在首楞嚴三字而已。......」首楞嚴『此云一切事究竟堅固』(在《涅槃經》中,佛自釋如是)大定之總名也。乃一心之異稱。」首楞嚴之義為一切事究竟堅固,乃世尊金口所宣,不容疑惑。大師又曰此即一心之異稱。所以首楞嚴即一心,一心生萬法,而「一切無如心真實」(布袋和尚禪語),於是一切事即一切法,即是一心,自然就究竟堅固矣。古德謂為「徹法底源,無動無搖」,也正是此義。

 

又《通議》解釋其餘十六字曰:「此一心具有體相用三大義故。一者體大,二者相大,三者用大。」什麼叫做大?「大者,謂此心體,廣博包含,極法界量,大而無外,體絕名言,強名大也。」就是說心的本體,廣大無邊,包含全法界,除了本身,不更有外部,無法安名,不能描述,勉強叫做大。「佛頂」,約喻「以明相大也」。佛卅二相之第一相名為無見頂相。佛初生時,乳母捧佛注視,看不見佛頂。又佛成道後,東方應持菩薩,欲見到佛頂,他上升了恒河沙數那樣多的佛土,仍然看不到佛頂。為什麼看不到?《通議》說得好:「以此至極無相之頂,以喻廣大無外之心,無相而不可以見見,故為相大也。」佛是至極之聖,頂是人身最尊無上之部。但此頂相不可見,乃以此最尊最上無相之頂相來比喻廣大無外的一心。有相則可見,但此心無相,故不可以見來見到。所以是「相大」。

 

此外從「如來......萬行」都表用大。「一切諸佛乘此一心以躋(達到)極果,究竟無餘,故云了義。一切菩薩乘此一心到如來地,故云萬行。以此一心具上三義(體大相大用大)故為大定之總名。」

 

首楞嚴即一心。以一心為乘,到如來地,圓證極果。「若以此一心而照萬法,則法法全真。故云一切事究竟堅固。若了一題則全經之旨,思過半矣。」

 

經中佛告阿難:「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故於經中,二十五聖各各宣說悟入三摩提之法門。觀音自述耳根圓通法門,居二十五人之末,但文殊評選則居二十五聖之首。至於「三摩地」我們翻「三昧」、「正定」等等。但此經的三摩地,不是普通所說的正定。一般打坐,修觀,如果是正法修行,正的知見,都可以入正定。也叫三摩地。但是楞嚴的三摩地超出這些。稱為首楞嚴大定。大定就沒有什麼叫出定,沒有什麼叫入定。大定無出入。這個大定有兩個殊勝之義。一、圓定。不是一般只是自心不動,而是統攝萬法,成一定體。「日月經天而不動,江河競注而不流」乃成「一切事究竟堅固」之大定。成與壞,生與滅,無不究竟堅固才是圓定。二、妙定。本性自具,不假修成。縱在迷位,其體如故。故稱妙定。所以於心性外,另用工夫所得之定,都不是妙定。如合以上圓妙兩義,就是首楞嚴王三昧,也稱首楞嚴大定。也即是經中所說的「三摩地」。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恒河沙劫,于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經文中「爾時觀世音菩薩」,就在大勢至菩薩說完之後,「即從座起」,觀世音菩薩就站起來。「頂禮佛足」,恭敬向佛禮拜,「而白佛言」。首先他說「世尊」(這是佛的十號之一。也有人解釋為十號的總稱。)「憶念我昔」,「憶」是記憶,「念」是思念,「憶念我昔」就是憶念過去,過去久遠啦!是「無數恒河沙劫」。恒河有多少沙子數不清。而這個時間單位是劫,這個時間之長又是說不清的。說不清多麼長的時間,又有無數恒河沙子那麼多,這個總時間就久遠久遠又久遠了。那個時候有一位佛出世了。佛是不斷出世的,所以過去的佛是無量的,現在的佛是無量的,未來的佛也是無量的。在坐諸位都是未來佛呀。那時候有佛出現於世,佛的名號是觀世音。佛佛相傳,所以古佛是觀世音,他的菩薩弟子的名號仍是觀世音。這位觀世音菩薩在觀世音如來之前,就「發菩提心」。大士在佛前發了菩提心這正是關鍵,只有發了心的人,佛才把最殊勝的法來教授於你。實際生活中也是如此。你要種稻田,必然先有了稻種,因為你真是要種啊,所以才告訴你應該怎麼種,怎麼培養,一一的告訴你所有的方法。你手裏根本沒有稻種,沒有種子,只是在空談那就等一等吧。等你有了種子再說吧。觀世音當年在如來前發了菩提心,彼佛就教我了,就傳授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此即「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底下先解釋「菩提心」與「聞思修」。

 

菩提。這是印度話,它的含意就是覺悟。所以發菩提心就是發了徹底覺悟的心,也即是具有大智慧、大慈悲、大願力的心。願共一切眾生究竟覺悟的心。這個覺有三個意思:一個是本覺,一個是始覺,一個是究竟覺。所以三覺一齊圓滿才成佛。本覺就是人人本有的本體,也就稱為本心,妙明真心。也就是你的自性,也就是你的法身。這個稱為本覺,是人人所本有的。但你不知,就像自己有顆寶珠藏在衣服裏頭,你不知道。自己以為是個窮漢,可是無價寶珠在身上,自己不知道。這是本覺。當你發起一念背塵合覺之心,要恢復本來,以達到究竟覺悟,這就是始覺了。你開始覺悟了。所以我們如果有了這樣的心,精勤去修哇,始覺開始在放光啊,始覺應合乎本覺,如珠放光,其光首先照亮了珠的本體,這就是始覺合本。以後達於究竟圓滿,就是究竟覺。這三個覺都圓滿就稱為佛。所以發菩提心哪,就是要發這樣一個心。依始覺的智慧,繼續發心,勤求究竟覺,即是發菩提心。

 

可很多人不明白發心的重要,念佛只想求得世間好處,這是非常可惜呀。大家要知道要往生極樂世界呀,二乘種性的人是不能生啊!豈但是只求人天福報是不行,若只是想生極樂世界去享受,怕受生死之苦,要出離娑婆,只是一個小乘的心;你只是了自己呀。如果這個心你不能擴大的話,你就是二乘的種性。《往生論》中世親菩薩特別講了,二乘的種性是不能往生的。往生的人都是大乘的種性,都是發了菩提心。所以《無量壽經》三輩往生,每一輩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發心和念佛兩個要素,少一個都不行。所以菩提心是心中之王。菩薩要修行,要以此心為先。若不發這個心,你一切的萬行都沒有根本,就無從建立。《華嚴經》有句話很深刻,大家目前很難理解,但應當仰信。慢慢去修持總有一天會懂得的。經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忘了利他的心,忘了覺悟的心,你就是作善法,也只是作魔的事業。可見菩提心的重要。

 

《起信論》很多人讀過,菩提心就是《起信論》的三心。一個是直心,我們常說直心是道場。大家以為直心只是很直率,沒有那麼些彎彎曲曲,這個解釋很淺。《起信論》的直心是正念真如法。不落二邊稱為正念,在正念中以智慧來觀照真如,就是正念真如的直心。如,就是相如。相如,當然要有彼此兩個才能說如。所以他不是一。既然如了,彼此就是一樣。一樣就不異(異就是兩樣)。所以「如」是既不一又不異。言語就不能及,思想也不能及。所以不正念真如,這個直心是不容易生起的。直心是大智慧的心。深心,就是要樂修一切諸善行故。諸善奉行,就是對於世出世間,自覺覺他一切眾善都愛樂奉行。第三個就是大悲心。大慈大悲,要拔一切眾生的苦,對於一切眾生的苦,我們都不分冤親平等對待給拔除。所以《起信論》的三心就是菩提心,最為寶貴了。如過去國王太子,他還是一個小娃娃,還在繈褓之中,還要人抱著,任何大臣,哪怕是白鬍子的開國元勳見到時都要禮拜,是不是?看見太子焉有不禮拜之理呀!就是如此。初發心的人,你要發了菩提心,那一切二乘種性和以下的都應該向你恭敬。就是如此。佛法之中這是最重要的。所以《華嚴經》一百個比喻說明菩提心的重要。觀世音菩薩就是發了菩提心,這個菩提心也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心。心跟佛跟眾生這三方面沒有差別。這也是《華嚴》的話。所以後來等觀音成道之後,就跟十方諸佛同一慈力,和一切眾生同一悲仰。即同於諸佛又同於眾生。就是心、佛跟眾生,他三個都無差別。發的是這個心,得的果也是這樣的果。

 

「彼佛教我從聞思修」。觀音大士在佛前發了菩提心,彼佛(觀世音佛)就教授了從「聞思修」三慧下手的方法,但此處的三慧不同於通常一般的三慧。一般的聞思修,聞到了經教的道理,並能理解這就是聞慧。我依著這個道理起了正的思維,這個就是思慧。所聞的都想通了,接受了,理解了,依教奉行這叫作修慧。這是一般所說的聞思修。但是觀世音如來教導觀世音菩薩的這個聞思修,大大地深入了一步。這個聞慧是指耳根的聞性,是你的耳根能聞的本性。人人都有自性,但是為什麼單說聞性,不說別的呢?不說「知」,不說「是」,而說聞呢?就因為眾生耳根最利。我們從耳根入門,容易明白自己的本心,見自己的本性。此處的聞慧是指從耳根聞性,生出始覺的智慧,不再去馳求耳外的音聲,而是返轉回來注聽自耳能聞的自性。「思」也不是一般的思維,而是離開一切想念的,用正的智慧來觀察能聞的自性,追究一下能聞的是誰呀?有人念佛,問念佛的是誰呀?現在追究一下能聞的是誰呀?這就是思慧。念念都是返回到自己,即所謂返聞自性。念念返觀,始覺合本,發明本來心地的原有風光,這才是修慧。所以這個聞思修三慧是比一般的大大地深入了一步。由此聞思修三慧入三摩地,即入首楞嚴大定。但是這個定和慧是不二的。這個三摩地從修到證,最後寂滅現前,證入圓通,即是「入三摩地」了。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X4LOVAWI.jpg

 

 

可以依止的上師以及應該捨棄的上師

 

五濁惡世,真假難辨,堪布索達吉指出可以依止的上師以及應該捨棄的上師:

 

 

堪布索達吉在《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開示:

 

『 首先觀察上師:

 

  本來凡夫人很容易為友伴等暫時的因緣所改變,所以我們當于一切時處依止上師和善友。譬如,普通的一節樹木落到瑪拉雅的檀香樹林中,經過數年後,就薰染上了栴檀木的妙香。於是,這節普通的木材也會發出芬芳的檀香味。同樣,若依止具相的高僧大德,也會薰染上他的功德妙香,一切威儀也將成為大德那樣(如理如法)。如智悲光尊者的《功德藏》雲:“如瑪拉雅樹林中,漂落普通一節木,枝葉滋潤出妙香,依止上師亦隨行。”

 

  如今處於五濁惡世,雖然圓滿具足眾多續部寶典中所講的一切法相的上師極為難得。

 

但是,對於人們所依止的上師必須具備(以下)這些功德:

 

未違犯外別解脫戒、內菩薩戒、密乘三昧耶戒--相續清淨;

通曉經續論典——廣聞博學;

對無邊的眾生如母對獨子般慈愛——具大悲心;

精通外三藏、內密四續部的儀軌--(通達顯密);

依靠修持實義于自相續中現前殊勝的斷證功德--(現前斷證);

以佈施、愛語、同行、共事四攝事攝受具善緣的弟子--(圓滿四攝)。

 

如《功德藏》雲:

 

“圓滿諸勝法相者,濁世力致故難得,三戒清淨之大地,多聞大悲潤心續,精通如海顯密儀,斷證淨慧果豐富,四攝鮮花奇爭豔,善緣弟子如蜂集。”

 

 

尤其是宣說密宗金剛乘之甚深竅訣要點的上師,必須具足諸續部寶典中所講的(下列條件):

 

獲得不間斷能成熟的灌頂--成熟相續;

 

沒有違犯灌頂時所受持的誓言和其他戒律--淨持律儀;

 

煩惱和分別念微弱--相續調柔;

 

精通一切密宗金剛乘基、道、果的一切續部意義--精通顯密;

 

面見本尊等念修之相皆已圓滿--念修圓滿;

 

現量證悟實相之義--解脫相續;

 

心相續周遍大悲心--唯求利他;

 

斷除了今生世間的貪執--瑣事鮮少;為了來世精進憶念正法--精進修持;現見輪回的痛苦,生起強烈厭離心,並且勸勉

 

他人(趨入正法)--厭世勸他;

 

以各種各樣善巧方便攝受調伏弟子--攝受弟子;

 

依照上師的言教行持,具有傳承之加持--具有加持。

 

應當依止如此一位上師。

 

如《功德藏》雲:

 

“尤其宣講竅訣師,得灌淨戒極寂靜,通達基道果續義,念修圓滿證自解,悲心無量唯利他,精進念法瑣事少,極具厭離亦勸他,善巧傳承具加持,依如是師速成就。”

 

 

堪布索達吉在《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開示:

 

  應當捨棄的上師之法相:

 

 雖然自相續中無有少許聞思修的功德,卻自以為我乃是某某上師的兒子或者貴族子弟84等,種姓方面已勝過其他人,並且現在我的傳承也是那樣的。這種如同婆羅門世襲相傳的門第觀念(並非佛教中所說的具相上師);或者雖然具有少許聞思修的功德,但不是以希求來世的清淨心而修持,而是擔心自己在某處失去上師的地位等。所作所為只是為了今生的目的,此師稱為如木磨85之上師。

 

  有些上師不能調伏弟子的相續,自己的相續也與凡夫人無有差別,無有絲毫特殊功德。但是其他一些愚笨之人對他生起信心,未經觀察便將其置於高高的位置,他獲得名聞利養後,自相續已改變,充滿了我慢,見不到聖者的功德,這種上師稱為如井蛙之上師。據說從前,有一隻年邁的青蛙長期居於井底。一天,一隻來自大海的青蛙到它面前。井蛙問:“你是從哪里來的?”海蛙回答:“我從大海來。”“你的海有多大呢?”“大海非常大。”“那麼,有此井的四分之一大嗎?”“不止。”“那麼,有沒有一半大呢?”“不止。”“那麼,有此井這麼大嗎?”“不止不止。”“不可能有那麼大吧?那麼,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於是,兩隻青蛙一同前去,見到大海時,井蛙(嚇得)昏倒了,頭頂裂開而死。

 

  未曾依止過智者上師,也沒有精進修學經續,孤陋寡聞;相續中煩惱粗重,無有正知正念,違犯戒律破誓言;相續比凡夫人還低劣,而行為卻如大成就者一樣,所做所為高如虛空;嗔恨和嫉妒心粗重,斷掉了慈悲心的吊索,這便是所謂的如瘋狂嚮導之上師,將弟子引入邪道。尤其是無有勝過自己的少許功德、遠離慈悲心菩提心的上師,乃稱為如盲人嚮導之上師,不知道打開(弟子)取捨之雙眼。

 

如《功德藏》雲:

 

“猶如梵志護門閥,顧慮失毀自地位,聞思非為來世果,猶如木磨之導師。雖與凡夫性不違,愚者起信置高位,獲得利養心傲慢,猶如井蛙之上師。孤陋寡聞破律誓,心劣行為高如天,折斷慈悲之吊索,若依狂師增罪惡。尤無勝己之功德,依無悲心名聲師,如依盲主大錯誤,欺詐相伴漂暗處。”

 

鄔金蓮花生大士也說:“不察上師如飲毒,不察弟子如跳崖。”

 

  上師是生生世世的皈依處,也是開示取捨道理的導師。如果不善加觀察,遇到邪知識,將毀壞信士一生的善資糧,並且將失毀已得的暇滿人身。譬如,一隻毒蛇盤繞於樹下,某人以為是樹影而前去乘涼,結果被毒蛇害死。

 

如《功德藏》雲:

 

“若未詳細觀察師,毀壞信士善資糧,亦毀閒暇如毒蛇,誤認樹影將受欺。”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alai.jpg

 

 

上師的行為一切都是圓滿的嗎?

 

1.如何親近善知識

 

一位具量的善知識,會帶給修行者極大的利益,故我們應盡力去尋找具足條件的善知識。並且以財資供養、身體承侍,如教奉行等三法與善知識建立起良好的師徒關係。密勒日巴尊者說:'我缺乏足夠的財務供養,但我代之以如教奉行來令我的上師歡喜。'(密勒日巴尊者就是以此供養上師,依此而修行,獲得即身成就之果。)如教奉行雖然一般不容易做到,但就其結果來看,卻是所有供養上師法門當中最為殊妙的。所以為人師者,不可以把財供養看得比依教奉行更重要;而為人弟子者,則應盡己一切努力以如教修行來供養上師。

 

所謂如教奉行,顧名思義,就是要我們依上師的話實踐。但是我們如果遇到上師要我們做的事情,我們不樂意做;或者上師說的話不如理、不合教量,這時我們就必須以正理和佛陀之正見來做抉擇取捨的標準。如果上師所說的教誡違背了這個標準,我們則要加以拒絕,因為這是佛陀親口告誡我們的。

 

如果你對上師說的話感到懷疑,那就必須先很善巧的把這個疑問弄清楚,然而這種做法在無上瑜伽密中是非常敏感的。因為修學無上瑜伽密的先決條件,就是弟子必須無條件的服從上師。但是即使是無上密續中所說的無條件服從,也只是在特別的意義下進行。

 

 

假若上師指著東邊告訴你要向西邊走,這時當弟子的人必須毫無選擇的加以抗議。但是態度仍必須非常的恭敬和婉轉,否則就不是回謝上師大恩之正當方式了。

 

2.做金剛上師的條件為什麼必須是佛?

 

小乘和顯教大乘的經典,雖然也說上師的種類、修學者必須依止條件夠的上師、上師應具備什麼條件,以及弟子應該有的修學態度等等。這幾個問題在(無上)密續中也同樣提出來討論,但密續中除了規定密宗上師必須具備上述之種種條件外,他必須是佛,因為他必須有能力以自己的修行證驗傳授生起和圓滿兩種次第,特別是他必須有能力以自己的證悟為弟子傳授第四灌頂。這意思是說,作為一個合格的上師,他必須有能力為弟子介紹大雙運,而具有這種能力的人,則唯有金剛持佛。

 

一個能如法為弟子傳授(無上瑜伽密法)第四灌頂的上師,他必須現證幻身與究竟淨光。而淨光與幻身的關係,就如人禦馬匹一樣。故同時上師亦必須親證大雙運位,並以此傳授給他的弟子。這是為上師應有的條件。

 

在弟子方面來說,即使上師沒有獲得如上述那樣的成就,而向你灌頂的話,這樣的灌頂主要是替你在心識中種下殊勝種子,其力量的大小則完全取決於你在灌頂時的心態。當時如果你能視師如佛的話,那你就獲得最有力的種子。事實上,這也正是上師在第四灌中該教你做的。

 

3.上師的行為一切都是圓滿的嗎?

 

一般而言,在修學依止上師法中,最重要的是要把他的一切行為都看成圓滿無缺。但依我(嘉瓦仁波切)的看法,我不喜歡這一個教法應用得太過度。雖然我們常可以在佛經上看到“(上師的行為)一切都是圓滿的“這句話,但是我們仍然必須籍佛陀之光明去瞭解它。因為佛陀曾經說過:'要接受我的教法,不能依靠盲目的信仰,而是必須透過理智的抉擇,就像買金子的人須先把金子鑒定一樣。'(比丘與智者,當善觀我語,如煉截磨金,信受非唯敬。)

 

把上師的一切行為都看成完美“的這個教法,如果不透過正確的抉擇,很容易變成上師與弟子的毒藥。所以當我在教授此法時,對於傳統的這句話,總是叫人不要太過分的強調。如果上師所做的行為不如法,或所講的言論與佛之正法相違,這時我們必須謹慎的以理智和聖教量去加以辨別。

 

以我為例:因為過去歷代的嘉瓦仁波切都是偉大的聖者,而我又被認為是他們的轉世,且我又時常為大眾說法,因此很多人對我能生起大信心,於是他們在修上師法時,就把我觀成佛。同時我又被推為世間的領袖,那“於上師的一切言行都看成十全十美“這教法,很容易在人民間推行宗教或法令時變成毒藥。因為我可以這麼想:他們既然把我看成佛,那我無論說什麼他們都接受,所以說,太過分的迷信和無條件的把一切都看成聖潔的態度,是會很容易把事情弄糟。

 

因此,我一直建議大家,'把上師的一切行為都看成十全十美'的這個教法,絕不可以在一般的修行人當中強調它。如果人們將此(修無上瑜伽密才須要用的)甚深教法,隨意應用到其他不相應處,這是很不幸的事。

 

或許你會想,嘉瓦仁波切難道沒有學習《菩提道次第論》嗎?他為何不知道“沒有上師就不可能學到佛法“的道理呢?事實上,我(嘉瓦仁波切)不是不認同《菩提道次第論》裏所說的教法,作為一個弟子,當然必須依止上師,以及思維上師之種種功德的。但這個“把上師的行為都看成十全十美“的教法卻必須在完整的教規中以正理去運用它。因為此“十全十美“的教法,乃是出自於“無上瑜伽密續“中,《菩提道次第論》之所以引用它,目的是作修學者未來進修“無上瑜伽密“的前行。所以初學佛法的人對處理這件事要特別小心。

 

上師如果利用密宗上師三昧耶戒來愚弄虔誠而無知的弟子,卻于弟子處獲得他所要的好處(不管他要的是名聞利養或是淫欲),這種行為就像是把地獄中的滾熱銅汁硬灌進弟子的肚子裏一樣。所以做為一個佛弟子,依止上師一定要依理智和佛之正見來作主要的引導。如果弟子不具備這樣的善巧方便,是絕對無法在佛法上獲得證悟的。

 

弟子觀此能淨惡業,加持善取諸緣。全面的觀察善業乃至於只須以世俗的看法,把上師看作佛陀的代表,而不須認為他是真正的佛陀。至於“把上師的一切行為都看成十全十美“的這個教法,則留到修學無上瑜伽密法時才全面運用它,那時這個教法就有新的意義了。因為修學密乘(尤其是無上瑜伽密)中有一個主要的本尊瑜伽法,就是將整個世間看成佛的壇城,把一切眾生都看成佛。此時在這種每一個人都是佛的情況下,上師反而不是佛,這豈不是既荒謬又可笑嗎?

 

佛法在西藏已廣泛的流傳,又由於歷代上師們的慈悲,一般西藏人對佛法都能普遍生起很大信心,即使是一塊小紅布,他們也能把它視為真實的僧伽(注:西藏出家人的袈裟是紅色的)。對他們來說,修習“把上師的一切行為都看成十全十美“的這個教法是不大困難的,所以淨化傳承教法的責任,就完全落在上師的手裏。但是很不幸的是(許多上師不但不這麼想),反而被這所謂“視師行為皆完美“的教法所寵壞。實事上,一個越被人恭敬的人,應當越加謙遜才對,但這個理論有時卻變成反面。所以一個(真正發菩提心的)上師,必須時常很小心的防護自己,並牢記仲敦巴的話。仲敦巴說:'修行者應當利用別人對你的恭敬,而發展你的謙遜。'這是做上師的責任。

 

那麼做弟子的人應負什麼責任呢?

 

做弟子的人應負的責任,就是必須運用智慧,善巧的表達自己的信心和恭敬,因為信心固然可以產生功德,但若不在智慧的指引下,會造成很多的麻煩(和失望,乃至斷送自己的慧命)。

 

我們西藏人(對傳法上師)普遍都有過度的信心,而我們也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是身為上師的人應該知道:)一個依賴施主而過活的出家人,如果不如法修行(不依循佛之教誡),這樣便是造下大惡業,就如同盜用三寶物一樣。出家人必須具足善行,或精進的修學,或殷重修持令己能具堪受供養之身,如此接受佈施方來得有意義。若已是毀法犯戒的出家人,那就應寧願飲下烊銅鐵汁(也不受人供養)。

 

問題是(有許多人並不這樣想),他們只把“十全十美“的這個教法用來增長自己的迷妄與愚癡,而這些煩惱正是我們所要克服的。這種放逸的態度,很容易使我們墮落,這是我為什麼把“十全十美“的這個教法說成毒藥的理由。同時西藏之所以會有這麼多的宗派門戶之見,也是因誤用“十全十美“之教法而產生出來的。

 

第一世嘉瓦仁波切曾經寫過這麼一句話:“一個夠條件的上師,應該以慈悲心觀視一切眾生,尊敬如何一個教法的傳承上師,(他絕不攻擊任何人),只是毀損自己內心的敵人--無明。“

 

佛法之所以有這麼多的不同傳承,完全在相應不同根器的眾生,這是一種極為善巧的方便。所以如果我們利用“把上師一切行為都看成十全十美“的教法,來達到自己分宗立派之目的的話,那我們將如何回報歷代傳承上師所賜給我們這麼好的佛法傳承和利益呢?我們能不感到慚愧嗎?如果我們歪曲或誤用傳承祖師的教法,我們將無法取悅於他們。

 

作為一個上師,如果是為了利益眾生,而舉行法會或灌頂,這樣做是正確的,是值得的,並且有功德。反之,如果是為了獲取世間名聞利養,那倒不如改行做個生意人還好些。

 

帶著佛法之假面具(到處招搖撞騙),利用眾生,這種行為會造成很大的損害。縱使像惡魔的敵人曾無情的傷害我們,但相較之下,如果我們利用佛法來達到分宗分派的目的,或利用眾生,其所造成的傷害,將遠遠超過敵人對我們的傷害。因為這種惡行損害了(正法和善行的)根源。

 

密勒日巴尊者曾經說過:'修道之人的行為若不如法,那麼他的行為皆是在破壞佛法。'所以凡是利用教法來分宗立派,或利用教法欺騙眾生的,這種行為就是在破壞佛法。

 

我們與其花費很大的力氣供設佛堂,或長途跋涉的去朝聖,倒不如憶念佛陀“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之教誡來得好。修道之人如果因為修行而增長了自己的惡業和愚癡,更令自心煩惱,那顯然這是修錯方向了。

 

據說八百年前的印度佛法之所以衰落,是由於具器不夠的人修了金剛乘的密法,以及僧伽的腐化,而造成宗派林立。所以任何人在宏揚西藏佛法的時候,都應牢牢記住,隨意使用“把上師的一切行為都看成十全十美“的教法是十分危險的,尤其是對於初學的人!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109894_123940161000_2 (2).jpg

 

 

佛法的精髓,成就的主因

 

大乘和小乘最大的差別,在於修行者有沒有菩提心。

佛經說,菩提心是佛法的精髓,也是成佛的主因。

如果我們對菩提心一無所知,那麼不論修什麼法,

就算修的是無上密法、大圓滿法,也很難有成就。

反之,只要會一種法,就圓滿了所有的法,

而且所做的任何善行,都會是成佛之因,

這一法就是菩提心。

 

所以,菩提心被喻為至妙寶,是至高無上的如意寶。

如意寶,是一種能滿願的珍寶,

有了它之后,不管想獲得什麼,都能順利而得。

同樣的,我們每次修法或做善事之前,

都要先發菩提心,這樣福報就會變得無量無邊。

 

有了真誠的菩提心,隨時都可以做到很大的好事。

表面看來不一定很大,但是它蘊藏的能量和利益,超乎我們的想像。

因很大,果也會很大。

 

佛經中把菩提心的功德,比喻為“滴水融入大海”,

在海水未干之前,這滴水就不會消失。

就像自己對著鏡中的自己微笑,和在一個面對大眾的場合微笑,

得到的笑臉和正面能量,完全無法相比。

但這麼殊勝有用的方法,如果不是佛陀的教導,

我們是不會知道的,也不知道要如何去做。

 

菩提心,可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好比我們要去一個城市,要先確定目的地,

然后訂票、准備行李、搭車前往。

 

願菩提心,就是確認目標是為了利生而要成佛,是從“果”的角度發願。

 

而行菩提心,是為了成佛利生,開始做布施、持戒等六度為主的菩薩道,

這是從累積“因”的角度去做。

這可以從自己能力所及的部分做起,只要對眾生有利,都盡力去做。

 

菩提心依照心力的大小,又可分為國王式的發心、船夫式的發心、牧人式的發心。

 

國王式的發心,是發心自己要先証得佛果,再來接引一切眾生成佛。

好比一個人當上了國王,才有足夠的權勢能力,讓人民過得舒適安樂。

一個人發出這樣的大承諾,菩提心會愈來愈增長。

當他成佛之后,之前所發的願力自然會成熟。

燃燈古佛、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都是這樣的發心。

 

船夫式的發心,是發願和眾生同時成佛。

好比船夫用船載人過河,自己會和船客同時到達對岸。

這就像彌勒菩薩一樣,發願未來和眾生一起成佛。

 

牧人式的發心,是發願先讓一切眾生成佛,自己最后才成佛。

就像牧人不想讓牛羊受到野獸侵襲,能安心覓食水草,

都會走在牛羊群的后面。

像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以及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願力,都是牧人式的發心。

 

這三種發心,都是為了讓眾生遠離痛苦,直至成佛,因而發誓自己要成佛。

若從心力大小來看,最大的是牧人式的發心,

其次是船夫式的發心、國王式的發心。

 

心力越大,悲心越強,淨化罪業的力度就越強,成佛的速度也越快。

就像牧人式的發心,心力非常強大,

雖然他想先度盡眾生,但依靠巨大的心力,自己反而最快成佛。

 

牧人是如何放牧牛羊呢?

就是讓牛羊走在前面,自己在后面看著,

把它們趕到最多綠草和有水的地方,讓它們吃飽喝足。

因為豺狼等猛獸,會傷害走在最后的牛羊,

不會吃走在前面的,所以牧人必須在后面保護。

當牛羊分散了或走失了,就把它帶回群裡。

這就是菩薩思想。

 

所以,當我們在輪回中迷失方向,菩薩會引領我們,

陪伴我們走上解脫的道路,或是加持善知識們,

把我們這些迷途羔羊一個個找回來。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04_826290.jpg

《普賢王如來祈禱能顯自然智根本願文》

(THE PRAYER OF KUNTUZANGPO)

亦有譯稱《能顯自然根本智普賢王如來祈願文》、

《普賢王大力願頌》…等名,

是『大圓滿』北伏藏系統的教法。

《普賢王如來祈禱能顯自然智根本願文》

密意深廣不可思議,功德殊勝難以量度。

依暫時上的功德利益而言,此祈願文能平息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的不協調;

依究竟上的功德利益而言,此祈願文實為成佛的捷道。

普賢王如來祈禱文,這是由無上瑜珈密裡面選出來的,

祈禱文裡面,會對所有佛法實相有很深的解釋。

普賢佛示現了很多法、很多事。他本身表示一尊佛,

同時也表示了我們每一個人的自性。

所以,這篇祈禱詞可以說是普賢佛的祈禱詞,

也可以說這個祈禱詞是由寫這個祈禱詞的人所來祈禱的。

因為普賢佛就是表示我們一切眾生的本性,

這篇祈禱詞也可以說是我們對自己內心之自性的祈禱。

 

能顯自然根本智普賢王如來祈願文

 

 

法界輪涅諸幻相,一根二道成二果,覺與無明所變現,由我普賢廣大願,

令一切於法界宮,現前證得佛陀位,真如體性本無為,法爾廣大不可思,

輪迴涅槃名原無,明瞭法爾即佛陀,眾生無明輪迴轉,普願三界有情眾,

斷惑圓證真實義,我普賢王如實說,真如實際離因緣,空性圓具本覺智,

內外增減過犯無,失念黑暗心垢離,體性明空無過染,本覺清淨原安住,

三界毀壞亦無畏,不著貪欲五濁塵,自顯無別自然智,本淨無色無五毒,

自性明照未嘗礙,清淨自性即五智,於此五智成熟中,生起五方原始佛,

智慧增廣進詣時,生起文佛四十二,由顯五智威光力,生起六十飲血尊,

本體元明未嘗迷,我是原始本初佛,由佛所發大願力,三界輪迴有情眾,

了知自然本覺智,增廣無上大智慧,無間相續我變現,俱胝等流應化身,

應由有求善調伏,由我慈悲祈禱願,三界輪迴有情眾,六道苦處悉解脫,

迷諸惑幻無始眾,由不正知失本明,由失正念住黑暗,彼即無知顛倒因,

從彼驚恐悶絕中,念動甦醒生怖畏,自他貪瞋起執持,習氣薰染漸增長,

隨行習性逐生死,五陰熾盛苦惱逼,滋生無間五毒業,成為眾生惑幻因,

即不正知與失念,由佛所發大願力,皆自了知明覺性,俱生無明蔽本覺,

生起失念散亂心,分別無明逐塵境,分立自他二執取,俱生分別二無明,

即是眾生顛倒因,由佛所發大願力,令諸輪迴有情眾,消除失念黑暗坑,

清淨能所二妄執,了知本具自明性,心著二執起猶豫,形成微細貪著心,

習氣薰染漸增長,於衣食伴侶財處,以及五欲親眷等,貪著欲樂熾熱惱,

彼令世間惑幻生,由是二取業無盡,貪嗜果報成熟時,生貪欲惱餓鬼中,

常受難忍饑渴苦,由佛所發大願力,普令貪欲諸有情,不捨外來貪欲境,

不取內生貪著根,自心覺了寬坦住,任持安住自明覺,轉成妙觀察智道,

外境所顯諸幻相,念動微細怖畏生,從此增長瞋習氣,忿起怨敵殺害心,

瞋恚果報成熟時,長受地獄苦煎熬,由佛所發大願力,令趣六道諸眾生,

瞋恚猛烈生長時,自心放鬆莫取捨,任持安住自明覺,轉成大圓鏡智道,

由於自心高舉起,於他生起憍慢心,如是猛烈勝憍慢,自他欺淩而苦惱,

彼業果報成熟時,暫生天道報盡墜,由佛所發大願力,令憍慢心諸眾生,

覺了自心寬坦住,任持安住自明覺,轉成平等性智道,由二執薰染習氣,

自讚毀他痛苦業,增長鬥爭疑妒心,投生殺戮非天處,果墮泥犁地獄中,

由佛所發大願力,嫉妒鬥爭生起時,莫起怨敵心鬆坦,任持安住自明覺,

轉成成所作智道,不正念捨及散亂,有藏惛沉和妄念,惛睡懈怠愚癡者,

果感畜生無依怙,由佛所發大願力,令心愚癡黑暗者,發露淨心住正念,

轉成法界體性智,三界所有諸眾生,真如體性與佛等,失念故成顛倒因,

無間造諸無義業,猶如夢幻趣六道,我是最初普賢佛,化身調伏六道眾,

我普賢王廣大願,令諸眾生一無餘,無盡法界成正覺,阿  吙

具慈瑜珈大力者,了知自明離惑幻,已發如是廣大願,聞持此願諸眾生,

於三生內必成佛,或於日月蝕時日,風暴雷發地動變,或於冬夏至年節,

發心自修為普賢,與眾虔敬誦此願,令諸三界有情眾,由彼瑜珈行者願,

滅苦解脫生死海,獲證究竟佛陀位。

 

願共道彼岸乘金剛乘,無上教法護持宏揚!

上師蓮華生密意傳承,永恆住世如意吉祥!

 

thJ4AI1NUZ.jpg

 2020.06.21.日環食

 

 

離縛善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